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殿下須馬上成親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爲何從前沒有這些事?

周士相的回答是話語權。.更新最快他很明確的告訴郭之奇,正因爲把持了話語權,這些士紳纔敢肆無忌憚的胡作非爲。

“什麼是話語權?就是輿論,就是說話的權力,或者說控制別人說話的權力。只要掌握了話語權,就能決定誰能說話,誰不能說話,誰的說話能被人聽到,誰的說話又不被人聽到。有了話語權,哪怕爲非作歹,民怨滔天,以致人神共憤,可只要能管他的人聽不見下面的話,那他自然就能繼續胡作非爲。”

周士相起身將溼了的袍子解下,“這些惡紳爲何之前一直得不到懲治?便是因爲他們在地方有話語權,他們能夠決定朝堂上的大人們聽到的和下面說的絕對不一樣,如此一來,他們自然能夠繼續漁肉鄉里。甭管是明還是清,只要誰承認他的地位,承認他的話語權,他便認誰。連帶着,剃髮易服甘做滿州走狗,爲虎作倀,自也順理成章了。”

“所謂民不舉,官不究。試問閣老,那些受害者一無地位,二無財力,三無語話權,如何和惡紳抗爭?從上至下,官既是紳,紳亦是官,官紳一體,互相包庇,這等世道,是出幾個清官就能整頓得了,就能天下太平,百姓安居的嗎?”

“殿下說的,我是聽明白了。但我以爲,殿下有些偏頗了,畢竟這些劣紳只是少數,大多數士紳還是好的,否則,大明只怕早就亡了。”

郭之奇承認周士相說的不錯,地方的士紳地主們是有着極大的權力,他們能夠左右地方吏治,甚至還能影響朝堂決策。正是有了地主階層的支持,太祖皇帝才能在江南立足,最終北伐大都,鼎立大明天下。及至現在,若非江南士紳早期對太平軍的擁護和支持,太平軍又哪裡會迅速安定江南,穩定局面,迎立定武還都。所以周士相在江南局勢穩定後,立即翻臉,頗是有過河拆橋之嫌,也難怪那些士人會將太平軍視作當年的闖賊流寇。

郭之奇不是連城壁那等事到臨頭只會燒香拜菩薩的官員,也不是那些清兵來了嚇得躲在山裡做“遺民”的大儒,更不是平日貪贓枉法,城破之時一死報君王的所謂“忠臣”。對天啓以來的朝政積弊,對時局,他有着自己的認知。他更是一個懂得變通的官員,否則也不會主動站出來支持周士相擁立唐王,爲天下抗清軍民再豎王旗。

士紳不納糧、不交賦這一大明律並無明文,只是百年下來的“約定俗成”,郭之奇對其危害看得很透。滿清能讓江南的士紳交糧交稅,爲何大明不能?沒有錢糧稅收,軍隊拿什麼打仗,朝廷拿什麼發俸,又拿什麼維持。若是士紳們仍如從前分文不出,國家事與他們無干,誰來降誰,那麼恢復南都又有什麼意義,難道只是爲了等下一個甲申之變不成。所以,在周士相明言國庫空虛,要在江南發起清欠,郭之奇是支持的。

只是郭之奇沒有想到,周士相清欠的力度會那麼大,打擊的對象會那麼廣,從原先的徵收欠賦演變成了打擊江南士紳階層,最後一發不可收拾,以致於人心盡失,連太傅錢謙益都辭官歸鄉,不肯再爲定武朝廷效力。次輔連城壁也因強烈反對清欠而被迫督師安徽,病死任上。

之後的三案和現在的鎮反,都完全超出了郭之奇對於“改革”的認知和底線,更讓他生出對周士相的警惕之心,所以他這次親自前來鎮江,就是想問問周士相究竟想幹什麼,何時才能收手。

周士相卻將一堆各地報上來的劣紳事蹟拿來給他看,郭之奇不糊塗,他清楚周士相此舉的目的,這位齊王顯然是想拿這些劣紳來指代全部士紳,從而證明他是對的,堵住那些反對官員的口。

郭之奇肯定不能答應,也斷不會就這麼被周士相糊弄住,更不能容忍他再繼續下去。鎮反現在已經擴大到南都,各部官員天天都有人被抓進南鎮,要是他真的認同周士相的說法,地主士紳都是壞的,都要加以鎮壓清洗,那從此以後,這朝廷只怕再也不信朱,而是信周了。

周士相是在動搖大明的國本!

