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大重兵集團

從來,永曆朱由榔都不是周士相願意擁戴的皇帝,因爲這個皇帝太讓人失望,他想擁立的是末唐王朱聿鍔。

永曆從肇慶跑到廣西時,唐王在臺山堅持抗清,他從來沒有想過投降,也沒有想過跑。拿下香山後,周士相派徐應元去了一趟台山拜見唐王,徐應元回來後告訴他,台山大旱,軍民無糧可食,唐王身爲親王卻和軍民一樣忍飢挨餓,餓的眼眶子都深陷了下去。即便如此,唐王也在堅持,沒有想過和永曆一樣逃跑,更沒有放棄抗清。

周士相發出勤王號召,又是唐王勸說虎賁將軍王興響應周士相勤王。周士相請唐王去廣州,唐王卻不願去,他讓徐應元帶了一句話給周士相,說他此生只願呆在臺山和汶村軍民在一起抗清到最後,除此,他無任何奢求。

那刻,周士相堅定了要擁立唐王抗清的念頭。他知道,唐王不會讓他失望因爲他相信,即便沒有他的存在,兩個哥哥都爲大明殉了國,剩下的弟弟依舊能爲大明殉國!

所以,唐王是一個有氣節的人,一個有氣節的人哪怕再無本事,他也不會怕死,如永曆那般遇事即拋棄追隨他的軍民只顧逃跑。

不怕死這一點,便足夠周士相率領太平軍將士擁立唐王了。

擁唐、擁桂、擁魯

周士相從來不考慮擁立唐王會給現在的大明帶來什麼樣的混亂,因爲現在的大明已經徹底混亂;

他也不會考慮棄國出逃至緬甸的永曆會如何看待唐王取他代之,因爲永曆已經不重要,在他棄國出逃那刻起,永曆已經沒有資格再成爲大明漢家軍民的共主。

他更不會考慮所謂人心,因爲人心已經絕望。

大明需要一個新皇帝,一個能夠帶領仍在堅持抗清的大明軍民戰鬥下去的皇帝,一個能給天下人希望的皇帝。

這個人,周士相選定了,便是唐王!

周士相的意志就是太平軍的意志,是兩廣軍民的意志,所以太平軍將擁戴唐王。

擁唐一事,周士相有一個天然盟友,那便是金廈的延平郡王。

延平郡王和隆武帝的君臣情誼天下皆知,他對永曆朝廷的冷淡也是世所共知,所以周士相相信一旦擁立唐王,延平郡王將是除了自己之外最堅定的擁唐派。

延平郡王的意志同樣是金廈十數萬大明軍隊的意志!

夔東十三家則是周士相爲唐王選定的第三支擁戴力量,沒有任何理由,只因夔東那些大順軍餘部是唐王的兄長、隆武帝一力聯絡招撫;只因永曆向來不看重夔東兵,對他們不公;只因崇禎帝是永曆的堂兄,永曆從來都對夔東兵抱有敵意。理由,已經足夠,更重要的是周士相將去解救夔東兵。

太平軍、金廈鄭軍、夔東兵是大陸之上除了晉王李定國所部之外的三大明軍重兵集團。

太平軍擁有強大的野戰能力,金廈鄭軍則擁有這個時代最強大的海軍力量,夔東則擁有數萬經年老兵和豐富的戰陣經驗。

可想,當這三支重兵集團被唐王聯繫在一起,當徹底改變從前各自爲政、各自爲戰的散沙局面,將就此重新書寫南明抗清的歷史。

反清,從來不是周士相一個人的事業。

反清,也從來不是太平軍一家的事業。

周士相需要盟友,需要收拾人心,所以他必須擁立唐王。

千里之外尚在邊境彷徨的永曆不會想到,千里之外的北方,一個年輕人已將他拋棄。

北上湖南封堵湘黔邊境,解救夔東十三家的命令被各鎮執行。

十月初六,在軍旗的引領下,太平軍第二鎮、第六鎮、第九鎮、騎兵旅、炮鎮3萬餘官軍連同伕役7000餘人開出桂林,向着湖南靖州進發

四川,夔東十三家再次在司禮秉筆太監龐應龍的聯絡下揮師向重慶出發。

Www ⊙ttκa n ⊙¢ ○

督師閣部文安之不顧年邁,親自指揮攻打重慶之役。在文安之的指揮下,明軍一路攻朝天門,一路攻臨江門,一路攻南紀門,兩萬餘將士爲了解救雲南危在旦夕的朝廷,拼命攻打着重慶城。

明軍的瘋狂進攻令得城中的清軍感到膽寒,清重夔總兵程廷俊,建昌總兵王明德據城頑抗。戰至十月十四,仁壽侯譚詣領所部四千兵與十三家之袁盡孝部三千餘兵趕至城下增援。

發現明軍又有生力軍趕到,重慶城中的清四川巡撫高明蟾對守住重慶失去信心,他藉口向川陝總督李國英討援軍,帶人從明軍袁宗第和譚文部的結合部突圍而去。臨走前倒是不忘留下命令給程廷俊和王明德,命他們拼死堅守等待援軍。

