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

周士相沒有足夠兵力用於湘、鄂鎮守,也無足夠合格官吏用於兩省治理,因此他就算拿下兩湖,沒有數年時間也是無法消化這個勝利果實的。且到時他面臨的就不是單一憑藉地利封鎖雲貴清軍,而是要在湘黔、桂黔、湖北、湖南四個方向同時面對清軍的壓力。

四面同時受敵,以現在的太平軍兵力和實力而言,是無論如何也撐不下來的。一發而動全身,四面只要有一面失敗,其餘三面便都要被影響。所以周士相需要一支友軍替他分擔兩面或至少一個方向的壓力,闖軍餘部夔東兵無疑是個好的選擇。

周士相和夔東兵定下的協定是太平軍只取湖南的靖州、保靖州、沅州、辰州、常德,其餘府縣由夔東兵負責奪取佔領。其中湖北重鎮武昌和湖南重鎮長沙將由兩軍合力攻取,事成之後,太平軍讓出常德,以湖北全省供夔東兵養兵。而湖南方面,除上述已被太平軍佔領的州縣外,湘南的全州、永州、衡州、寶慶四府也歸太平軍,餘下各府歸夔東兵。

如此,就在確保湘黔邊境的前提下獲得稍加富饒的湖南四府錢糧支撐湘黔一線太平軍用兵。而夔東兵也能憑藉一個半省的地盤獲得喘息和體整壯大之機,一方面替太平軍撐住北方戰線,吸引北方清軍注意力;另一方面又能夠有力量支援湘黔邊境的封鎖。

周士相承諾在夔東兵入兩湖之前,由太平軍獨立應對貴州方面清軍壓力,所以周士相必須肅清湘黔邊境的土司力量,確保湘黔邊境被太平軍牢牢封鎖。否則任由這些土司武裝力量存在,始終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再者,周士相也迫切需要這些土司控制下的青壯人口補充太平軍,也需要人力恢復湘西被破壞怠盡的生產。

與夔東集團的談判,周士相付出了最大的誠意,某種程度上他爲太平軍謀取的地盤是在孫可望經營湖南防線的基礎上確定,也竭力壓制了部下們對於擴大地盤的渴望,壓制了自己內心對於太平軍獨擁四省的**。

貪多嚼不爛,多大的碗盛多少飯,吃的多了,那胃子可撐不住。

正如爲湘西平匪制定中心區、邊緣區一般,廣東同樣是太平軍的核心區域,而廣西和新佔領的湖南數府州縣則是邊緣的邊緣。佔領這些邊緣地帶的目的只是確保核心區的安全,確保有一個足夠大的緩衝區以減輕核心區的壓力。

只有徹底消化核心區,建立核心區不可動搖的政權,徹底動員核心區的人力、物力,培養出屬於太平軍的軍政人才,周士相才能考慮消化邊緣區,從而將邊緣區轉化爲核心區再去開拓新的邊緣區,以期建立一個穩定的,可以源源不斷提供錢糧,提供兵員,提供裝備的根據地。

這和太平軍一開始採取的流寇方式壯大有異曲同工之效,只不過同樣是滾雪球,前者真正遇到危機很可能一砸就碎,後者卻能承受失敗,會通過自身機制快速補充損失,修補傷口,讓太平軍有能力再戰,而不是就此崩潰,成爲歷史的過眼煙雲,成爲漢家兒郎最後的哀歌。

編組湘西剿匪軍便是基於這個戰略的一個延伸,以剿平土司武裝力量獲得錢糧、人口資源,保證湘黔邊境治安穩定,同時也可通過烈度不太大的剿匪戰鬥磨合新編剿匪軍,鍛鍊剿匪軍的戰鬥力。

最重要的是,新編的剿匪軍六鎮是周士相爲應對雲貴清軍瘋狂來撲準備的最大一支後備兵團,也是他手中最大的一支機動兵力。

原本週士相是想讓夔東兵脫困之後立即協助封堵湘黔邊境,然而夔東傳來的消息卻不容樂觀,十三家兵馬在重慶遭二譚叛變,損失慘重,除有小闖王之稱的李來亨和郝搖旗部實力未損外,其餘十家都蒙受巨大損失,甚至連士兵的兵器都難也湊齊,軍中一件像樣的盔甲都沒有。而李來亨和郝搖旗所部雖未在重慶遭受損失,但比袁宗第、劉體純等部也好不了多少。

