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守 七

“喳!”

平南王發了話,頓時就有侍衛領命前去傳令。

所謂本家兵,指的是尚可喜當年降金後所領的直系兵員,洪太賜名爲“天助兵”,尚可喜自稱爲本家兵,其實就是尚可喜的包衣奴才。這些個本家兵多是原明軍東江精銳,打起仗來頗是勇敢。

順治元年清軍入關後,尚可喜隨清豫親王多鐸鎮壓李自成農民軍,在此過程中尚可喜的本家兵出力甚多,立下不少功勞,多鐸大爲稱讚,笑稱智順王手下的兵打狗厲害。(作者注:尚可喜於順治六年得封平南王,之前爲智順王)

順治六年因南方數省復叛,清軍八旗兵力不足,多爾袞聽從洪承疇建議,以漢制漢,遂命已歸返遼東的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人各率家口舊部再次入關南下,孔有德自湖南戰場進軍廣西,尚可喜和耿仲明則進軍廣東。進軍廣東的過程中,清軍可謂是一路破竹,這其中尚可喜及其所轄的本家兵是出了大力的,故而清廷在決定廣東歸屬哪位藩王的永鎮之地時,朝中傾向尚可喜的官員佔了大半,導致耿精忠只能在暗地裡做些手腳,而不是底氣十足的和平南王府爭奪廣東。

不過本家兵雖猛,但從崇禎五年尚可喜降金到現在也已是二十年之久,二十年間,當年年富力強的本家兵早成了老人,哪還堪上馬廝殺。又連年征戰,眼下尚可喜軍中的本家兵已不足500人。這500人除了一些還能騎馬的充爲王府護衛,其餘則在各處領兵,如肇慶總兵許爾顯,都統班志富等人都是本家兵出身。

不過尚可喜的老本家兵雖然凋零,但他麾下還是有一支新本家兵存在的。這支新本家兵是尚可喜在原有本家兵的基礎上另行擴建而成,軍中兵員全部都是老本家兵的血親子弟,軍官則全部是老本家兵出身。如此結構,讓這支新本家兵完全繼承了老本家兵的兇悍,也是平南藩下漢軍鑲藍旗的主力之一。

但凡用兵,如攻堅城,拔硬寨,拼得都是人命,非不得已,嫡系精銳是不會動用的,故而尚可喜傳令要本家兵再攻新會的命令傳下後,正和世子尚之信往營中趕的班志富頓時就是眉頭一皺。尚之信也是大是奇怪,不知父親爲何要本家兵出戰,還非得在今日破了新會。先前綠營攻城失利,軍心士氣都很低迷,而城中太平軍則士氣高昂,這會再派本家兵上去,只怕就是強行破了城,這本家兵損失也要驚人。

尚之信也認爲這種得不償失,全憑拿人命去填的仗不須動用本家兵去打。在外人眼中。平南王世子是莽夫一個,但實際上尚之信卻是精明得很,他很清楚尚家之所以能成爲藩王,之所以能爲清廷重用。靠得就是父親的家口舊部本家兵,靠得就是父親手下的兵能打!

這世道,有兵纔有地位,有兵纔有錢糧。沒了兵,什麼地位都是狗屁!

滿州大兵打仗,早年就是先驅使蒙八旗和漢八旗上。後來入關得了不少明朝降軍,便改驅使這些降兵去打,等降兵打不動時,滿州兵再上。這種打法,滿州大兵能有什麼損失?那明軍再厲害,經過和降兵、蒙、漢八旗的廝殺,又能剩下多少力,滿州兵一上,明軍不敗也敗了。

滿州人這樣幹,尚家自然也能這麼幹。南下以來,靠得就是本家兵在後驅使降兵、營兵先上,等仗打到關鍵點,本家兵再殺出去,如此一來,自然是大獲全勝。這麼多年下來,還從沒有本家兵一開始就上去,更休提打這種攻城拔寨的消耗仗。

父親莫不是糊塗了,怎能派本家兵打這種呆仗?這本家兵要是損失多了,以後拿什麼壓制營兵,拿什麼和明軍對抗,又拿什麼得到清廷信重?

真要是把自家的本錢憑白耗得乾淨,清廷只怕就當咱父子是擦屁股紙了!不見先前耿仲明一死,耿家的王爵都險些不保嘛。這耿家如果實力跟自家一樣,手下有一支能打的兵,紫荊城那個年輕天子敢如此刁難?

