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誰贊成 誰反對

胡啓立部本爲廣東綠營督標,反正時有督標兵千餘,又有順德營兵9oo餘隨之一同反正。三江口之戰結束後,胡啓立率所部2ooo兵奪取惠州府城歸善縣,設計騙開城門後便殺奔府衙,脅迫清廷委任的惠州知府馬安民與之一同反正。

馬安民本是明朝的連化知州,紹武政權覆沒後開門向清軍請降,被清廷任命的兩廣總督佟養性留任,後來李成棟反正歸明,這馬安民卻是長了心眼,沒敢跟着一起換上明朝官服,而是連夜將官印帶着跑到北面的贛州。結果李成棟敗亡後,“未從賊”的馬安民便官運亨通起來,先是從連化那個散州調到肇慶任通判,後來又接了往廣州任參政官的惠州知府王章鈞的位子。短短十年,從一個七品的散州知州做到四品的大府知府,不能不說馬安民當年的選擇頗是有眼光,若當年走錯一步,今日的他只怕早已成了一具白骨。

眼下形勢,雖說太平軍佔了廣州,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繼茂一死一降,滿州將軍哈哈木連同滿城都叫太平軍給幹掉,可馬安民還是不看好南明,畢竟和已佔大半天下的大清相比,南明這氣數真的不行。當年李成棟反正時,廣東全省地盤轉瞬歸了明朝,可結果又如何?

大勢逆不得啊!

馬安民不想反正,他想跑,和當年聞知李成棟反正一樣趕緊跑,然而馬知府的度卻是慢了一步,在他剛把官印揣在懷中時,胡啓立的兵就衝進了府衙。

“馬大人可願歸明?”

胡啓立叫人將刀架在馬安民脖子上,也不與他多說,但問他願還是不願,若不願這刀便砍下去了。

一番猶豫之後,怕被清廷清算可更怕死的馬知府選了條他非常不願意走的路——反正歸明。

馬安民是違心答應胡啓立反正的要求,表面上十分配合胡啓立接收惠州地盤,背地裡卻派人往潮州吳六奇那裡求援,甚至將自己迫不得已歸明的苦衷也寫了封血書央求吳六奇替他遞上京師,免得他日大軍殺到,清廷不問青紅皁白將他腦袋也砍了。至於書寫所用的血到底是他馬知府的還是另有他人,卻是個不能說的事了。

有了馬安民明面上的配合,胡啓立接收惠州各縣進展很順利,那些清廷委任的知縣大多響應了知府大人的“號召”,人人都換了一身嶄新的大明官服,不過真正把辮子割了的卻只有龍川和海豐兩個知縣,其他各縣的太爺腦袋後還掛着辮子呢。

不過胡啓立雖然已經反正歸明,可部下很多人也沒有割辮,甚至連胡啓立本人也沒有將辮子割掉,以致於百姓們常看到一幫明軍在幾個留着辮子的官員帶領下到處抄家,美其名曰“勸糧”,有好事的問起來,那幫明軍多半還會說這是與廣州的太平大軍學的。

有鑑於太平軍的成功事蹟在,胡啓立也算是有樣學樣了,不僅學太平軍“勸糧”徵收他的軍餉錢糧,還學太平軍大滾雪球,瘋狂在惠州境內收編綠營,招納土匪,強徵青壯,短短數月便將所部2ooo兵擴至一萬四千兵。

擴充實力同時,胡啓立又以惠州總兵的名義大肆封官,不僅追隨其反正歸明的部將都升官晉爵,那些招降來的營兵和土匪的大小頭目也是人人給官。官印不夠便拿木頭來刻,導致惠州一夜之間出現數百拿着木頭官印往各縣接防的官,同一個縣竟然能出現兩個守備出來!

這些“木頭官”把個惠州鬧得烏煙障氣,百姓怨聲載道。此種作爲,不僅廣州的周士相不屑,違心反正的馬安民更是心下譏諷,認爲胡啓立行事如此荒謬,在惠州肯定是站不住腳的。

果不其然,潮州的吳六奇在和胡啓立部小規模試探幾次後,突然調重兵於碣石衛重創了胡啓立手下大將韓朝宗部,兵進6豐,揚言要在惠州過春節。

聞知消息,馬安民欣喜若狂,偷偷聯絡了惠州城中一些被胡啓立勸過糧的士紳大戶,準備在吳六奇大軍到來時開門做內應,哪曾想胡啓立卻向廣州的太平軍求了援,結果“大力將軍”連太平軍的影子都沒看到便匆忙率部東撤,被太平軍的騎兵攆上後連敗兩陣,傷亡千餘人。回到潮州的吳六奇不敢與太平軍野戰,縮在潮州城中再也不敢出來,任由太平軍將潮州附近變成了“無人區”,掠去無數錢糧物資和人口。

吳六奇不頂用,馬安民只能將恢復惠州的希望放在了簡親王濟度所率的滿蒙漢大軍身上了。他在惠州日夜想着的就是簡親王大軍能夠蕩平太平寇和胡啓立這個王八蛋,可等來的消息卻是簡親王大軍被太平寇包圍在碣石衛,最後蒙古兵殺害簡親王向太平寇投降了!

