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賜婚

永曆的笑聲在殿中迴盪許久,廣東興平言稱數萬大軍保他這皇帝,當年孫可望亦稱數十萬大軍保他這皇帝,可結果如何?

當初可望恃功跟他要秦王封號,滿城文武盡是幫着一起叫嚷,沒一個反對此事,那陳邦傅等人更是瞞着他僞造金印冊封可望,最後讓他捏着鼻子認了此事;而興平當日就曾恃功跟他要官,今日又有朝廷大學士爲他一力請封王,遣來使者還要請誅“奸賊”,揚言數萬大軍保他和朝廷,這場景似曾相識得很....

大笑過後的永曆乾坤獨斷,他對諸臣道:“晉王數萬大軍尚在,朝廷也尚在,雲南全省軍民也尚在,朕如何會去他廣州?便真是到那萬不得已之時,朕便學孝烈帝殉國便是。”這話既是說給朝臣們聽的,也是說給那廣東報捷使聽的。

皇帝突然如此說話,且說得無比悲壯,這和羣臣認識的皇帝反差十分大。他們眼中的皇帝但有風吹草動就拋妻棄子,扔下無數追隨他的文武官員,不顧江山社稷,不顧朝廷安危,只顧自己逃命。現在,皇帝卻說真到危急時刻便學先帝崇禎殉國,這反差之大,令得滿殿文武都是驚訝。

晉王李定國也大爲震驚,就在他震驚之時,永曆突然來到他身邊,對他道:“朕意已決,晉王可假黃鉞代朕出征,鞏昌王白文選、慶陽王馮雙禮、漢陽王馬進忠、淮國公馬寶、敘國公馬惟興等將都歸晉王節制,朕在昆明每日爲晉王燒香祈禱,盼晉王早傳捷報。”言辭無比誠懇,當真是把江山社稷、身家性命都託付給了李定國。

“臣...臣遵旨,臣定不負聖上!”

不論皇帝此刻心中作何感想,但使自己假黃鉞出征,又以舉國之兵歸己節制,全力支持自己與清軍再戰,僅這態度便讓定國心中激動,俯首便拜。

“晉王出征之後,朝廷上下務必齊心,前方將士所需,朕無不應準.....朕相信晉王必不負於朕,當日可望十數萬大軍壓境,朝廷上下人人畏懼,就是朕,那時心裡也是怕的,可結果呢?....可望十數萬大軍叫晉王一力破之,今日清軍便是人數再衆又能如何,朕相信,晉王此次出征定能大破清兵!”

“皇上聖明!”

不論是否相信李定國能夠擊敗清軍,在皇帝發表瞭如此慷慨激昂的話語後,羣臣都是轟然下拜稱頌。

永曆微一點頭,很滿意羣臣們的反應,他也不再詢問羣臣意見,而是徑直道:“廣東興平有大功,朕賞罰分明,擬旨,授興平爲粵國公,節制廣東軍政,接旨後當着本兵入廣西勤王。伺有大功,親王、郡王,朕欣然賞之,對於有功之臣,朕向來不吝封賞!”

粵國公?!

羣臣驚愕,無人說話。皇帝無戲言,不管這國公是否配得上廣東興平大功,皇帝既已決定,做臣子的也只有欣然領之了。

那邊徐應元傻了眼,來之前他可是跟周士相打了包票的,親王封號帶不回,郡王封號卻是肯定能帶回的,可現在朱由榔卻只給了一個國公爵位,還是個粵國公!

要知道這粵國公可是死去的瞿式耜在世時的封爵,雖說現在永曆朝廷封號太亂,根本不按禮制冊予,可你也不能拿個才死去沒幾年的死人國公改封給活着的功臣啊,你要拿也得拿個死去兩百年的才行啊,比如馬寶那個淮國公。

這他娘.的算什麼事!

徐舉人心下要罵娘了,朱由榔長得真是一表人才,人中龍鳳,看着絕對是君臨天下的帝王之姿,怎的辦起事來卻這麼荒唐的。這要把粵國公給帶回去,秀才能要他好看?要是知道這還是個死人封號,還不氣得暴跳如雷。

●тTk дn●¢ ○

徐舉人又氣又急,偏臉上還要作出一幅爲周士相受封國公感到高興的模樣,當真是彆扭至極。

粵國公?

晉王李定國也覺皇帝未免有些小氣了,但轉念一想,倘若皇帝真以親王封那周士相,那豈不是又出了個劉文秀。劉文秀十天前已經病重去世,現在永曆政權唯他晉王最尊,可定國依舊執着名利,竟是不願爲周士相仗義直言,恐再出一親王與他爭權。

郭之奇卻是大急,不顧羣臣都是噤言,獨道:“皇上,興平如此大功,只授國公大爲不妥!”

