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兩位大學士

.........

廣東派人來向天子報捷,且還帶了2oo多顆真滿州韃子級的消息早就在昆明城中不脛而走。

永曆帝朱由榔知道消息那會,城外已經聚了不少聞訊趕來的官員和百姓,要不是現在昆明是特殊時期,進出城門盤查得嚴,恐怕城裡出來的百姓更多。

前來圍觀的人的實在太多,怕不下數千人,守城的明軍生怕出什麼亂子,派出兩個千總帶了幾隊兵在城外維持秩序,昆明府也派了百多號衙役趕來幫忙,免得真出了事不好收拾。

當年晉王李定國兩蹶名王,陣斬滿清親王尼堪時,昆明城因爲遠在後方,所以對這兩次大捷並無多少印象。現在隨着天子御駕移蹕昆明,便是市井走卒也都知道了大明朝這十多年所生的大變,連帶着對奪了大明江山的滿州韃子也是十分的好奇,好奇之餘自然也害怕。他們不能不怕,因爲傳言那些滿州韃子可是生吃人心的禽獸,每到一地都要屠城的!

現在廣東那邊突然來報大捷,還往昆明送來了兩百多滿州韃子的腦袋,昆明城中的老少爺們自然轟動起來,都想來看一看這真滿州韃子腦袋長啥樣,是不是比咱漢人多個眼或是多個耳朵,要不然昨那麼喜歡吃人呢?

最先聽到消息的就是經常在城門轉悠的閒人,這些傢伙平日就和守門的兵混得極熟,找個熟悉的士兵稍一打聽就知道城外生了什麼,再套個交情便出了城來看熱鬧。不過這些傢伙平日在城中一個個表現得都是條好漢,可等真看到那些才被從酒罈子裡取來的韃子腦袋時,當場就吐了一半。餘下一半則是捂着嘴好像見了鬼似的往城裡跑,惹得四周的人恥笑不已,有相熟的還打趣他們中看不中用。

圍觀的人羣中有很多是準備進城的百姓,有探親的,也有進城買東西的,更多的則是挑着自家菜地裡的菜進城準備販賣的,挑着柴火的也不少。各地往昆明跑商貨的馬幫也有好幾支,這會也都是不進城了在那看熱鬧。

看到太平軍的隊伍停在這裡,又圍了好多官兵,百姓們自然好奇,結果和那些閒人們一樣,看到那些一顆顆碼好,堆得好像座小京觀一樣的人頭堆子,百姓們也是駭了一跳,就是屠戶見了也磣得慌,畢竟這麼多的人頭擺在眼前,那場景實在是嚇人,光天化日瞧着也慌。

有的婦人哪裡看過這等恐怖場面,當場嚇暈的都有,不懂事硬往裡面擠要看熱鬧的孩子被嚇哭得也不少。馬幫那些人平日走山闖水,吃得就是刀口上的飯,倒是沒幾個被嚇到,反而在那指指點點,似乎在說真滿州韃子長得也不過如此,沒什麼好嚇人的。

嚇暈的嚇暈,嚇哭的嚇哭,看吐的看吐,等到再一打聽,知道這些個人頭就是奪了大明江山的滿州韃子,百姓們天然的就爆出歡呼聲。

同族之人同仇敵愾在這些百姓身上表現得最爲淋漓盡致,哪怕這些昆明城外的百姓並沒有遭到韃子的禍害,可還是下意識的叫一聲好,不爲其他,只爲他們也是漢人。

漢人和異族韃子自古就是勢不兩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圍觀的人羣當然也不盡是漢人,雲南地處偏遠之地,境內有許多部族存在,這些被土司控制的部族對於明朝,對於永曆帝多半是擁護的,然而也有少數在孫可望兵犯雲南以後與之聯絡,妄圖充爲內應的,更有少數幻想能跟當年沙定州一樣也做雲南王的。這些部族的人混在人羣中,見了那一顆顆滿州韃子級,也是心思各異。

圍觀的人羣裡也有不少官員,不過多是些青綠袍的小官,沒見一個紅袍大員,都是聽到消息後連手頭公事也顧不上就匆匆跑來要親眼看看滿州韃子的。他們中的大多數並不是雲南本省人,而是隨永曆帝從肇慶一路過來的外省人,兩廣的有,江西福建的也有,甚至還有北直隸的,年紀也大多在三四十歲。

