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婆?齊王?安南?

晉王李定國於磨盤山大戰清軍之時,永曆帝再次違背諾言,在馬吉翔等人的唆使下慌不擇路地進入緬甸避難,此舉讓晉王李定國心力交瘁,在騰越吐血之後便疾病纏身,無力再指揮對清戰事。無奈之下,晉王只能率領本部兵向南撤退,崎嶇於雲南邊境地區。二月,晉王率部到達車裡,休整月餘之後又轉移到孟艮一帶。此間,又有不少明軍兵馬前來與晉王會合,使晉王所部兵力達到三萬餘人。

由於天子棄國,局勢惡化,晉王所部與北方聯絡通道被清軍切斷,與朝廷又斷了音信,加上磨盤山一戰失利,晉王染疾,軍心不穩。三月,重病之中的晉王突然命人將廣國公賀九義亂棍打死,原因是賀九義的妻子被清軍俘獲,清方乘機寫信要挾賀九義投降。賀九義有些猶豫,既未決定就此降清,但也沒有向晉王稟報此事。結果賀九義的部下將此事稟於晉王,晉王判斷賀是心懷兩端,決定立即將其處死。

賀九義原是孫可望的部將,晉王本就對有他有戒心,加上賀九義部下有近萬名官兵,所以爲了防止賀九義率部降清,晉王就採取了這一斷然措施。賀九義被杖殺後,他的部下深爲不滿,有將領鼓動賀營官兵鼓譟逃出,結果上萬賀營兵一夜之間奔散。

聞聽賀營生變後,晉王擔心逃出的賀營官兵可能充當清軍嚮導,帶清軍來襲擊,於是,命將孟艮城裡房子盡燒,孟艮彝人少壯者擄去,弱幼小的殺了。隨後,晉王撤營走景邁、景線,奔鞏昌王白文選處,要與白文選合營走木邦緬甸再圖興復。

臨行前,晉王又命人杖死親信文官、吏部侍郎金維新,原因是金維新和馬吉翔等人勾結瞞騙於他,導致天子最終棄國出走他邦。金維新死前也是悔恨萬分,悔不應該聽信馬吉翔之言,導致今日天子棄國,局面急轉晉化局面。

......

晉王還在孟艮時,土知府那嵩等人的反清戰事越演越烈,已經影響到了清軍對雲南的佔領和統治。因爲平郡王羅可鐸和廣西提督線國安率軍回防北線,清軍統帥信郡王多尼便決定以本部兵和吳三桂所部先行鎮壓各地土官土兵反清,以免這些地方武裝的動亂影響到清軍對雲南的統治。

經與洪承疇商量後,多尼決定由他和固山額真宜爾德帶領在滇滿軍一半留守昆明一帶,固山額真卓羅帶領另一半滿軍同吳三桂部往徵元江。二月二十六日,清軍進抵曲江驛,明總兵許名臣和龍讚揚見清軍勢大,便撤回元江。三初一日,清軍重佔石屏州;初九日到達元江,憑藉優勢兵力將該城包圍。那嵩雖曾派兵出城劫營,被清軍擊退。

吳三桂命降將楊威到城下喊話,聲稱那嵩只要將郭之奇、高應鳳、許名臣等永曆朝官縛獻,就可以仍舊當元江府土知府。郭之奇、許名臣見清軍勢大難敵,要求那嵩接受清方要求把自己交給清軍處置,換取元江軍民的安全。

那嵩毅然回答道:“吾等共事,豈以生死易心乎?”拒絕了吳三桂的要求。

吳三桂見那嵩矢志不移,又寫信用箭射入明軍營中,號召元江軍民捆綁那嵩出降,否則屠城。

那嵩針鋒相對地射書城外,備列三桂入關以來罪狀,且署其銜曰:“山海關總兵吳三桂開拆”。

此信讓吳三桂惱羞成怒,揮軍奮力強攻,元江城破。那嵩、那燾父子閤家登樓**,許名臣等人自殺,高應鳳、孫應鬥等被俘。大學士郭之奇則趁亂逃出,因南去之路被堵,遂往東邊逃奔。

........