再開明,再有除舊立新、蓄意改革一掃弊端,重振大明之念,郭之奇總是這個時代的文官,所以他不可能贊同周士相的說法。

地主士紳在大明存在了兩百多年,在整個華夏存在了兩千年,怎麼能說掃清就掃清了。哪朝哪代不是君主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何人是士大夫,不就是地主士紳嗎!

重用武夫,以武人治國,這不滑天下之大稽麼!

周士相現在就是走在懸崖邊,稍不留神就會粉身碎骨!和士大夫爲敵,古今從無好下場者!

三大案、清欠以及所謂的鎮反給朝堂帶來的衝擊可是有明一代從未有過的,江南各地的士人對於太平軍儼然是失望透頂,否則,哪裡來那麼多士紳參與暴亂,勾結滿清呢。

什麼是因,什麼是果,在首輔看來,他比周士相看得更明白。

如果周士相不亂來,江南士紳如何會順而復叛?

ωωω◆Tтkan◆℃O

當然,首輔承認周士相的出發點是好的,都是爲了大明,爲了恢復北方,但手段卻是大大的欠妥。至少,他不應該將士紳階層全部打成朝廷的對立面。拉一派,打一派,從古至今的位高權重者玩熟了的把戲,這位齊王殿下難道就不會?

是不會,還是不屑去爲,或是刻意爲之!

若真不會,那是操之過急,好心辦壞事,郭之奇能夠原諒,並且願意幫助周士相補救。

若是不屑去爲,本意並非現在這種局面,郭之奇也可以苦口婆心加以勸說,亡羊補牢,猶時未晚矣。

但若是刻意爲之,郭之奇無話可說,但看他起高樓,看他宴賓客,看他何時樓塌客散了。

郭之奇不會做馬吉翔,他希望周士相能夠迷途知返,收起他的野心,做一個真正的大明忠臣。他日收復北京,大明的千秋史冊上還有誰能比他更光彩,更耀人的呢!

周士相知道郭之奇不可能被自己說服,轉而全力支持自己,所以口乾舌燥之後,他拋出了自己蓄謀已久的決定。

“閣老便是不來,我也準備去南都。”周士相輕笑一聲。

郭之奇目中精光一閃,沉吟片刻,注視周士相,緩緩說道:“殿下終於想到回京了,外面紛傳殿下有自立之心,莫非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哈哈”周士相笑了起來,擺了擺手道:“謠言止於智者,閣老以爲士相是那種人嗎?”

“不爲此,又爲何?”

郭之奇臉有譏諷,周士相知他不信自己,便坦言相告:“這次去南都,我意頒修《大明憲令》,更改舊制,從此君臣上下,各有職分,俱依《憲令》而行。”

“《憲令》?何爲憲令?”郭之奇詫異。

周士相揮手朝外吩咐:“將《大明憲令》取來供首輔參閱。”

很快,外面伺立的徐應元便將《大明憲令》取來,郭之奇打開一看,只見其首目曰:皇帝,代天統理兆民,乃萬世不易之君。君以諮政之權委樞密院、以施政之權委內閣,以征伐之權委大都督府。其下又有大小九卿衙門改制,或裁撤,或合併,或分立。種種事務,羅立近百條。

其中最重要的改制就是設樞密院,武臣伯侯以上、文臣三孤以上,功著德芳者公議任之。入樞密院者120人,俱稱樞臣。其首曰攝政,副爲輔政。凡易法、宣戰、款議(條約)、徵賦諸大事,俱以樞密院公議而後奏聞天子。而內閣、大都督府、諸部司得失,樞密院俱可問之。君上有留中之權。

內閣增學部,掌學校、會試諸事;分戶部爲戶、庫兩部,戶部掌民事,庫部掌理財諸事;廢刑部裁判之權,改理巡捕之事;禮部合鴻臚寺職分,理諸外國入貢、會盟事。工部、吏部職事不變,兵部裁撤,歸隸大都督府。如此總共七部,分別爲吏部、禮部、戶部、庫部、刑部、學部、工部。各部由內閣首輔總理其事,或稱總理大臣,而次輔稱協理大臣。