親眼看到一顆顆滿州韃子級擺放在眼前,這羣低品官員有很多竟然落了淚,他們雖是文官,但沒一人被這些腦袋嚇暈,更沒一人爲之嘔吐,都是咬牙切齒的望着這一顆顆韃子腦袋。從他們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段不忍回的悲慘往事。

圍觀的人越多,樑雙虎和一衆手下就越興奮,因爲這樣才能讓他們向雲南百姓展示太平軍的赫赫戰功。

臨來前,周士相召見樑雙虎時和郭紹時,也是反覆強調他此次不但但是護送這些韃子級到昆明,更重要的是到了昆明以後要想盡一切辦法向官員和百姓宣揚太平軍的威風,讓雲南的人都知道廣東有個不比晉王麾下精兵差的太平軍。

先前爲了隱藏身份,躲避清軍盤查順利到達昆明,樑雙虎根本沒機會宣揚,現在好不容易有了機會,他不顯擺一下都覺得對不住自己。好幾次,他都隨手提起一兩顆韃子腦袋,向着四周百姓和那些官員搖晃,告訴他們這些韃子是怎麼被他們打敗,又怎麼被他們割下腦袋的。

樑雙虎那邊努力向雲南人展示太平軍的“武功”,郭紹這邊卻有些着急,先前那參將說是進城替他們稟報,可這麼久過去,城裡也沒個動靜,光來了幫看熱鬧的算個怎麼回事。

來時,宋襄公告訴過郭紹,此次到昆明獻捷,天子一定會接見他這個報捷使,詢問廣東戰事詳情,隨後按例肯定要有封賞下來,但到底朝廷如何安排他們向天子報捷,宋襄公自己也不清楚,所以他只要郭紹到了地方後好生配合朝廷就是。

現在城門口侯了這麼長時間,卻仍不見城裡有什麼動靜,郭紹難免狐疑起來,東猜西想的。

城外的守城明軍和那些聞訊趕來的官員們也覺得奇怪,廣東來的報捷隊伍都來半個時辰了,就算再耽擱,朝廷裡那些負責的官員們也該到了,沒道理讓人家報捷隊伍在城外侯這麼長時間的。

朝廷在幹什麼,這般做法不是寒了將士們的心嗎!

官員們低聲議論着,對朝廷諸公遲遲沒有安排感到不滿。

樑雙虎也等得不耐煩了,正想問問那些守城明軍怎麼回事,人羣卻傳來轟叫聲:“來了,來了,來了!...”

什麼來了?

樑雙虎往城門那邊瞧去,視線裡,就見兩頂轎子從城門出來,轎伕腳下走得頗急,顯是轎子裡的官員催得緊。轎子後還跟着一大幫子官員,看他們跑的氣喘呼呼的樣子,便知道這一路肯定沒停。

轎子落下後,兩個紅袍大官從轎中走出,爾後一前一後向這邊走來,守城明軍看到這二人都是行禮。先前的那位副將樑鳴遠也隨同而來。

樑雙虎見這架勢,知道這兩個人肯定是大官,便問郭紹:“他們是什麼人?”

“別亂說話,穿紅袍的肯定是大官,咱們等着就是。”郭紹示意樑雙虎別開口亂說話,耐心等侯。

來得這二位正是內閣次輔扶綱和大學士郭之奇,他二人在內閣聽到消息後就雙雙趕了過來。

斬真滿州韃子2oo有餘,斬獲漢軍旗兵8oo多,綠營兵3ooo多,還俘虜了幾千營兵和十幾個滿州兵,更有滿州一佐領向太平軍投降,這消息如何不令扶綱這個內閣次輔興奮。

郭之奇更是高興,太平軍能在廣州附近兩勝清軍取得大捷,還往朝廷送來真滿州韃子級和繳獲的滿州軍旗,不能不讓這位永曆朝廷派駐廣東督師的大學士開懷大笑。若論封賞,太平軍的總兵周士相有功,廣東總督連城壁有功,他這大學士更有功,不過郭之奇和扶綱一起出城來可不是爲了什麼功勞,而是也要親眼看一看那214顆真滿州八旗兵的級。

扶綱和郭之奇到後,百姓們知道是大官來了,便自動分開到兩邊,在官兵的護衛下,扶綱和郭之奇來到了太平軍的車隊前。

“驗!”

