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羊肉湯很好吃

國公府的書房裡,永曆帝朱由榔正忙着批閱上午內閣送來的奏章。從前在安龍時,各地送來的奏章都是先送到貴陽國主府,爾後再從國主府轉到安龍行在,轉來的奏章也大半被孫可望批閱過,送來只是知會朱由榔一聲,因此朱由榔並無半點實權,完全就是個傀儡天子。就連安龍府的內閣和六部也是有名無實,永曆朝的事務幾乎都被貴陽孫可望所設的六部壟斷了。

李定國保朱由榔到了昆明後,永曆朝廷的內閣和六部纔算真正發揮作用,朱由榔也再一次行使了他的皇帝職責。

李定國和當年的東勳李成棟一樣,對永曆帝相當虔誠,很是尊重新建立的永曆朝廷,格守臣節,並不干涉朝廷官員任免。

不過朱由榔卻沒有吸取從前教訓,仍然任命曾投靠孫可望的馬吉翔爲首輔,雖然李定國對此沒有多說,但其部下和外朝正直的官員卻多有怨言,認爲皇帝是非不分,信重小人。

大學士郭之奇的到來揭發了馬吉翔私扣督撫文報一事,不過此事卻被朱由榔輕輕放下,只派人斥責了馬吉翔一通,除此之外再無責罰。

已經親自帶兵迎戰孫可望駕前軍的李定國在軍中得知此事後,十分痛心,但仍叮囑昆明留守的部下,說“我等今日既已保天子和國主決裂,便當尊奉天子,天子旨意我等不可擅議,謹守之便行。”

不過爲防馬吉翔再次誤事,李定國還是特意派人回昆明,要各部以後的奏章一定要先送天子處,這與朱由榔傳下的旨意相同,因此馬吉翔固然大恨此舉剝奪了內閣權力,但也不敢再與皇帝和晉王唱反調,老實夾起尾巴做人了。

此事過後,六部和通政司的一應奏章便都先送到了永曆帝這邊。

朱由榔也一改從前懶散,對於送上來的奏疏凡事都要即決,今日的奏疏一定要今日批下。絕不拖到明日。外朝說起皇帝這份精氣神和認真勁,都道能和當年的崇禎皇帝相提並論。這個評價是好是壞,卻只能讓人遐想了。

上午通政司就送來了十幾份奏疏和塘報,都是各地快馬送到昆明的。朱由榔批完幾份便叫內監拿去送到內閣票擬,然後再叫司禮監批紅。

祖制是內閣先票擬,再由司禮監批紅,皇帝看過沒有問題再正式頒旨下發各部執行,現在這制度並未改變。只不過在內閣票擬前多了個皇帝親批而矣。

馬吉翔自遭永曆帝訓斥後,理閣也小心起來,閣臣所擬的意見大多以皇帝批閱爲主,一定程度上內閣的權力大爲削弱,皇權再次漸重起來。

又批完一份奏疏後,朱由榔忽對伺立在旁的王坤說道:“你再去內閣看看,有晉王的消息沒,有的話趕緊給朕送來。”

王坤知道天子這是擔心晉王和孫可望的戰事,他道:“皇上,晉王的奏章要到了。內閣肯定會馬上給皇上送來的。”又勸道:“皇上這都批一上午的奏疏了,也該停下歇息片刻了。”

朱由榔搖頭道:“朕哪裡能歇,又哪裡敢歇。對了,今兒內閣當值的是誰?”

王坤道:“是扶閣老。”

扶閣老就是大學士扶綱,原本是首輔呼聲最高的,不過後來因爲皇帝欽點了馬吉翔,扶綱便只能退居次輔之位。

扶綱爲人老成穩重,辦得也頗得力,朱由榔不擔心他會誤事,轉而問王坤:“馬吉翔去哪了?”

王坤一愣。想了想道:“老奴聽說閣老去辦晉王的軍糧了。”

“籌措軍糧這種事情要戶部和兵部去辦就行了,他一首輔去幹什麼?”

朱由榔大是惱火,馬吉翔還真是會辦事,身爲首輔卻去辦籌備軍糧的小事。他還真是分得清清重緩急。

見皇帝發了火,王坤忙道:“閣老也是不放心,怕下面的人誤了晉王的大事,眼下晉王身負我大明安危,軍中的用度可是萬萬不能馬虎的,可不能出現糧草不濟。”

王坤明顯是爲馬吉翔說好話呢。馬吉翔堂堂一個首輔跑去籌備軍糧,旁人不知道他安的什麼心思,王坤能不知?還不是想趁機撈上一筆中飽私囊,也難爲這首輔能落下面子親自去伸手,這些年在安龍也實在是憋屈得很,好不容易有了伸手機會,首輔也不要臉皮了。

朱由榔被王坤哄住,轉怒爲笑,道:“這倒也是,晉王那邊的確要供給充足,萬不能叫下面的人誤了事。嗯,馬吉翔被朕訓斥後,倒是知道點好歹了,也不枉朕如此信重於他。”說完也不去管王坤,自顧自的坐在那,接着的批閱剩下來的奏疏。

