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漕糧一斷,京師必亂

海上戰船密佈,島上亦是喊殺震天,一隊隊身披鐵甲的鄭軍將士正在原崇明清軍的營房校場上賣命操練,只爲不日上岸與那滿韃子一較高下。不遠處,數百名鐵匠光着臂膀,“鐺鐺鐺”地敲打着手中的刀劍,幾十具鼓風爐中木炭燒得火紅,只映得這些鐵匠臉色通紅,也讓他們汗流雨下,然而卻是誰也不叫一聲苦,只在那用力捶打。那補修火器的工匠更是仔細的不能再仔細,生怕修的不好,沒殺了韃子,反而害了自家將士性命。

距離營房不遠處是女營,裡面有許多正在縫製令旗、整理弓箭的婦女,大家有說有笑,頗爲興高采烈。這些都是鄭軍的家眷,隨她們的父兄一起北上,除了海上行船日子不好過外,其餘時間卻都是很快樂,因爲她們再也不用提心吊膽的呆在金廈,既爲父兄安危擔憂,也爲自身處境提心吊膽。

延平藩下的鐵甲兵有六千餘人,沿清軍校場一字排開,個個身材壯碩,穿戴整齊劃一的鐵盔、鐵鎧、鐵裙,手臂、大腿也包圍着鐵片,連臉上都戴着猙獰的鐵製面具。鐵器黝黑,刀鋒銳利,陽光照射下來,閃閃光。軍官一聲令下,鐵甲兵們便齊聲呼喊前進,大地爲之震動,真是氣勢懾人!

鄭軍大將,前軍中都督甘輝穿着一身從清軍處繳獲來的鑌鐵鎧甲,正試着奔跑砍殺,但是盔甲過重,顯得不太靈活。前軍左都督萬禮看了一會,只搖頭,對甘輝道:“這甲不行,比咱們的甲重了二十來斤,不成的,我軍上下船都不合用。”

聞言,前鋒將餘新卻不以爲然道:“賊韃子比我們勇敢,比我們身子壯麼,他們能穿得,我們怎麼就穿不得?”

聽了二人的話,正在奔跑的甘輝停下步來,揚聲說道:“重量不是問題,只是有些彆扭,不大靈便,需要再練練...不過我這把年紀都穿得上,隊伍裡的青壯應該不是問題。”說話時,甘輝很是氣喘,也是四十多歲的人了,身子骨不如當年了。

甘輝父母早喪,家貧如洗。爲人重義任俠,好打抱不平,因此遭族長迫害,流浪於漳州、石碼、海澄等地,不敢久居鄉里。隆武二年,鄭成功在南澳起兵反清,招軍買馬。甘輝投入鄭軍帳中,以驍勇善戰馳名行伍間。永曆二年四月,鄭軍攻同安,甘輝出頭陣,即斬清守備王廷於馬下,從此成爲鄭成功手下得力信用大將,升任中都督一職。

餘新聽了萬禮的話不服氣,叫來一個士兵,命他穿上這鐵甲試試。這士兵是餘新的親兵,身材高大,虎背熊腰,武功又好。換上鐵甲之後,果然與甘輝大不相同,左衝右刺,如身臨戰場,全無遲滯的樣子。

“好!好!再搬那塊石頭試試。”餘新高興地叫道。

那親兵脫下盔甲,走過去,吸口氣,一把抱起三百來斤的石塊,在演武場上繞了一圈。衆人見他如此神力,紛紛喝采。又有士兵自忖身手力氣不比那親兵差,眼看着這麼多將軍在,便紛紛自告奮勇要上前也試上一試。軍心可用,甘輝、餘新他們自不會拒絕,一時間,大爲熱鬧。

“藩主到!”

延平郡王鄭成功領着一衆文武過來,看到士兵們在那搬石頭,不由大是好奇。

“見過藩主!”

甘輝等人上前向鄭成功行禮。

“都免了,大軍在外,弄什麼虛禮。”

鄭成功笑着示意諸將起身,問了甘輝何事,但聽說鐵甲之事後,不由大是高興,命人賞銀。爾後走到高臺,環顧已經停下訓練集結的鐵甲兵,再遠眺海上揚帆的戰船,心下當真是豪氣大,對奪取南都,恢復江南更是有萬分信心。

“將士們,我們馬上就要進長江,本藩問你們,你們遇見韃子怕不怕!”