朱由榔、沐天波和其他朝廷隨行人員進入緬甸以後到達蠻莫,當地緬甸土官思線前來迎接,永曆帝賜給了金牌、緞帛厚禮。黔國公沐天波、華亭侯王惟華、東宮典璽太監李崇實三人頭腦還比較清醒,他們認爲把朝廷命運完全置於緬甸保護之下,萬一緬甸當局態度發生變化,將帶來難以預料的後果。

因此,幾人經過商議後共同向永曆帝提出建議:“此地屬緬邊,尚未深入。我等若將文武將士一半隨大駕入緬,以一半導太子入茶山調度各營,即上在緬地亦有外援可恃。不然,深入夷穴,音耗內外不通,終於生困。”

永曆帝覺得這個建議有道理,可以考慮。可是,中宮王皇后卻捨不得愛子遠離身邊,堅持不肯讓太子去茶山,此舉遂作罷。因爲不知道晉王雖在磨盤山戰敗,可同樣也重創了清軍,使得本就不願趕盡殺絕的吳三桂得以名正言順的停止了追擊,永曆帝朱由榔一心以爲吳三桂馬上也會越國境追殺而來,所以在離開蠻莫時即諭土官思線砍倒樹木,阻塞道路。

思線既得此諭,就在車駕啓行後,對關內外山箐蒐括三天,碰上倉皇追駕的明朝官員一律加以拘捕,抄沒隨身財物,身強力壯者殺害於關前溝下,老弱者散給各土寨令其舂米,被折磨而死的即投入江中,銷屍滅蹤。

永曆帝一行至八莫後,緬甸國王派了四艘客船來迎接。由於船隻狹小,永曆帝挑選隨從官員六百四十六人扈從三宮由水道南下,其中有的官員還是自己出資僱買船隻隨行;剩下的九百多人由總兵潘世榮保護岷王世子等騎馬走陸路,其中有文書房太監江國泰、劉九皋、劉衡、段然忠、翟國禎等十四人,文官朱蘊金等,武官溫如珍、範存禮、姜承德、向鼎忠、高升等。

馬吉翔、楊在等人擁簇着永曆帝登上緬甸客船,此時不僅隨從文武官還有不少人船隻沒有着落,連太后和東宮都沒人料理。永曆帝坐船開行後,太后大怒,說道:“皇帝此時未至顛沛,即不顧親孃耶?”

朱由榔等才停泊了兩天,到初六日水路人員草草準備就緒,陸續開船南下。一路上緬甸寨民供應物品,二十四日,緬甸國王請永曆帝派兩位大臣過舟講話。

朱由榔派中府都督馬雄飛、御史鄔昌琦前往“宣諭南幸之意”。儘管永曆朝廷仍以宗主國自居,事實上卻是逃難而來,這點緬甸君臣自然非常清楚。爲了避免禮節上難以處理得當,緬甸國王拒絕接見使者,只派漢人通事居間傳達信息。

通事拿出大明神宗時頒給緬甸的敕書同馬雄飛、鄔昌琦帶來的永曆敕書相覈對,發現所蓋玉璽大小稍有出入,因此對永曆朝廷的正統地位產生懷疑。這顆玉璽確是制式不對,是倉促間用金製成,原本那顆玉璽在昆明丟失了。

玉璽制式不對,緬甸便有足夠理由拒絕永曆避難,永曆大急,叫馬雄飛他們多加解釋,可緬甸官員卻不認。幸虧沐天波攜有歷代相傳的徵南將軍印是明代同西南沿邊土司和接壤國家往來文書中經常使用,緬甸當局對比之後才解除了疑惑,允許永曆帝和他的隨行人員暫時居留境內。

由潘世榮帶領取陸路南行的明朝官員士卒在三月十七日就到達了緬都阿瓦城隔河對岸處。由於人馬雜沓,引起緬甸國王的不安,他說:“此等非避亂,乃是陰圖我國耳!”派出兵丁加以包圍,強行把這批南明人員不分男女老幼分別安插於附近各村民家看管,一家一人,禁止往來。可憐這批官員歷經千辛萬苦,既要防着清軍加害,又要防着自家人加害,結果好不容易追隨皇帝到緬甸,卻又頃刻之間妻離子散,家產蕩盡,真是欲哭無淚。

..........

