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本王親自去抓張煌言!

金礪大軍往南追擊張煌言浙軍時,江寧城下,皇帝特使、內閣大學士額色黑就在一隊滿州兵將的護衛下從儀鳳門進了城。

額色黑帶來了皇帝給嶽樂的一道聖旨,雖說聖旨上沒有什麼責罵嶽樂的語句,可是嶽樂卻知道皇帝恨自己不輕。換作自己是皇帝,恐怕也會暴跳如雷,因爲江西實在是太重要了,乃是控四省咽喉的重地,現在卻落入太平軍之手,這不但讓江南和湖廣的聯絡中斷,使浙江暴露在太平軍的兵鋒之下,也令得江南好不容易因爲海匪敗走的有利局面再次變得緊張起來,更讓御駕親征變得兇險莫測。

順治旨意中明確要求嶽令速領軍返回安慶,擇機收復九江,奪取南昌。嶽樂對此感到爲難,因爲他不認爲憑藉自己手下的三萬多綠營兵就能收復江西。要知道當年金聲恆和王得仁據南昌叛亂時,攝政王多爾袞可是派的正黃旗固山額真譚泰、鑲黃旗固山額真何洛會二人領滿、蒙、漢四萬大軍從北京急速南下平亂;又令固山額真朱馬喇、江南總督馬國柱領兵由江寧溯江而上;同時急令在湖南作戰的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率部配合譚泰大軍。

三路大軍,三管齊下,總兵力不下十萬之衆,內中更有滿蒙精兵兩萬多,如此優勢兵力,清軍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南昌城下足足頓兵半年,圍得城中糧薪火均告匱盡,殺人爲食、拆屋而炊,最後纔在猛攻之下取南昌城,收復江西。倘若南昌城中糧食足夠,天知道這一仗要打到什麼時候。

當年那麼多兵馬,那麼大的優勢,收復江西都是困難重重,嶽樂自然不認爲單憑他一軍就能打下九江,奪取南昌。況且太平軍並非金、王可比,有簡親王濟度和平南王尚可喜、額真羅託他們的前車之鑑在,嶽樂認爲收復江西當慎重,要求穩,而不是如皇帝所說讓他馬上帶兵去打。萬一他失手的話,不但江西奪回無望,恐怕整個湖廣和江南都有淪陷的危險。

“張朝璘和劉光弼萬死莫贖!”

嶽樂咬牙咒罵,當初他收到張朝璘告急求援急報時,太平軍雖說攻下了贛州,可江西綠營主力在提督劉光弼的帶領下正在吉安抵擋太平軍,所以嶽樂才決定領軍赴江寧。在他看來,便是劉光弼真的打不過太平軍,可憑城堅守,再怎麼也能拖上一兩月時間,到時,他再率大軍進至九江增援南昌,就算吉安丟了,太平軍也不可能拿下南昌,甚至有可能被他以逸待勞一舉殲滅,那時他嶽樂便真正是諸王第一了。

可誰想到事情會走到這一步,嶽樂是怎麼也不肯自承是因爲他率軍赴江寧導致南昌無援而失陷,他只將江西丟失的罪過推到了張朝璘和劉光弼身上,說他們無能才導致贛省淪陷。

額色黑也不好和安親王爭辯什麼,只是勸道:“王爺,張、劉二人俱已身死,現下也不是和死人計較的時候。皇上的意思是你馬上領軍收復九江和南昌,一刻也不能耽擱。”

嶽樂沉吟不語,稍後問道:“皇上車駕到了哪裡?”

額色黑說道:“已經到了徐州。”

“這麼快?”

嶽樂一驚,上次他收到消息時御駕還在濟寧,幾天功夫就到了徐州了?

額色黑解釋道,說只是皇帝和禁軍騎兵先行趕到徐州,大軍還在後面,另外口外調來的蒙古軍也已經到了河南,皇帝意思是到揚州後等待大軍到齊,再決定是到江寧還是直接奔安慶和嶽樂軍會師。

嶽樂聽後沒有說話,額色黑又取出兩封密旨,告訴他一封是皇帝讓管效忠捉拿馬逢知的密旨,一封是讓樑化鳳捉拿管效忠的密旨。

“除了馬逢知和管效忠外,皇上的意思是蔣國柱於海賊來時失地棄城,也當捕拿,另外江寧城中一干滿州將校如協領費雅住等人也當治罪。”

“這事是不是操之過急了?”

