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嚇死你們

大雨在午時漸漸小了下來,但仍稀稀下着,天空一片晦暗,設立在揚州城南三灣的清軍大營看着就好像被籠罩在一片雨霧之中。

大營裡面,只有升騰的炊煙,並無人聲鼎沸,甚至稱得上是鴉雀無聲。鎮國公、多羅貝勒圖倫之子屯齊身着黃馬褂在數十八旗禁兵護衛下駛入大營時,眼前看到的只有僵立在雨霧當中的披甲兵,除此再無任何一個走動者,當時就油然感慨,對左右說道:“滿州治軍,我只服鰲拜。”

營中的滿兵將屯齊直迎至鰲拜大帳。因爲天色有些昏暗,鰲拜的帳中點着油燈,燈光下,當年太宗皇帝親封的滿州“巴圖魯”勇士,如今以內大臣身份統領三灣大軍的鰲拜正捧着一本書在讀。書是《三國演義》,漢人寫的,當年太宗皇帝在時曾特意要鰲拜多研讀這書,說只要把這書讀透,內中講的道理弄明瞭,往後不管打仗還是治民,都無往不利。

鰲拜這輩子最敬佩的人就是太宗皇帝,所以哪怕太宗皇帝已經死了十幾年,他仍將太宗皇帝早年的教誨記在心中,一有閒暇便會將這本漢人寫的書拿出來翻上一翻。和其他滿州王公大臣不同的是,鰲拜的漢水平很好,也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話,也是一直提倡重用漢人的滿州大臣。哪怕當年他竭力反對多爾袞,可對多爾袞提出的以漢制漢卻是非常贊成的。

屯齊的祖父是太祖皇帝的弟弟舒爾哈齊,早年就在太宗皇帝身邊做事,跟隨英親王阿濟格打過朝鮮,又從肅親王豪格打過四川的張獻忠。而這兩仗,鰲拜也在,所以二人交情很好。順治十一年追論衡州敗績之時,屯齊被削爵,後來就是鰲拜幫他在皇帝面前進的言,這纔在順治十二年得授鎮國公,不然,也只是北京城中一個閒散的紅帶子。

屯齊有一個妹妹,是嫁給正白旗圖穆祿家的,可惜三年前死在了廣州。每想起這事,屯齊就很傷心,一直想着哪一天殺光了太平寇,能去廣州尋回妹妹的骸骨。可這事,也只是想一想而矣,倒不是屯齊擔心殺不光太平寇,而是廣州滿城是叫太平寇給屠了的,那麼多屍體,又過去這麼長時間,他到哪裡去尋他妹妹的骸骨。

屯齊進來第一眼就看到了鰲拜手上的《三國演義》,忍不住便說道:“漢人的書有什麼好看的,這書你看了二十來年了?”

“漢人的書是好東西,對咱滿人有大用的很,可小看不得。就這本書,大道理可多了,我看了二十來年,都覺沒看透呢。”

見是屯齊,鰲拜笑着將書放下,示意屯齊坐了,問他何事。屯齊說科爾沁親王吳克善他們最遲傍晚就能趕到三灣,皇上讓鰲拜這邊將蒙古兵們安排好,不能怠慢了一衆蒙古王公,寒了口外蒙軍的心。

吳克善是主子的舅舅,蒙古兵又是這次大戰的重要力量,鰲拜自是分得清輕重,早就吩咐下去爲蒙古兵準備好了營地,就等他們趕到。

說完這事,屯齊又道:“噶布喇奏報,儀真的太平寇昨日冒着風雨揮兵猛攻他的大營,攻勢甚猛,他請求皇上派兵援助,免被太平寇突破。”

噶布喇是滿州正黃旗人,一等公兼領侍衛內大臣索尼的長子,現統領步騎萬人在抵禦西邊的太平軍。不過噶布喇才28歲,以前從沒有領軍經驗,所以包括鰲拜在內的不少老臣都覺得不應該讓噶布喇獨當一面。可是索尼深得皇帝信重,再加上現在行營中除了鰲拜和寥寥可數的幾個老將,餘下的滿州子弟幾乎都沒有經過戰陣,年輕人中的傑出者很少,又不放心讓那些漢人督撫領軍,故而也只能讓這些沒有經驗的滿州子弟掛帥。好在西邊的太平軍兵力很少,主力都在南邊,所以打一開始,鰲拜就沒有將注意力放在西邊那支太平軍身上。事實也證明,西邊那支太平軍頂多算是太平軍的偏師,噶布喇在銅山和他們戰了一陣便將對方給擋住了。

屯齊問鰲拜什麼意思,現在兵馬都在鰲拜這,要是派援軍的話,肯定得從三灣這派。

鰲拜搖頭道:“你回稟皇上,不必向噶布喇派援軍,我這裡的兵一個都不能調走。”

