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

“母親。ωωω.m”

鄭經上前輕輕扶住自己的母親,現在,母親就是他最大的依靠。

董嫺示意自己的兒子坐下,然後輕聲嘆了一嘆,對兒子道:“當年我和你父親成親時,我才十八歲,他也才十六歲。那天,我拿了一盞好大好大的燈,裡邊裝了好多好多油,他告訴我只要這盞燈一直亮着,我們就永遠在一起,你父親還說他永遠是我的靠山,這是上天的安排。”

母親突然說起往事讓鄭經有些茫然。

董嫺卻沒有給兒子解釋的意思,而是自顧自說道:“自嫁給你父親那天起,我就知道我的將來肯定會過得很坎坷,因爲我嫁的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你父親是國姓爺,當年誓要弘復大明天道,身爲他的妻子,我也無路可退。所以平時一父親出征回來,我就很高興,我很害怕下一次見到他的是具冰冷的屍體....很怕很怕,經兒,你明白嗎?”

“母親,”鄭經鼻子有些酸,低語一聲,卻不知說什麼。

“每次你父親回來,我都會將屋中的燈都點亮,我害怕時間過得太快,我想一點點的燃燒,那樣我纔會知道時間還有很長。經兒,你兩盞燈的燈芯還有好處,才燒了那麼一點。”董嫺突然起身,將近前的一盞燈突然捏滅,屋內光線頓時爲之一暗。

“母親?”

鄭經愕然不解,不知母親爲何要掐滅燈芯。

“燈芯還有很長,時間也有很長,可你父親卻再也不肯和我在一起了,他要我死,他要我母子死,他還要我的孫兒死!”董嫺的呼吸變得粗重起來,似乎身子里正在壓抑着一股由心底升騰而出的怒火。這麼多年來,她什麼都可以承受,但她獨不能承受自己的兒子和孫子要被丈夫殺死,更不能承受丈夫也要連自己一起殺死!

“叭”的一聲,熄滅的油燈被董嫺打翻在地。燈油流了一地。

鄭經很害怕,他從來沒有見過母親像今天這樣失態。

“經兒,你不用怕,有娘在,誰也不能傷害你,也不能傷害我的孫兒!”董嫺咬牙,“便是你父親也不行!”

“母親!”

鄭經跪在地上,從小到大,他很少見到他的父親,更多的時候,是他的母親帶着他每日忐忑不安的等着父親的消息。他對母親的感情很深,在昭娘事的第一時間,他想到的也是母親,也正是母親對他的支持,才能讓他壓制住金廈的官員,壓制住那些聽從他父親命令的官員。

“你起來,你現在是金廈的主人,你不能輕易向任何人下跪,你父親雖然不要我們了,可你身體裡流的畢竟是他的血液,是鄭家的血,你要有鄭家男人的樣子。”

董嫺將兒子拉起,依如鄭經小時候般。

“母親,陳先生來信了。”鄭經將已捏成一團的陳永華來信攤開遞到了母親手中。

“陳永華畢竟是你的老師,這世上,做老師的總是向着自己學生的。”董嫺沒有而是問自己的兒子:“你現在拿定主意了嗎?”

“兒,”鄭經遲疑一下,輕輕點了點頭:“兒已決定如何做了。”

“既決定如何做,就不要再瞻前顧後,放心大膽去做便是。”董嫺用鼓勵的目光子。

“兒子只是擔心,萬一出師不利...”鄭經說出了心中最大的擔憂。

董嫺搖了搖頭:“如果真那樣,也怪不得你。”頓了一頓,忽的說道:“你泰叔和我有過謀劃,如果事不成,咱們就去東番。聽說那裡的荷蘭人並不是很多,你父親在決定打福州之前,曾經就準備揮師東番,何斌那裡有份很詳細的東番地形水文圖,你明天將人找來好生問一問...如果真的不行,我母子便去東番好了。”

............

臺灣,熱蘭遮城炮臺上,荷蘭國派駐臺灣的總督揆一和上尉貝德爾率領士兵在列隊行禮。嘹亮的軍號聲中,一面荷蘭國旗緩緩升起,一門門大炮昂面對大海。

行禮完畢後,揆一走到一門重炮前,他心神不定地撫摸着這門大炮的炮身。忽然,揆一現白色的手套上染上了油污,他氣惱地大喊一聲:“上尉!你給我過來!”

