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招兵買馬

村長的人選周士相沒有盡數委任太平軍的人,而是從原先罷免的甲長中挑了一些口碑還算不錯的出來擔任,另外則是由當地村民自行推舉。因爲這個時代宗族勢力的強大,讓地主士紳們鑽了村長推舉的空子,凡是由村民自行推舉的村長多半是士紳的人,即便和本地士紳沒有關係,也都是平日在村中兄弟較多,較橫,村民都害怕的人。基本上十個由村民自行推舉的村長裡頂多一兩個是平日村民較爲信服的厚道人,其它的都是村民因爲畏懼壓力而推舉的。

對於這種情況,周士相當然是不滿的,但看在這些人知道眼下刀把子握在太平軍手裡,對太平軍還算合作,鄉里下發的納糧納稅任務大多能完成,便也默認了這種情況,不打算在這個時候和地方宗族勢力發生衝突。當然,對於在納糧納稅過程中貪污嚴重的,周士相的手也不會軟。

安置在各鄉的原後營百姓則是單獨劃立村域,得益於這幾年廣東的兵災,香山人口也下減很多,這就使得土地空出不少,再加上各鄉逃跑地主留下的土地,使得安置於各鄉的百姓都能分到足夠田產,也有足夠的土地用以酬敘軍功。這些村落的村長除了一部分原後營營管外,便是從軍中退下來的傷殘士兵。

安置後營老弱時,周士相特意讓宋襄公按原先的地域和血脈關係來安置,這使得分散於各鄉的新村凝聚力十分強大,再加上有太平軍撐腰,當地人也不敢欺凌這些外來戶。

成立新行政區,組建保安隊,組織新村民衆進行春耕生產,又要細化各鄉公所的具體職事,加強各鄉、各村與縣裡的聯繫,又要落實新的動員制度,盤點各鄉物資...種種事務。千頭萬緒,不是短時間就能落實到位的。

周士相也是當個甩手掌櫃,他只把大的政策和方針對廖瑞祥和宋襄公說明,具體執行他便不過問了。只每過十天過問一下而矣。這便苦了廖瑞祥和宋襄公,過完年沒多久,兩人白髮就更多了。

廖瑞祥有了永曆朝廷正式的官憑和官印,成了正七品的官員,宋襄公卻仍是掛着太平軍總務錢糧官的名頭。並無永曆朝廷的正式官身,這讓周士相對其十分愧疚。宋襄公倒是豁達,對有沒有正式官身並不在乎,他越是不在乎周士相越是愧疚,索性便藉着廣東總督連城壁給自己的記名潮州總兵銜頭重新整編擴充太平軍,也將太平軍正式成軍。

立營頭是立營頭,成軍是成軍。現今南明軍隊任何一家都能新建營頭,一些山裡的土匪只要願意接受明軍招安也能立營頭,但這營頭名號繁多,叫什麼的都有。人數也多少不等,並非建制化,在永曆政權眼中也是可有可無的。而成軍則要比立營頭正式得多,首先能成軍的最少也得有永曆朝廷授予的總兵官銜,而不是隨便一個遊擊、都司就能拉出來單獨成軍的。

永曆朝廷沒有給周士相正式的總兵銜,但兩廣總督連城壁出於權宜之計給了周士相記名潮州總兵的官銜。明朝的總兵官並無固定品級,也非常授,統轄兵力、編制定員也不定。一般能任總兵者多爲世勳公侯或衛所都指揮擔任。大明軍制以衛所制始,以都指揮使、衛指揮使、千戶、百戶、總旗、小旗爲軍官編制,遇戰事則臨授總兵官。總兵以下則加副將、參將、遊擊、守備、千總等。如吳三桂當年便是以都督指揮擔任遼東總兵官。

崇禎年間,即便關內關外戰事連年不斷,各地總兵官也不過30餘人,其中加將軍號能稱爲“總鎮”或“大帥”的更是寥寥無幾。甲申以後。總兵官就變得氾濫了,僅廣東沿海各地的總兵官就高達十多人,記名總兵更是多得飛上天。總兵這個銜頭當真是不值錢了。

不過再是不值錢,有記名總兵這個銜頭在,周士相和太平軍便是屬於永曆朝廷編制內的兵馬,再也不是那種可有可無的營頭。若不是連城壁實在是有心無力。只怕這會早按慣例派監軍到香山來了。

進駐各鄉的太平軍現在都在招兵買馬,隨着隊伍的擴大,原先的百戶、總旗制肯定已不合適,所以周士相便藉着記名總兵這個銜頭決定在軍中實行新的指揮體系。換句話說,周士相要爲部下們升官了。

在升官之前,周士相命各營將新近徵兵情況報上來,雖然香山百姓不是羣起而參軍,但各營報上來的數字還是讓周士相頗爲滿意的。

兵招得最多的就是駐永樂鄉、長寧鄉的陷陣營。

鐵毅在當地對地主士紳進行了殘酷的清洗,可以說將原本騎在二鄉農民頭上的士紳全部殺光,不僅如此,他還把當地的宗族勢力也連根拔起,這個舉動雖讓太平軍名聲大壞,也讓當地的大姓對太平軍極度仇恨,但卻收到了非大姓農民的擁護和支持。在分到原先他們想也不敢想的上等田地和地主家的浮財後,又看到新安置過來的太平軍家屬享有的優良待遇後,永樂、長寧兩鄉的農民對參加太平軍極度熱情。截止正月底,陷陣營共招收了1950人的新兵。

