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五大主力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一秒★小△說§網..org】,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

徐州的清軍大部都在揚州一戰被太平軍重創過,主帥貝勒屯泰就險些被太平軍陣斬。另外,李永芳之子、宣府總兵剛阿泰和康熙的舅舅佟國維、多羅貝勒常阿岱等人也俱都在戴家莊遭到太平軍第五鎮的頑強抵抗,河南總兵孟熊弼就是在那一仗中被銃擊斃命。雖然第五鎮在這一戰中幾近全軍覆沒,可當面清軍戰後也近乎崩潰。

戴家莊一戰,是太平軍組建以來,第一次在沒有地利條件下,和清軍優勢重兵進行的正面大戰。這一戰,第五鎮鎮將於世忠殺身成仁,第五鎮最後生還下來的不足千人,可殺傷的清軍卻有近萬人。此戰,打出了第五鎮的威風,也在那些參與此戰的清軍心頭留下永不能磨滅的刻骨烙印。

說來也是可笑,自詡女真後裔的滿州大兵們,竟然從此生出了“太平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印象。

現在徐州的清軍,不管是滿蒙八旗的參領協領,還是漢軍綠營的將佐,只要提起太平軍,總會下意識的在腦海中浮現三個字——“打不過”。

作爲殺傷清軍最多的第五鎮,那面被鮮血染紅的“戚”字大旗也成了清軍最不願看到的旗幟,甚至戰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參加過戴家莊戰鬥的清軍總會在夢中被那面染血的戚字大旗驚醒。

讓徐州清軍感到幸運的是,可怕的第五鎮並不在他們的當面,而是在戰後回到了鎮江接受補充。

軍部結合軍情司的情報判斷,現在徐州方面的清軍總兵力大約不到兩萬人。其中八旗兵主要是滿州鑲黃旗和正藍旗,大概有六到八個牛錄,另外就是蒙軍兩白和兩紅的十幾個牛錄,外加三千左右的漢軍旗。餘下的都是從揚州跑出去的北方綠營兵。

無論是士氣還是戰鬥力,徐州集結的這不到兩萬人的清軍都無法和太平軍相比較,只是揚州一役後,太平軍受到的損失也很大,精銳第五鎮幾乎全軍覆沒。其餘參戰各鎮也死傷較多,原第一和第二鎮減員都達到了三分之一。大將於世忠以下,陣亡的將校多達五十多,有的鎮下面的營衛打得只剩幾人,完成失去了建制,故而在奪取揚州後,面臨清軍總體潰散,福臨狼狽逃亡的大好局面,周士相卻不得不下令全軍停止追擊,因爲那時候太平軍比清軍好不了多少,根本沒有能力趁勝北進,一舉攻克徐州。

周士相曾無奈的對着一衆請戰的將領說道:“步子扯得太大,容易扯着蛋。”

撤到徐州的清軍總算是得到了喘息之機,貝勒屯泰臨危受命,被福臨寄予厚望,在徐州收攏敗兵組建防線,和無力北進的太平軍形成了對峙局面。此後,周士相整編江北各鎮,組建了江北軍,以葛義爲江淮經略使、江北軍都指揮使。

江北軍組建後,以大量清軍降兵擴充各鎮,致使戰鬥力急劇下降。明清雙方此時都需要時間整編訓練軍隊,於是周士相主動提出的“和談”得到了福臨的“響應”。在長達八個月時間內,江北軍和徐州的清軍可以說是相安無事,雙方都在舔舐傷口。

不過和屯泰在徐州勉強支撐,不時還要被河南戰事牽扯不同,江北軍這幾個月卻是得到了休整,並且對降軍的安置和訓練也是上了軌道,初見成效。江北軍都指揮葛義現在每天做的就是摩拳擦掌,等着和清軍的下一次大戰。

輔政大臣索尼也知道調徐州兵到山東平亂有一定危險,但山東的亂事如果不能平定下來,會直接威脅京師和徐州的聯絡以及糧草運輸。如果讓亂事從登萊向山東腹地蔓延,運河被掐斷就是遲早的事。後方失火對於孤軍守在徐州的屯泰而言,那簡直就是災難。

屯泰也知道去山東平亂有危險,不是山東的亂民會給他帶來什麼危險,而是當面的太平軍。所以他的保密工作做得十分到位,徐州的太平軍細作根本沒有察覺到。只是讓屯泰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曲阜孔家卻把他給賣了。

.......