貝德爾急步跑來。揆一氣得爆跳如雷,摘下白手套扔在貝德爾身上,大聲呵斥道:“你是怎麼保養這些大炮的?”

貝德爾總督大人手套上的油污,心下一凜,嘴裡卻道:“閣下,放心,真打起來,我保證這些大炮沒問題。”

“是麼?”

揆一瞪了貝德爾上尉一眼,想作,屬下卻來稟報出使北.京的呂特中校回來了。揆一很高興,忙命人將呂特帶到總督府。

爲了落實國內要求開拓東方的要求,揆一在和金廈的鄭家談判不成後,尋求和鄭家的敵人清政府合作。他相信,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鄭家的存在對於荷蘭是敵人,對於清政府也是敵人,那麼荷蘭國和清政府便有合作的基礎。爲了儘快和清政府簽約條約,揆一特意派呂特前往北.京,而呂特這一去,便整整一年多時間。其實早在揆一之前,荷蘭人就曾和福建的清軍接觸過,希望彼此合作一起消滅鄭家,但因爲清政府對臺灣的不重視,以及對荷蘭國的陌生,加之自身根本沒有水師實力,這事情一直沒有下文。

呂特是否帶來了自己期望的好消息,揆一也不知道,所以在等待的時候,他很有些心神不安。不過,顯然上帝是眷顧揆一的。

呂特還沒進來,他略有些興奮的聲音就傳進了揆一的耳中:“總督閣下,好消息,清政府同意和我們簽訂友好條約,將臺灣賣給我們了!”

“是真的嗎?!”

呂特帶來的消息讓揆一激動的站了起來,他生怕自己聽錯。

“是真的,他們不僅答應把臺灣賣給我們,還願意向我們開放通商口岸!而我們僅僅需要賣給他們二十艘鐵甲船,另外幫助他們解救在福建的軍隊而矣!”呂特比揆一還激動,因爲這件事是他親手完成的。

呂特將手中的公文遞給揆一:“這是北.京清政府的相索尼給我們的公函。”

呂特不知道不知道索尼其實並非清政府的相,而只是內大臣之一,但對方的皇帝全權使者的身份,以及在談判中表現出的對其他官員的強勢,讓呂特堅信對方就是清政府的相,是替皇帝處置政務的第一人。

接過呂特手中的公文,揆一呼吸急促的來。這份公函是用三種文字書寫的,一個是中國人常用的漢字,還有一個則是揆一從未見過的奇怪文字,很像蝌蚪,另一個自然是荷蘭國的文字。

呂特告訴揆一,這次談判,北.京的教士們出了很大力,若不是他們的翻譯,他甚至都不能和清朝的官員說上一句話。

清政府的相公函正如呂特所說,清政府不僅願意和荷蘭國簽訂友好條約,還將臺灣賣給荷蘭國,除此以外還可以開放兩處口岸供荷蘭國通商之用,而這些,只需要荷蘭國賣給清政府一些戰船,並且幫助他們撤離在福建的清軍。當然,公函中隱諱表示,若荷蘭國能夠有力幫助福建的清軍擊退叛亂者,那麼金廈便可以算做清政府對荷蘭國的友好表示,屆時將允許荷蘭國在金廈居住經商。

“明朝的反抗者給清政府造成了很大的麻煩,要不然他們不會改變態度的。”

揆一對中國內6生的戰事並不太清楚,他缺乏這方面的情報,但從這份公函可以被清軍攆到中國南方的明朝反抗軍肯定讓清政府受到了重大打擊。出售軍艦,揆一相信國內肯定是很高興的,幫助清軍打擊反抗軍,只要利益足夠,也未必不能。僅僅是清政府給出的利益,揆一認爲國內是絕對會同意的。而這,是他揆一一手促成的,他很激動,也很自豪。

“如果我們能跟清政府達成協議,我揆一就是東方的開拓者,是西方世界第一個以和平條約得到東方土地的開拓者!”揆一的聲音很大,他刻意讓外面的人都聽到。

呂特連忙恭維道:“總督閣下的成就一定會被寫在荷蘭王國的史詩裡!”