“郭卿的意思是朕以國公相酬興平大功,興平卻認爲朕給的爵位低了,會對朕不滿,不願帶兵來勤王麼?若是如此,這種臣子朕又要他做什麼!”

永曆語調極其冰冷,也真是惱了,郭之奇是他一手提拔信重的大臣,卻不知爲何竟處處爲那周士相說話。難道真如馬吉翔所言,郭之奇在廣東收受了周士相好處?永曆心下越發猜疑,看着郭之奇目光亦越發冷淡。

“臣非此意!”

郭之奇暗歎一聲,知道皇帝這是疑忌興平了,他再說下去也是於事無補。周士相也真是,怎的就關心起朝廷遷守來了,你要接朝廷往廣東便說來勤王保駕便是,真到了那一步,皇帝不去廣東還能去哪?你偏要說什麼數萬大軍來保駕,這話皇帝聽着能好受?

“皇上,臣聽說周士相父母妻兒俱爲清軍所害,故臣請皇上賜婚,以長樂郡主下嫁興平,彰顯皇上和朝廷恩義。”

郭之奇無奈將備選法子拿了出來,他真是一心爲朝廷着想,周士相在廣州和他說的明白,也確是有爲難之處,單一國公是很難節制廣東那些軍頭們的。而太平軍入廣西勤王的前提就是大敗濟度和整合廣東明軍力量,前者已經完成,現在就剩後者了。

長樂郡主是紹武帝女,廣東那些軍頭中不乏當年紹武政權的舊部,若周士相娶了長樂郡主,那些紹武舊部便沒有理由抵制周士相。憑太平軍的實力加上紹武舊部支持,自己再從中活動,廣東局面便能安定下來,到時周士相還有什麼理由不肯來勤王。

“賜婚?將長樂許與周士相?”

永曆一愣,郭之奇爲周士相請封王不成,怎麼又來爲他請郡主下嫁了?

長樂郡主今年17歲,論理是該擇個夫婿,若長樂下嫁周士相能令他及麾下數萬將士忠心報效大明,永曆自不會反對。他微一沉吟,卻沒有立即做主,而是問身邊的李定國道:“晉王以爲可否?”

“臣無意見。”

晉王對未能替周士相直言頗是有些愧疚,便欲撮合此事,再者,他也沒有理由反對此事。若郡主下嫁能讓廣東太平軍興師入廣西勤王,對雲南戰事肯定是大有幫助的。

晉王不反對,永樂也想到長樂配與周士相的好處,索性便對郭之奇道:“此事朕準了,朕封郡主爲公主,以公主禮出嫁。”

郭之奇鬆了口氣,皇帝還算沒有糊塗,知道將郡主身份再擡高些,如此周士相娶公主爲妻,雖只授了國公,想必也不會太過委屈。他高興了,卻發現廣東那個報捷使好像不太高興,且神情看上去有些發懵。

徐應元現在當真是哭笑不得,他給秀才帶回個死人國公號不算,又要給他帶回個朱家婆娘做老婆,卻不知秀才會如何要他好看。便是秀才通情達禮,知道這事不怪他,可軍帥府裡那兩個女人能饒得過他?

.........

文武百官退下後,永曆沒有回去,而是孤獨的坐着殿上,看着空空蕩蕩的大殿,他突然有種怪異之感,覺得自己好像被大殿吞噬了。雖然讓晉王假黃鉞出征,可永曆這心仍是不安定,他很害怕晉王會戰敗,若是晉王戰敗的話,難道自己真要學孝烈帝死在這昆明城中?

永曆打了個寒顫,再次感到自己這皇帝做的無比艱難,又無比危險。他有些恨當年的丁魁楚與瞿式耜,若不是這二人將他推上帝位,他現在用得着這麼擔心受怕嗎!

他卻是故意遺忘了當年他又是如何盼着當皇帝的心情。皇帝是九五之尊,有着至高無上的權力和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當了皇帝就可以號令天下!

當年,永曆幼稚的以爲自己一旦當上皇帝,便是衆望所歸,屆時天下人都將團結在他麾下,將滿州人逐出中原,讓他朱由榔帶領大明中興,成爲漢光武那般的雄主。可現在,朱家的江山分崩離析,滿目瘡痍,他朱由榔的性命似乎也不穩....

