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

安慶水營是順治四年建立的,在鎮壓江西金、王叛亂起到了很大作用。現任水營總兵是揚州高郵人曹聚奎,大小船隻近兩百艘,水兵3600餘人。除水營外,安慶城中有從河南南陽過來的一支綠營兵,人數在3000人左右,領兵的是南陽總兵王孟。除此以外,便是固山額真巴布什達尤手下的200滿州披甲兵。

王孟原是南陽總兵張超的副將,張超隨簡親王濟渡南下徵粵兵敗後降了太平軍,現爲太平軍第七鎮的乙旅旅校。這個第七鎮從鎮將到旅校、營官、衛尉,從上至下,軍官也好、士兵也好,幾乎都是清軍綠營出身,因此被其他諸鎮笑稱爲“綠帽鎮”。

南京失守的消息傳過來時,巴布什達尤慌了手腳,這人是太祖皇帝開國五大臣溫順公何和理的侄孫。清軍入關後,巴布什達尤只隨英親王阿濟格出征過大同,此外便再沒有帶過兵。這一次嶽樂將他帶來,不過是因爲他的妹妹烏亮海是嶽樂的側福晉而矣。

安慶所有兵馬加一塊不過六千人,巴布什達尤自然提不起率部收復南京的心思,但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應該繼續守在安慶的好,還是趕緊離開這處險地的好。

巴布什達尤再是無能,也是知道安慶這地方乃是長江必奪之地,眼下下游南京已丟,上游江西也被太平軍佔領,可想用不了多久,太平軍必然會攻打安慶,到那時,他可能就是想走也走不得了。

還好,就在巴布什達尤在安慶坐臥難安時,廣東提督唐三水和九江總兵陳元二人從九江西邊的瑞昌退了下來,與他們一起來的還有70多條船,3000多兵。

唐三水和陳元還不知道南京發生的鉅變,等到巴布什達尤將消息告訴他們後,前者當場就嚎哭起來,後者則是嚇得臉都白了。

痛哭之後的唐三水跪在地上不住向巴布什達尤磕頭,請額真帶領他們前去收復南京,救出安親王,磕得腦門子都出血了。

巴布什達尤有感唐三水的忠心,很是唏噓。曹聚奎和王孟、陳元三人卻是擔心的要死,唯恐額真熱血上頭,真帶着他們去南京送死。還好,額真大人很理智,在重重誇讚並安慰了廣東提督後,他委婉表示眼下守住安慶的意義比奪回南京更重要。又道皇帝已率大軍趕來,用不了多久就會兵臨長江,到時肯定會有他們賣命表現的時候。

唐三水聽後,一幅心有不甘的樣子,但最終還是長長嘆了口氣,表示一切聽從額真吩咐。但只要額真一聲令下,他唐三水和他從廣東帶來的這三千子弟兵定爲大清赴湯蹈火!

陳元也硬着頭皮表態,他這會腦袋還懸着呢。九江是他的防區,他卻不戰而逃,要不是唐三水說動他,這會只怕早就化裝潛逃,隱姓埋名去了。可就算有一顆將功贖罪的心,他也很擔心朝廷知道他在安慶後,會不會仍就要法辦於他。

到現在爲止,陳元也是弄不明白唐三水怎麼就能這麼心安理得的跑到安慶來。論起來,他這廣東提督的罪比自己還大呢!

陳元想不明白,只能猜測唐三水在朝中是不是有什麼過硬的後臺,要不然這人心也不會這麼大。

唐三水和陳元帶來的這三千多兵無疑增強了安慶守軍的力量,讓巴布什達尤打消了放棄安慶的念頭,轉而決定堅守下去。他下令將東城騰空,以安置唐三水帶來的廣東兵,另外還特意開了安慶府庫,給廣東兵一人發了五兩銀子犒賞,以激勵他們繼續爲大清效命。至於唐三水和陳元,當晚巴布什達尤就在府衙設宴,找了幾個安慶有名的青樓女子坐陪,席上又是敬酒又是賞銀,又是要向朝廷舉保二人,把唐、陳二人感動得只差要爲巴布什達尤做牛做馬。

好消息一樁接一樁,唐三水他們前腳剛來,又有一支清兵趕到了安慶,卻是奉安親王嶽樂之命前往蕪湖追剿浙寇的固山額真金礪部。

金礪進城時,十分的狼狽。他從南京出發時,嶽樂撥給他五千兵,可這會卻只剩下了五百多人。

巴布什達尤以爲金礪遭遇了太平軍進攻,不想金礪卻苦笑着說他根本沒有碰見太平軍。這讓巴布什達尤大奇,沒遇到太平軍,金礪的損失怎麼這麼大的。

酒桌上,金礪將實情告訴了巴布什達尤。原來他率軍到蕪湖撲空後,便一路向西追擊浙寇,斬獲不小,斬殺了上千浙寇,餘下的浙寇四散而逃。可就在金礪意氣風發指揮各部要將浙寇全部掃蕩乾淨時,卻傳來南京丟失的消息。當晚,河北總兵鮑照就帶兵跑了,說是往南京方向去了,不用說定是去向明軍投降的。

