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大人

宋襄公的表現讓周士相驚訝無比的同時也是刮目相看,當真是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啊!

原來在周士相騎馬趕往西門後,宋襄公竟然說服了那些欲出城的百姓不要出城,並且還組織他們當中的青壯參與救火,另外還讓城中原有的里正、長者出面維持秩序,劃定東門一帶的區域供無家可回者暫時安頓,並同時不斷宣揚進城的是大明王師,絕不擾民更不會害民,故而在短時間內便安定了東城一帶的人心。若不是他手下可用的人太少,只怕連那些趁火打劫的潑皮無賴也能一塊收拾了。

此乃治材啊!

趙四海雖然敘述的有些顛三倒四,有些地方也說不清楚,但周士相已大體明白宋襄公到底做了些什麼,用後世的話說,這宋襄公正在竭力從事災後自救的工作,並且還乾得很有起色。

難怪胡老大一直說宋襄公有大材,初時自己只道是胡老大這個大字不識的粗人是出於對讀書人的尊敬而拍的馬屁,沒想這宋襄公確是有大材,看來他那幾年的滿清知縣沒有白乾,關鍵時候,這種幹過實際政務,有應對突發狀況相應手段的人比一萬個拿刀的士兵要強!

人不可貌相,也不可小瞧,“三姓家奴”有大材!

周士相已然收起心中對宋襄公過往經歷的鄙夷,佩服得不得了,向胡老大請了命,也帶了兩人趕去協助宋襄公。

路上,便不斷看到有一些胳膊綁着布條的年輕人在不斷高喊:

“大明王師入城,不傷百姓!”

“百姓勿怕,各家自救!”

“大軍入城,秋毫無犯!”

“......”

那些年輕人的叫喊聲起到了很大效果,周士相一路所見,原本驚慌失措忙於逃命的百姓大多已安定下來,正在左鄰右舍相互幫助撲滅火災,實在滅不了的也儘量幫着主人家搶些值錢東西和糧食出來。

趕到東門後,便看到宋襄公被一幫人包圍着,他每說一句,便有人應聲而去,不一會,那幫圍着他的人已經四散而去。

東門前的空地上,約摸數百老弱婦孺正盤膝坐在地上,小孩子在人羣中跑來跑去,一點也沒有被夜裡這場驚變嚇到,相反一個個歡呼雀躍的好似過年一般高興。

城門洞子那邊,竟然已經架起十幾口鐵鍋,一個好像掌櫃一般的胖老頭正指揮十來個夥計將一袋袋米麪從幾輛騾車上卸下,早就等侯在那的十多個婦人趕緊接過,然後有條不紊的或煮粥、或拌麪,忙得不可開交。

緊靠城牆下的一塊空地被單獨劃分了出來,二三十個青壯男子正在那裡安制帳逢,地上堆得到處都是棉被和席子,有的棉被上明顯能看到火燒過的痕跡,看樣子是從火場中搶出來的。

幾十個傷員被擡放在老弱婦孺人羣的南邊,有親人跟着的正在照顧着,兩個郎中模樣的人揹着藥箱正在替他們簡單救治。這些傷員大多是被大火燒傷,傷勢嚴重得已經沒有辦法救治,那兩個郎中所能做的只是替那些輕度燒傷的人塗抹些老鼠油之類的療傷膏。

就在周士相眼前,一個重度燒傷的男人嚥了氣,其妻兒趴在他身上放聲痛哭,使得原本已安定的人羣再一次騷動起來。

周士相不忍再看,身爲罪魁禍首的他良心自然不安,踱步穿過人羣去找宋襄公,沿途有十幾個胳膊綁着布條的青壯男子,手中或拿着木棍,或拿着菜刀,或拿着扁擔,目光滿是警惕的在他身上來回掃視。若不是看到周士相三人都有佩刀,且有人見過周士相,知道他是明軍,不然只怕早就上來阻攔了。

整個場面看起來雖亂,但亂中有序,除了百姓臉上的驚恐尚未褪去外,看着就跟後世救災場面一模一樣。

走到離宋襄公只有十幾尺的地方,周士相剛要開口叫人,就見那跟掌櫃似的胖老頭滿臉堆笑的從身邊小跑過去,然後衝着宋襄公躬身一拜,很是恭敬的說道:“宋大人,小民已按您的吩咐將家中的糧食都運了過來,這會夥計們已下得差不多了,卻不知大人還有何吩咐?”

