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擴軍 上

蘇日勒的反水使得太平軍東征之役落下帷幕,看到濟度人頭後,周士相履行了他的諾言,允許碣石衛殘餘清軍投降,共得蒙古兵3120人,滿州兵148人,漢軍275人。另得戰馬2850匹,鎧甲1460幅,武器若干。

東征之役,太平軍共計消滅清軍14000餘,其中滿州兵1200餘,蒙古兵1500餘,漢軍4600餘,北方綠營兵4000餘,潮州綠營3000餘。

清軍先後陣亡烏真超哈統領、續順公沈永興、滿州前鋒營都統季達禮、廣東提督吳六奇以下滿蒙漢將校123人。清軍統帥定遠大將軍、簡親王濟度、都統納海、貝勒杜爾佑等人爲蒙古兵所殺。另有歸德總兵劉忠、南陽總兵張超等人率部投降。真定總兵楊鎮威、通州總兵張膽則一死於病,一死於內訌。

濟度死後,周士相立即命來降蒙古兵往普寧攻打盧光祖部,原以爲盧光祖會逃回潮州堅守,不想在看到蒙古兵已經歸降太平軍後,盧光祖立即派人送上降書,率所部四千營兵並潮州城易幟投降。

決定投降時,盧光祖唯恐福建綠營不肯一起降,便誆來福建將領,于軍帳後伏下刀斧手,待福建將領入帳後刀斧手一齊衝出,轉瞬便將福建將領宰殺。爾後,盧光祖命李天水、石慶等軍官帶人控制福建營兵,派人往太平軍遞上降書。與盧光祖一同投降的還有潮州知府吳文憲、海陽知縣宋國忠等清廷委任的官員。

周士相知道盧光祖是真心投降,因爲濟度的死讓這個烏真超哈副統領沒了選擇,清廷肯定要追究親王戰死的責任,到時他這個敗逃回去的漢人肯定要被當替罪羊宰了,所以他唯一的選擇只能是投降。

接納盧光祖投降後,周士相又命歸降的潮州知府吳文憲帶人往仍爲清軍控制的潮州各縣勸降,明言有不降者則太平大軍即日便至,破城之後不論官吏軍民,老弱婦孺一律屠之。

受濟度之死及屠城威逼,潮州各縣紛紛易幟。除已爲太平軍佔領的普寧、惠來及易幟的潮州府城所在海陽縣外,潮州其餘各縣相繼歸明,共得揭陽、程鄉、饒平、鎮平、大埔、平遠、澄海七縣,計有丁口八萬四千,實有人口13萬6000餘人。另得七縣駐防營兵3000餘。

七縣清廷委任的官吏盡數投降,無一閉城反抗者。對於這些降官,周士相一律留任,潮州知府也叫吳文憲繼續當着,只調那些營兵至普寧接受整編。

潮州境內除縣城外,另有大小寨子百多處,周士相命盧光祖部掃平這些寨子,願降者一律整冊造丁,不降者全寨拔除。在盧光祖部和各縣歸降營兵的協助下,只用了半個月時間便將這些堡寨盡數拔除,得丁口兩萬多,內中青壯五千餘。

大戰之後的太平軍急需補充,原有四鎮要擴至八至十鎮,以應付接下來的西征之役,故除了投降和俘虜的清軍一律納入太平軍外,那些隨軍民夫也沒有被放回,周士相又叫潮州各縣按三丁抽一的辦法挑選精壯送至普寧,如此又得7000丁壯,加上先期歸降的清軍和民夫,僅在潮州,就有兩萬餘人可供太平軍補充。

第一鎮在玄武山大戰時傷亡最爲慘重,三旅只剩一旅兵,急需補充。周士相命從降軍中選5000人調入第一鎮,計從歸德總兵劉忠部降兵選500人,南陽總兵張超部選400人,潮州綠營選600人,盧光祖部選1200人,漢軍選200人,餘下從潮州駐防營兵及青壯中選調,如此將第一鎮補充完整。

鑑於來降蒙古兵達到了三千餘人,若獨編一部恐日後難制,周士相便在第一鎮、第二、第三鎮再建一騎兵營建制,將蒙古兵分拆調入各鎮。此舉雖讓蘇日勒不滿,可在太平軍的強勢之下卻也不得不行之。如此,第一、第二、第三鎮計有步軍三旅7475人外再有一營騎兵775人,實有兵員爲8250人。

餘下蒙古兵仍編入騎兵旅,各鎮騎兵營非戰役集結時由各鎮單獨指揮,若遇會戰時,則由軍帥府視會戰規模調度各鎮騎兵歸騎兵旅建制統一指揮。

第一鎮在人員補充到位後在普寧休整三日後立即經陸路回廣州。周士相又成立第六鎮,以滿州人蘇納爲鎮將,盧光祖爲副將。第六鎮兵員由福建兵、潮州兵及潮州青壯組成,不編騎兵營,實有兵員7475人。

蘇納得知自己被委以鎮將,很是歡喜,向周士相請了令,特意將碣石衛隨鄂多投降的那百餘滿州兵都要到自己鎮下。對此,周士相欣然同意,命蘇納自行安排那些滿州兵,營校以下軍官任命可自決。