聽說大帥在福建制定了要北上遼東的戰略計劃後,葛義急得不行,因爲他江北軍現在是直面北方清軍的主力,也是在對清戰事的第一線。要是大帥北上遼東,那麼就意味着江北軍不可能做爲主力北上,失去繼續建功立業的機會。

不但但是葛義不滿足現在的地位和爵位,江北軍中所有將領都指望着能夠在北伐大戰中取得戰功,這樣一來,以葛義爲首的江北軍軍政體系開始了在江南的造勢。

葛義親自遊說齊王府和軍部的那些參謀,希望能夠影響北上遼東這個計劃。可是,因爲這個計劃是周士相親自制定,下面的人改動不了,葛義的努力就變得沒有意義。好在,江南突然爆發暴亂,讓北上遼東的計劃被暫時擱置下來,這讓葛義看到了希望。當然,除了試圖勸說秀才放棄北上遼東,直接從徐州北伐這個目的外,葛義此次來鎮江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爲江北軍下面的四個鎮爭取來“五大主力”的名頭。

........

揚州之戰後,周士相已經開始着手全面整合手下的軍隊,因爲隨着戰事的不斷勝利和招降納叛,太平軍現在的軍力規模已經十分龐大,並且混亂不堪。甚至於周士相現在都不知道自己一手帶出來的軍隊到底有多少兵馬。

太平軍的幾大重兵集團分別是新建的江北軍、西南軍、中南軍、及江浙駐防部隊。

江北軍四鎮編制,分別是齊豪的第一鎮、朱慶來的第二鎮、尚可遠的第三鎮、邵成國的騎兵第二鎮。這四鎮分別由原先的第一、第二、第三鎮一部及第十三鎮、十五鎮,騎兵第一鎮一部改編而來,總兵力41250人。軍團都指揮使是葛義。

西南軍也是四個鎮的編制,分別是王有喜的第四鎮,盧光祖從安南帶回的遠征軍第二鎮,王興的第十鎮,新建廣西狼兵第三鎮。總兵力39500人,軍團都指揮是邵九公。

中南軍也就是現在由湖南巡撫趙四海節制的湖南野戰軍團,軍團包括郭登第的第九鎮和原湘西剿匪軍的四個鎮。原先湖南野戰軍團的主力是鐵毅的第二鎮,不過第二鎮後來被抽調順江下游參加了江北大戰,所以湖南野戰軍團這五個鎮戰鬥力在三大軍團中是最低的。好在湖南方面這兩年沒有戰事壓力,隨着貴州被西南軍佔領,湖南方面更是太平無事。

除了這三大重兵集團外,周士相手中還有蘇納的第六鎮,由原浙江清軍和馬逢知部改編的兩個鎮、恢復補充後的第五鎮、鐵毅的第二鎮、安徽巡撫蔣和手裡新建的兩鎮、朱統的第八鎮,胡啓立的第七鎮、王輔臣的騎兵第一鎮,牛根生的十二鎮、耿仲德的十四鎮、甘輝的十六鎮,韓朝宗的十七鎮。除此之外,還有西南野戰軍在貴州收編的降軍,如塔新策、呂三貴、譚詣等人,以及脫離慶陽王馮雙禮主動率部前來貴陽接受改編的猶三品等原大西軍。

安南方面還有遠征軍的三個鎮,兩廣總督宋襄公手裡也有兩個鎮的地方部隊。軍部現在總共批了37個鎮的編制,按太平軍的軍制計算,則不計水師的話,太平軍的陸師兵馬已然超過三十五萬。

事實上,這37個鎮卻有很大的水份在內,很多鎮或多或少都存在報空額吃空餉的問題。

如朱統的第八鎮、郭登第的第九鎮、王興的第十鎮,這三個鎮因爲從組建之初就是帶有“合作”盟友的意思,所以周士相不能直接插手這些鎮的具體事務。而這些鎮本身也都是由當時的各路抗清力量整合而成,有的鎮裡面單是永曆封的公侯就有好幾位。

用一盤散沙形容這些人再是恰當不過,爲了團結他們,形成抗清的統一戰線,周士相在肇慶時大筆一揮就給了他們幾個鎮的編制,並許諾將來打下來的地盤可以“瓜分”給他們,這才成功組織起西征。然而相比太平軍的鎮,這三個鎮的實有兵員都不足定額的一半,導致一個侯爺在軍中可能只是個帶着幾十個兵的總旗。

定武朝廷正式建立後,周士相已經着手整頓這些烏七八糟的爵爺,或是削爵,或是降爵,爲此,使得那些當初的“盟友”對於越來越“跋扈”的周士相很是不滿。若非他們的確沒有實力起來鬧事,只怕又是一場風波。

只是,緊張的形勢和不斷的戰事讓周士相騰不出手清理這些鎮,且後來投降的清軍和吳軍越來越多,軍部不但不能整頓各鎮,反而還要不斷的批出新鎮的名額出去收買人心。如貴州那位李治亭一手黃金,一手滿州貴婦,硬生生的瓦解了吳軍在貴州的防線,拉來了幾十個吳軍將領,爲了安置他們,達到千金買馬骨的作用,以便在日後和吳三桂的戰爭中收到奇效,周士相也只能違心收編他們,給予他們編制。這樣一來,就導致掛在軍部的鎮編多達37個,可實際上有一半都是湊數,沒有什麼戰鬥力,並且空額現象嚴重。