時過境遷,若再有選擇的機會,永曆不知道自己還會不會選擇當這個皇帝。

永曆搖了搖頭,不再去想那不可能的事,他憂傷的起身緩緩走下臺階,看到王坤仍默默的站在那,鬼使神差的竟然問他道:“你說,真到萬不得已之時,朕是去廣東還是去滇西?”

王坤愣在那裡,似乎他記得,皇帝先前當着滿朝文武說,真到萬不得已之時,可是要學教烈帝的....

..........

今日已三更九千字。等下吃點夜飯,再碼一節。各位書友卻不必等,早點休息就是。

另外閒話一句,永曆臨死前最大的後悔就是沒能給白文選、馬寶那些大將封王,以致這些實力派忠心不在。

對於晉王李定國,按正史記載,雖然忠勇形象不可否認,然還是有不少瑕疵。骨頭不願對這位漢家英雄多作詆譭,故着筆甚少。(未完待續。)

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二百六十七章 米行第八十二章 天窗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七百九十九章 蘇州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孔府不如狗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第九百五十章第一百五十九章 役使第293章 滿大爺跑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包衣奴也配稱旗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降祥瑞 添啥亂第三百六十三章 哈哈木已死第八百三十章 以大欺小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610章 軍器圖說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將軍到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四百八十四章 六官 科舉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278章 廣州將軍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請兵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五百六十一章 獵頭令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南北夾擊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錢,只缺糧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保衛開封第一百零四章 奪城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七百九十六章 千里大逃奔第一千零八章 賊秀才先動手第三百三十四章 羊肉湯很好吃第二百一十七章 阿母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盡韃子方罷手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日月昭昭 唯吾大明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標遼東第四百八十四章 六官 科舉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第六百五十二章 殿下放心,卑職明白第六百七十七章 贖城費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四百六十三章 識時務第九百六十章 鐵骨侯爺第九十九章 保證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三百九十八章 全軍進攻第七百五十六章 金陵 四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三百四十三章 駐軍澳門第一百一十八章 授旗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鋒營出戰第八百八十八章 我們不講理第四百三十四章 濫殺放血第二百七十二章 招兵買馬第三百九十七章 本官對不起大清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六百七十九章 糜爛 議和第六百零三章 馬寶降清第七百四十二章 本王親自去抓張煌言!第九十八章 代表第七百四十七章 活捉嶽樂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第六百零五章 平西王的賣命錢第七百七十二章 太后,江寧丟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第二百三十六章 決戰 六第八十九章 措施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八百四十三章 吳克善在哪!第634章 賊秀才不過第2個李定國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二百七十六章 成軍 中第五百零二章 曲靖慘案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太平寇來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二百四十九章 幫助第一千五十六章 西班牙 紅毛鬼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一桌飯,來幾桌客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三百九十七章 本官對不起大清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
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二百六十七章 米行第八十二章 天窗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七百九十九章 蘇州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孔府不如狗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第九百五十章第一百五十九章 役使第293章 滿大爺跑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包衣奴也配稱旗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降祥瑞 添啥亂第三百六十三章 哈哈木已死第八百三十章 以大欺小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610章 軍器圖說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將軍到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四百八十四章 六官 科舉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278章 廣州將軍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請兵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五百六十一章 獵頭令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南北夾擊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錢,只缺糧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保衛開封第一百零四章 奪城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七百九十六章 千里大逃奔第一千零八章 賊秀才先動手第三百三十四章 羊肉湯很好吃第二百一十七章 阿母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盡韃子方罷手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日月昭昭 唯吾大明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標遼東第四百八十四章 六官 科舉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第六百五十二章 殿下放心,卑職明白第六百七十七章 贖城費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四百六十三章 識時務第九百六十章 鐵骨侯爺第九十九章 保證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三百九十八章 全軍進攻第七百五十六章 金陵 四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三百四十三章 駐軍澳門第一百一十八章 授旗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鋒營出戰第八百八十八章 我們不講理第四百三十四章 濫殺放血第二百七十二章 招兵買馬第三百九十七章 本官對不起大清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六百七十九章 糜爛 議和第六百零三章 馬寶降清第七百四十二章 本王親自去抓張煌言!第九十八章 代表第七百四十七章 活捉嶽樂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第六百零五章 平西王的賣命錢第七百七十二章 太后,江寧丟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第二百三十六章 決戰 六第八十九章 措施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八百四十三章 吳克善在哪!第634章 賊秀才不過第2個李定國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二百七十六章 成軍 中第五百零二章 曲靖慘案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太平寇來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二百四十九章 幫助第一千五十六章 西班牙 紅毛鬼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一桌飯,來幾桌客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三百九十七章 本官對不起大清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