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

台山往文村道路上,快馬馳奔。

台山前年便全境光復,原駐臺山的滿清綠營陳秉文在知道廣州陷落,平南王尚可喜身死,靖南王耿繼茂降明後,便帶着親信部下往文村向唐王和虎賁將軍王興請降了。因爲見機的快,陳秉文免了身死下場,現在太平軍第十鎮中做着旅校副職,這會正在廣西南邊剿匪,從雲南逃到廣西的永曆朝廷大學士郭之奇便是陳秉文的部下發現的。

台山光復後,因有文村大.饑荒的前車之鑑,所以唐王朱聿鍔便讓王興組織文村軍民遷往台山,並派人招納流民開墾縣中荒田,如此僅僅一年時間,台山便能自給自足,不再需要外界尤其是廣州方面的接濟。

周士相向廣東沿海各明軍雜牌發出勤王號召後,唐王第一時間便勸說王興響應號召,後來爲了化減周士相和兩廣總督連城壁、四府巡撫張孝起的矛盾,更是分別給二人去了信,望他們能夠放下對周士相和太平軍的成見,以督撫身份響應支持勤王號召。然而張孝起接信後卻說唐藩干政不是國家福份,爲了讓連城壁和自己站在一邊,張孝起搬出當年崇禎朝唐藩舊事加以勸說。

唐藩舊事說的是崇禎九年,滿清派多羅郡王阿濟格率兵攻打北直隸等地,清兵入塞連克寶坻,直逼北京,京師戒嚴。時封地在河南南陽的唐王朱聿鍵心切上疏請勤王,崇禎帝不許,唐王不顧“藩王不掌兵”的國規,招兵買馬,自率護軍千人從南陽北上勤王。行至裕州,巡撫楊繩武上奏,崇禎帝勒令其返回。無奈唐王只能班師回南陽,中途和農民軍交手,亂打幾陣,互有勝負。

明初因成祖靖難事,所以成祖以後對於藩王看管極嚴,藩王儘可在王府內享樂,惟獨不能興兵擁將離開藩屬。所以唐王朱聿鍵哪怕只是見國家遭東虜凌迫,一腔熱血自帶護兵勤王,仍使崇禎帝大怒,命下部議,廢爲庶人,派錦衣衛把唐王關進鳳陽監獄。

張孝起提當年唐藩舊事,顯是提醒連城壁要防範隆武舊事重演。眼下清軍大舉侵入雲貴,朝廷和廣東這邊音信不通,偏偏太平軍在廣東接連重創清軍,光復了廣東全省,所以張孝起很擔心坐擁強軍的賊秀才會不會拿唐王做文章。

南渡以來,弘光爲江北四鎮擁立,隆武爲福建鄭家擁立,而永曆帝則是爲擁有兵權的廣西巡撫撫瞿式耜等人擁立,換言之,南渡以來三帝都是因得了兵馬支持才登基爲帝。如今朝廷勢衰,廣東勢強,

賊秀才兩次上表中對朝廷多有不敬之舉,因而張孝起的擔心不能不說沒有道理,加上這次周士相越過連城壁這個廣東總督發下勤王號召,對那些不願響應的兵馬大肆打擊,更派兵凌逼欽州,就差將總督連城壁擒於城下,種種舉止是十分跋扈,叫人切齒生恨,哪有半點明臣的樣子。

連城壁本就不喜周士相,總督衙門遲遲不能回遷讓他對周士相沒有半點好感,加上好不容易招來的高雷總兵高進庫叛水,所以張孝起這麼一說,連城壁自然對唐王起了警惕,他是永曆任命的廣東總督,退一萬步都不可能背棄永曆,擁立什麼唐王。

