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

定武帝於廣州監國時,當時的戶部尚書是由武英殿大學士、次輔連城壁兼任的。r?anwenw?w?w?.?r?a?n?w?e?n?a`cor?m?連城壁病故後,原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的郭天敘調掌戶部,不過卻沒有入閣。

這郭天是原崇禎朝的禮部主事,被周士相從鄉下撿出來時,已經年過五旬。當時太平軍中沒有原明朝官員主動來投,只有被俘的幾個滿清低級官員,沒有人懂明朝的禮制,周士相需要一個人來替他張羅這些事,所以郭天敘才老來發達,步步高昇,最終成了大明六部之一的戶部堂官。

雖說戶部沒有實權,就連郭天敘這個堂官的俸祿都得從齊王府那裡領,部中從上到下一點油花子都見不着,但不管怎麼說,品級上郭天敘已然是朝廷重臣,所以他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

戶部的人都知道尚書大人是個信佛的人,家裡正堂便供着尊如來佛祖像,每日太陽下山前尚書大人必要燒上兩柱香,可謂虔誠無比,這一點倒和連城壁十分相像。連城壁在做廣東總督時,便是出了名的拜佛總督,只要清軍來攻,他首先做的不是召集部屬商議退敵的法子,而是先去拜佛,救佛祖保他平安。

郭天敘拜佛,自也是虔誠,除了希望佛祖能保他平安之外,也想佛祖能夠保佑他再進一步,致仕後能頂着個內閣大學士的身份歸鄉,那樣,也不枉他這幾年跟着太平軍提心吊膽了。

然而外人並不知道,郭天敘信的佛其實並非如來佛,他家那尊如來佛像不過是他用來掩飾自己真正信仰的道具。

郭天敘是羅教徒,他心中拜的是無生老母。

無生老母就是無爲教的神,而無爲教在嶺南被人稱爲羅教,無生老母被稱爲羅佛。

太平軍中有羅教徒,大將鐵毅就是羅教信徒,軍中至少有80多個百戶以上的軍官都信羅教。他們大多是和鐵毅一樣的礦徒,集中在原太平軍精銳老四鎮之一的第二鎮,現在則隨着太平軍改制而分散在各軍中。

周士相對羅教是扶持的,一來是羅教教義大量吸收佛教,導人向善,並非勸人作惡。二來羅教的組織機構很嚴密,和早期以造反爲主業的道教很相似。第三點則是羅教有大量信衆是太平軍中的一員,並且這些教徒在鐵毅等高層將領的引導下,刻意宣傳週士相是嶽武穆再世,是羅佛解救苦難漢人的化身。第四則是羅教極度排外,對異族十分抗拒,教義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觀點。

這四點都很符合周士相和太平軍的利益,因此早在廣東時,周士相就秘密授意鐵毅壯大羅教,並且自成體系,和原先的羅教切割。隨着太平軍佔領區的不斷擴大,已經被軍方控制的新羅教便不斷滲透各地,利用官方的支持不斷吸收教徒,組建各地的羅教機構。

不過,嚴格來說,周士相扶持的羅教已非從前的羅教,拜的也不再是什麼無生老母,而是軒轅黃帝。教義也在被不斷的修改,每隔一段時間,周士相都會將一些由他親手擬出的新教義增添到羅教的教典中,這部新教典名爲《天地經》,比之原先羅教亂七八糟拼湊出來的教經要系統並且先進的多。原先所謂的無生教義,已然面目全非。

羅教已非舊教,周士相準備北伐成功後,將羅教更名爲漢教。當然,本身對於宗教十分排斥的周士相自然不可能將自己弄成教皇,將漢教弄成國教,干涉未來的世俗政權。他打造漢教的目的,只是希望未來中國的漢人能夠有一個可以對抗外來邪教的工具。

在沒有官府支持,沒有宗族支持的情況下,有這麼一個宗教可以團結漢人,替他們出頭。哪怕,最終這個漢教和早期的道教一樣造了反,搞亂了國家,可只要對於漢族傳承有利,周士相認爲都是值得的。

世上從不缺少聖賢,今之聖賢,後之聖母。

極度厭惡宗教的周士相卻一手打造宗教,不得不說,也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之所以如此,卻是周士相難以忘懷的前世記憶。前世,幾近滅亡的色目教竟然在短短兩三百年間擁衆千萬,並且釀成漢人死傷超過千萬的慘劇,這教訓不能不說慘痛。然而慘痛的教訓卻沒有引起統治者的警惕,反而養虎爲患,致使主體民族倍受壓抑,稍有反抗,便會大棒擊頂。

天可鑑,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謂教民,其實統統都是漢人,然而他們卻誰也不再承認自己是漢人!