“不怕!”

鐵甲兵們回答的聲音響徹雲霄。

鄭成功微一點頭,又道:“我們辛苦征戰十多年,爲的是什麼?不就是報國救民!我們不是爲了自己的功名富貴,而是要讓後代子孫享福,不要讓他們受到賊韃子的荼毒。將士們,過去在閩、浙徵糧,是爲了壯大自立,如今,我們已有足夠的力量,我們馬上要奪取南都,恢復大業!....但在進軍之前,本藩向你們提出十條禁令,敢有奸.淫、擄掠、殺牛,或是擅動百姓一草一木者,一定梟示衆,同班同隊的弟兄連罪不貸!....將士們,我們要成爲仁義之師,要讓百姓們壺漿相迎,本藩問你們,你們做得到嗎?”

“做得到!”

數千鐵甲將將士再次齊聲高呼,聲勢真是驚人。

與鄭成功同來的兵部左侍郎張煌言見了這數千鐵甲精兵風範,大爲興奮,不禁作詩一:“甌越江聲動鼓鼙,霸圖南北尚雞棲。誰爲揖客稱司馬,獨將遊兵是水犀。”

“雞棲”就是雞舍,文天祥正氣歌有“雞棲鳳凰食”,指雞與鳳凰混居同食。張煌言感慨他仍未建立自己的根據地,以魯王當年監國時授於的兵部侍郎的身份領軍,故而對待鄭成功只能是長揖不拜的“揖客”。不過張煌言雖知自己軍力遠遜鄭軍,但他卻期許自己的“遊兵”能成爲水犀勁旅,在入江奪取南都戰役中揮關鍵作用。

“我隨定西侯三入長江,證明韃子沒有江海作戰的能力,而國姓水師的戰力又遠勝之,故由海道入江,直抵南京,絕非難事。更重要的是,南京爲高皇帝孝陵之所在,其號召四方的意義,絕非二島、滇、黔、粵、桂可比,而且攻下南京,便可控制漕運水系,漕糧爲我所有,更足以爲抗清之張本。漕糧一斷,京師必亂!”張煌言如此對身邊的延平藩下參軍陳永華道。

走下高臺的鄭成功聽到了這番話,笑着問張煌言:“侍郎以爲我們多久能拿下南京?”

張煌言想也不想,脫口便道:“最多一月!我估計順風順水的話,2o天便可在秦淮河畔共飲美酒,右手殺韃子,左手攬佳人,快意人生不過如此!”

張煌言風趣的談話,頓時讓氣氛輕鬆起來,也在不知不覺中鼓舞了衆人的士氣。

“張侍郎所言,亦是珍惜我得之不易的局面。但以保全之道而言,我亦認爲取江南則廈金安,正如諸葛武侯六出祁山,就是以攻爲守,若欲坐待良機,恐良機未至,而時不我與。如張侍郎所言,取江南,除截斷漕運外,更足以號召天下豪傑。我方即使退居廈、金兩地,清朝豈能忘我哉!且我懸掛招討大旗,便是要招仁義豪傑討殘暴韃虜。我軍沿江恢復,直指南京,則天下英雄必跂足相從!”

說完,鄭成功轉向陳永華,吩咐他道:“你派人回報宗伯錢大人,就說本藩會謹遵教誨,請吾師放心!另外你派人知會廣東方面,太平軍若由6路北進江西,與本藩共同會師南京,即能擴大戰果,底定江南半壁。”

錢宗伯錢謙益是鄭成功的老師,他的字大木還是錢宗伯所起,這十多年來錢宗伯與他金廈聯繫從未中斷,這次鄭成功大舉軍入江,錢宗伯在聯絡江南士紳這塊可是出了大力的。

在到達崇明的第二天,鄭成功就派人知會清朝的吳鬆常鎮提督馬逢知起義反清,還特別叮囑使者態度要得體,不剛不柔,不卑不亢,要勸馬逢知盡決定,毋需懷疑延平的決心與實力,若是等到鄭軍攻下南京後再表態,功勞就打了折扣。