再者,唐藩並沒有得到永曆朝廷的正式承認,當年隆武帝在福京登後,封二弟朱聿鐭爲唐王,後來朱聿鐭在廣州擅自稱帝,將唐王爵給了三弟朱聿鍔。而朱聿鐭的紹武政權打成立起就和肇慶的永曆政權爲敵,雙方誰也不承認對方的正統,一個是按神宗帝系登基,一個是按兄終弟及繼承製登基,單以道統大義而言,雙方登基都有道理,然而這是皇帝之爭,朱由榔、朱聿鐭哪個肯讓,最後的結局就是廣東內訌,紹武身死,永曆出逃。

永曆不承認紹武政權,自然不會承認朱聿鍔這個唐藩,要不是王興將朱聿鍔迎到文村,恐怕朱聿鍔早已身死。長樂大長公主被大學士郭之奇帶到昆明後,永曆出於安撫人心,拉攏隆武、紹武一脈留下的唐藩力量,纔對長樂朱淑儀無比重視,可直至他棄國出逃緬甸,他都沒有下過正式的詔書冊封過朱聿鍔,所以朱聿鍔這個唐王說起來是紹武帝所封,沒有入宗譜,要是連城壁不認他這個唐藩,朱聿鍔就是個平民百姓,甚至於還要擔上一個大逆的名頭。

“兄終弟及”可是永曆帝朱由榔最不願意看到四個字,紹武兄終弟及和他搶皇位,誰又敢保證朱聿鍔不會同樣也來這一出呢。哪怕朱聿鍔在永曆在肇慶登基時就主動上表支持,並勸說金廈鄭氏擁戴永曆,甚至於爲了不被有心軍頭算計,執意留在廣東堅持抗清,哪怕瀕臨餓死都不肯離開文村。種種跡象表明,唐王朱聿鍔真是以赤誠之心擁戴永曆的。但這赤誠之心和“兄終弟及”四個字比起來,卻又是那麼的蒼白無力,唐王做的越多,永曆朝廷對他的猜忌就越大。試問,他朱聿鍔一言就能讓擁強兵的鄭森改爲擁立永曆,那日後又是否一言再讓鄭森擁立於他?

所以朱聿鍔並沒有做什麼出格舉動,然而就是那麼一封單純爲了抗清大局着想,爲了解救天子的書信,卻讓連城壁和張孝起大爲忌憚。

連城壁是鐵了心的不理會唐王勸說,寧可躲在欽州做他的一府總督,也不願向廣州方面稍微低一低頭,更休說他有擁唐王登基這個念頭了。擁唐王登基,廣東人人有利,就他連城壁無利,因爲他現在就是大明朝廷在廣東的最高官員,有節制郡王以下的權力,哪怕這個權力從來沒有執行過,可在名義上他就是廣東第一人。可改投門楣的話,連城壁有什麼好處?賊秀才連廣州都不願意讓他回,無兵無將的他去迎合賊秀才,甚至參與擁唐,能有一杯羹水分給他!

書信沒有起效果,唐王朱聿鍔有些失望,但轉念一想也對,永曆朝廷從來沒有承認過他唐藩爵位,他又憑什麼要人家總督和巡撫和周士相聯合。

王興帶所部兵士改編爲太平軍第十鎮從肇慶去了廣西后,唐王就一直留在文村,部下們想讓唐王去台山縣城,那裡條件畢竟比文村好的多,可唐王卻不肯去,只說這文村雖是小地方,可山清水秀,他日若能終老於此,人生也無遺憾。

當年廣州城破,唐王一家都遇了難,只一個小妾隨他逃了出來,十年過去,當年的風華小妾現在也成了中年婦人。文村的苦日子折磨的不單單是抗清軍民,也是他唐王夫妻二人。

一大早,唐王便和往常一樣,扛着鋤頭到了那名爲王府,實際不過是幾間稍大的茅草屋後的空地。空地有幾分地,上面長了些小菜,都是唐王夫妻二人自己栽種的。

一個拿鋤頭除草,一個擒着水桶倒水,夫妻二人其樂融融。累了,坐下歇會;渴了,拿水瓢舀水來喝;出汗了,拿袖子抹上一抹。一舉一動直如普通百姓般,沒有半點富貴樣子。

唐王這輩子過的都很苦,他記得自己很小的時候就和自己的父親、兩個哥哥一起被爺爺關了起來。爺爺甚至巴不得他們父子四人去死,狠心的竟想活活餓死他們。

唐王記得清楚,當時大哥朱聿鍵才12歲,二哥朱聿鐭10歲,而他只有4歲。也不知爺爺爲何恨他們,他只知自己和父親、兄長他們被關在一間暗無天日的小屋子中,要不是暗中有個王府小官張書堂幫忙送些糙米飯給他們,恐怕他們早已餓死在那間屋中。

16年,整整16年!

