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十九章 匹夫血 不會冷

周士相的想法很簡單,既然自己手中沒有糧食,那就從有糧食的人那裡“借”來糧食。..

當年,他不就是讓趙自強去安南“借糧”了麼。

這辦法,其實就是搶劫,以戰養戰。和在國內不同的是,搶動的對象不是自己同胞而矣。

當然,這種辦法也有一個高大上的名目,叫以他族之血養我族之兵。

朝鮮大小也是一國,據周士相所瞭解,當年朝鮮可是給滿韃提供了不少糧食,甚至還出兵幫助過滿韃對付明軍。而在此之前,大明對朝鮮卻是有再造之恩的。當年要沒有萬曆抗倭,朝鮮這個國家恐怕早就不復存在了。所以,朝鮮在大明困難的時候背棄大明,實在是有些忘恩負義。

當然,從朝鮮人的角度出,他們臣服於滿清也是爲了保住自己的國家,誰讓自己打不過滿清,大明也幫不了他呢。但不管怎麼說,他既然能給滿清提供糧草兵馬,那同樣也能爲太平軍提供。這不是一道很難做的選擇題,只是誰的刀快聽誰的。

小國事大而矣。

從朝鮮弄糧的意圖一出來,周士相的腦海中很快就有了略朝方案。具體的說就是登6作戰,前世解放軍一員的他,對於仁川登6作戰可是印象很深刻的。

憑藉強大的水師在仁川一帶登6,將朝鮮國攔腰一切爲二,只要6戰能夠壓制朝鮮軍隊,那麼接下來自然就是政治談判了。

周士相要的是朝鮮的糧草,暫時還沒興趣滅他的國。國內都已經是爛灘子了,他可沒有精力在國內一片廢墟的前提下先一步來個朝鮮殖民統治。

對於任何一個封建王朝的統治者而言,在軍事無法打贏對手的情況下,賠點銀子,送點糧食,抓點青壯民夫給對方,是再便宜不過,也再合適不過的條件了。

周士相肯定朝鮮人斷然不會和太平軍死磕,畢竟太平軍是大明的軍隊,而朝鮮得了大明那麼大的恩惠,國內總不可能都是白眼狼吧。只要有親明派存在,那麼朝鮮的問題就能更好解決。

另外,朝鮮有個濟州島,那地方也很不錯,很適合做爲水師基地。此島不但可以輻射整個朝鮮,同樣也是整個遼東作戰的支點。

在濟州島建水師基地,再在當年毛文龍抗清的東江諸島上設水師分基地,將從朝鮮弄來的錢糧和人力源源不斷投入到遼東,投入到寧錦,遼東作戰這盤棋就能盤活。

關外的滿清八旗力量,周士相沒放在眼裡,甚至忽略不計。北.京的情報,順治爲了壓制八旗內反對自己的聲音,特意將盛京將軍敦拜和都統安珠海調入關內。結果,敦拜帶走了關外駐防八旗的八成兵力,留下的旗兵連三千之數都沒有,且還是老弱病殘居多。要是連這麼點老梆子和小韃子都解決不了,周士相在自個抹脖子同時,肯定把下面這幫將領全宰了。

“就這麼定了,大軍先略朝鮮,迫他們臣服,取朝鮮糧輜重再襲遼東。”

周士相依如從前,再次獨斷專行,從做出放棄渡海作戰改爲北上到現在決定先略朝鮮,半柱香的時間都沒有。

他是真急,順治死了,不出意外的話康小麻子會登基。原本河南戰局還在膠着,現在忠貞營這十幾萬人馬北上,那麼河南戰局必定會大變。不管鰲拜和吳三桂之間會不會分出勝負,清廷都沒有可能保衛北.京城了。一旦北.京城的八旗餘部搶先出關,那麼滅族計劃和爲此做的許多努力都會付諸東流。

周士相從來不以爲自己是一個殘酷無情,殘忍嗜血的人,他也有柔情,他也曾是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然而,他再也回不到了從前。雖然身體原本主人的一切似乎和他這個後世之人並無關係,他大可不必將仇恨一直掛在心中,耿耿於懷。可他做不到,一想到新會城外那兩座空墳,他就心如刀割。

