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十二章 邊外李晉王

瞎子李一聽鄭王爺請客,頓時大爲高興。.『.

要說世上還有比滿州娘們還讓李瞎子動心的,也就是他這輩子沒嘗過的吃食。

海里的魚蝦,瞎子李真是沒嘗過。

隨周士相來金廈雖也有七八天時間,可瞎子李這幾天卻一直窩在金門,天天陪着周士相開會,哪有空閒去弄海貨來嘗。現在鄭襲這個地頭蛇請客,那桌上的海里好東西肯定不少,一想到那滿桌自己從未嘗過的海味,瞎子李不由自主的就嚥了咽喉嚨,巴巴的望着周士相,唯恐這位大帥拂了鄭王爺的一片好心。

甘輝本是不想做這個請飯的使者,可鄭襲讓黃昭和蕭拱辰找得他,死活要他出面相請。鄭襲畢竟是藩主最疼愛的幼弟,現在又是藩主親王爵位的繼承人,甘輝實在是不好拒絕,也只能硬着頭皮來請了。

“大帥,俺去把馬給您牽來!”

李瞎子興沖沖的就去將大青馬牽了過來,他這是想將生米做成熟飯了。不想周士相翻身上了大青馬之後,卻對甘輝道:“你回去告訴鄭王爺,這飯我就不去吃了。他若真想請客,那就在南都的望江樓包一桌吧。”

甘輝聞言,怔了怔,旋即應聲。瞎子李聽後,則是一臉沒勁。

正在府內等侯齊王殿下大駕光臨的鄭襲聽甘輝轉述之後,苦笑一聲,命人撤下席面,獨自一人在廳中坐了許久之後,傳下話來,叫府上人馬上收拾,他將隨齊王殿下去南都。

........

回到軍營後,周士相草草吃了幾口飯,吃飯時翻份新送到的奏報。

一份是廣西巡撫邵九公從貴陽來的奏報,上面說了兩件事。一是爲塔新策譚弘等原吳軍來降將領請功,並請示軍部如何安置收編這些降軍的事。另一件事則和在邊外的晉王李定國有關。

對於塔新策譚弘等人的處置,周士相早有安排,他讓邵九公將這些降將手下的兵馬編成兩個二線鎮,暫時先承擔貴州和川東等地的治安維持,給他們一定的錢糧支持,日後再做具體整編。

如此做法,自是給這些降將吃顆定心丸,告訴那幫降將們,太平軍和周大帥不是說話不算數的人,承諾過什麼就一定照單撥伏,絕不會過河拆橋。雖然這樣做的後果等於又收納了一批半獨立性質的軍閥隊伍,其中也是良莠不齊,並不利於這些軍閥隊伍治下的民生恢復和長久穩定,但這樣會對日後和吳軍其他將領的政治接觸能起到很大作用。周士相對滿清是除惡務盡,對吳軍,卻認爲還是有政治解決的可能。善待譚弘塔新策他們,就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友善的信號。

只是,邵九公卻提到了另一個麻煩事,那就是川東的督師文安之派人來貴陽,問詢有關永曆帝出逃貴陽後的詳細經過。使者言語間似是不相信永曆帝是死在吳三省手中。並且文安之對於太平軍招降譚弘之事十分不滿。

文安之不滿譚弘肯定是因爲當年的重慶驚變,不過他老人家不滿也就只能是不滿了,周士相不可能因爲譚弘當年的舊事就將此人打倒,那樣可不利於將來對吳軍的政治攻勢。試想,日後招攬吳軍其他將領時,使者說上一句你們譚弘那種人,我家大帥都善待於他,信重於他,何況你們呢?

一言頂萬言,一人勝萬人。

譚弘不能殺,至少現在肯定不能。

邵九公也說對譚弘要善待,他手下那個謀士李治亭給他講了個故事。說當年劉邦打天下之後開始分封羣臣,但是封了一些之後,就突然沒動靜了。於是很多人就急了,他們每天在朝堂上吵吵,劉邦實在是煩的不行,就找張良問應該怎麼辦。張良告訴劉邦,你最恨誰,劉邦想都不想就說是雍齒。結果張良說那你給雍齒封個官吧,這樣大家就不會再吵了。劉邦抱着將信將疑的態度咬牙給雍齒封了侯,大家一都封侯了,那自己肯定有戲,於是誰都不吵吵了。

李治亭認爲,譚弘就是那個雍齒,若是齊王殿下連譚弘都能封賞善待,那吳三桂手下其餘那些將領肯定會覺得自己投向周大帥,混得不會比譚弘差。

“那李治亭不錯,是個會講故事的人。”

周士相一邊一邊隨口對一臉憋屈的瞎子李說了句。

瞎子李聽後嘟囔一句:“會講故事不就是個說書的麼,只要能編就行。”

周士相懶得理他,他了,那李治亭通過對邵九公講雍齒的事來表明譚弘的重要性,實際卻也在變着法的拍他周大帥的馬屁。

譚弘是雍齒,他周大帥不是劉邦是什麼?