揆一擺擺手:“不,我揆一的名字將被載入世界文明史,因爲這是史無前例的,是西方在東方史無前例的成果!”

“是的,總督閣下,您應當爲之驕傲!”

“中校先生,有關條約的正式談判必須馬上開啓,你還要再去一次北.京,一定要把這次歷史性的談判準備好。噢,對了,這麼大的事情,應該找個通事,談判措辭絕不能有誤。聽說東方人很擅長文字遊戲,我們可不能讓他們矇騙了。”

呂特笑了起來:“總督閣下,清朝是北方的韃靼人,可不是中國人。”

“他們現在就是中國人,中校,不要忘記,這幫韃靼人已經佔領了中國。”揆一正色糾正了呂特的錯誤。

.........

作者注:清朝和荷蘭合作攻打鄭軍取自史實,只不過在本書中的時間線稍有偏差。當時,清朝的條件便是永久讓出臺灣。公告:筆趣閣app上線了,支持安卓,蘋果。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八百三十章 以大欺小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復仇之戰的號角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二百二十五章 誓言第九百五十二章 大儒遇上兵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七百零三章 誓師北伐第一百七十二章 攻守 十一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第一千九十八章 汪士榮在此!第四百八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八十二章 天窗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五大主力第227章 孤不堪天下重任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麼,你不賣?第一千四十二章 朕也要死了麼?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二百二十六章 靖海將軍第302章 銀子和糧食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一百零一章 旗兵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範家遭了什麼罪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九百八十四章 班超再世第一百零七章 黑衣第三百三十六章 兩位大學士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戰 十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法第286章 滿洲大兵第一千二十二章 譚詣要幹什麼?第四百六十二章 誰贊成 誰反對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此人留不得第一百八十五章 局面 上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八百六十二章 改了滿名你還是漢人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太子人選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思而後行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634章 賊秀才不過第2個李定國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七百章 鎮反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守 七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七百一十九章 我等前來接應張尚書!第一百零四章 奪城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軍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明出不了諸葛亮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勸登基第一百八十三章 旨意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一千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法西斯書社第五百零六章 敵人兇惡就要退縮嗎!第一百四十四章 報仇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九百四十章 督師之苦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七百九十一章 漢將第五百六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七百九十章 明之勳臣 清之雄鎮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九百六十九章 你能出宮?第六百八十九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二十三章 斬首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九百四十六章 抓生口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三百九十章 易幟反正 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誰贊成 誰反對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四百六十章 李定國兵退貴州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第八十一章 回去第四百零二章 危險的太平軍第九百七十二章 朱家早就完蛋了第十一章 朝廷第九十四章 去留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二十一章 逃命
第八百三十章 以大欺小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復仇之戰的號角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二百二十五章 誓言第九百五十二章 大儒遇上兵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七百零三章 誓師北伐第一百七十二章 攻守 十一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第一千九十八章 汪士榮在此!第四百八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八十二章 天窗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五大主力第227章 孤不堪天下重任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麼,你不賣?第一千四十二章 朕也要死了麼?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二百二十六章 靖海將軍第302章 銀子和糧食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一百零一章 旗兵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範家遭了什麼罪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九百八十四章 班超再世第一百零七章 黑衣第三百三十六章 兩位大學士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戰 十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法第286章 滿洲大兵第一千二十二章 譚詣要幹什麼?第四百六十二章 誰贊成 誰反對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此人留不得第一百八十五章 局面 上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八百六十二章 改了滿名你還是漢人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太子人選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思而後行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634章 賊秀才不過第2個李定國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七百章 鎮反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守 七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七百一十九章 我等前來接應張尚書!第一百零四章 奪城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軍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明出不了諸葛亮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勸登基第一百八十三章 旨意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一千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法西斯書社第五百零六章 敵人兇惡就要退縮嗎!第一百四十四章 報仇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九百四十章 督師之苦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七百九十一章 漢將第五百六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七百九十章 明之勳臣 清之雄鎮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九百六十九章 你能出宮?第六百八十九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二十三章 斬首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九百四十六章 抓生口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三百九十章 易幟反正 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誰贊成 誰反對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四百六十章 李定國兵退貴州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第八十一章 回去第四百零二章 危險的太平軍第九百七十二章 朱家早就完蛋了第十一章 朝廷第九十四章 去留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二十一章 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