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讀書人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僅僅做這些工作是遠遠不夠的,既來這個時代,就要考慮17世紀中國的國情,這個國情便是士紳掌握輿論權,或者說讀書人掌握話語權。∏∈∏∈,.

香山縣的教化儘管是廣州府縣首屈一指的,但是並不代表普通百姓有很高的識字率。中國千年以來的傳統,文字和話語解釋權都掌握在讀書人手中,而又以讀書人中的成功者爲主。這個成功者便是指那些考有功名的讀書人,換句話說便是士紳。

周士相不得不承認,在官面擁有特權,在鄉間又佔絕對主導地位的士紳基本代表了百姓,他們說一句話能趕上官府說一百句。現在太平軍成了主導香山的官府,那麼想要讓普通百姓接受太平軍宣傳的道理,就必須獲得當地士紳的幫助。

可惜,一個多月來,除了良字都投降的鹽巡使郭紹,香山境內還沒有一個讀書人主動前來投靠太平軍,更別提組織鄉民參加太平軍了。

造成這個現狀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太平軍在香山的根基太淺,又處於廣州清軍的直面威脅之下,本地的士紳對於太平軍的前景並不看好。而敢於反抗清軍的讀書人又早在清軍進入廣東時便揭杆而起了,典型的就是張家玉、陳子壯等人。

做爲香山反清的中堅力量,張家玉等人的抗清固然給了清軍以一定打擊,但同樣也將香山地區心向南明的讀書人盡數葬送在清軍屠刀之下。逃過清軍捕殺的也不敢再回香山,多是往雲貴追隨永曆朝廷去了。

因此,香山地區剩下的讀書人要麼是向滿清搖尾乞歡的軟骨頭,要麼就是因爲畏懼清軍屠刀卻又想保存心底所謂道德底線不願出仕清官而避居鄉間的所謂山野中立派。

這種躲在鄉間以明朝遺民自居的讀書人對當地百姓的影響比那些投降清廷當漢奸的讀書人還要壞,因爲他們對當地輿論的掌控和在鄉野的主導權,使得當地百姓變得和他們一樣麻木,使得明軍在當地無法立足,而清軍來後他們又逆來順受。彼消此漲之下,香山地區的明軍自然無法長久。

應了後世偉人那句話,路線錯了。知識越多就越反動。不論是主動當漢奸還是當睜眼瞎子掩耳盜鈴,香山地區的士紳本質上都是隻求保自身利益,不顧民族和國家危亡的投機分子。聖人教誨在他們嘴中只是粉飾自己可恥行爲的工具而矣。

對於這樣的讀書人,周士相是絕對不要的。可太平軍中的知識分子又太少。鳳毛麟角,所以他又需要有讀書人站出來幫助他。這就是一個非常矛盾的事情。

香山境內十大坊都,除鐵毅在永樂、長寧等地對當地士紳進行了清洗外,其餘地方的太平軍對當地士紳採取的態度還算溫和,一來是因爲周士相有過指示。二來也是因爲由普通百姓參加的太平軍對讀書人還是持尊重態度的。就好比周士相這個秀才在新會城裡同樣被街坊鄰居尊敬而羨慕,古往今來,讀書人懂大道理還是很深入人心的。

孟大元、劉國道這兩個崇禎年間的進士在太平軍到來前就跑了,同他們一塊跑的還有一大幫子舉人老爺,現在尚留在香山又躲過太平軍清洗的舉人老爺還有十幾個,秀才也有幾十個。

這些舉人老爺在當地都是有家有產的,一個個基本上都是大地主,而秀才的家境要比他們差得多,大多數家境比普通人家也好不了哪裡去。對於這些有家產又沒有跑,同時也沒有充當過清軍幫兇的舉人老爺。周士相的態度是暫時不動他們,但卻要剝奪他們在當地的話語權。而那些秀才們,周士相則是讓廖瑞祥這個知縣老爺和他們接觸,希望能夠說服他們出來替太平軍做事。

周士相給廖瑞祥的指示主要有三點,第一,一定要爭取這些秀才出來替太平軍做事;第二,讓他們做事卻不能給他們主導權;第三,必須馬上重建新會縣學,同時在各坊都建鄉學,爲太平軍培養屬於自己的讀書人。

廖瑞祥不解。讓秀才們替太平軍做事他是理解的,沒有讀書人的幫助,他這新會知縣也頗是有些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可什麼叫讓秀才做事卻又不給主導權?

對此。周士相用了一個很不恰當的形容,他說,牛耕地的時候是不是要讓牛按照主人的指示耕種,而不是按照牛自己的意思卻亂拉犁吧。

廖瑞祥理解了這句話,但感到十分的彆扭,作爲讀書人中的一員。他對周士相將秀才比作牛有些不滿。

“我們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事情也不定符合那幫讀書人的利益,或者說不入他們的法眼,但眼下咱們沒有足夠的人手去做事,因此必須要藉助這些秀才們,但如何才能讓秀才們給咱們做事時不安壞心眼,不把好事辦成壞事?這關鍵就得咱們要把着套,捏着他們,要不然讀書人的花花腸子夠咱們受的。”

“千戶這麼一說,下官還是懂的,秀才們的事情下官馬上去着手辦。縣學和鄉學縣裡原本就有,教員也都是現成的,不過學堂子弟又該如何選?”