程廷俊和王明德得到高明瞻棄城逃跑的消息後,都是破口大罵高明瞻貪生怕死。但除了大罵,他們也是絲毫沒有辦法,眼下便是他們想學高明瞻一樣棄城潛逃也不得了,因爲新來的明軍徹底封死了缺口,將重慶圍得水泄不通。

白日,終是將明軍的又一次進攻打退後,王明德找到了程廷俊,對他道:“這城怕是守不住了,明軍來的兵馬比上次更多,巡撫大人說是去保寧搬救兵,但沒個月餘時間,援軍根本不可能到來。現在局面非常危急了,於其在城中等死,不如你我領精兵趁夜突圍,這樣總能有一線生機。”

“明軍兵馬多你我數倍,咱們根本沒辦法突圍的,眼下只能堅守待援。”

程廷俊否決了王明德要突圍的提議,王明德無奈,若無程廷俊的兵馬,單他麾下的兵馬是衝不破明軍防線的。

城外,明軍仁壽侯譚詣領所部兵馬接替了傷亡頗大的涪侯譚文兵馬,新津侯譚弘也領着所部兵馬過來接防。

夜色中,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明軍營帳,王明德忽然起了降意,他手下還有七八千人,再加一個重慶城,若是投明軍怎麼也能保住性命。但這想法旋即被他否定,因爲明朝皇帝現在恐怕都被大清兵擒殺了,這會投降過去爲註定要亡的明朝陪葬太過不理智。索性咬牙賭上一賭,繼續撐着,說不定還真能守住援軍到來。他卻不知,此刻城外的明軍大營卻正在發生一場驚變

今天是“七五”漢殤七週年祭,很多人忘記或漠視,卻總有人記得。

骨頭記得,那年,我26歲,正值青年;現在33歲,而立之年。

七年,增長的是年月,忘不了的卻是記憶,或許還有

(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帶朕走!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清萬萬年第六百六十八章 齊王之事可當真?第十章 官員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四百六十六章 軍糧 救子 好兄弟第三百四十六章 韃靼人會幫忙的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清不是我孃兒倆的!第四百二十八章 經略衙門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九百一十九章 長公主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四十二章 綁票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三百三十八章 精忠報國第九百三十七章 兩虎相爭 大清得利第九百七十三章 暫罷朝會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九百六十四章 瞎子李逛青樓第九十八章 代表第七百四十一章 空城第一千四十章 漢人香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三百一十三章 活活鋸了你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靖南王福晉第九百四十三章 世子禍事第628章 王爵以待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七百七十一章 管效忠 樑化鳳第一千八十一章 鄭夫人第三十章 丁口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國第九章 土匪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藩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第七百九十九章 蘇州第七百九十六章 千里大逃奔第四百一十八章 欽差大臣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七百四十章 戴罪立功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一千五十五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八百八十九章 炮擊金旗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一千二十九章 經濟越發達,糧食就越少第二百六十四章 寵妾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一百零九章 前例第七百五十章 憑你也想殺老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報訊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八百四十七章 嚇死你們第一百五十章 破城第一千零三章 圖謀鄭家第二百五十四章 廣西第九百八十三章 魏蜀吳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七百四十章 戴罪立功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二十一章 逃命第二百三十三章 決戰 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入長江 上第一百八十章 圍城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七百二十章 滿蒙特別行動隊第九百章 從龍功臣第七百六十七章 永曆歸國 下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兩宮太后第七十九章 首級第一百一十八章 授旗第六百零六章 趙自強的高升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第二百四十五章 追殺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渡孤去崇明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六百零五章 平西王的賣命錢第九百九十六章 定武嫡侄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
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帶朕走!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清萬萬年第六百六十八章 齊王之事可當真?第十章 官員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四百六十六章 軍糧 救子 好兄弟第三百四十六章 韃靼人會幫忙的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清不是我孃兒倆的!第四百二十八章 經略衙門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九百一十九章 長公主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四十二章 綁票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三百三十八章 精忠報國第九百三十七章 兩虎相爭 大清得利第九百七十三章 暫罷朝會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九百六十四章 瞎子李逛青樓第九十八章 代表第七百四十一章 空城第一千四十章 漢人香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三百一十三章 活活鋸了你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靖南王福晉第九百四十三章 世子禍事第628章 王爵以待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七百七十一章 管效忠 樑化鳳第一千八十一章 鄭夫人第三十章 丁口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國第九章 土匪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藩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第七百九十九章 蘇州第七百九十六章 千里大逃奔第四百一十八章 欽差大臣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七百四十章 戴罪立功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一千五十五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八百八十九章 炮擊金旗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一千二十九章 經濟越發達,糧食就越少第二百六十四章 寵妾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一百零九章 前例第七百五十章 憑你也想殺老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報訊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八百四十七章 嚇死你們第一百五十章 破城第一千零三章 圖謀鄭家第二百五十四章 廣西第九百八十三章 魏蜀吳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七百四十章 戴罪立功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二十一章 逃命第二百三十三章 決戰 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入長江 上第一百八十章 圍城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七百二十章 滿蒙特別行動隊第九百章 從龍功臣第七百六十七章 永曆歸國 下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兩宮太后第七十九章 首級第一百一十八章 授旗第六百零六章 趙自強的高升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第二百四十五章 追殺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渡孤去崇明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六百零五章 平西王的賣命錢第九百九十六章 定武嫡侄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