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死

本就搖搖欲墜的永曆*真是多災多難,每當局面稍稍好轉時就會被無情的打擊粉碎,令得多少仁人志士扼腕長嘆。『天

籟小說用“屋漏偏逢連綿雨”來形容眼下南明政權的處境最是恰當不過,用來形容在廣東的明軍也是合適。

局面有可能的惡化讓水師諸將再一次情緒激動起來,這些人都是一直追隨陳奇策抗清的將領,很多人都和清軍有破家滅門之恨。這幾年他們追隨陳奇策困守孤島,卻無時無刻不盼着能收復故土,然而希望卻隨着一次次的失敗而漸漸消散。這次好不容易得了新會城,原本盼着李定國大軍可以再次東進一舉拿下廣州,可卻又生天子移蹕昆明的大事,局勢連番演變之下,他們很可能真的成爲一支陷入絕地的孤軍,復興無望,報仇更是無望,這如何不能令他們失落,憋屈。更有人聯想到幾方面清軍趁孫、李內訌同時南進的後果,不禁在心底泛出苦水,這大明看樣子真的是要亡了。

望着一干對前途感到悲觀、迷茫的部下,白老將也嘆了口氣,倘若局面真如胡德玉所想,廣西清軍趁李定國率部去雲南而攻陷廣西,和廣東清軍形成前的夾擊之勢,那對於廣東的明軍就無疑是場災難了。

國事艱難,爲何我大明不能人心團結,一致對外?爲何孫可望已貴爲我大明秦王還不思報效,反要行那操莽之事呢!這真是禍起蕭薔,要便宜那北地胡人了。

先帝啊,你怎麼就在煤山吊死了呢,你九泉之下可知,如今的大明真的要亡了啊!

陳奇策不爲人注意的拭去眼中老淚,他早已打定要以身殉國,故而局面再艱難,老將軍也不會畏懼半分。任他是洪承疇還是尚可喜,又或是吳三桂,便是那滿州的真韃子來了,他也要用手中的寶刀去和他們會一會。

見諸將吵嚷沒完,老帥又默不作聲,吳遠忙起身制止了諸將的吵嚷,他喝道:“清軍還沒打過來呢,你們這般吵吵做什麼!你們吵上天就能保住朝廷,打敗清軍嗎!”

“朝廷都叫李定國遷到昆明去了,我們就是想保也要李定國肯讓咱們保啊!…他若真要保皇上就不應該把朝廷遷到昆明去,這下可好,朝廷遠在千里之外,咱們卻在敵人的兩面包圍之中,這他孃的想跟朝廷說句話都不可能,還提什麼保不保!”

說話的是副總兵6震,他是祖輩世襲武官出身,故而看不上大西軍,直接就呼起了李定國的名諱。他話鋒雖是衝着李定國而去,但卻也道出了衆人的心思,昆明固然是安全的大後方,可卻無法有效指揮分散在各地的明軍。僅就廣東而言,聖駕在安龍時還能保持朝廷和廣東當局的聯絡,朝廷搬到昆明,一旦廣西爲清軍佔有,廣東當局就無法再與朝廷取得直接聯絡了。朝廷不知這邊情況,這邊又無法知道朝廷動向,這仗還怎麼打?

“朝廷遷到昆明,西寧王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這一點你們應當清楚,若西寧王真的將天子留在軍中,萬一天子有個什麼閃失,這責任誰擔得了?”

胡德玉不能不爲李定國解釋,換作他是李定國也定會將朝廷移到昆明,而不是留在孫可望的兵馬能威脅到的地方,那樣危險太大,大明不能承受再失去一個皇帝的風險了。

“昆明那地就是安全的?”

6震聽不進胡德玉的話,他反駁道:“李定國爲什麼不能把聖駕遷到咱廣東來,廣州去不了,雷州、廉州總行吧,就是高州也行啊。聖駕在咱廣東,咱們就是拼了命也要護得聖駕安全,絕不會讓天子有任何閃失。可爲什麼李定國不把聖駕遷到咱廣東來,他擺明信不過咱們!哼,照我說,李定國是有私心的,他是想做第二個孫可望,他就是想將天子和朝廷控制在自己手中!”

這話說得就誅心了,在場的水師諸將有半數和6震一樣都是世襲武官出身,聽6震說這種話,有不少人竟然點頭認可。其他人卻是被這話嚇得怔在那裡,一個孫可望就讓局面直線惡化,再來一個那還了得。

“住嘴!”

陳奇策聽到這裡再也坐不住了,比先前怒責鄭成魁時還要動氣,指着6震怒吼起來:“西寧王乃天子親封王爵,爾何敢如此污衊當朝王爺!”

