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虛無的希望

國公府內,永曆帝正呆呆看着一箇中年內監。這中年內監叫陳興,是原先司禮監龐天壽的徒弟,崇禎時的御馬監少監。和其師父龐天壽一樣,陳興也是一個天主教徒,和師父龐天壽同時受傳教士湯若望洗禮。受洗後的龐天壽教名叫亞基樓,陳興的教名則叫伯多祿。

甲申年李自成自攻破北京時,龐天壽和陳興二人奉崇禎旨意到南都整兵,躲過一劫。崇禎皇帝殉國後,南都的明朝官員擁立弘光帝,弘光爲了籌措江北四鎮軍餉,便命龐天壽往福建徵銳,結果沒等龐天壽把福建的餉銀運來,南都就失陷了。

隆武帝在福州登基稱帝后,龐天壽與徒弟陳興聯絡了當時福建的傳教士畢方濟一同前往澳門,希望能夠求得在澳門的葡萄牙人幫助抗清。到了澳門後的龐天壽師徒充分發揮了他們天主教徒的身份,成功地遊說葡萄牙人組織了一支由三百名火槍手和六門大炮組成的僱傭軍。然而,這支僱傭軍剛組建好,福州方面就傳來隆武帝殉國的消息,隨即桂王朱由榔在廣東肇慶稱監國,龐天壽沒去投廣州的紹武政權,而是帶着這支僱傭軍前去肇慶聽命永曆政權。永曆帝被清軍攆到桂林時,就是龐天壽師徒率領這支葡萄牙僱傭兵承擔了守城的艱鉅任務。經過數場殘酷的大戰,靠着葡萄牙人兇猛的火器,總算暫時擊退了李成棟派出追求永曆的清軍。

憑藉桂林守城之功,龐天壽師徒便開始在永曆宮中開展傳教活動,在龐天壽的努力下,皇太后馬氏和太妃蕭氏竟然都受洗入教,分別改教名爲瑪利亞和烈納。皇后王氏也在婆婆的勸說下信了天主教,改教名爲亞納,東宮太子也受洗入教,改教名爲康斯坦丁,結果在太后、皇后、太子的帶領下,永曆行宮中的宮女和內監大半成了天主教徒,每日在宮廷之中對着聖母像日夜叩拜,盼着聖母能夠保佑大明擊敗入侵的滿清。

母親、妻子、兒子都成了天主教徒,永曆也不例外成了天主教徒,不過他受洗的最大目的是希望能夠得到教皇的援助。他命龐天壽代表自己給羅馬教皇英諾森十世、耶穌會會長和威尼斯共和國寫了三封信,讓陳興前往澳門請求波蘭籍傳教士卜彌格轉呈,懇求教皇向中國派遣援軍。結果信發出去未有多久,龐天壽卻因對永曆懦弱無能感到失望,投向了兵強馬壯的孫可望,希望能夠由孫可望承擔起抗清滿清的重任。陳興沒有選擇和師父一樣投靠孫可望,而是選擇繼續忠於永曆帝,後來跟隨行在從安龍到了昆明。龐天壽在途中畏罪自殺,其屍體便是由陳興給安葬的。

清軍大兵進入西南後,永曆將求援的目光再次投向了萬里之外的教皇,他命陳興喬裝前往澳門,請求澳門的葡萄牙人能夠幫助他向教皇再次遞信,並同時再組織一支人數龐大的僱傭軍幫助大明抗擊清軍。然而和上次去澳門受到葡萄牙人熱烈歡迎不同,這一次陳興卻受到了冷遇,並且多次從葡萄人口中感受到他們對大明的惡意。陳興百般不解,不明白同信天主的葡萄人爲何對大明朝廷態度大變,多方打聽終是弄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原來是廣東的太平軍對澳門曾經採取敵對行動,並且通過各種途徑威逼勒索在澳門的西方人,令得澳門所有西方人對於大明朝都抱有敵意。

爲了化解葡萄牙人對大明的敵視,爭取他們的幫助,陳興便對澳門總督布加洛說,他願意前往廣州說服廣東的太平軍不要再對澳門採取敵意,雙方精誠合作,結果讓他失望的是,他到了廣州後並沒有見到太平軍的主帥周士相,只見到了廣東布政使司宋襄公,而對方在聽完他的來意後竟然將他轟了出來,根本不相信他是永曆內廷的人。

陳興自感沒臉再去澳門,又在廣東呆不下去,只得經由安南返回昆明。回來後才知道入滇清軍最近的一支兵馬距離昆明只有百十里路了。

“皇爺,奴婢說的都是千真萬確,澳門那邊的佛郎機人都不願意支持我大明瞭,除非皇爺能罷免那個周士相。”

“這個周士相,朕有什麼對不住他的,剛給他晉了國公,他就把朕的盟友都得罪了!”

朱由榔越聽越氣,可除了生氣卻什麼都做不了,難道自己真能一道聖旨就將周士相給罷了?

陳興也知皇帝眼下不可能拿周士相如何,他嘆口氣問道:“皇爺,眼下也不是追究廣東的時候,奴婢進宮時聽說皇爺準備退往滇西?”