他必須要復仇,這世上沒有什麼復仇手段比得上滅族來得更叫人暢快,更叫人痛快淋漓。

君子報仇,只在朝夕。

當日新會城下的秀才,是匹夫一怒。

今日的齊王殿下,依舊自認是個匹夫。

只有匹夫的血,永遠不會冷。

單從政治和利益角度出,周士相可以有更好的選擇,他本不必如此興師動衆,甚至說是孤注一擲的兵遼東,因爲這其中的風險太大,並且也沒有多少政治收穫。

當下,光復故都北.京,纔是天下人最重視的事情。

滿州是否會被滅族,並不重要。

佔領北.京,對於齊王殿下而言,也有着不可估量的政治影響。

也許,這能讓齊王殿下搖身一變成爲皇帝陛下。

但那是政治家和野心家的考慮,儘管被別人稱爲大帥,稱爲殿下,周士相骨子裡會還是那個誓言要復仇的秀才,要復仇的匹夫。 Wшw¤ttk an¤℃O

他不能容忍自己的仇人會逃回他們的老窩。

從眼前利益考慮,出兵遼東肯定是下策;從長遠利益出,卻是上策。

哪怕將來滿清滅亡,周士相也可憑藉關外對吳三桂形成戰略優勢。

徐應元和董常清習慣了大帥的急性子,只是二人一個能夠接受先略朝鮮的方案,一個卻對這個方案抱有懷疑。

董常清懷疑的是,得要多少時間才能平定朝鮮。萬一在朝鮮拖的久了,大軍孤懸遼東,怎麼辦?

徐應元給出的答案是最多不過三個月。他當然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有根據的。因爲當年滿清兩次攻打朝鮮,一次是四大貝勒之一的阿敏爲主帥,花了三個月迫使朝鮮臣服。一次是虜酋洪太親自統兵,結果不到一個月就兵臨漢城。

朝鮮是一國不假,可太小了,只比大明一省而矣。

“當年滿韃純以步兵攻打朝鮮,今日我軍卻有水師,若能攻其要點,取朝鮮,易如反掌。”徐應元道。

周士相深以爲然,清軍以步騎從鴨綠江入朝,一個月都能打到漢城,他現在則是水6大軍並出,只要出其不意,再來一次仁川作戰,漢城的朝鮮軍隊連逃往南邊的機會都沒有。公告:本站推薦一款免費小說app,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一千四十五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九百一十二章 西安出降第二百三十章 動搖第九百零三章 又敗了?第八百九十章 賊秀才陣亡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三百九十一章 格格墳 韃子墓第七百零七章 狗官,你將提督當什麼人了!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一千五十三章 韃子餓了會做什麼?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渡河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三百四十一章 火德尚紅第七百零四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一百六十一章 局面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帥的牆角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臣有用嗎!第九百三十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二百三十章 動搖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一百零九章 前例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十五章 錢糧第四百六十章 李定國兵退貴州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六章 敬佩第三百二十章 屠殺是爲百姓好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一百七十二章 攻守 十一第四十章 公庫第七百七十五章 八大皇商 殺雞取卵第五百八十九章 死多少人都得給我頂住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四百八十七章 欲加之病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二十九章 成全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線 時間第三百五十一章 生是漢人 死是漢鬼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八十九章 措施第八百零一章 周大帥是騙子第四十一章 整編第五百零三章 早知就不降了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一百一十二章 火銃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六百七十四章 明人欺我百年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明王故事第一百四十章 傷亡第一千一百章 灰飛煙滅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五百二十六章 永曆朝官收容隊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一千四十七章 雷鋒震虜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四章 投奔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帥做天子!第九百二十章 齊王妃第四十三章 太平第八百六十三章 斬將奪旗第五百二十四章 矯詔封王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六百九十章 漕糧一斷,京師必亂第七百三十二章 破金陵 不封刀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三百五十九章 絕地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願死在貝勒爺刀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法西斯的幽靈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思而後行第七百二十六章 這世道,爲官不易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真是假第六百四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82章 大家都罵娘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一百八十三章 旨意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三百一十七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
第一千四十五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九百一十二章 西安出降第二百三十章 動搖第九百零三章 又敗了?第八百九十章 賊秀才陣亡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三百九十一章 格格墳 韃子墓第七百零七章 狗官,你將提督當什麼人了!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一千五十三章 韃子餓了會做什麼?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渡河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三百四十一章 火德尚紅第七百零四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一百六十一章 局面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帥的牆角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臣有用嗎!第九百三十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二百三十章 動搖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一百零九章 前例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十五章 錢糧第四百六十章 李定國兵退貴州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六章 敬佩第三百二十章 屠殺是爲百姓好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一百七十二章 攻守 十一第四十章 公庫第七百七十五章 八大皇商 殺雞取卵第五百八十九章 死多少人都得給我頂住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四百八十七章 欲加之病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二十九章 成全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線 時間第三百五十一章 生是漢人 死是漢鬼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八十九章 措施第八百零一章 周大帥是騙子第四十一章 整編第五百零三章 早知就不降了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一百一十二章 火銃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六百七十四章 明人欺我百年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明王故事第一百四十章 傷亡第一千一百章 灰飛煙滅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五百二十六章 永曆朝官收容隊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一千四十七章 雷鋒震虜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四章 投奔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帥做天子!第九百二十章 齊王妃第四十三章 太平第八百六十三章 斬將奪旗第五百二十四章 矯詔封王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六百九十章 漕糧一斷,京師必亂第七百三十二章 破金陵 不封刀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三百五十九章 絕地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願死在貝勒爺刀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法西斯的幽靈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思而後行第七百二十六章 這世道,爲官不易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真是假第六百四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82章 大家都罵娘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一百八十三章 旨意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三百一十七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