“什麼王爺,不過是個流賊…”

6震隨口一句,卻突然止住了嘴不敢說下去,因爲他看到陳奇策已氣得渾身打顫。

“將軍莫怒,6總兵也只是心切朝廷,擔心天子,這才口不擇言,卻非本意如此,還請將軍莫怪。”

見老將軍要動真火,胡德玉忙上前擋在6城面前,打眼色示意他趕緊退下。6震也不是真想惹怒陳奇策,當下也就順坡下驢不再吱聲。

陳奇策猛一跺腳,拿6震沒辦法,一屁股坐下挼鬚生着悶氣。

周士相瞧見這幕,也只能暗自搖頭,想來李定國的大西軍出身仍被不少明朝官員所詬病,非一時半會就能徹底釋懷的。同時也明白當年永曆帝在清軍還在幾百裡外,就嚇得從肇慶一路西逃至廣西,又從廣西逃到貴州孫可望的治下,他這番作爲苦了那些仍在苦苦抵抗清軍的明軍。得知天子已經跑得沒影,廣東的明軍頓時崩潰,粵省瞬間丟失。

這事沒過去幾年,很難讓人不將此次移蹕昆明和上次肇慶出逃聯繫起來。6震話雖難聽,但不無道理,至少永曆移蹕昆明消息傳到新會來,人們除了想到孫可望和李定國內訌對於南明局勢的影響,也會想到這一次天子離得又更遠了。若是李定國不是將永曆遷到昆明,而是送到廣東來,肯定能提升南明軍民的軍心士氣,對於抗清的整體局面也大有益處。

不過事情已經生,想太多也沒用。周士相不能讓水師的軍心因爲此事動搖,也不能讓陳奇策和諸將因爲擔心廣東明軍陷入絕地而悲觀消極,失去抵抗勇氣,他走上前去,對衆人說道:“諸位,天子移蹕昆明,對我等影響是大,只不過眼下的局面還遠未到最壞地步,因此諸位不必如此悲觀。退一萬步講,廣西真丟了又能怎樣?清軍全都殺過來又能怎樣?只要我們在,沒人敢說大明亡了!”

吳遠很佩服周士相,但不代表他會被口中的壯語折服,他搖頭道:“周兄弟,我很敬佩你率太平軍堅守新會的壯舉,可現在不是大義在不在我們這邊的事,而是我們能不能擋住兩面清軍夾攻的事。”

周士相點頭道:“不錯,眼下局面是不利於大明,孫可望和西寧王內訌,孫可望肯定會抽調湖南戰場的主力南進雲南,這會給清軍可趁之機。不過湖南那邊洪老兒不等孫可望和西寧王分出高低,他怕是不敢冒然興兵的。所謂兩虎相鬥必有一傷,這道理洪老兒不會不知道,我料定洪承疇眼下只會坐山觀虎鬥,等孫可望和西寧王分出高低來纔會動手,因此短期內不必擔心湖南戰場崩潰。”

“至於陝西和四川的清軍同樣也是這個道理,吳三桂想要從四川南下,先得解決他的糧食問題,諸位別忘了,自清軍入川以來就大肆屠殺我川中百姓,很多地方都沒了人煙,清軍想要從四川籌糧根本不可能,只能從漢中運糧,這需要多少糧食供應,又需要多少人力支撐?等吳三桂解決這個難題再談南進的事吧,不過到時文大學士怕是不會讓吳三桂如此輕鬆南下吧。”

周士相所說的文大學士自然是永曆朝廷委任的四川督師文安之,他本是不清楚文安之和四川情況的,乃是這幾天和陳奇策相談時對方所告。

文安之是天啓二年進士,永曆五年爲聯絡川中諸鎮之兵自請往四川督師,永曆加他爲太子太保兼吏、兵二部尚書,總督川、湖諸處軍務。他到川東後,便聯絡川鄂邊境的夔東十三家抗清,吸引牽制了四川和湖北清軍。

“湖南洪承疇短期內不能南進,四川吳三桂同樣也不能馬上南進,我們又擔心什麼?廣東這邊,新會在我們手中,這局面不是利於清軍,而是利於咱們,只要老將軍釘在新會,尚可喜他敢全力西進?他若真敢放着新會不管,率部從肇慶西進,老將軍就率水師抄他的後路,我則率太平軍渡江至香山活動,就在他眼皮子底下,若有必要,我會全力配合老將軍行動。”