就這麼批了幾份後,朱由榔突然覺得有些疲倦,便叫王坤把奏疏和塘報讀給他聽,他再給出批示意見,就由王坤提筆擬了。

王坤早年在紫禁城時曾入內書堂學習過,得益於內書堂的教導,他的字倒是寫得不錯,工整得很,加上他本就是司禮掌印太監,批過不少紅,因此下筆自然不會有錯。朱由榔在邊上看着也很是心安。

王坤代擬了三份奏疏後,朱由榔覺得自己精神稍稍回覆了些,便擺手示意王坤退下,自己繼續親自擬旨。

王坤忙恭敬的往後退了幾步,又立在方纔站立的地方,秉氣呼吸,不敢有一點動靜。

又批完一份後,朱由榔見桌上的奏疏和塘報還多,一時也批不完,便放下筆,起身活動了下筋骨。坐得時間久了,他也頗是有些腰痠。

王坤這邊上來正要問皇上需不需要吃點東西,外面有內監在屋外稟道:“稟萬歲爺,皇后娘娘和長樂郡主來了。”

“皇后和郡主來了?”朱由榔臉上立即露出笑容,吩咐那內監:“快讓她們進來。”

不一會,王皇后便和長樂郡主朱淑儀雙雙來到了書房。

“臣妾見過皇上!”

王皇后躬身就要行禮,朱由榔忙上前扶住她,故作不快道:“跟你說了多少次,見了朕不要行禮。”

王皇后笑了笑,卻仍是堅持要行禮。朱由榔拿她沒辦法,只好任她去了。

“臣妹見過皇上!”

長樂郡主也上前給朱由榔行禮,她的父親乃是紹武帝朱聿燠,曾祖是太祖皇帝二十三子唐王朱桱。按輩份,紹武帝朱聿燠和隆武帝朱聿鍵都是永曆帝朱由榔的叔叔,故敘起來朱淑儀便是永曆帝的堂妹,因此她自稱臣妹。

“郡主快快免禮。”

朱由榔看着這個堂妹。想到她的伯父和父親,心中說不出的滋味,感慨良多,上前牽過郡主,含笑問她:“這些天還住得慣?”

“臣妹住得習慣。”

雖是兄長。但永曆帝朱由榔比朱淑儀大了近20歲,加上這些年疲於奔波,看着也顯老,故而在朱淑儀眼中,堂哥朱由榔倒像是父親一般。

王坤上前給王皇后和長樂郡主見了禮,又去搬來兩隻錦凳。

“習慣就好,朕就怕你住得不習慣。來,坐下說話。”朱由榔示意王皇后和長樂郡主坐下說話。

“聽郭學士說,當年你本是和唐王一起從廣州逃出,爲何後來又與他失散了呢?”

朱由榔所說的這個唐王肯定不是長樂郡主的父親朱聿燠。而是她另一個叔叔,現在文村的朱聿鍔。

“臣妹當時還只七歲,被乳母抱着與叔父一起逃出廣州,半路卻被清軍追上,亂軍之中乳母抱着臣妹與叔父走失,不得已乳母便帶臣妹回她的老家羅定州。臣妹在那生活了數年,乳母不幸染病去世,後來臣妹聽人說叔父在臺山一帶,便想去尋他,哪知路上卻碰見土匪叫他們擄到了寨子裡去。”

想到最疼愛自己的乳母之死。朱淑儀紅了眼眶,強忍住心中悲意,繼續說道:

“那些土匪見臣妹年幼,又不說話。只道臣妹是個啞巴,便叫臣妹替他們做飯洗衣。臣妹在那個寨子裡住了有六年,後來這幫土匪聽了一個秀才的話下山去打羅定州城的清軍,那秀才帶土匪們下山後,被土匪擄來的女人都下山跑回家了,臣妹一個人不敢呆在那裡便也下了山。下山之後。臣妹無家可歸,便想一個人去台山找叔父,可又不知道叔父究竟在哪裡,直到路上遇見郭大學士。”

“若不是淑儀,郭大人便過不了清軍的關卡,甚至還會被清軍抓去,每說起這事,郭大人都對淑儀讚不絕口呢,視淑儀爲救命恩人呢。”王皇后插話道。

這些事情王皇后自然和朱由榔說過,想到郡主小小年紀就吃了這麼多苦,朱由榔不由嘆了口氣,對長樂郡主道:“郡主這些年真是吃了不少苦,朕聽着都是心酸,唉,我朱家子弟真是多災多難。”說着,不知爲何突然想起自己在肇慶走失的那兩個親生骨肉,竟然也是眼眶一紅。

王皇后見丈夫這樣,知他是想念骨肉,怕他過於傷感傷身,忙對王坤道:“去叫人送些點心來,皇上忙到現在想必也餓了。”

“是,娘娘。”

王坤忙出去命宮女送來點心。

點心送來時,朱由榔已止住傷感,拿起一塊點心遞給了堂妹,柔聲道:“你是我大明藩王之後,卻從小就什麼榮華富貴也沒享受過,反而跟我們這些大人一樣遭罪吃苦,朕真是很心酸,也很痛心。來,吃塊點心,這可是昆明城很有名的酒樓做的,好吃的很,朕很喜歡吃,你嚐嚐看,若是喜歡吃,朕就叫他們再送一些來。”

長樂郡主接過那塊點心,忽然有些失神,低聲道:“臣妹知道羊肉湯很好吃。”

羊肉湯?