投降的將領爲了從太平軍這裡多弄好處,往往手下只有幾百人,他卻敢報幾倍,而爲了安撫他們,穩住他們,從軍團到軍部,一層層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最終的結果就是養了一大幫廢物,消耗本就不多的財政。

這種情況就如當年李自成進京一樣,幾萬人的軍隊一路上卻收編了幾十萬的明朝降軍,滾雪球般的壯大,最後卻瞬間坍塌。

周士相面臨的情況就是從當初的“打江山”變成了現在如何“坐江山”。

整頓軍隊和清理朝堂,徹底清洗反對勢力一樣,成了周士相現在的當務之急。

打造“五大主力”是周士相整軍計劃的第一步。

第三百三十四章 羊肉湯很好吃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第八百六十七章 殺人者有威第八百一十四章 我不說話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郝搖旗北上第八百零一章 周大帥是騙子第六十六章 報訊第五百二十七章 可是公主殿下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千秋李晉王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八十七章 香山第227章 孤不堪天下重任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無頭公案 朱三太子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一百章 活該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三百五十二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奶就是娘第七百九十九章 蘇州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二百二十五章 誓言第九百七十七章 佈政大人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死澳門第三百五十章 鬼老天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爲何不死的?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降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殺第二百一十四章 鏖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藩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君主,爲天下公僕第四百五十一章 困局第七百五十六章 金陵 四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九百八十三章 魏蜀吳第九百三十章 該抓就抓 該殺就殺第一千六十九章 大寇雲集第八百一十四章 我不說話第二百四十九章 幫助第三百九十四章 滾雪球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流言第四百六十二章 誰贊成 誰反對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戰精兵第七百一十九章 我等前來接應張尚書!第630章 唐王有什麼資格第一千四十四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二百六十二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下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一千零二章 吳三桂要北京,我們要關外第三十二章 滅胡第一千八十二章 邊外李晉王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二十六章 鎮壓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五十三章 別追第九百一十二章 西安出降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五百一十五章 搶老婆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610章 軍器圖說第九百五十七章 牢房卻是許多第一千四十二章 朕也要死了麼?第四百五十四章 取捨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八百五十七章 小爺,你不要命了!第三百零五章 伐清如伐樹第九百六十八章 額駙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六百八十九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小國公夫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明還有救第二百一十二章 廣州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錢,只缺糧第一百六十七章 攻守 六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三百二十章 屠殺是爲百姓好第七十七章 吞併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韓王也可做的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九百三十九章 督師連城壁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雲南易幟 洪首傳邊第二百六十章 優待第六百七十四章 明人欺我百年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們還能不能幹
第三百三十四章 羊肉湯很好吃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第八百六十七章 殺人者有威第八百一十四章 我不說話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郝搖旗北上第八百零一章 周大帥是騙子第六十六章 報訊第五百二十七章 可是公主殿下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千秋李晉王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八十七章 香山第227章 孤不堪天下重任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無頭公案 朱三太子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一百章 活該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三百五十二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奶就是娘第七百九十九章 蘇州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二百二十五章 誓言第九百七十七章 佈政大人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死澳門第三百五十章 鬼老天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爲何不死的?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降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殺第二百一十四章 鏖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藩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君主,爲天下公僕第四百五十一章 困局第七百五十六章 金陵 四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九百八十三章 魏蜀吳第九百三十章 該抓就抓 該殺就殺第一千六十九章 大寇雲集第八百一十四章 我不說話第二百四十九章 幫助第三百九十四章 滾雪球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流言第四百六十二章 誰贊成 誰反對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戰精兵第七百一十九章 我等前來接應張尚書!第630章 唐王有什麼資格第一千四十四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二百六十二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下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一千零二章 吳三桂要北京,我們要關外第三十二章 滅胡第一千八十二章 邊外李晉王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二十六章 鎮壓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五十三章 別追第九百一十二章 西安出降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五百一十五章 搶老婆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610章 軍器圖說第九百五十七章 牢房卻是許多第一千四十二章 朕也要死了麼?第四百五十四章 取捨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八百五十七章 小爺,你不要命了!第三百零五章 伐清如伐樹第九百六十八章 額駙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六百八十九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小國公夫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明還有救第二百一十二章 廣州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錢,只缺糧第一百六十七章 攻守 六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三百二十章 屠殺是爲百姓好第七十七章 吞併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韓王也可做的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九百三十九章 督師連城壁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雲南易幟 洪首傳邊第二百六十章 優待第六百七十四章 明人欺我百年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們還能不能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