這個消息不亞晴天霹靂,馬知府如同聽聞噩耗,當時臉就白了,手也哆嗦了,連着幾天在府衙吃不下飯,睡不得覺。馬安民的幾個親信知道知府老爺爲何害怕,他們也參與了馬安民勾結吳六奇,聯絡城中士紳的事,擔心胡啓立知道這件事後會要他們腦袋,於是便有人不甘等死,要馬安民鋌而走險,趁城中明軍不多趕緊聯絡人手搶佔惠州城,然後動全城百姓上城堅守,怎麼也要撐到朝廷再調大軍前來。

馬安民同意了親信的建議,可先前聯絡的那些士紳大戶這會卻對他這個知府避之不唯恐不及,派去聯絡的人一個也進不了他們的家門,沒有這幫在城中有勢力的地頭蛇支持,馬安民一個光桿知府能成什麼事,難不成靠這幾個親信去衝散胡啓立留下的幾百營兵不成?

馬安民想過要自殺,可卻是怎麼也沒法對自己下得了這個狠手,幾個親信見狀,知道指望不了知府了,便也各自逃命去了。樹倒猢猻散,馬安民在府衙渾渾噩噩等了十多天後,突然來了一隊胡啓立的兵,說是奉太平軍統帥、大明興平伯的命令,要馬知府立即前往6豐議事。

除了知府馬安民,惠州各縣的知縣官全部接到了通知趕到6豐,在海豐的惠州總兵胡啓也帶着總將王大林等人到了6豐。一進城,胡啓立便向一直在6豐的部下韓朝宗打聽周士相召他前來的目的,韓朝宗卻是不知。

四月二十三日,周士相在6豐縣衙召見了惠州文武數十人。屁股剛一坐下,胡啓立就領着一衆文官向周士相見禮,待他們行禮後,周士相開誠佈公告訴他們自己決意改編惠州兵,將惠州兵整編爲太平軍的第七鎮,惠州民政也將由廣州的布政使司衙門接管,原有各官堪用者留任,不堪用者廢黜,以此整肅惠州吏治。

“東征之役全捷,僞親王濟度授,僞兵萬餘人皆降,粵東再不復爲僞兵所脅,故本伯決意回師廣州,稍作休整便率精兵入廣西勤王。勤王之前,本伯卻要整頓廣東軍政,以求號令嚴明,政令通暢。日後廣東各府兵事盡歸軍帥府會理,民事則由布政使司衙門辦理。各地鎮守之將不得再有私兵,皆入太平軍建制聽調聽用。反正各官也當由有司考覈,或升任,或留任,或罷黜。現在,本伯需要知道一件事,那便是,”說到這裡,周士相起身掃視了一衆還沒反應過來的惠州官員,大聲問道:“誰贊成,誰反對!”(未完待續。)

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明還有救第四百章 保護殿下第七十三章 正軌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死澳門第六百四十九章 亂刀分屍第七百章 鎮反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來,故都見!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一千九十三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錦衣衛上門第九百三十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三百零八章 本帥向來英明第四十二章 綁票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六百章 爲了糧食開戰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路 滿江紅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一千零五章 誰做天子我決定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勸登基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三百六十四章 雄關漫道真如血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一千一十六章 我父子倆負了你什麼!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五百三十二章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第三十五章 民心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二百七十章 讀書人第九百六十四章 瞎子李逛青樓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一百一十二章 火銃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打就打最強的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小國公夫人第七十二章 營老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們去湖南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八零八章 將軍何忍!第一千五十四章 始作俑者,無後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一千一十七章 我替晉王殺你!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九百四十二章 庫恩布 于成龍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州衣冠滿州帽第二百零三章 炸營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我是去娶媳婦的第十三章 刁民第二百四十章 決戰 十第七百零三章 誓師北伐第282章 大家都罵娘第六十章 礦工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二百三十六章 決戰 六第四百五十三章 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第四百零二章 危險的太平軍第四百一十九章 糧草先行第四百零三章 信大帥 得永生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開城便屠城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三百七十四章 靖南王福晉第一千二十九章 經濟越發達,糧食就越少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三十七章 麻煩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馬察泰,我是蘇納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公主出嫁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五百七十七章 死便死吧更新說明第三百八十章 就是這個車輪第一千八十三章 請晉王襄助一二第三百零五章 漢人得勤快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第二百零一章 女人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韓王也可做的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一千八十三章 請晉王襄助一二第九十章 情報
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明還有救第四百章 保護殿下第七十三章 正軌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死澳門第六百四十九章 亂刀分屍第七百章 鎮反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來,故都見!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一千九十三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錦衣衛上門第九百三十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三百零八章 本帥向來英明第四十二章 綁票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六百章 爲了糧食開戰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路 滿江紅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一千零五章 誰做天子我決定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勸登基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三百六十四章 雄關漫道真如血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一千一十六章 我父子倆負了你什麼!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五百三十二章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第三十五章 民心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二百七十章 讀書人第九百六十四章 瞎子李逛青樓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一百一十二章 火銃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打就打最強的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小國公夫人第七十二章 營老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們去湖南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八零八章 將軍何忍!第一千五十四章 始作俑者,無後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一千一十七章 我替晉王殺你!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九百四十二章 庫恩布 于成龍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州衣冠滿州帽第二百零三章 炸營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我是去娶媳婦的第十三章 刁民第二百四十章 決戰 十第七百零三章 誓師北伐第282章 大家都罵娘第六十章 礦工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二百三十六章 決戰 六第四百五十三章 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第四百零二章 危險的太平軍第四百一十九章 糧草先行第四百零三章 信大帥 得永生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開城便屠城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三百七十四章 靖南王福晉第一千二十九章 經濟越發達,糧食就越少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三十七章 麻煩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馬察泰,我是蘇納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公主出嫁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五百七十七章 死便死吧更新說明第三百八十章 就是這個車輪第一千八十三章 請晉王襄助一二第三百零五章 漢人得勤快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第二百零一章 女人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韓王也可做的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一千八十三章 請晉王襄助一二第九十章 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