扶綱沒有和樑雙虎、郭紹說半句話,就急切吩咐隨同而來的幾個兵部官員再驗級。

那幾個兵部的官員想來也是做熟了這種事,幾人上前看到這麼多的人頭擺着,先是都吸了口冷氣,爾後一人拎起一顆滿州兵的腦袋就驗了起來。驗一顆,點一次頭,不一會,214顆級便被一一覈實無誤。又查看了那幾面繳獲的滿州八旗軍旗,幾個兵部官員這才激動的向扶綱稟報確實是無誤。

其實扶綱從兵部官員最先驗幾顆級時的表情就知道錯不了,但還是耐着性子等到最後,等到最終確定後,激動的扶大學士已經不知道說什麼,此刻,再也沒有什麼言語能夠形容這位內閣次輔心中的喜悅和激動。若不是礙於閣老之尊,百姓都在看着,只怕,扶大學士已經歡呼着跳起來。

郭之奇也是滿面笑容,看着太平軍一干人越看越順眼,尤其看到郭紹一身文人裝扮,更是親切萬分,笑着問他:“你便是周士相派來的報捷使?”(未完待續。)

第一千九十一章 矯枉過正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他們告去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命不值錢第六百章 爲了糧食開戰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七十五章 爆破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女官 洞房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雞用牛刀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團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軍使第一百四十章 傷亡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死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299章 良將吳6奇第六百七十四章 明人欺我百年第八百六十二章 改了滿名你還是漢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朕不怕死第五百零八章 陣斬馬雄第二百二十八章 堅定第五百九十六章 安南之變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帥,您也無後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孤身勤王第五百七十五章 點驗首級第三十二章 滅胡第十章 官員第九十章 情報第八百二十七章 直白的語言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死澳門第三百零五章 漢人得勤快第二百五十一章 俘虜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旗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攻城受挫第一千二十三章 殺了朱由榔,家兄做皇帝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九十章 情報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三百四十三章 駐軍澳門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610章 軍器圖說第六十六章 報訊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戰保船第三百五十三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攏第一千七十九章 匹夫血 不會冷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城尚家絕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五大主力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三百三十七章 錦衣親軍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公主出嫁第八百三十四章 藩主,我的罪過贖了麼!第四百八十四章 六官 科舉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營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把的人質第五十三章 別追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日月昭昭 唯吾大明第五百五十八章 屍堆如山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今天請假,明天開始努力更新第五百零九章 梧州城破 上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假黃鉞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四百八十七章 欲加之病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六百七十章 有違祖制第一百四十一章 漢人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二百六十七章 米行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五百七十七章 死便死吧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戰 十一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清得變法了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九十章 情報第七百五十一章 親王與驢第一千三十四章 吳三桂安敢害我太上皇!第六百九十一章 明黎南定條約第七百五十二章 恭迎親王凱旋第一千九十章 納蘭
第一千九十一章 矯枉過正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他們告去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命不值錢第六百章 爲了糧食開戰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七十五章 爆破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女官 洞房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雞用牛刀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團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軍使第一百四十章 傷亡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死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299章 良將吳6奇第六百七十四章 明人欺我百年第八百六十二章 改了滿名你還是漢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朕不怕死第五百零八章 陣斬馬雄第二百二十八章 堅定第五百九十六章 安南之變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帥,您也無後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孤身勤王第五百七十五章 點驗首級第三十二章 滅胡第十章 官員第九十章 情報第八百二十七章 直白的語言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死澳門第三百零五章 漢人得勤快第二百五十一章 俘虜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旗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攻城受挫第一千二十三章 殺了朱由榔,家兄做皇帝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九十章 情報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三百四十三章 駐軍澳門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610章 軍器圖說第六十六章 報訊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戰保船第三百五十三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攏第一千七十九章 匹夫血 不會冷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城尚家絕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五大主力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三百三十七章 錦衣親軍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公主出嫁第八百三十四章 藩主,我的罪過贖了麼!第四百八十四章 六官 科舉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營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把的人質第五十三章 別追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日月昭昭 唯吾大明第五百五十八章 屍堆如山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今天請假,明天開始努力更新第五百零九章 梧州城破 上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假黃鉞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四百八十七章 欲加之病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六百七十章 有違祖制第一百四十一章 漢人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二百六十七章 米行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五百七十七章 死便死吧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戰 十一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清得變法了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九十章 情報第七百五十一章 親王與驢第一千三十四章 吳三桂安敢害我太上皇!第六百九十一章 明黎南定條約第七百五十二章 恭迎親王凱旋第一千九十章 納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