“咱們太平軍的後營有很多娃娃,這些娃娃都得讀書,另外百姓家的孩子也要讀書,咱們搞個不要錢的教育,凡是入學堂讀書的娃娃都由咱們太平軍來管,吃的喝的穿的都從公庫裡開支,鄉學上三年,學業出色的就入縣學,不出色的就由各坊都接收做事。學校裡也不都教四書五經,我這邊馬上編些教材,天文地理、算術雜工都要學。嗯,教材編好了,我得自己先開課教教那些秀才和教員們,得讓他們先懂,不然也是瞎教,成不了材的。”

“進學乃爲取功名,千戶卻要教些雜學,怕子弟們會不願意。”

“我這學校是不要錢的,百姓家的孩子來學,我是舉雙手歡迎的,但他們要是不肯學,那就讓他們去原本的私塾學嘛,我是不會斷了他們的功名之道的。但是我太平軍的娃娃必須要按我教的去學,學得好了我重賞,學的差了我還要罰!你不要用這種奇怪表情看着我,咱們現在是打天下,不是坐天下,需要得是能做實務的人材,不是隻知知乎者也的書呆子,懂嗎!”

“懂,懂,下官明白!”

“明白就好,縣學和鄉學的事情你馬上去做,不能耽擱,有什麼缺的你自己從縣衙調補,地方上有不配合的就讓駐軍去和他們說道理。總之一條,這事關係我們太平軍的存亡,誰也不能壞事!”

將秀才做事和辦縣學、鄉學結合起來一塊交由廖瑞祥辦理之後,周士相便要着手解決那些舉人老爺在鄉間的話語權。(未完待續。)

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請兵第一百零一章 旗兵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五百五十六章 線國安大軍突進第七百七十七章 爲何不死於賊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二十九章 成全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投降 遜位 送太后請一天假第九百九十八章 因爲晉王,所以我們在!第300章 家鄉人也殺第一千三十四章 吳三桂安敢害我太上皇!第296 漢軍8大家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鋒營出戰第八百八十一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九百三十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一百八十五章 局面 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局面 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個什麼東西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284章 朕發誓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一百零八章 投降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一千二十二章 譚詣要幹什麼?第一千一十二章 以禮服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六百五十二章 殿下放心,卑職明白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死人不會反對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三百三十四章 羊肉湯很好吃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上死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帥做天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守 1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搶老婆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五百五十八章 屍堆如山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間第九百零五章 賊兵過境 斷子絕孫第一千八十二章 邊外李晉王第四十八章 敗將第四十六章 侍女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真哈超第五百八十一章 憑啥我不能做巡撫?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九章 土匪第五百零二章 曲靖慘案第六百九十五章 得寸進尺第一千四十六章 本王當於開封登基第五百七十二章 重賞 藥子短缺第三百三十章 唐王也可當皇帝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事不妙第七百四十二章 本王親自去抓張煌言!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八百五十章 大幕拉開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小國公夫人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錦衣衛上門第一千六十一章 你的父親是國姓第二十五章 大人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一千三十章 滿世界都是肥羊第一千八十一章 鄭夫人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國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五百零八章 陣斬馬雄第四百一十六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監和文官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第一千零六 滿蒙援軍第八百七十六章 小伯爺,莫怪我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顆心涼個徹底第七百九十八章 強渡第八百九十六章 太平寇來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第七十七章 吞併第七十三章 正軌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二百五十四章 廣西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如何去復仇!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孔府不如狗
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請兵第一百零一章 旗兵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五百五十六章 線國安大軍突進第七百七十七章 爲何不死於賊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二十九章 成全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投降 遜位 送太后請一天假第九百九十八章 因爲晉王,所以我們在!第300章 家鄉人也殺第一千三十四章 吳三桂安敢害我太上皇!第296 漢軍8大家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鋒營出戰第八百八十一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九百三十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一百八十五章 局面 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局面 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個什麼東西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284章 朕發誓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一百零八章 投降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一千二十二章 譚詣要幹什麼?第一千一十二章 以禮服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六百五十二章 殿下放心,卑職明白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死人不會反對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三百三十四章 羊肉湯很好吃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上死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帥做天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守 1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搶老婆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五百五十八章 屍堆如山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間第九百零五章 賊兵過境 斷子絕孫第一千八十二章 邊外李晉王第四十八章 敗將第四十六章 侍女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真哈超第五百八十一章 憑啥我不能做巡撫?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九章 土匪第五百零二章 曲靖慘案第六百九十五章 得寸進尺第一千四十六章 本王當於開封登基第五百七十二章 重賞 藥子短缺第三百三十章 唐王也可當皇帝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事不妙第七百四十二章 本王親自去抓張煌言!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八百五十章 大幕拉開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小國公夫人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錦衣衛上門第一千六十一章 你的父親是國姓第二十五章 大人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一千三十章 滿世界都是肥羊第一千八十一章 鄭夫人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國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五百零八章 陣斬馬雄第四百一十六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監和文官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義第一千零六 滿蒙援軍第八百七十六章 小伯爺,莫怪我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顆心涼個徹底第七百九十八章 強渡第八百九十六章 太平寇來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第七十七章 吞併第七十三章 正軌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二百五十四章 廣西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如何去復仇!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孔府不如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