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獅子大開口的宗室

凌海將軍陳奇策的身後之事辦得極其哀榮,因老將軍身前並無多少家財,所以周士相拿出3000兩銀子交與陳奇策長子陳士邦,以用於喪事。與此同時,老將軍的遺奏快馬送往欽州,由欽州的總督衙門遞呈昆明,想必朝廷收到老將軍遺奏後會有相應蔭賞下來。

喪事結束後,按老將軍生前心願,其部水師正式改編爲太平軍的水師。周士相命吳遠出任水師統制官,實授總兵銜;參將周勝及鄭成魁出任水師副統制官,皆授副將銜。老將軍的幕僚胡德玉出任肇慶知府,老將軍長子陳士邦則出任新會知縣,其餘子弟周士相也都做了妥善安排,務求不讓老將軍部下有任何不滿。

因老將軍事先安排,加上主要將領都願意依靠越來越強大的太平軍,故而肇慶及新會水師的接收整編進行得很是順利。經清點統計,凌海將軍所部共有可用於海戰的福船78艘,鬥艦、海鶻、走舸等船68艘,此外四百料戰座船、四百料巡座船35艘、哨船、沙船等內河船隻78艘,另尚有數十艘在建。水師官兵7850人,總兵以下將校52員。

老將軍的部下中,參將周勝和鄭成魁在老將軍尚在之時就曾進言接受太平軍改編。前者和清軍有滅門之仇,平生所願便是殺進北京城滅他愛新覺羅全家,因此早想加入屢勝清軍的太平軍;後者則是在和周士相的合作中親眼目睹了太平軍是如何摧枯拉朽一步步壯大,又是如何全殲濟度大軍,故而亦有投靠之心。

從前太平軍沒有崛起時,周勝和鄭成魁跟着老將軍在沿海抗清,雖然水師規模大,戰鬥力也強,也屢屢重創清軍水師,可卻因無陸戰之力而無法在陸地立足,只能被清軍趕到海外孤島苦苦堅持。沒有一塊穩定的地盤,水師便沒有固定糧餉來源,朝廷又早就不管他們這些水師,廣東的總督衙門也開不出錢糧來,這便讓廣東各部水師難以維持。

在上下川島時,凌海將軍部下水師將士因爲無糧,甚至將戰船改作漁船出海打魚爲生。那些時日,水師上下對於前途都是絕望,直到老將軍毅然決然帶領他們前往新會。自那以後,水師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先是得了新會城立足,後又是取了肇慶。水師的戰船越來越多,士卒也是越來越多,地盤也是越來越大,士兵們再也不會因爲沒有吃的而將戰船開出去打魚。

這一切,都是怎麼得來的,水師上下無不清楚,所以對於強大的太平軍,他們打心眼裡親近且願意加入的,畢竟這年頭,只有加入強大的一方纔能吃飽肚子,活下去。將領們或許還有其他心思,封功蔭子,名揚千古什麼,士兵們卻是單純,吃飽肚子再報仇,誰能帶着他們報仇,他們就替誰賣命。

新會之戰時,吳遠是記名總兵,佔領肇慶後,老將軍爲他請功,朝廷來了旨意,實授吳遠爲廣東水師總兵官,隸凌海將軍屬。

吳遠沒有勸過老將軍加入太平軍,但也不反對此事,他是老將軍當年收養的孤兒,跟着老將軍二十多年,很大程度上將自己看作了老將軍的私兵私將。若是老將軍生前沒有作安排,吳遠或許也會考慮自立門戶,畢竟接受別人指揮和自己獨領一軍,還是有着本質的不同的。

寧爲雞頭不爲鳳尾,太平軍沒有水師,今後很長時間也將繼續依靠他,且自己又是朝廷實授的廣東水師總兵官,所以從前老將軍能從太平軍得到的好處,今後他吳遠一樣也能得到,甚至得到的更多。可現在老將軍已經作了安排,吳遠便息了那份自立門戶的心思,他也知道,若自己一心孤行,恐怕下面的人也不會答應,至少周勝和鄭成魁說不定就會帶着船直接跑周士相那裡去。於其自家內訌分家,倒不如大家一塊跟着周士相干,這樣水師也能保持團結,將來周士相真要虧待他們,大夥也能擰着一條繩跟他幹。