屯齊有些遲疑:“要是噶布喇頂不住,不是叫賊寇迫近揚州了?皇上可是在城中的,不派援軍怕是不妥。”

鰲拜不以爲然道:“揚州城內有皇上直屬的四千兩黃旗禁旅,還有兩萬多漢軍和營兵,西邊那支賊寇兵不過萬人,他們能吃下噶布喇就算奇蹟了,如何還有力量打揚州城的。不必擔心,叫噶布喇頂着”說到這,鰲拜頓了頓,“咱們真要派兵去西邊,就是正中賊秀才的詭計了。眼下這裡纔是雙方主力所在,蒙古兵一到,我便準備和賊秀才決戰,這時,皇上若從我這抽走兵馬,你說,便宜的是誰?”

屯齊聽後,自是明白,西邊太平寇攻的越急,越說明這裡的太平軍壓力大,急切希望通過西邊的太平寇迫使三灣的清軍分兵。若真要分兵去西邊,自是中了賊秀才的計了。

不過屯齊卻有個擔心,他道:“不給噶布喇派援軍,索尼會不會記恨你?”

鰲拜笑了笑,告訴屯齊索尼雖有時和他不和,但人卻不蠢,知道現在哪裡重要。

“賊秀才在西邊放誘餌想誘我分兵,我卻非不上這個當,等蒙古諸部一到,我便與他決戰,看他有何三頭六臂能擋得住。”

鰲拜狠狠說道,他卻不知,此時,高旻寺的賊秀才大帳中,那賊秀才正對趕來的軍械局大使程漢斌道:“不錯,我這個齊王殿下才是誘餌,我的大旗紮在這裡,順治和鰲拜的眼睛便釘在這裡,又如何會上什麼當,他們只會瘋狂的把兵都派到我這來。”

“那殿下這裡豈不是太過危險?”程漢斌頗是擔心。

“有你帶來的這三百門飛雷炮,再大的危險都值了。”

周士相所說的飛雷炮乃是他前世記憶中的一種簡單的土炮。這種炮於其說是炮,不如說是拋射筒,是一種威力極強的土製包。其主體就是空鐵桶,在其內填充後,把包捆紮成圓盤形,然後用一塊木板綁定塞入桶中,然後先點燃包的,再點燃,就能把5到10公斤的包拋射到100-150米的距離上。除固定鐵桶外,還可以直接在地上挖個傾斜的坑,坑口面向敵軍方向。不過這種土坑只能一次性使用,不及鐵桶可以持續使用。

程漢斌拿到了飛雷炮的設計圖紙後,便開始帶人打造試驗,發現包可以被拋出幾十米遠,比人揹着包衝鋒要安全很多。不過試驗中,因爲周士相也不確定放藥量,所以發生了幾次事故,死了幾十人,程漢斌的左臂也險些被炸斷。後來試驗時,程漢斌只能用軍情司送來的土匪參與試驗,免得軍械局的技術人員再遇難。經過不斷的試驗,程漢斌等人最終得出結果,最佳的包裝藥量應該是5到8公斤,拋射火藥爲0.5公斤左右,過大或者過小都會嚴重影響效果。

藥包爆炸後,可以對10米內的障礙物工事給予破壞或者摧毀,對於20米內的無掩護士兵給予殺傷。並且這殺傷不是將人炸飛炸碎,而是震死的多。試驗中,軍械局震死的馬、羊、豬等達到了幾百頭之多。那些動物屍體剖開後,多是五臟都被震碎,七竅流血。

飛雷炮的缺點很多,首先精度很差,射程也短,相較弓箭和火銃也沒多少優勢。發射時,只能大體保證朝一個方向拋出,不會拋在己方陣前50米內,但能拋到哪裡卻難說。其次一次發射需要5到8公斤的藥量,一次發射所需,得幾千斤藥子,發射上幾次,消耗的火藥就差不多是軍械局全部的庫存了。

和300門飛雷炮一起運到的還有4萬斤藥子,另外南京也搜刮了2萬多斤藥子。這些藥子都做了顆粒化處理,穩定性和爆炸效果比沒做處理的要強上幾倍,雖然仍不能和後世的火藥相比,但肯定是這個時代最有威力的火藥了。爲了將這些藥子和飛雷炮運到前線,程漢斌及軍械局上下可是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保證軍械局的輸送也是後方首先必須確保的。爲了這些炮和藥子,甚至都推遲了一批重傷員的轉運。

飛雷炮的缺點,周士相自然清楚,不過他不是攻城,他是野戰。他也不需要有多遠的射程,他更不是去摧毀清軍的工事,他只要能發出去一百來米就夠了。他想做的只是當數以千計的滿蒙騎兵揮舞着馬刀撲天蓋地衝來時,他們的頭頂上卻落下無數正在燃燒的藥包。

在看了那一門門擺放的大鐵桶後,周士相第一次有了穿越者的感覺。

穿越者的優勢,就是能搞出些敵人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從而嚇死他們。

“沒良心的東西,可是在固定區域,固定戰場,固定範圍殺人的最高效武器。”(未完待續。)

;==(本站小說追書神器上架啦!無廣告、無錯誤、更新快,會員同步書架!書蟲必備!關注公衆微信號zaixianxiaoshuo(按住三秒複製)下載本站閱讀器!