永曆一怔,矢口否認:“這是馬吉翔的意思,朕沒有答應。”

“那爲何宮人們都在收拾東西?”陳興有些詫異。

“朕怎麼知道她們在做什麼。”

永曆臉色有些難看,微哼了一聲。陳興見狀,知道自己不應該問,忙磕頭不敢再說。見他這樣,永曆臉色稍緩,當年龐天壽投靠孫可望逼迫自己這個皇帝時,陳興沒少暗中保護爲他說情。他又是剛從澳門回來,雖說事沒辦成,可不是他的錯,千里迢迢的,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自己這個當皇帝的可不能太過寒了下人的心。

“澳門這條路斷了,教皇那邊又沒有音信,看來天主是不來保佑朕了。”

永曆苦笑一聲,忽覺得自己求助教皇的念頭十分可笑,難道萬里之外的教皇真的會因自己這個才受洗不過幾年的教徒皇帝就發來援軍嗎?

見陳興還在那跪着,永曆便開口要他起來下去歇息,卻有內監引着沐天波、扶綱、雷躍龍、劉清四人求見。國公和大學士求見,永曆自然不能不見。

沐天波四人進入黔國公府,就發現府內驚亂異常,許多宮女內監都在收拾衣服,一派惶惶末日景象。雖說四人早知行宮裡的人正在收拾東西準備退往滇西,可真看了這末日景象,還是心堵得厲害。四人隨內監一路走來,一路都是無語,心中卻均有了皇朝末日氣象。

見到皇帝后,沐天波首先進言朝廷和聖駕萬不能退往滇西,爾後劉清上前說道:“陛下,現在雲南四面皆被清軍包圍,聖駕若往滇西去幸外國,文武軍吏怕是無一人肯從。就算陛下能夠奔馳得脫,可陷於滇西,護衛軍馬全失,又豈有復起之日?四川那邊仍有我大明諸鎮在,督師文大學士也在,建昌王連年豐稔,糧草山積,聖駕若去,必不致隨行文武軍吏捱餓。故臣以爲,聖駕當假道象嶺,直入嘉定,養銳以須,即或兵勢猖逼嘉陽,戰船、商船一刻可刷數千艘,順流重慶,直抵夔關,夔東十三家聞聖駕至,必夾江上迎。乘此威靈,下搗荊襄之虛,如唾手爾,如此我大明方有中興之機,不若此,恐聖駕難全!”(未完待續。)

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思而後行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清萬萬年第四十六章 侍女第628章 王爵以待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619章 總督大喜!第七十二章 營老第619章 總督大喜!第一百六十七章 攻守 六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戰玄武山第二百七十二章 招兵買馬第八百三十二章 瞎子,我們走!第一百零七章 黑衣第六十六章 報訊第一千零四章 大明不能有兩個皇帝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津 施琅第四百六十九章 濟度怎麼死的今天無更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二百七十六章 成軍 中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三百零五章 漢人得勤快第六百七十一章 安南第十一章 朝廷暴雨斷電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九百九十一章 賈老賊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毛小兒第四百八十四章 六官 科舉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一千零四章 大明不能有兩個皇帝第五章 辮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趕着投胎啊!第四百六十六章 軍糧 救子 好兄弟第二百一十二章 廣州第三百九十八章 全軍進攻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法西斯書社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四百一十四章 唐三水的牛皮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八百四十七章 嚇死你們第284章 朕發誓第六百六十八章 齊王之事可當真?第二百一十五章 賜婚第九百五十二章 大儒遇上兵第五百一十七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九百七十一章 我不是英雄第三百九十二章 惠州總兵第一千一十章攻心爲上 攻城爲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全軍進攻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二百五十八章 捷報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君主,爲天下公僕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元清非中國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錢,只缺糧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帥的牆角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八百零七章 河東君第一千五十一章 一劍無血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白旗的人反了第一千八十四章 遼東軍團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麼,你不賣?第六百四十四章 光頭降兵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此人留不得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袍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一千二十三章 殺了朱由榔,家兄做皇帝第617章 壯丁對壯丁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兩位大學士第一千九十六章 錦衣內衛第一千七十五章 幾萬對幾百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錦衣衛上門第六百七十五章 幹票大的
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思而後行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清萬萬年第四十六章 侍女第628章 王爵以待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619章 總督大喜!第七十二章 營老第619章 總督大喜!第一百六十七章 攻守 六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戰玄武山第二百七十二章 招兵買馬第八百三十二章 瞎子,我們走!第一百零七章 黑衣第六十六章 報訊第一千零四章 大明不能有兩個皇帝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津 施琅第四百六十九章 濟度怎麼死的今天無更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二百七十六章 成軍 中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三百零五章 漢人得勤快第六百七十一章 安南第十一章 朝廷暴雨斷電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九百九十一章 賈老賊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毛小兒第四百八十四章 六官 科舉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一千零四章 大明不能有兩個皇帝第五章 辮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趕着投胎啊!第四百六十六章 軍糧 救子 好兄弟第二百一十二章 廣州第三百九十八章 全軍進攻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法西斯書社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四百一十四章 唐三水的牛皮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八百四十七章 嚇死你們第284章 朕發誓第六百六十八章 齊王之事可當真?第二百一十五章 賜婚第九百五十二章 大儒遇上兵第五百一十七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九百七十一章 我不是英雄第三百九十二章 惠州總兵第一千一十章攻心爲上 攻城爲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全軍進攻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二百五十八章 捷報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君主,爲天下公僕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元清非中國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錢,只缺糧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帥的牆角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八百零七章 河東君第一千五十一章 一劍無血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白旗的人反了第一千八十四章 遼東軍團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麼,你不賣?第六百四十四章 光頭降兵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此人留不得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袍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一千二十三章 殺了朱由榔,家兄做皇帝第617章 壯丁對壯丁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兩位大學士第一千九十六章 錦衣內衛第一千七十五章 幾萬對幾百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錦衣衛上門第六百七十五章 幹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