夔東實在是太窮了,據代表夔東前來談判的於.大海、王光興等人說,他們的士兵在最困難的日子裡兩天才能吃上一頓飯,而衣服是破了補,補了爛,爛了再補,後來甚至連補衣服的料子都沒有,跟個叫飯花子似的。兵器同樣也是破破爛爛,和清兵比起來差的不能再差,家眷們也是三餐不斷,許多人餓得好似皮包骨。可即便如此,他們也一直在堅持戰鬥,不願向韃子屈服。這一次若不是二譚叛變,他們很可能已經拿下重慶。

王光興說小老虎李來亨和袁宗第他們得知太平軍爲他們解開了清軍口子都很感激,督師文安之也激動的落了老淚。原本文督師準備親來常德與周士相會面商議兩家聯軍之事,但因在去重慶的路上染了風寒不能成行,李來亨他們又忙於安置重慶撤下來的敗兵,所以便先遣於.大海和王光興前來會面。

王光興同時坦誠相告,便是太平軍放開了夔東兵入湘口子,但短期內夔東兵能夠入湘的兵馬也不會多,且不可能如周士相所想那般投入封堵雲貴清軍的戰事之中,只能先向湖北發展,以佔領足夠多的地盤,獲取足夠多的糧食和裝備接濟留在夔東的其餘兵馬,等他們有了出兵能力後才能入湘和太平軍聯合作戰。

周士相知道夔東兵這些年過得很慘,夔東這地方,你就是條強龍來了也得趴着,因爲這地方便是在後世也是極度貧困地區,更休說現在了。李來亨他們能夠在這貧瘠之地立足,堅持抗清實屬不易。出於對這些漢人英雄的敬佩,周士相不斷讓步,付出最大誠意,同意了夔東兵暫不出兵湘黔邊境,由太平軍獨立應對貴州清軍。

這樣一來,剿匪軍的重要性越發突顯出來。爲了讓剿匪軍儘快磨合出來,周士相放了最大的權力給剿匪衙門,哪怕湘黔邊境再緊張,他也不從剿匪軍抽兵,只待土匪徹底平定,剿匪軍能夠適應戰事所需爲止。

如此一來,封堵湘黔邊境的重任落在了鐵毅的第二鎮和蘇納的第六鎮、郭登第的第九鎮、齊豪的炮鎮身上。

鐵毅的第二鎮在抽調一旅赴湘西組建剿匪軍後,餘下兩旅兵又抽調了一些軍官老兵,在常德綠營的基礎上擴編了兩旅,兵力9700餘人。相較之前,第二鎮戰鬥力有所下降。

蘇納的第六鎮在靖州時便以丙旅爲基礎擴充三旅,使得鎮部實轄五旅兵。組建湘西剿匪軍時,第六鎮的乙旅被調了過去,現蘇納部實有四旅兵,兵力也是不到萬人。其中甲旅爲原建制,戰鬥力最強。丙旅與新一旅、新二旅都是新編旅,兵員多是降兵和民夫,戰鬥力較弱。軍部給這三個新編旅給出的評價是稍強於綠營。

威遠侯郭登第的第九鎮在駐沅州時整編了一旅降兵,其後又調了兩旅兵參與剿匪軍的組建,現下鎮部實轄只兩旅兵不到5000人。

齊豪的炮鎮也進行了擴充,現實有兵員8000。炮鎮一部駐靖州,一部駐沅州,另有兩營留在柳州和桂林。軍部建議將炮鎮以營爲編制分配各鎮,以使各鎮獨立擁有附屬炮營,如此便於指揮,也能加強各鎮火力。如現在這般將炮兵集中使用,一來運動困難,二來不便指揮。

齊豪也向周士相提出了這個問題,認爲他的炮鎮在諸次戰鬥中都是被分開使用,從未集中。而無論同清軍進行何等規模的戰鬥,單獨集中炮鎮也無必要,相反應採納軍部意見,將炮鎮分配各鎮使用。

周士相同意軍部和齊豪的看法,命各地炮兵歸所在地鎮一級指揮。如沅州的炮兵便歸駐沅州的第九鎮指揮,靖州的炮兵歸駐靖州的第六鎮指揮。

邵成國的騎兵旅沒有進行多少擴充,主要因爲湖南清軍都是綠營,沒有騎兵,繳獲不多。

十一月十七日,周士相命令鐵毅率第二鎮兩旅兵駐常德監視湖北清軍動向,接應夔東兵出來,另外兩旅兵則調往沅州加強沅州守軍力量。等夔東兵出來後,鐵毅則將常德讓出,率那兩旅立即趕來沅州。