嶽樂眉頭大皺,不知道年輕的天子爲何這麼急切要治江南一干將領的罪,連滿州將領都要捕殺,須知眼下並非天下太平之時,還需這些人效力。若是因爲抓捕這些將領惹出什麼亂子,那豈不是火上加油,給自家添亂麼?要是那馬逢知和管效忠聯手做起亂來,江南局勢可就瞬間又要糜爛了。

額色黑苦笑一聲,主子要做的事,做奴才的哪裡攔得住。當年主子剛親政,便以肅清多爾袞黨羽的名義大肆整肅滿州宗勳將領,兩白旗那幫跟隨多爾袞、多鐸打天下的將領被殺了大半,以致滿州八旗無大將可用,尼堪這個入關時的貝子也成了大軍統帥。此後幾年,滿州兵將在前線是屢吃敗仗,損失了不少滿州子弟。若是當年那幫能征善戰的將領在,又哪裡輪得到濟度、多尼、羅托領軍,更不會有今日之危局。

嶽樂嘆口氣,知道這事也不是自己能阻止的。他命戈什哈將兩江總督郎廷佐找來,樑化鳳前天已帶兵去了蘇鬆,這會不在城中,有關密旨的事怕還要額色黑親自去蘇鬆一趟。

郎廷佐過來後,嶽樂將江西丟失和密旨的事情和他說了,郎廷佐當時就愣在那裡,也是不敢相信皇帝的決定,但他很明智的沒有開口說旨意有什麼不妥,而是說聖上英明,他早就察覺馬逢知和管效忠不妥了。

“不過眼下還不能抓蔣國柱,須等管效忠抓了馬逢知,樑化鳳再抓了管效忠後才能抓蔣國柱,要不然泄了風聲,易激事變。”郎廷佐拿了個老成持重的主意出來。

嶽樂和額色黑點頭同意,抓蔣國柱這個文官是次要的,主要是馬逢知和管效忠這兩個帶兵之人。把那兩人抓了,蔣國柱也只能是束手就擒了。

“那王爺打算何時領軍回安慶?”郎廷佐比較關心安親王是不是真要回安慶收復江西這件事。

嶽樂聞言有些不快,微啍一聲:“總得等金礪拿了張煌言,本王再走也不遲吧?怎麼,總督大人嫌我在江寧礙事了?”

郎廷佐忙陪笑道:“王爺,下官可沒有趕您走的意思,這江寧,您要留多久都行。”

嶽樂沒有理郎廷佐,他不想去安慶,但聖旨又明確要他去,真是想賴也賴不下來,因此很是苦惱。

額色黑此來江寧,除了帶來皇帝拿人的密旨外,便是督促安親王回安慶奪取九江。見嶽樂對回安慶不太積極,忙又勸了幾句,言下之意這安慶王爺您是不回也得回的,要不然皇帝知道您仍賴在江寧,恐怕又要雷霆大怒了。

嶽樂知道自己不能不表態了,正要說明日就回安慶,如此也算給皇帝一個交待,至於是不是領軍攻打九江,到時再說。正要開口,江寧左布政使朱國治急急慌慌的過來稟報,說是溧水縣令急報,境內發現浙寇大賊張煌言的蹤跡。

“張賊不是在蕪湖麼?怎麼跑到溧水去了?!”

嶽樂和郎廷佐都被這個消息驚到,雙雙起身。郎廷佐從朱國治手中接過溧水縣的奏報,上面公文大印俱全,明明白白寫着境內有浙寇襲擾,賊首張煌言於四鄉散佈謠言,鼓動百姓作亂,現溧水縣城已經封門,知縣請求江寧速發大軍救援,要不然恐溧水落於賊手。

嶽樂和郎廷佐看的呆了,無比困惑,不明白張煌言是怎麼從蕪湖突然跑到幾百裡外,就在江寧眼皮底子下的溧水去的。

“難不成那張煌言想要打江寧不成?”額色黑一臉驚訝。

嶽樂和郎廷佐同時斬釘截鐵道:“絕無可能!”

“那他跑溧水乾什麼?”額色黑更是奇怪。

幾月前剛從大理寺卿調任江寧左佈政的朱國治一拍腦門道:“莫非張賊是被金礪額真大軍攆到溧水來的?”

“這?”

郎廷佐雙眼微眯,覺得有這個可能。嶽樂卻覺不像,因爲時間對不上,張煌言難道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提前得知金礪率軍去打他,便棄城逃了不成?再說,他就算提前逃,也當往江北或浙西逃,怎的會往離江寧不過幾十里的溧水跑?他是不知道江寧南有重兵把守,還是嫌自己活得太久了?