“有勞林掌櫃,掌櫃善心本官定會向朝廷奏明,大軍入城後也斷不爲難掌櫃,不過本官這裡暫時沒有其他事情需要勞煩掌櫃,還請掌櫃帶着你的夥計也去幫忙救火,這能多救一家便是多積一分德啊。”宋襄公沒有注意到周士相的出現,在那儼然一州父母官的模樣,說的話也是官腔十足。

林掌櫃很識趣的道:“小民不敢奢盼朝廷賞賜,但請大人能夠保住小民全家性命便可。大人這邊事忙,小民也不便再打擾,這就帶人去救火。大人若是有事需吩咐小民,直接派人來說一聲便是。”

“好,好。”

宋襄公輕挼鬍鬚,目送林掌櫃離開,待人走後,才發現周士相已經到了身邊,不由對他笑道:“我這冒牌知州大人倒叫周兄弟見笑了,不過若不如此,這些百姓便不好管起來。自古百姓就畏官、敬官,只要是當官的吩咐,他們就一定會聽從。因此事急從權,我便自封了羅定知州,也好先將災民妥善安置。”

周士相拱手道:“宋先生此舉大善,他日朝廷必會實授大人一州父母。”

“也許吧。”

宋襄公笑了笑,永曆朝廷能授胡全爲羅定參將,那自然也能封他當羅定知州,不過這是以後的事,羅定是否能保住也難說。

“噢,對了,你來得正好,我聽四海兄弟說你殺了那韃子千總,餘下韃子因此而降了,卻不知這會把他們關在何處?”

“關在知州衙門裡,胡大哥親自帶人看着,等城中局面安定下來,咱們再商量如何處置他們。”

“也好,眼下救火和安置百姓事大,俘虜的事倒不急。”說到這裡,宋襄公看着城中,一臉憂慮道:“這場大火下來,也不知要死多少人。”

周士相不知如何安慰,只能道:“事已如此,唯有竭力補救了。”

“是啊,竭力補救吧。”

宋襄公嘆了口氣,他也不是多愁善感之人,更非聖人,知道如今後悔也沒用,死人再多也不如活人重要,當務之急還是趕緊把火撲滅,穩定人心,一切等到天亮再說。

第281章 攻打增城第三百一十章 砍人不砍馬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守 1第九百九十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戰 十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兵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顆心涼個徹底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軍今天請假,明天開始努力更新第九百四十一章 土匪安敢欺我!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一千四十五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七百一十二章 心腹大患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我是去娶媳婦的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一百一十七章 正法第五百八十一章 憑啥我不能做巡撫?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戰精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幹了這一票!第六百九十四章 事情鬧大了第九百二十九章 官府到底姓什麼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出你們的威風來!第七百四十七章 活捉嶽樂第九百三十章 該抓就抓 該殺就殺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五十二章 賞格第一千五十四章 始作俑者,無後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第八百九十三章 大帥做天子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一百八十三章 旨意第九百五十章第四百七十二章 信王爲何不見你第五百三十六章 廣西狼兵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八百四十二章 陰森恐怖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三百九十章 易幟反正 下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帥做天子!第六百九十章 漕糧一斷,京師必亂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八百九十章 賊秀才陣亡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七百四十章 戴罪立功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當兵就當新一軍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陝西的漢子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一千五十一章 一劍無血第七百七十五章 八大皇商 殺雞取卵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灣大火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上死第七百零五章 打滿州易,打唐三水難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爲順民第一千九十九章 亂民,不足慮也!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七十一章 抄家第三百一十七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八百五十六章 戴家莊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心中的辮子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廟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千秋李晉王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許欺負我額娘第二百六十三章 滿兵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七百零五章 打滿州易,打唐三水難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后家也要清第七百八十二章 大破滾江龍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明出不了諸葛亮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三百二十一章 朕不怕死第六百七十七章 贖城費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軍使第五百一十七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城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個什麼東西
第281章 攻打增城第三百一十章 砍人不砍馬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守 1第九百九十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戰 十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兵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顆心涼個徹底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軍今天請假,明天開始努力更新第九百四十一章 土匪安敢欺我!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一千四十五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七百一十二章 心腹大患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我是去娶媳婦的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一百一十七章 正法第五百八十一章 憑啥我不能做巡撫?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戰精兵第三百六十六章 幹了這一票!第六百九十四章 事情鬧大了第九百二十九章 官府到底姓什麼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出你們的威風來!第七百四十七章 活捉嶽樂第九百三十章 該抓就抓 該殺就殺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五十二章 賞格第一千五十四章 始作俑者,無後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第八百九十三章 大帥做天子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一百八十三章 旨意第九百五十章第四百七十二章 信王爲何不見你第五百三十六章 廣西狼兵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八百四十二章 陰森恐怖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三百九十章 易幟反正 下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帥做天子!第六百九十章 漕糧一斷,京師必亂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八百九十章 賊秀才陣亡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七百四十章 戴罪立功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當兵就當新一軍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陝西的漢子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一千五十一章 一劍無血第七百七十五章 八大皇商 殺雞取卵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灣大火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上死第七百零五章 打滿州易,打唐三水難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爲順民第一千九十九章 亂民,不足慮也!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七十一章 抄家第三百一十七章 賊秀才好大膽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八百五十六章 戴家莊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心中的辮子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廟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千秋李晉王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許欺負我額娘第二百六十三章 滿兵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七百零五章 打滿州易,打唐三水難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后家也要清第七百八十二章 大破滾江龍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明出不了諸葛亮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三百二十一章 朕不怕死第六百七十七章 贖城費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軍使第五百一十七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城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個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