同時從蘇納部調一旅,連同邵成國的騎兵旅組建東進支隊,該支隊由齊豪率領,負責攻略寶慶、永州、全州、衡州四府。

周士相給齊豪的命令是不顧一切搶糧食。

奪取湘黔這幾個州縣時,太平軍繳獲了不少從長沙往貴陽輸送的清軍糧草,但相對戰事的長期需要,這些糧食顯然不夠,因此周士相需要大量的糧食。(未完待續。)

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帥做天子!第三十九章 夫子第四十三章 太平第一百七十二章 攻守 十一第九百一十九章 長公主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勤王救天子第五百三十二章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第八百三十二章 瞎子,我們走!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一千六十九章 大寇雲集第六十三章 搶劫第八百二十六章 孔四貞第一百六十九章 攻守 八第七百三十九章 陰兵過道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六百九十八章 官兵真的殺人了?第一千五十一章 一劍無血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一百七十三章 攻守 十二第三章 復仇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六百七十九章 糜爛 議和第二百六十九章 嶺南三忠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法西斯書社第九百二十章 齊王妃第二百三十二章決戰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二百一十九章 慘烈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復仇之戰的號角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二百三十九章 決戰 九第六百零九章 有士來投第六百九十一章 明黎南定條約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三百四十四章 搶劫澳門第二章 家恨第四百二十四章 出兵東征第九百一十八章 江淮經略使第三十八章 大義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帥做天子!第一千零二章 吳三桂要北京,我們要關外第五百一十三章 擒賊先擒王 上第二百四十章 決戰 十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漏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七百四十章 戴罪立功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守 十第二百零二章 跑單第九百一十八章 江淮經略使第五百零六章 敵人兇惡就要退縮嗎!第八百六十二章 改了滿名你還是漢人第九百七十九章 探花不值一文錢開單章 求訂閱第九十四章 去留第五百四十六章 二譚驚變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二十三章 斬首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六百六十八章 齊王之事可當真?第一百八十六章 局面 下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八百一十四章 我不說話第一千四十章 漢人香第六百七十八章 驕橫明軍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612章 天子棄國開單章 求訂閱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渡孤去崇明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二百四十章 決戰 十第五百四十章 那秀才真是來勤王的麼?第六百零二章 以他族之血養我族之兵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義王不如狗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七百四十四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帥錯了第七百二十五章 蒙古韃子請我們做事?第七百零七章 狗官,你將提督當什麼人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吳克善在哪!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一千四十章 漢人香
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帥做天子!第三十九章 夫子第四十三章 太平第一百七十二章 攻守 十一第九百一十九章 長公主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勤王救天子第五百三十二章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第八百三十二章 瞎子,我們走!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一千六十九章 大寇雲集第六十三章 搶劫第八百二十六章 孔四貞第一百六十九章 攻守 八第七百三十九章 陰兵過道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六百九十八章 官兵真的殺人了?第一千五十一章 一劍無血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一百七十三章 攻守 十二第三章 復仇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六百七十九章 糜爛 議和第二百六十九章 嶺南三忠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法西斯書社第九百二十章 齊王妃第二百三十二章決戰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二百一十九章 慘烈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復仇之戰的號角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二百三十九章 決戰 九第六百零九章 有士來投第六百九十一章 明黎南定條約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三百四十四章 搶劫澳門第二章 家恨第四百二十四章 出兵東征第九百一十八章 江淮經略使第三十八章 大義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帥做天子!第一千零二章 吳三桂要北京,我們要關外第五百一十三章 擒賊先擒王 上第二百四十章 決戰 十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漏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七百四十章 戴罪立功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守 十第二百零二章 跑單第九百一十八章 江淮經略使第五百零六章 敵人兇惡就要退縮嗎!第八百六十二章 改了滿名你還是漢人第九百七十九章 探花不值一文錢開單章 求訂閱第九十四章 去留第五百四十六章 二譚驚變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二十三章 斬首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六百六十八章 齊王之事可當真?第一百八十六章 局面 下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八百一十四章 我不說話第一千四十章 漢人香第六百七十八章 驕橫明軍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612章 天子棄國開單章 求訂閱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渡孤去崇明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二百四十章 決戰 十第五百四十章 那秀才真是來勤王的麼?第六百零二章 以他族之血養我族之兵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義王不如狗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七百四十四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帥錯了第七百二十五章 蒙古韃子請我們做事?第七百零七章 狗官,你將提督當什麼人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吳克善在哪!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一千四十章 漢人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