心裡既困惑又着急的尚之信和班志富草草說了幾句後,便雙雙趕到營中覲見尚可喜。

見到平南王后,在尚之信的示意下,班志富立即上前輕聲問尚可喜:“王爺,綠營已然泄氣,城中賊子防守有度,今日怕是拿不下新會,何必折損本家兵。不若今日收兵,明日集中力量再攻吧。”

尚可喜看了眼自己的兒子,微一點頭,將視線射向前方的新會城,沉然說道:“若城中賊子無甚章程,本王倒是可以容他們一日,不過現下看來,這支太平軍倒是支強軍,既如此,便不能等,更不能容他們有喘息之機。本王先前看了,綠營固然失利,損失慘重,但太平軍也好不到哪裡去,只怕他們也是強弩之末,若不趁機再攻,容他們緩過氣來,只怕明日傷亡更大。再說,兵事如水無常態,新會關係甚大,留在賊兵手中一天,本王這心就不安一天啊。”

聞言,班志富便知平南王已下了定論,自知已然勸不動,便不再反對,轉而低聲道:“王爺所說甚是,不過是不是讓別的兵馬先上,本家兵再壓一壓?”他的意思尚可喜聽得明白,無非還是想保存一下嫡系力量,免得本家兵因爲強攻堅城而折損過多傷了元氣。

換從前,尚可喜對班志富的意見向來是無有不聽,不過今日卻是出人意料,他搖了搖頭,並沒有直接回答班志富的話,而是另說了句:“本王親率大軍來此,可不是叫白臉小兒看笑話的。”說完,朝領本家兵的都統秦國成道:“不惜一切代價給我攻上去,破城之後不封刀!”

“末將遵令!”

秦國成雙手抱拳轟然應了一聲,轉身便去領兵攻城。

ωwш✿ тt kǎn✿ co 尚可喜這邊又是調兵,敗退下來的營兵又被命令再攻,另外又調了兩營綠營一同攻城,一時之間吹號的吹號,傳令的傳令,好大聲勢。

尚之信有心想勸父親讓胡國立的督撫標兵也一同攻城,不過卻被尚可喜否了,在他看來,綠營雖然沒攻上城,不過看守軍情總,只怕守城的也不過兩三千人,仗着堅城利器擋住了綠營攻城,但要是由他平南王的精銳本家兵攻城,拼着傷亡大些,這城總是能奪下的。既然新會一定能拿下,他便不想讓李率泰的人跟着分功,再說就那500督撫標兵他平南王還真沒放在眼裡。(未完待續。。)

...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渡河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九百一十一章 皇上不要咱們了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八十章 萬歲第七百零五章 打滿州易,打唐三水難第九百三十八章 賊秀才要與朕議和?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八百七十三章 該死的多爾袞餘孽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五百一十一章 梧州城破 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七百八十九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誓言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把的人質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命不值錢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第293章 滿大爺跑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七百七十二章 太后,江寧丟了!第十三章 刁民第610章 軍器圖說第七百四十一章 空城第四百八十一章 賜婚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錦衣衛上門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監和文官第二十五章 大人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三百五十二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五百二十章 天子逃了第六百九十四章 事情鬧大了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八百九十章 賊秀才陣亡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城尚家絕了!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九百零二章 對得起老姐姐了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九百七十七章 佈政大人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一千二十六章 朱由榔之死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七百零三章 誓師北伐第九百一十八章 江淮經略使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一千八十四章 遼東軍團第五十六章 瞑目第六百七十八章 驕橫明軍第七十章 老弱第八百三十九章 不從令者死第八百八十三章 費揚古,我們回老家吧第七百零五章 打滿州易,打唐三水難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一千八十一章 鄭夫人第六百四十九章 亂刀分屍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九百九十章 圍點打援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出你們的威風來!第七百九十三章 晉王,事還有大可爲!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七百零四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四十一章 整編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一千五十九章 滿紙荒唐言第一百零一章 旗兵第一千五十章 不若去投齊王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一百三十三章 絕望第五百二十七章 可是公主殿下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十八章 剔發第一千一十八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子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六十章 礦工第一千零四章 大明不能有兩個皇帝第八十八章 轉進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二百四十六章 戰後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六百七十九章 糜爛 議和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渡河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九百一十一章 皇上不要咱們了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八十章 萬歲第七百零五章 打滿州易,打唐三水難第九百三十八章 賊秀才要與朕議和?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八百七十三章 該死的多爾袞餘孽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五百一十一章 梧州城破 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七百八十九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誓言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把的人質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命不值錢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第293章 滿大爺跑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七百七十二章 太后,江寧丟了!第十三章 刁民第610章 軍器圖說第七百四十一章 空城第四百八十一章 賜婚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錦衣衛上門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監和文官第二十五章 大人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三百五十二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五百二十章 天子逃了第六百九十四章 事情鬧大了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八百九十章 賊秀才陣亡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城尚家絕了!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九百零二章 對得起老姐姐了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九百七十七章 佈政大人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一千二十六章 朱由榔之死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七百零三章 誓師北伐第九百一十八章 江淮經略使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一千八十四章 遼東軍團第五十六章 瞑目第六百七十八章 驕橫明軍第七十章 老弱第八百三十九章 不從令者死第八百八十三章 費揚古,我們回老家吧第七百零五章 打滿州易,打唐三水難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一千八十一章 鄭夫人第六百四十九章 亂刀分屍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九百九十章 圍點打援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出你們的威風來!第七百九十三章 晉王,事還有大可爲!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七百零四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四十一章 整編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一千五十九章 滿紙荒唐言第一百零一章 旗兵第一千五十章 不若去投齊王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一百三十三章 絕望第五百二十七章 可是公主殿下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十八章 剔發第一千一十八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子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六十章 礦工第一千零四章 大明不能有兩個皇帝第八十八章 轉進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二百四十六章 戰後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六百七十九章 糜爛 議和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