前世,周士相無力爲之,今生,他卻要努力嘗試,哪怕是錯的,他也要做。爲的只是將來有一天,民間同樣有可以抗衡外來宗教的力量。

.......

羅教在嶺南信衆很多,郭天敘的老家就有大量的信徒,自小耳聞目染,便也信了無生老母。只是當時朝廷裡有不少官員認爲這羅教就是白蓮教的分支,乃邪教,主張取締。

萬曆年間又有無爲教徒劉天緒在鳳陽有意舉事,自稱“無爲教主”,說“皇極佛”將出世,聚衆講經說法,向教民募款,企圖劫掠官府,因教民自首而敗露被捕,其信衆包括官兵。

這件事直接導致當時羅教被當時南京衙門下令取締,此後但凡逮到有人供奉無生老母的,都要視作反賊處理。如此一來,郭天敘做了官之後,便不敢在家裡供無生老母了,而是尋了尊如來佛祖像供着。成爲太平軍的官員後,郭天敘也始終記着當年的事,加上太平軍殺人如麻,更是不敢將自己是羅教徒的身份公開。

去年的時候,郭天敘突然聽說南京東城有羅教開壇**,官府沒有禁止,他有些激動,於是偷偷跑去聽經,結果發現這些人講的教義和他自幼接觸的根本不同,哪裡還有半點羅教的影子。一氣之下,便偷偷派自己的老家人去嶺南尋找正宗羅教,再三叮囑老家人一定要找到教裡的上三位“空空”、“太空”、“清虛”三位尊者。

作爲虔誠教徒的郭天敘很希望教裡的三位尊者能夠站出來,告訴信衆們,外面那些人搞的都是假的,他們的神不是軒轅黃帝,岳飛也不是黃帝的弟子,他們的神只有一個,那就是無生老母。

因爲發現“假教”的事,再加上戶部沒有實權,部里根本沒什麼事,所以郭天敘最近都很閒。這陣子京裡發生的事,他都知道,卻懶得摻和。

郭天敘可不想自己兩面不是人,因爲在江南的官紳眼中,他郭尚書是粵人,而粵人天經地義就是周黨。所以郭天敘哪怕對周士相在江南搞的這些事持反對意見,對顧炎武那個胡說八道的傢伙更是恨不得他早點死,也不敢和黃宗羲他們一樣跳出來。

不過這樣也好,至少郭天敘不用擔心錦衣衛的人會找到自己。他郭天敘別的做不到,但一個小心謹慎,安分守己還是做得到的。人啊,還是做好自己本份,也得識趣才行。哪有刀把子握在別人手裡,自家卻想着用三寸不爛之舌改天換地的。

心裡沒鬼,自然就談不上擔心受怕,度日如年什麼。跟往常一樣,郭天敘在家早早淨了手,抹了臉,捏了三柱香供了佛祖後,便更衣沐浴去部裡辦公。

閒歸閒,身爲一部堂官,郭天敘還是要把本份做好的。剛進戶部,還沒來得及叫人泡壺熱茶,卻聽外面傳來一陣喧譁聲,似有人在大聲吆喝什麼,還隱約聽到有人在怒罵什麼。

部裡什麼時候這麼沒規矩了?

郭天敘眉頭一皺,面露不悅,扭頭朝外面叫了聲:“什麼人在外面吵嚷?”

聽到尚書大人叫,和同僚在外張望的郎中江一清忙快步奔了過來,恭聲道:“回大人話,好像是親軍的人。”

“親軍的人!”