胡德玉從前是台山知縣,清軍入廣東後便投奔老將軍,一直做着幕僚事。他是有氣節的,要不然也不會風餐露宿的跟着水師天天在海上吃苦。他也沒有權利之心,要有,當年只怕早早降了清,十多年下來,在清廷那邊怎麼也能做到知府,混得好的話,說不得也能撈個巡撫做做,何必跟着快要完蛋的朱明等死呢。

胡德玉忠心大明,也一心爲老將軍謀劃,所以當初老將軍決定來解新會之圍時,他也勸過,後來也爲繳獲的戰利品和糧食等事和周士相的手下爭過,所爲卻不是飽他胡德玉的私囊,而是爲了老將軍及其麾下的數千水師官兵。

老將軍的死讓胡德玉很難過,但他知道眼下最要緊的是什麼,老將軍臨死前都在想着勤王救天子,身爲他的幕僚,又是大明的臣子,胡德玉便放下心中哀傷,竭力配合周士相整合水師,也欣然接受周士相所委的肇慶知府一職。哪怕他知道周士相併沒有委任知府的權限,也依舊坦然受之,所慮不過是想盡早安定肇慶局面,籌備西征勤王事。

水師整合完畢後,周士相又撥銀8萬兩擴大肇慶造船廠的規模,命船廠在八月前儘量多打造沙船出來,又命鄭成魁帶一支船隊先行沿柳江上溯至廣西境內探尋水道,偵測水文,爲太平軍大舉西進做好準備。

肇慶除了老將軍這一支力量外,還有一支力量,卻是鎮國將軍朱統。鎮國將軍爲武官正一品,郡王長子稱王長子,次子以下則皆爲鎮國將軍,再有子弟則爲輔國將軍。

朱統是寧獻王九世孫,清軍入關以後,大多數宗室選擇向清軍投降,如當年在杭州投降的潞王朱常淓等人。朱統卻堅決不向清軍投降,自散家財募義勇抵抗清軍,和在臺山堅持抗清的唐王朱韋鍔一樣,都是至死不降的宗室典範。

朱統自散家財堅持抗清的事蹟讓周士相很欽佩,可真正和這位鎮國將軍打交道,周士相卻總覺得自己很吃虧。因爲這位宗室實在是個異數,不論做什麼事,他都不肯吃虧,精於計較好像個商人般。在和他商談其部整編時,朱統表現出來可不是精明,而是近乎貪婪,或者說獅子大開口了。

陳奇策的水師被周士相收納後,朱統就知道太平軍接管肇慶再所難免,他無法拒絕太平軍對肇慶的接管,所以他精明的選擇配合。左右他麾下不過三四千兵,能打的戰兵實則只幾百人,真要不配合,不用周士相動手,陳奇策的那些部下也能吃了他。

實力弱小不代表朱統就甘心任由周士相擺佈了,他擺出宗室的架子,開口就跟周士相要兩鎮兵建制。這兩鎮兵不但要周士相給人給錢給糧,還要給軍械。

周士相覺得朱統真是有些無恥了,可對方擺出一幅忠心爲國的樣子出來,且大擺宗室架子,他這興平伯還真不好得罪於他,更不好用武力逼他就範,只能拿出耐心與對方好生商量。最終一番討價還價下來,朱統滿意的爲自己爭取了原本他就想好的條件——一個鎮的建制。

周士相給了朱統所部一鎮建制,定編爲太平軍第八鎮,除其所部四千兵外,又從水師擅陸戰的兵座抽調了千餘人,再加上郭之奇曾經在沿海招募的那兩千義勇,總算是湊齊三個旅。又從第三鎮和兵備講習所抽了100個低級軍官配到這個鎮,命其駐防肇慶。