其次便是駐龍眼都的虎捷營招兵最多,因爲龍眼都鄰近譚江,當地百姓對於江對岸新會發生的戰爭並不陌生,都知道清軍在新會遭到了大敗,又看到江上佈滿了明軍水師,所以對於清軍的恐懼大爲減少。宋襄公親自坐鎮龍眼都進行的土地整並又給了這些百姓甜頭,秦智生又竭力約束軍紀,做到對當地村民秋毫無犯,因此雖說當地的宗族力量尚在,但宗族對於村民參加太平軍並不反對,這就讓秦智生順利的招到了1200名新兵,其中有400多是常年在江邊打魚的漁民。

駐良字都的雄威營也招了600名新兵,駐仁厚坊的震虜營招了700人,駐前山寨的近衛營招了900多人。各營都在招兵買馬,齊豪也沒閒着,趁着整訓炮兵的空當,也招了500多新兵。再加上陸續有從七娘山、梧桐山等山中走出的明軍殘兵加入太平軍,使得太平軍的兵員人數從渡江後的4000餘人擴充到了12000人。

兵是招得不少,但新兵都沒經訓練,更未經戰陣,幾乎沒有什麼戰鬥力,而且重要的是太平軍從香山奪取的清軍糧草在不斷消耗,在新糧未收之前,宋襄公給出的缺糧期長達兩月。同時他提醒周士相,這年頭打仗其實拼的不是雙方戰鬥力,拼得是能不能吃飽肚子。(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一千一十章攻心爲上 攻城爲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朕意不可第一千零八章 賊秀才先動手第九百四十六章 抓生口第289章 秀才的擔心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八百二十六章 孔四貞第一千一十七章 我替晉王殺你!第一千三十九章 國姓逝世第四百一十六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一千四十六章 本王當於開封登基第八十二章 天窗第六百七十四章 明人欺我百年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第九百八十七章 倒黴的祖澤清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一千八十三章 請晉王襄助一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死亡之路第一千八十一章 鄭夫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馬察泰,我是蘇納第六百零三章 馬寶降清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第九章 土匪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三百五十九章 絕地第八百三十九章 不從令者死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六十八章 軍制今天無更第九百四十三章 世子禍事第五十章 出征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六十章 礦工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真是假第六十三章 搶劫第三百六十六章 幹了這一票!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第八百四十章 眼球 泥牆 血如泉涌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七百一十二章 心腹大患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七十四章 火藥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他們告去第二百零八章 真響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二百五十二章 移駕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一百四十章 傷亡第三百九十章 易幟反正 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守 十第二百六十四章 寵妾第六百四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三百五十三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一章 祭拜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五百四十六章 二譚驚變第三百八十章 就是這個車輪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284章 朕發誓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五百零九章 梧州城破 上第284章 朕發誓第四百一十四章 唐三水的牛皮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法西斯的幽靈第一百一十四章 勸糧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一千九十二章 再不回頭!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第一千二十五章 陛下可曾想過退位?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第七百八十三章 控扼江防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一千二十五章 陛下可曾想過退位?第九十五章 勸降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一千一十章攻心爲上 攻城爲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朕意不可第一千零八章 賊秀才先動手第九百四十六章 抓生口第289章 秀才的擔心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八百二十六章 孔四貞第一千一十七章 我替晉王殺你!第一千三十九章 國姓逝世第四百一十六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一千四十六章 本王當於開封登基第八十二章 天窗第六百七十四章 明人欺我百年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第九百八十七章 倒黴的祖澤清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一千八十三章 請晉王襄助一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死亡之路第一千八十一章 鄭夫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馬察泰,我是蘇納第六百零三章 馬寶降清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第九章 土匪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三百五十九章 絕地第八百三十九章 不從令者死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六十八章 軍制今天無更第九百四十三章 世子禍事第五十章 出征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六十章 礦工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真是假第六十三章 搶劫第三百六十六章 幹了這一票!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第八百四十章 眼球 泥牆 血如泉涌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七百一十二章 心腹大患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七十四章 火藥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他們告去第二百零八章 真響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二百五十二章 移駕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一百四十章 傷亡第三百九十章 易幟反正 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守 十第二百六十四章 寵妾第六百四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三百五十三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一章 祭拜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五百四十六章 二譚驚變第三百八十章 就是這個車輪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284章 朕發誓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五百零九章 梧州城破 上第284章 朕發誓第四百一十四章 唐三水的牛皮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法西斯的幽靈第一百一十四章 勸糧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一千九十二章 再不回頭!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第一千二十五章 陛下可曾想過退位?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第七百八十三章 控扼江防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一千二十五章 陛下可曾想過退位?第九十五章 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