正困惑時,嶽樂的戈什哈捧着一份緊急軍報。軍報是金礪發來的,說他率軍趕到蕪湖時,發現蕪湖城已是空城一座,城中浙寇在張煌言率領下已往浙西逃竄,要江寧速發一支精兵去截浙寇去路,如此前有圍堵,後有追擊,張賊必難逃法網。

“照這麼說,這張賊說不定是往浙西逃竄時發現過不去,後面又有金礪追兵,這才慌不擇路一頭跑到溧水來了。”郎廷佐有些驚喜,頗有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的感覺。

“既然張賊自己尋死,那請王爺速發精兵捕殺於他!”

朱國治也很激動,鄭賊、周賊、李賊、張賊既是大清的敵人,也是他朱國治不共戴天的仇人!對這些與大清爲敵的賊子,他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

郎廷佐轉身看向嶽樂,本想說張煌言既然自己撞上來,那就請王爺派兵去捕殺他,不想嶽樂卻是一拍桌子,大聲道:“本王親自領軍去一趟,看他張賊有何三頭六臂能再飛出我大軍掌心!”

(未完待續。)

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九百六十章 鐵骨侯爺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一百零九章 前例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七百零七章 狗官,你將提督當什麼人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負隅頑抗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潰逃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四百九十章 獅子大開口的宗室第四百零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中朝一家第七百三十三章 義王不如狗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二百二十章 遺言第二百六十二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下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津 施琅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九百二十九章 官府到底姓什麼第六百八十一章 平西王派人來了!第九百一十二章 西安出降第637章 遊射 僵持 全軍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思而後行第三百七十二章 公的不在抓母的第七百八十三章 控扼江防第三百三十章 唐王也可當皇帝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二十八章 銀子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許欺負我額娘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九百六十九章 你能出宮?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九百一十八章 江淮經略使第二百四十八章 讓城第八十一章 回去第二百二十六章 靖海將軍第九百七十八章 督撫一鍋燉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五十三章 別追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守 1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錦衣衛上門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攏第二百一十章 清妖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四百章 保護殿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四百七十章 皇上,出大事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戶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三十七章 麻煩第五百六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八百三十章 以大欺小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第三百三十六章 兩位大學士第三百五十七章 驅趕第二百章 水師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出你們的威風來!第三百零五章 漢人得勤快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俺有一個夢第一千一十八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孔府不如狗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人不如狗嗎!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九百五十九章 親軍辦案第九百九十一章 賈老賊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四百三十二章 狼狽爲奸 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戰精兵第五百六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一千九十二章 再不回頭!第七百四十一章 空城第四百二十四章 出兵東征第四百六十九章 濟度怎麼死的第九百零三章 又敗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六官 科舉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太后的孃家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五十章 出征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
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九百六十章 鐵骨侯爺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一百零九章 前例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七百零七章 狗官,你將提督當什麼人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負隅頑抗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潰逃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四百九十章 獅子大開口的宗室第四百零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中朝一家第七百三十三章 義王不如狗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二百二十章 遺言第二百六十二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下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津 施琅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九百二十九章 官府到底姓什麼第六百八十一章 平西王派人來了!第九百一十二章 西安出降第637章 遊射 僵持 全軍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思而後行第三百七十二章 公的不在抓母的第七百八十三章 控扼江防第三百三十章 唐王也可當皇帝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二十八章 銀子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許欺負我額娘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九百六十九章 你能出宮?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九百一十八章 江淮經略使第二百四十八章 讓城第八十一章 回去第二百二十六章 靖海將軍第九百七十八章 督撫一鍋燉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五十三章 別追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守 1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錦衣衛上門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攏第二百一十章 清妖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四百章 保護殿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四百七十章 皇上,出大事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戶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三十七章 麻煩第五百六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八百三十章 以大欺小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第三百三十六章 兩位大學士第三百五十七章 驅趕第二百章 水師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出你們的威風來!第三百零五章 漢人得勤快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俺有一個夢第一千一十八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孔府不如狗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人不如狗嗎!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九百五十九章 親軍辦案第九百九十一章 賈老賊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四百三十二章 狼狽爲奸 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戰精兵第五百六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一千九十二章 再不回頭!第七百四十一章 空城第四百二十四章 出兵東征第四百六十九章 濟度怎麼死的第九百零三章 又敗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六官 科舉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太后的孃家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五十章 出征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