嘿嘿一笑,周士相想了想,提筆寫了封給邵九公,讓其轉送給夔東的文安之。前番在江南時,洪育鰲和潘應龍就多次跟周士相提起過文安之,說老人家在重慶戰役失敗之後就一病不起,但即便如此,也是強撐着身子骨堅持抗清,讓人無比敬佩的很。若有可能,還是當將文安之從夔東迎出,安置在南都養病。若病體痊癒後,文老能視事,便當入閣理政。郭之奇也提過,若文安之肯從夔東來南都,他這輔當拱手相讓。張煌言也不止一次在周士相面前流露出對文安之的敬重之心。

周士相也應該探詢一下文安之的意思了,不管他是否在懷疑永曆帝的死和自己有什麼關係,只要他肯來南都,那麼都是一件好事。

晉王李定國這件事,就十分的耐人尋味了。因爲有關晉王的事不是晉王自己派出的使者聯絡到了邵九公,而是吳三桂委任的雲南巡撫林天擎主動將晉王的使者送到了貴陽。

林天擎以前一直將李定國的兵馬擋在邊外,這一次卻主動將對方的使者送到貴陽,這當然不是林天擎良心現,而是局面變化而致。

現在的雲南,就是個困地絕地。

周士相判斷林天擎很有可能正在搖擺之中,他讓邵九公馬上部署針對林天擎的“政治”攻勢,誘使對方歸順。

林天擎若是歸順,則雲南便也光復,那麼一直被困在邊外的晉王李定國就能再次回到雲南。

但如何安置李晉王,周士相卻是始終未能拿定主意。公告:本站推薦一款免費小說app,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一百四十三章 懷疑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三百五十九章 絕地第七十七章 吞併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一千八十四章 遼東軍團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二百三十章 動搖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五百八十六章 皇帝的奴才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三百四十六章 韃靼人會幫忙的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二百一十三章 虛實第五十五章 賊秀才第七百一十七章 觀賊不似兵第278章 廣州將軍第一千一十二章 以禮服人永曆番外言 可不訂第二百六十四章 寵妾第二十六章 鎮壓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七百七十七章 爲何不死於賊第二百四十章 決戰 十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五百八十一章 憑啥我不能做巡撫?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今天請假,明天開始努力更新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一千三十九章 國姓逝世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六百章 爲了糧食開戰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朝人制朝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七百五十二章 恭迎親王凱旋第一百一十九章 武器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七百零九章 下贛州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明出不了諸葛亮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獄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632章 羅託當可全殲第六百四十九章 亂刀分屍第八百八十八章 我們不講理第七十三章 正軌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第三百三十章 唐王也可當皇帝第八百八十八章 我們不講理第五百八十章 消失的明軍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勞師動衆第七百六十二章 舅哥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牆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三百五十九章 絕地第九十八章 代表第七百零三章 誓師北伐第九百四十章 督師之苦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陣營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七百五十章 憑你也想殺老子!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逆我者亡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子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馬察泰,我是蘇納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軍糧 救子 好兄弟第七百一十一章 盼公速至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孔府不如狗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明王故事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我是去娶媳婦的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五十一章 明軍第六百九十九章 還想脫身不成第一千七十六章 李來亨誤我大事!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訴朕怎麼辦第十六章 洗城第七十三章 正軌
第一百四十三章 懷疑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三百五十九章 絕地第七十七章 吞併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一千八十四章 遼東軍團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二百三十章 動搖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五百八十六章 皇帝的奴才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三百四十六章 韃靼人會幫忙的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二百一十三章 虛實第五十五章 賊秀才第七百一十七章 觀賊不似兵第278章 廣州將軍第一千一十二章 以禮服人永曆番外言 可不訂第二百六十四章 寵妾第二十六章 鎮壓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七百七十七章 爲何不死於賊第二百四十章 決戰 十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五百八十一章 憑啥我不能做巡撫?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今天請假,明天開始努力更新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一千三十九章 國姓逝世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六百章 爲了糧食開戰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朝人制朝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七百五十二章 恭迎親王凱旋第一百一十九章 武器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七百零九章 下贛州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明出不了諸葛亮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獄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632章 羅託當可全殲第六百四十九章 亂刀分屍第八百八十八章 我們不講理第七十三章 正軌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第三百三十章 唐王也可當皇帝第八百八十八章 我們不講理第五百八十章 消失的明軍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勞師動衆第七百六十二章 舅哥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牆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三百五十九章 絕地第九十八章 代表第七百零三章 誓師北伐第九百四十章 督師之苦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陣營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七百五十章 憑你也想殺老子!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逆我者亡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子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馬察泰,我是蘇納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軍糧 救子 好兄弟第七百一十一章 盼公速至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孔府不如狗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明王故事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我是去娶媳婦的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五十一章 明軍第六百九十九章 還想脫身不成第一千七十六章 李來亨誤我大事!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訴朕怎麼辦第十六章 洗城第七十三章 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