正在舀水喝的唐王突的顫了一下,他想到自己從那間屋中出來時已是20歲的青年,父親卻已氣息奄奄,自此離世。而自己那個爺爺卻仍沒有轉過心念,爲了封他愛妾的兒子爲唐王世子,竟想取消大哥朱聿鍵的世子地位。後來,南陽的地方官員陳奇瑜在弔唁他的父親時實在看不下去,便警告他爺爺說世子死因不明,貿然改變世襲人選,說不定朝廷日後會怪罪。如此,身爲唐王的爺爺才害怕起來,趕忙立大哥朱聿鍵爲“世孫”。當年這個狠心的爺爺也去世了。

朱聿鐭苦笑一聲,不知該不該恨那個狠心的爺爺。他長長嘆了口氣,在愛妃的攙扶下坐了下來,幼年受的苦難再加上這些年吃的苦,使他人顯得更加老邁,看着就像六七十歲的老頭子,但實際他才49歲。

唐王很佩服他的大哥,因爲大哥真的有膽識。他記得大哥當上唐王后的當天,就杖殺了謀害他父親的兩位叔父朱器塽、安陽王朱器埈,因爲這件事得罪了朝廷不少大臣。當年又不顧王府官員勸阻,毅然自招兵馬北上勤王,結果才從暗無天日的牢房中放出不到半年,就再次陷進了鳳陽那座令宗室望而生畏的皇家監獄。在獄中,鳳陽守陵太監索賄不得,便用墩鎖之法折磨大哥,大哥病苦幾殆,熬了七年,終於保住性命。

崇禎十六年,鳳陽巡撫路振飛到監獄拜見朱聿鍵。朱聿鍵當時已經被磨掉許多銳氣,待路振飛彬彬有禮,使後者對他好感非常,並派人對這位唐王加以特別護理。後來路振飛向崇禎帝上疏陳高牆監吏凌虐宗室之狀,u看書(ww.)請加恩於宗室。崇禎得報後乃下旨殺欺凌唐王之陵監石應詔。一年後,在廣昌伯劉良佐的奏請下,朱聿鍵被釋放,並被封爲南陽王。也是在當年,朱聿鍵被鄭家擁立在福州登基爲帝。

大哥死的時候,朱聿鍔和二哥朱聿鐭逃到了廣東,再後來廣東的大學士蘇觀生他們擁立二哥朱聿鐭稱帝,再接着便是唐桂相爭。廣州城破,自己從城中逃出,輾轉來到文村......

一幕幕往事從唐王朱聿鍔的腦海中一一浮現,他的神情越來越落寞。父親死了,哥哥們也死了,自己的兩個兒子也死在了廣州,如今,這世上只有他一人了。

唐王咳嗽了起來,幼年時的苦難再加上嚴重的營養不良,使得唐王身子骨越來越差。

被外面人稱爲王妃的唐王夫人一隻手緊張的握着唐王的手,一隻手輕輕的替他拍打着後背。

“王爺,你回屋歇息吧,剩下的活妾身一個人做就行了。”唐王夫人一臉關切的看着夫君,眼神中滿是柔意。

唐王平復了下來,他笑了笑,如老農般將褲腳捲起,然後探腰去拿鋤頭。

“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夫人也笑了起來,沒有再勸阻夫君,而是返身準備去拎水。就在夫人剛剛將水桶提起的時候,王興的部將,留守文村護衛唐王的陳慶卻神色匆匆的奔了過來。