郭天敘心“撲通”一跳,神情一慌,有些緊張起來,“他們來我戶部幹什麼?”

江一清搖搖頭,道:“大人,親軍的人是奔禮部去的,不是衝咱們戶部來的。”

“噢?…”

一聽不是衝戶部來的,郭天敘呼了口氣,擡手一揮,吩咐江一清:“去看看,禮部那出什麼事了。”

“是,大人!”

江一清不迭答應一聲,忙往部外去打探,不想還沒出戶部的大門,人就被堵了回來。

四周一瞧:我的個乖乖!

原來衙門外這會滿是執刀持槍的錦衣衛,他們五步一人,十步一崗,竟是把六部衙門全圍了起來,不管是戶部還是禮部,又或是兵部、刑部,遠遠瞅着,好像都察院那裡也去了不少錦衣衛。

造反了?

江一清嚇得面無人色。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五百一十七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一千一十四章 賊秀才定會要朕的命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630章 唐王有什麼資格第六十三章 搶劫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第九百六十七章 朕是不是傀儡?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三百一十七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第四百七十五章 馬鷂子第一百零九章 前例第二十七章 吏員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減丁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心中的辮子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帶朕走!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一千四十九章 擲杯爲號第四十五章 好字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一百五十二章 報訊第四百零三章 信大帥 得永生第一千九十五章 江南平亂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鄭芝龍必須死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逆我者亡第七百四十六章 死亡之路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夷狄畏威不畏德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帥做天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勸糧第七百五十九章 金陵 七第二百二十四章 會場第九章 土匪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秋史冊憑誰作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八百零六章 生死兩茫茫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300章 家鄉人也殺第三百七十一章 愛新覺羅家的女人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九百九十二章 皇帝不如狗第八百七十六章 小伯爺,莫怪我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八百六十三章 斬將奪旗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心中的辮子第七百四十七章 活捉嶽樂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戰 十一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真是假?第六十三章 搶劫第十章 官員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九百六十八章 額駙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人解決問題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子第七百一十一章 盼公速至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當兵就當新一軍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範家遭了什麼罪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第一千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永曆番外言 可不訂第六百四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640章 小爺不比馬鷂子差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上要決戰?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二十九章 成全第一千二十七章 虛君?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二百二十六章 靖海將軍第一百四十章 傷亡第二十二章 混亂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打就打最強的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一百一十九章 武器第二百一十章 清妖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七百九十六章 千里大逃奔第二百六十五章 前山寨第四十章 公庫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五百一十七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一千一十四章 賊秀才定會要朕的命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630章 唐王有什麼資格第六十三章 搶劫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第九百六十七章 朕是不是傀儡?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三百一十七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第四百七十五章 馬鷂子第一百零九章 前例第二十七章 吏員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減丁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心中的辮子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帶朕走!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一千四十九章 擲杯爲號第四十五章 好字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一百五十二章 報訊第四百零三章 信大帥 得永生第一千九十五章 江南平亂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鄭芝龍必須死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逆我者亡第七百四十六章 死亡之路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夷狄畏威不畏德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帥做天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勸糧第七百五十九章 金陵 七第二百二十四章 會場第九章 土匪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秋史冊憑誰作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八百零六章 生死兩茫茫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300章 家鄉人也殺第三百七十一章 愛新覺羅家的女人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九百九十二章 皇帝不如狗第八百七十六章 小伯爺,莫怪我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八百六十三章 斬將奪旗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心中的辮子第七百四十七章 活捉嶽樂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戰 十一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真是假?第六十三章 搶劫第十章 官員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九百六十八章 額駙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人解決問題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子第七百一十一章 盼公速至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當兵就當新一軍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範家遭了什麼罪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第一千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永曆番外言 可不訂第六百四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640章 小爺不比馬鷂子差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上要決戰?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二十九章 成全第一千二十七章 虛君?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二百二十六章 靖海將軍第一百四十章 傷亡第二十二章 混亂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打就打最強的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一百一十九章 武器第二百一十章 清妖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七百九十六章 千里大逃奔第二百六十五章 前山寨第四十章 公庫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