山東總兵王一正和撫剿總兵樑加琦還算仁義,他們多等了兩天,等確認南京真的丟了,安親王嶽樂和兩江總督郎廷佐也被擒,他二人立即率部宣佈反正歸明。但還算厚道,沒有攻打金礪,只監視於他。想來,二人一旦和太平軍取得聯繫,便是他們翻臉動手納投名狀之時。

金礪本部只有600從福建帶來的披甲漢軍,此時蕪湖、寧國各地大小城池都已知道南京被明軍光復的消息,大大小小官員全都宣佈反正,原先的綠營兵也都成了明軍。可以說,金礪這600漢軍已經陷在明軍的包圍之中,他再難有所作爲。

圖海建議金礪立即撤到浙西,和浙江巡撫佟國器會合,這樣是合軍進取也好,還是退守杭州,總能牽制明軍。將來皇帝大軍過江收復南京後,潰軍之罪總能功過相抵。

金礪卻搖頭不肯去浙江,他認爲南京一丟,閩浙就在太平軍的兵鋒之下,沿海又有鄭軍,去浙江是死地。聰明的做法是馬上渡江北返,或去揚州,或去安慶。

圖海只是旗下待罪之人,自是不能做金礪的主。當下,金礪就領漢軍趕回蕪湖,搶了已經反正歸明的當塗水師幾十條船,渡過了長江。本來,金礪是準備去下游的揚州的,可路上卻被一支賊人冒充的滿蒙兵襲擊,折了百餘人。又聽說前方多有賊人活動,金礪擔心撐不到揚州,便轉而去安慶。在路上走了四天,提心吊膽了四天,終是看到了安慶城牆。(未完待續。)

第三百四十七章 澳門來信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七百章 鎮反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第二百七十二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藩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九百六十九章 你能出宮?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上死第八十三章 條件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六百四十九章 亂刀分屍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範家遭了什麼罪第八百八十九章 炮擊金旗第五百八十七章 麒麟軍旗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樂郡主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第九百三十九章 督師連城壁第一千四十二章 朕也要死了麼?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八百五十七章 小爺,你不要命了!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力將軍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是漢人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之爭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一千零六 滿蒙援軍第七百九十六章 千里大逃奔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五百九十章 沒死的就是精兵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少傅唐三水第一千零六 滿蒙援軍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個什麼東西第六百八十八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第九百三十六章 思明者未必不忠第八百二十六章 孔四貞第一千六十八章 師漢長技以制漢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們忘了隆武帝嗎!第一百九十四章 世道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一千四十七章 雷鋒震虜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一千八十四章 遼東軍團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一百七十二章 攻守 十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八百七十二章 保護鰲拜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五大主力第六百零二章 以他族之血養我族之兵第四十一章 整編第四十三章 太平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思而後行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假黃鉞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兵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們忘了隆武帝嗎!第四百五十七章 來降者不納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一百二十章 堅城第八百零五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四百零二章 危險的太平軍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臣有用嗎!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活活鋸了你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爲順民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樂郡主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城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樂郡主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軍使
第三百四十七章 澳門來信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七百章 鎮反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第二百七十二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藩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九百六十九章 你能出宮?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上死第八十三章 條件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六百四十九章 亂刀分屍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範家遭了什麼罪第八百八十九章 炮擊金旗第五百八十七章 麒麟軍旗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樂郡主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第九百三十九章 督師連城壁第一千四十二章 朕也要死了麼?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八百五十七章 小爺,你不要命了!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力將軍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是漢人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之爭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一千零六 滿蒙援軍第七百九十六章 千里大逃奔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五百九十章 沒死的就是精兵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少傅唐三水第一千零六 滿蒙援軍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個什麼東西第六百八十八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第九百三十六章 思明者未必不忠第八百二十六章 孔四貞第一千六十八章 師漢長技以制漢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們忘了隆武帝嗎!第一百九十四章 世道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一千四十七章 雷鋒震虜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一千八十四章 遼東軍團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一百七十二章 攻守 十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八百七十二章 保護鰲拜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五大主力第六百零二章 以他族之血養我族之兵第四十一章 整編第四十三章 太平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思而後行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假黃鉞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兵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們忘了隆武帝嗎!第四百五十七章 來降者不納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一百二十章 堅城第八百零五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四百零二章 危險的太平軍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臣有用嗎!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活活鋸了你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爲順民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樂郡主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城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樂郡主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