朱由榔和王皇后都愣了下,正待開口詢問,不想外面卻突然奔了個人影來,急急燥燥的也不看路,“撲通”一聲便跪到在朱由榔面前,激動的叫嚷道:“皇上,露布告捷,露布告捷,露布告捷啊!”(未完待續。)

第七百九十八章 強渡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八百四十七章 嚇死你們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逆我者亡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二百六十五章 前山寨第一千一十六章 我父子倆負了你什麼!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國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七百章 鎮反第七百四十四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帶朕走!第九百四十四章 治家不嚴 何以治國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278章 廣州將軍第六十六章 報訊第七百八十七章 這天下是漢人的天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抓生口第六百零八章 野戰軍團第四百七十七章 封不了王便做女婿?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了活下去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九百三十六章 思明者未必不忠第三百二十三章 督撫文報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降祥瑞 添啥亂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四百零四章 天下震動經一百二十四章 兇光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時興起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襲第九百六十九章 你能出宮?第一百一十九章 武器第八十二章 天窗第二百四十五章 追殺第三百七十二章 公的不在抓母的第六百七十九章 糜爛 議和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真哈超第七百五十二章 恭迎親王凱旋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軍第三百六十三章 哈哈木已死第七百二十章 滿蒙特別行動隊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疇病逝第五百一十一章 梧州城破 下第五十五章 賊秀才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二百五十一章 俘虜第五百一十六章 虛無的希望第五百一十二章 趕着投胎啊!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五百五十六章 線國安大軍突進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逆我者亡第一百六十七章 攻守 六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旗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城第七百八十二章 大破滾江龍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九百八十八章 我沒有你這樣的兒子第九百二十三章 漢奸無後第三百五十九章 絕地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六百九十章 漕糧一斷,京師必亂今天請假,明天開始努力更新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二百六十章 優待第九百五十九章 親軍辦案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一百六十九章 攻守 八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如何去復仇!第四十六章 侍女第二百六十九章 嶺南三忠第二百六十二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下第一百零一章 旗兵第五百一十九章 割辮殺韃第一千一十八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九百二十三章 漢奸無後第五百八十六章 皇帝的奴才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八百六十二章 改了滿名你還是漢人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國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九百八十五章 內戰不可避免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清軍和關寧軍哪個強?第一千五十六章 西班牙 紅毛鬼第五百九十章 沒死的就是精兵第二百七十六章 成軍 中
第七百九十八章 強渡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八百四十七章 嚇死你們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逆我者亡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二百六十五章 前山寨第一千一十六章 我父子倆負了你什麼!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國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七百章 鎮反第七百四十四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帶朕走!第九百四十四章 治家不嚴 何以治國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278章 廣州將軍第六十六章 報訊第七百八十七章 這天下是漢人的天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抓生口第六百零八章 野戰軍團第四百七十七章 封不了王便做女婿?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了活下去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九百三十六章 思明者未必不忠第三百二十三章 督撫文報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降祥瑞 添啥亂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四百零四章 天下震動經一百二十四章 兇光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時興起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襲第九百六十九章 你能出宮?第一百一十九章 武器第八十二章 天窗第二百四十五章 追殺第三百七十二章 公的不在抓母的第六百七十九章 糜爛 議和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真哈超第七百五十二章 恭迎親王凱旋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軍第三百六十三章 哈哈木已死第七百二十章 滿蒙特別行動隊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疇病逝第五百一十一章 梧州城破 下第五十五章 賊秀才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二百五十一章 俘虜第五百一十六章 虛無的希望第五百一十二章 趕着投胎啊!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五百五十六章 線國安大軍突進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逆我者亡第一百六十七章 攻守 六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旗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城第七百八十二章 大破滾江龍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九百八十八章 我沒有你這樣的兒子第九百二十三章 漢奸無後第三百五十九章 絕地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六百九十章 漕糧一斷,京師必亂今天請假,明天開始努力更新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二百六十章 優待第九百五十九章 親軍辦案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一百六十九章 攻守 八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如何去復仇!第四十六章 侍女第二百六十九章 嶺南三忠第二百六十二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下第一百零一章 旗兵第五百一十九章 割辮殺韃第一千一十八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九百二十三章 漢奸無後第五百八十六章 皇帝的奴才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八百六十二章 改了滿名你還是漢人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國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九百八十五章 內戰不可避免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清軍和關寧軍哪個強?第一千五十六章 西班牙 紅毛鬼第五百九十章 沒死的就是精兵第二百七十六章 成軍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