第五百一十四章 擒賊先擒王 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八十三章 條件第十八章 剔發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八百零一章 周大帥是騙子第八百四十六章 那就拼了吧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三百二十章 屠殺是爲百姓好第二百二十六章 靖海將軍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北上建功立業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三百七十七章 平南王的後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太后的孃家第一千三十五章 乳母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放下武器,送爾歸國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九百七十四章 哪還顧得了你們!第九百九十八章 因爲晉王,所以我們在!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將軍到第九百零五章 賊兵過境 斷子絕孫第三百四十六章 韃靼人會幫忙的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一千零四章 大明不能有兩個皇帝第二百一十九章 慘烈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四十八章 敗將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三十五章 民心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十五章 錢糧第四百一十三章 孤不惜數莖頭毛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七百六十二章 舅哥第一百五十章 破城第九百七十八章 督撫一鍋燉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們還能不能幹第八百九十五章 萬歲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284章 朕發誓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進三江口第八百九十四章 鰲拜等急了吧第八百八十三章 費揚古,我們回老家吧第八十一章 回去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能讓南蠻子走!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第七百二十章 滿蒙特別行動隊第九百零五章 賊兵過境 斷子絕孫第三百九十四章 滾雪球第二百七十四章 生產第一百零九章 前例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能讓南蠻子走!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獵頭令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九百五十七章 牢房卻是許多第一千九十一章 矯枉過正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戶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一百九十七章 拋棄第四十三章 太平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八百六十一章 我的大明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300章 家鄉人也殺第七百二十章 滿蒙特別行動隊第五百零九章 梧州城破 上第八百七十六章 小伯爺,莫怪我第三百六十八章 滿洲大爺第五百二十四章 矯詔封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六百八十一章 平西王派人來了!第七十五章 爆破第八百零七章 河東君第十三章 刁民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一千六十一章 你的父親是國姓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第二十六章 鎮壓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此人留不得第九百五十二章 大儒遇上兵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五百零五章 隨俺馬鷂子殺敵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
第五百一十四章 擒賊先擒王 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八十三章 條件第十八章 剔發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八百零一章 周大帥是騙子第八百四十六章 那就拼了吧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三百二十章 屠殺是爲百姓好第二百二十六章 靖海將軍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北上建功立業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三百七十七章 平南王的後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太后的孃家第一千三十五章 乳母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放下武器,送爾歸國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九百七十四章 哪還顧得了你們!第九百九十八章 因爲晉王,所以我們在!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將軍到第九百零五章 賊兵過境 斷子絕孫第三百四十六章 韃靼人會幫忙的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一千零四章 大明不能有兩個皇帝第二百一十九章 慘烈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四十八章 敗將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三十五章 民心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十五章 錢糧第四百一十三章 孤不惜數莖頭毛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第七百六十二章 舅哥第一百五十章 破城第九百七十八章 督撫一鍋燉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們還能不能幹第八百九十五章 萬歲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284章 朕發誓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進三江口第八百九十四章 鰲拜等急了吧第八百八十三章 費揚古,我們回老家吧第八十一章 回去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能讓南蠻子走!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第七百二十章 滿蒙特別行動隊第九百零五章 賊兵過境 斷子絕孫第三百九十四章 滾雪球第二百七十四章 生產第一百零九章 前例第八百五十九章 不能讓南蠻子走!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獵頭令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九百五十七章 牢房卻是許多第一千九十一章 矯枉過正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戶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一百九十七章 拋棄第四十三章 太平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八百六十一章 我的大明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300章 家鄉人也殺第七百二十章 滿蒙特別行動隊第五百零九章 梧州城破 上第八百七十六章 小伯爺,莫怪我第三百六十八章 滿洲大爺第五百二十四章 矯詔封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六百八十一章 平西王派人來了!第七十五章 爆破第八百零七章 河東君第十三章 刁民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一千六十一章 你的父親是國姓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第二十六章 鎮壓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此人留不得第九百五十二章 大儒遇上兵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五百零五章 隨俺馬鷂子殺敵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