馬逢知已得錢謙益書信相勸,又見鄭軍勢大,反覆考慮之後回贈了一把扇子給鄭成功,未拒絕,也未答應,也沒有對鄭軍起攻擊,更沒有將鄭軍大舉雲集崇明島這一消息向江寧報告,而是採取觀望的態度。

馬逢知如此,錢謙益多年的心血算是沒有白費。(未完待續。)

第一千二十二章 譚詣要幹什麼?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清得變法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七百零五章 打滿州易,打唐三水難第636章 鐵甲重裝步兵第八零八章 將軍何忍!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兩宮太后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線 時間第五百七十七章 死便死吧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小國公夫人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六百九十四章 事情鬧大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下軍民聽誰的第八百八十八章 我們不講理第四百八十一章 賜婚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九百七十九章 探花不值一文錢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七百九十九章 蘇州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六百八十一章 平西王派人來了!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四百三十章 亂動亂叫者死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第三百三十四章 羊肉湯很好吃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廟第一百四十章 傷亡第八章 逃人第九百六十五章 媽媽走不得第一千一十四章 賊秀才定會要朕的命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一千四十八章 兄終弟及第二百三十一章 決戰 一第一千二十三章 殺了朱由榔,家兄做皇帝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我是去娶媳婦的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七百九十章 明之勳臣 清之雄鎮第一百一十二章 火銃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一千九十九章 亂民,不足慮也!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上死第五百二十六章 永曆朝官收容隊第九百六十一章 此人通虜,拿下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278章 廣州將軍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二十二章 混亂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四百三十章 亂動亂叫者死第三百零四章 願降,別放炮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五十二章 賞格第二十二章 混亂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州衣冠滿州帽第631章 先拜孝陵者爲天子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三百五十七章 驅趕第七百一十一章 盼公速至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上死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第九百八十五章 內戰不可避免第五十七章 買賣第一千九十二章 再不回頭!第637章 遊射 僵持 全軍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盡韃子方罷手第五百三十二章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死第九百九十八章 因爲晉王,所以我們在!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第一百六十一章 局面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一千零四章 大明不能有兩個皇帝第一百一十四章 勸糧第九百六十四章 瞎子李逛青樓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六十三章 搶劫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
第一千二十二章 譚詣要幹什麼?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清得變法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七百零五章 打滿州易,打唐三水難第636章 鐵甲重裝步兵第八零八章 將軍何忍!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兩宮太后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線 時間第五百七十七章 死便死吧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小國公夫人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六百九十四章 事情鬧大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下軍民聽誰的第八百八十八章 我們不講理第四百八十一章 賜婚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九百七十九章 探花不值一文錢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七百九十九章 蘇州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六百八十一章 平西王派人來了!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四百三十章 亂動亂叫者死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第三百三十四章 羊肉湯很好吃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廟第一百四十章 傷亡第八章 逃人第九百六十五章 媽媽走不得第一千一十四章 賊秀才定會要朕的命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一千四十八章 兄終弟及第二百三十一章 決戰 一第一千二十三章 殺了朱由榔,家兄做皇帝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我是去娶媳婦的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七百九十章 明之勳臣 清之雄鎮第一百一十二章 火銃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一千九十九章 亂民,不足慮也!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上死第五百二十六章 永曆朝官收容隊第九百六十一章 此人通虜,拿下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278章 廣州將軍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二十二章 混亂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四百三十章 亂動亂叫者死第三百零四章 願降,別放炮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五十二章 賞格第二十二章 混亂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州衣冠滿州帽第631章 先拜孝陵者爲天子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三百五十七章 驅趕第七百一十一章 盼公速至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上死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第九百八十五章 內戰不可避免第五十七章 買賣第一千九十二章 再不回頭!第637章 遊射 僵持 全軍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盡韃子方罷手第五百三十二章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死第九百九十八章 因爲晉王,所以我們在!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第一百六十一章 局面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一千零四章 大明不能有兩個皇帝第一百一十四章 勸糧第九百六十四章 瞎子李逛青樓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六十三章 搶劫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