肇慶的事情大致用了半個多月時間方理清,在這段時間,周士相相繼給駐各地的明軍將領發去請貼,請他們來肇慶協商勤王事。貼子一共發出20多份,回貼表示願意來的卻只7個人,其餘不是說要等總督衙門命令,便是找藉口推說不肯前來。而欽州的總督衙門和高州的四府巡撫那邊卻是連個回貼都沒有。

周士相很生氣,他決定武力解決。(未完待續。)

第五百一十二章 趕着投胎啊!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第四百七十六章 朕意不可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九百六十五章 媽媽走不得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奶就是娘第七百四十二章 本王親自去抓張煌言!第九百四十章 督師之苦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八百零六章 生死兩茫茫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九百七十三章 暫罷朝會第九百二十章 齊王妃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雞用牛刀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降祥瑞 添啥亂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光頭降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二百一十章 清妖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附兵的麻煩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女官 洞房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296 漢軍8大家第五百五十六章 線國安大軍突進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太平寇來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七百七十七章 爲何不死於賊第四百八十一章 賜婚第八百四十章 眼球 泥牆 血如泉涌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四十三章 太平第二百七十六章 成軍 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第八百六十三章 斬將奪旗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學士自廣東來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錢,只缺糧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藩第四百八十一章 賜婚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九百一十九章 長公主第五百一十四章 擒賊先擒王 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六百九十九章 還想脫身不成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三百九十四章 滾雪球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世道第八百九十五章 萬歲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爲順民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戰精兵第二百一十章 清妖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清萬萬年第七百四十章 戴罪立功第640章 小爺不比馬鷂子差第九百八十三章 魏蜀吳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六百九十四章 事情鬧大了第九百二十四章 恩科取士第一千一十七章 我替晉王殺你!第八百七十四章 巴圖魯第637章 遊射 僵持 全軍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戶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十一章 朝廷第八百零三章 圖利而降者,殺第四百八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減丁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府第一百五十二章 報訊第二章 家恨第七百三十五章 下武昌,奪安慶,功可封侯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第四百零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八百六十章 狗大帥,逼死咱了第302章 銀子和糧食第十章 官員第六百八十九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六百六十八章 齊王之事可當真?第八百八十三章 費揚古,我們回老家吧第七百七十八章 滿漢好兄弟
第五百一十二章 趕着投胎啊!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第四百七十六章 朕意不可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九百六十五章 媽媽走不得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奶就是娘第七百四十二章 本王親自去抓張煌言!第九百四十章 督師之苦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八百零六章 生死兩茫茫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九百七十三章 暫罷朝會第九百二十章 齊王妃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雞用牛刀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降祥瑞 添啥亂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六百四十四章 光頭降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二百一十章 清妖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附兵的麻煩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女官 洞房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296 漢軍8大家第五百五十六章 線國安大軍突進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太平寇來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七百七十七章 爲何不死於賊第四百八十一章 賜婚第八百四十章 眼球 泥牆 血如泉涌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四十三章 太平第二百七十六章 成軍 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第八百六十三章 斬將奪旗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學士自廣東來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錢,只缺糧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藩第四百八十一章 賜婚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九百一十九章 長公主第五百一十四章 擒賊先擒王 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六百九十九章 還想脫身不成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三百九十四章 滾雪球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世道第八百九十五章 萬歲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爲順民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戰精兵第二百一十章 清妖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清萬萬年第七百四十章 戴罪立功第640章 小爺不比馬鷂子差第九百八十三章 魏蜀吳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六百九十四章 事情鬧大了第九百二十四章 恩科取士第一千一十七章 我替晉王殺你!第八百七十四章 巴圖魯第637章 遊射 僵持 全軍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戶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十一章 朝廷第八百零三章 圖利而降者,殺第四百八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減丁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府第一百五十二章 報訊第二章 家恨第七百三十五章 下武昌,奪安慶,功可封侯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第四百零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八百六十章 狗大帥,逼死咱了第302章 銀子和糧食第十章 官員第六百八十九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六百六十八章 齊王之事可當真?第八百八十三章 費揚古,我們回老家吧第七百七十八章 滿漢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