看到唐王果在菜院,陳慶鬆了口氣,爾後急聲喊道:“王爺,他們來請王爺監國!”<!--flag_mbg-->

第七百一十九章 我等前來接應張尚書!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打就打最強的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第九十八章 代表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一千四十五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第617章 壯丁對壯丁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八百四十九章 做大明的官!第四十二章 綁票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保衛開封第五百六十八章 瘋狂 崩潰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婆?齊王?安南?第七百九十章 明之勳臣 清之雄鎮第八百六十八章 奇怪的東西第一千七十二章 大塊吃肉 大碗喝酒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三百零五章 漢人得勤快第七百一十四章 驅兵攻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失色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五百零八章 陣斬馬雄第二百二十章 遺言第九百二十四章 恩科取士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監和文官第七百四十七章 活捉嶽樂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滿韃子不可信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國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二百四十章 決戰 十第一千七十二章 大塊吃肉 大碗喝酒第四百二十四章 出兵東征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一千二十四章 全朕首領可也?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郝搖旗北上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無恥賊秀才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請一天假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一千五十一章 一劍無血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二十四章 搶劫第九十八章 代表第二十八章 銀子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帥,您也無後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殿下須馬上成親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280章 先發制人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一百一十七章 正法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八百一十四章 我不說話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家不生 全村做牢第一千二十章 朕何其無辜第四百九十七章 請給我一點創作寬容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第九百六十章 鐵骨侯爺第四百七十六章 朕意不可第六百六十九章 唐王監國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四章 投奔第三百四十四章 搶劫澳門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勞師動衆第三百八十九章 易幟反正 上第五百零二章 曲靖慘案第六百九十九章 還想脫身不成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二十一章 逃命第四百零二章 危險的太平軍第一百九十七章 拋棄第628章 王爵以待第七十二章 營老第七百六十二章 舅哥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決戰 三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一百四十一章 漢人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后家也要清第三百一十三章 活活鋸了你第五百九十六章 安南之變第一千四十七章 雷鋒震虜第七十九章 首級
第七百一十九章 我等前來接應張尚書!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打就打最強的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第九十八章 代表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一千四十五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第617章 壯丁對壯丁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八百四十九章 做大明的官!第四十二章 綁票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保衛開封第五百六十八章 瘋狂 崩潰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婆?齊王?安南?第七百九十章 明之勳臣 清之雄鎮第八百六十八章 奇怪的東西第一千七十二章 大塊吃肉 大碗喝酒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三百零五章 漢人得勤快第七百一十四章 驅兵攻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失色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五百零八章 陣斬馬雄第二百二十章 遺言第九百二十四章 恩科取士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監和文官第七百四十七章 活捉嶽樂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滿韃子不可信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國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二百四十章 決戰 十第一千七十二章 大塊吃肉 大碗喝酒第四百二十四章 出兵東征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一千二十四章 全朕首領可也?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郝搖旗北上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無恥賊秀才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請一天假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一千五十一章 一劍無血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二十四章 搶劫第九十八章 代表第二十八章 銀子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帥,您也無後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殿下須馬上成親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280章 先發制人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一百一十七章 正法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八百一十四章 我不說話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家不生 全村做牢第一千二十章 朕何其無辜第四百九十七章 請給我一點創作寬容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第九百六十章 鐵骨侯爺第四百七十六章 朕意不可第六百六十九章 唐王監國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四章 投奔第三百四十四章 搶劫澳門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勞師動衆第三百八十九章 易幟反正 上第五百零二章 曲靖慘案第六百九十九章 還想脫身不成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二十一章 逃命第四百零二章 危險的太平軍第一百九十七章 拋棄第628章 王爵以待第七十二章 營老第七百六十二章 舅哥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決戰 三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一百四十一章 漢人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后家也要清第三百一十三章 活活鋸了你第五百九十六章 安南之變第一千四十七章 雷鋒震虜第七十九章 首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