第五鎮將趙自強的奏捷凱報是三月初二日送到沅州的,聞廣西大捷重創線國安部,周士相大喜,下令軍帥府進行嘉獎。兵部官董常清卻提醒大帥廣西大捷當由巡撫衙門發來,趙自強越過巡撫衙門搶先奏報似有不妥,不妨等廣西巡撫的奏報到後再行並議。經此提醒,周士相也有些疑惑,便叫軍帥府暫緩,等廣西巡撫奏報到後再作商議。

此時,千里外的廣州城,十幾騎快馬從欽州飛奔而至。馬上騎士行色匆匆,一進城後便直奔布政使司衙門。很快,布政使司衙門便再次快馬飛奔直往廣西而去。

十天後,沅州的周士相正收到了一份讓他愕然的消息——永曆帝給他賜了個老婆,而現在這個老婆卻被安南人扣住了。且這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永曆帝封周士相爲齊王的詔書也被安南人扣住了。

老婆?齊王?安南?

周士相一頭霧水,實在是弄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如何去復仇!第一千二十六章 朱由榔之死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減丁第二十二章 混亂第三十三章 解憂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四百四十九章 給肉吃,俺賣命!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大重兵集團第六百六十二章 內閣 女婿 皇子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上要決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羊肉湯很好吃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守 4第六百零一章 糧食意味一切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七百九十章 明之勳臣 清之雄鎮第三百九十章 易幟反正 下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282章 大家都罵娘第八百三十六章 死清妖,頂你個肺!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七百二十五章 蒙古韃子請我們做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八百章 江蘇巡撫仍是你來做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處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五百七十五章 點驗首級第八百九十六章 太平寇來了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后家也要清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六百五十二章 殿下放心,卑職明白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襲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而不死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一百五十章 破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攻守 5第一千九十八章 汪士榮在此!第六百七十七章 贖城費第一千零六 滿蒙援軍第一千三十九章 國姓逝世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九百八十章 真正的脊樑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入長江 上第二章 家恨第五百七十二章 重賞 藥子短缺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四十二章 綁票第一千七十九章 匹夫血 不會冷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八百六十章 狗大帥,逼死咱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信王爲何不見你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一百五十章 破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力將軍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家一家的抄第二百零三章 炸營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七十一章 抄家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一百一十四章 勸糧第七百六十七章 永曆歸國 下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二百三十九章 決戰 九第六百六十九章 唐王監國第二十四章 搶劫第七百一十八章 本藩對不住將士們 完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第二百三十章 動搖第六百零六章 趙自強的高升第九百六十八章 額駙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五百三十六章 廣西狼兵第一千二十五章 陛下可曾想過退位?第五百五十六章 線國安大軍突進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顆心涼個徹底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一千八十二章 邊外李晉王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如何去復仇!第一千二十六章 朱由榔之死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減丁第二十二章 混亂第三十三章 解憂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四百四十九章 給肉吃,俺賣命!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大重兵集團第六百六十二章 內閣 女婿 皇子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上要決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羊肉湯很好吃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守 4第六百零一章 糧食意味一切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七百九十章 明之勳臣 清之雄鎮第三百九十章 易幟反正 下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282章 大家都罵娘第八百三十六章 死清妖,頂你個肺!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七百二十五章 蒙古韃子請我們做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八百章 江蘇巡撫仍是你來做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處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五百七十五章 點驗首級第八百九十六章 太平寇來了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后家也要清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六百五十二章 殿下放心,卑職明白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襲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而不死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一百五十章 破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攻守 5第一千九十八章 汪士榮在此!第六百七十七章 贖城費第一千零六 滿蒙援軍第一千三十九章 國姓逝世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九百八十章 真正的脊樑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入長江 上第二章 家恨第五百七十二章 重賞 藥子短缺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四十二章 綁票第一千七十九章 匹夫血 不會冷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八百六十章 狗大帥,逼死咱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信王爲何不見你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一百五十章 破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力將軍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家一家的抄第二百零三章 炸營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七十一章 抄家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一百一十四章 勸糧第七百六十七章 永曆歸國 下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二百三十九章 決戰 九第六百六十九章 唐王監國第二十四章 搶劫第七百一十八章 本藩對不住將士們 完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第二百三十章 動搖第六百零六章 趙自強的高升第九百六十八章 額駙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五百三十六章 廣西狼兵第一千二十五章 陛下可曾想過退位?第五百五十六章 線國安大軍突進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顆心涼個徹底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一千八十二章 邊外李晉王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