第六鎮的補充時間稍長,加上需要適應太平軍的軍制,旅校一級的軍官也需從太平軍老鎮調入,故而在普寧休整了半個月便移至惠州海豐駐防。

原駐普寧的第五鎮被調至潮州駐防,第五鎮本是廣州投降綠營兵改編而成,在潮州打糧時抓了不少清兵俘虜和寨兵,兵員方面不需補充,只是戰鬥力卻是不高,且軍紀也是不堪。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周士相命第五鎮和第二鎮各調換一個旅,將第五鎮的黃四成旅和第二鎮的於世忠旅調換,如此既保證了第五鎮的戰鬥力,又確保第五鎮的軍紀可以受到有效監督。

於世忠旅在陸豐保衛戰期間表現出了超強的戰鬥力,雖然於世忠的練兵方法學的是戚家軍,和周士相的步軍操典有所不同,但只要能出戰鬥力,周士相併不介意於世忠的練兵方法,他倒是很欣慰戚家軍能在太平軍中得到延續。

光有一個於世忠還足以穩定第五鎮,周士相又命宋襄公立即從廣州抽調安軍使補入第五鎮,以確保第五鎮的軍紀。周士相給趙自強下了嚴令,禁止再在潮州擄掠。光有口頭警告還不行,調入於世忠旅是一個手段,駐防海豐的第六鎮也是懸在趙自強頭上的利刃,若他不遵軍令,內有於世忠旅,外有第六鎮,足夠讓趙自強掂量份量了。

第二鎮暫時還沒有返回廣州,解決潮州的事情後,周士相必須解決惠州的事情,他意將胡啓立部整編爲第七鎮。(未完待續。)

第一千九十三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八百七十三章 該死的多爾袞餘孽第二百三十九章 決戰 九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九百七十二章 朱家早就完蛋了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一千九十章 納蘭第一千五十六章 西班牙 紅毛鬼第九百三十九章 督師連城壁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關第九百九十章 圍點打援第628章 王爵以待第六百五十六章 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九百零八章 梅花山 可不訂第六百零五章 平西王的賣命錢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死第七百五十一章 親王與驢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八百一十二章 官兵進府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靖南王福晉第九百四十章 督師之苦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死第一千九十八章 汪士榮在此!第四百九十章 獅子大開口的宗室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帶朕走!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奶就是娘第二百六十章 優待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役使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能讓南蠻子走!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廟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八百八十三章 費揚古,我們回老家吧第九百二十章 齊王妃第八百九十六章 太平寇來了第一千四十章 漢人香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們去湖南第四百八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四百五十三章 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第七十九章 首級第六章 敬佩第八百六十三章 斬將奪旗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袍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二百一十一章 解圍?第一千九十章 納蘭第六百七十八章 驕橫明軍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開城便屠城第一千七十九章 匹夫血 不會冷第七百五十一章 親王與驢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放下武器,送爾歸國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七百四十二章 本王親自去抓張煌言!第五百六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之爭第四十六章 侍女經一百二十四章 兇光第三百一十一章 滿州娘們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家一家的抄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婆?齊王?安南?第八十九章 措施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朕意不可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他們告去第一百三十七章 潰逃第八零八章 將軍何忍!第一千一十三章 天子安危事大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九百九十三章 毒藥苦口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三十一章 捨命第五十一章 明軍第六百四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十九章 晦氣第八百七十六章 小伯爺,莫怪我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關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牆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一百六十九章 攻守 八
第一千九十三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八百七十三章 該死的多爾袞餘孽第二百三十九章 決戰 九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九百七十二章 朱家早就完蛋了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一千九十章 納蘭第一千五十六章 西班牙 紅毛鬼第九百三十九章 督師連城壁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關第九百九十章 圍點打援第628章 王爵以待第六百五十六章 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九百零八章 梅花山 可不訂第六百零五章 平西王的賣命錢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死第七百五十一章 親王與驢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八百一十二章 官兵進府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靖南王福晉第九百四十章 督師之苦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死第一千九十八章 汪士榮在此!第四百九十章 獅子大開口的宗室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帶朕走!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一千章 總動員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奶就是娘第二百六十章 優待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役使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能讓南蠻子走!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廟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八百八十三章 費揚古,我們回老家吧第九百二十章 齊王妃第八百九十六章 太平寇來了第一千四十章 漢人香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們去湖南第四百八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四百五十三章 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第七十九章 首級第六章 敬佩第八百六十三章 斬將奪旗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袍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二百一十一章 解圍?第一千九十章 納蘭第六百七十八章 驕橫明軍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開城便屠城第一千七十九章 匹夫血 不會冷第七百五十一章 親王與驢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放下武器,送爾歸國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七百四十二章 本王親自去抓張煌言!第五百六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之爭第四十六章 侍女經一百二十四章 兇光第三百一十一章 滿州娘們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家一家的抄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九百九十七章 朱三太子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婆?齊王?安南?第八十九章 措施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朕意不可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他們告去第一百三十七章 潰逃第八零八章 將軍何忍!第一千一十三章 天子安危事大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九百九十三章 毒藥苦口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三十一章 捨命第五十一章 明軍第六百四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十九章 晦氣第八百七十六章 小伯爺,莫怪我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關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牆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一百六十九章 攻守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