“所以現在最重要的不是被動等待孫可望和西寧王決出勝負,也不是等着清軍來打咱們,更不是擔心廣西何時會淪陷,而是主動出擊,憑藉新會作爲依託,把廣州附近攪得天翻地覆,讓他尚可喜既不敢趁我內亂西進,也拿我們沒辦法。同時我們應該聯絡各地明軍,請他們到新會會師以壯聲勢。要是有可能的話,我認爲不妨打一打廣州,哪怕是打不下廣州城,也要嚇一嚇尚可喜,讓他再也不敢出城一步。”

周士相一氣不歇的滔滔一番話下來,震得堂中衆人都聽傻了。剛纔明明還擔心陷入絕地,現在卻能一子盤活,從不利變有利,不僅能牽制尚可喜,更能攻打廣州,這差別實在是太大了些,衆人一時無法消化這些訊息。

胡德玉卻聽得認真,聽完更是一語道出周士相計劃中的最大破綻,他道:“尚可喜不敢動,可後面的廣西線國安呢?”

周士相不屑一笑,反問他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淹,線國安比得了西寧王?”

胡德玉搖頭:“自是比不了。”

周士相再問:那“比得過尚可喜?”

胡德玉再次搖頭:“也比不過。”

周士相哈哈一笑:“既然都比不過,那怕什麼,西寧王和尚可喜都拿新會沒有辦法,他線國安就有辦法了!”說完轉身衝陳奇策一抱拳,揚聲道:“老將軍,書上說人終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今日晚輩便是要做那重於泰山之死,還請將軍即刻派船將我部送至對岸!”(未完待續。)

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十五章 錢糧第八百七十六章 小伯爺,莫怪我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復仇之戰的號角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七百七十九章 擡滿旗 賜滿名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三百五十三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九百零九章 北逃之路第十三章 刁民第六十八章 軍制第四百零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八百五十七章 小爺,你不要命了!第七百一十二章 心腹大患第三百四十四章 搶劫澳門第九百五十九章 親軍辦案第一千三十五章 乳母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國第十五章 錢糧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顆心涼個徹底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一千八十三章 請晉王襄助一二第四十八章 敗將第634章 賊秀才不過第2個李定國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減丁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一百二十章 堅城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軍南下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一百一十七章 正法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五十三章 別追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軍南下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四百四十九章 給肉吃,俺賣命!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識時務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我比跑得快?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我比跑得快?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攏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十九章 晦氣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一千四十二章 朕也要死了麼?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真是假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七十一章 抄家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七百四十七章 活捉嶽樂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六百零一章 糧食意味一切第五百三十四章 威脅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韓王也可做的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二章 家恨第五百六十章 首級換肥豬第七百七十八章 滿漢好兄弟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攏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鄭芝龍必須死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人不如狗嗎!第二百三十一章 決戰 一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戰精兵第四百零四章 天下震動第六十三章 搶劫第五百一十九章 割辮殺韃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第九百四十章 督師之苦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637章 遊射 僵持 全軍第五十四章 陣亡第九百六十章 鐵骨侯爺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爲順民第六百四十九章 亂刀分屍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明王故事第七百五十章 憑你也想殺老子!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是漢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羊肉湯很好吃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郡王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第一百三十三章 絕望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
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十五章 錢糧第八百七十六章 小伯爺,莫怪我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復仇之戰的號角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七百七十九章 擡滿旗 賜滿名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三百五十三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九百零九章 北逃之路第十三章 刁民第六十八章 軍制第四百零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八百五十七章 小爺,你不要命了!第七百一十二章 心腹大患第三百四十四章 搶劫澳門第九百五十九章 親軍辦案第一千三十五章 乳母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國第十五章 錢糧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顆心涼個徹底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一千八十三章 請晉王襄助一二第四十八章 敗將第634章 賊秀才不過第2個李定國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減丁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一百二十章 堅城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軍南下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一百一十七章 正法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五十三章 別追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軍南下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四百四十九章 給肉吃,俺賣命!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識時務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我比跑得快?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我比跑得快?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攏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十九章 晦氣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一千四十二章 朕也要死了麼?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真是假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七十一章 抄家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七百四十七章 活捉嶽樂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六百零一章 糧食意味一切第五百三十四章 威脅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韓王也可做的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二章 家恨第五百六十章 首級換肥豬第七百七十八章 滿漢好兄弟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攏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鄭芝龍必須死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人不如狗嗎!第二百三十一章 決戰 一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戰精兵第四百零四章 天下震動第六十三章 搶劫第五百一十九章 割辮殺韃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第九百四十章 督師之苦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637章 遊射 僵持 全軍第五十四章 陣亡第九百六十章 鐵骨侯爺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爲順民第六百四十九章 亂刀分屍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明王故事第七百五十章 憑你也想殺老子!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是漢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羊肉湯很好吃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郡王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第一百三十三章 絕望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