原朝廷政務以都察院察之。然周士相認爲御史風聞奏事,未免流於輕浮。或以政自閣出,而以刑名、賦稅託之,有相掩之弊。故裁撤都察院,於樞密院下設審計院擔負監察朝廷之職,又設裁判院管審案之責。原大理寺審案職責裁撤,專疏解律令之責。

原通政使司歸入樞密院管轄,職事由原向內廷遞進奏疏改爲接收民間告狀文書,梳理分類後送呈內閣、裁判院、大理寺各部辦理,並行督促察明之責。

原內廷二十四衙門全部裁撤,設宮務院。原太常寺(祭祀)、太僕寺(車駕)、光祿寺(宴壽)、翰林院(詞臣)、鴻臚寺(典禮)五個衙門一律併入宮務院,並設尚寶司(印璽)共六衙門。宮務院由樞密院管轄,專司內廷差遣職事。

除大小衙門改制外,憲令又涉科舉事。規定自經史科外,增設算術、格致、兵備、理財、律令五學。會試易三年爲二年。獨善經史而不善五科者,止授翰林詞臣之階,不授職事。中試者依五學評語,或授其官,或入官學。

軍隊的改制周士相已經在進行,這份憲令便是他對朝堂改制的具體辦法。

這份憲令涉及的衙門之多,職事改進之多,讓郭之奇看後,久久沒有說話。只反覆翻看憲令涉及各事,不時皺眉凝思。

見狀,周士相以爲這位首輔大人不同意改制,便要開口敘說緣何改制,改制之後於朝堂、地方好處,不想,未待他開口,郭之奇卻突然合上憲令,說了一句:“殿下若想我贊成這份憲令所說,需做一事。”

周士相道:“何事?”

“殿下須馬上和長公主成親。”

友情推薦作品《三國之召喚水滸》,大家務必抽空收藏一下,因爲骨頭早前答應人家章推,結果卻給忘記了,實在是有些對不住這位作者朋友。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君主,爲天下公僕第四百八十九章 勤王救天子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290章 8旗爺們來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軍第八百零七章 河東君第八零八章 將軍何忍!第一千二十章 朕何其無辜第二百四十八章 讓城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有個唐王沒死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四百三十章 亂動亂叫者死第八百四十八章 保真龍天子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我比跑得快?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六十六章 報訊第六百四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灣大火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鄭芝龍必須死第九百三十八章 賊秀才要與朕議和?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郡王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第六百七十章 有違祖制第一百九十六章 軍婚第一千一百章 灰飛煙滅第一千零八章 賊秀才先動手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八百四十九章 做大明的官!第一千二十二章 譚詣要幹什麼?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家一家的抄第六百零二章 以他族之血養我族之兵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一千四十五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五百五十六章 線國安大軍突進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四百六十六章 軍糧 救子 好兄弟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六百零二章 以他族之血養我族之兵第四百三十章 亂動亂叫者死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九百九十九章 遠征軍回調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死人不會反對第二百五十四章 廣西第三百三十四章 羊肉湯很好吃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是漢人第九百三十八章 賊秀才要與朕議和?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第610章 軍器圖說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我比跑得快?第六百章 爲了糧食開戰第一千七十五章 幾萬對幾百永曆番外言 可不訂第八十三章 條件第九百二十三章 漢奸無後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一百零七章 黑衣第七百零七章 狗官,你將提督當什麼人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督撫文報第五百一十三章 擒賊先擒王 上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九百一十九章 長公主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們忘了隆武帝嗎!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三百三十章 唐王也可當皇帝第五十六章 瞑目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時興起第四百八十七章 欲加之病第五百九十章 沒死的就是精兵第三百五十一章 生是漢人 死是漢鬼第七百九十五章 非定國負君,君負定國也!第八百零六章 生死兩茫茫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出你們的威風來!第八百一十五章 殺豬傳統第七十二章 營老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城第九百四十章 督師之苦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戰玄武山第294章 有本事你砸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一千五十四章 始作俑者,無後第六百九十章 漕糧一斷,京師必亂第八百六十一章 我的大明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君主,爲天下公僕第四百八十九章 勤王救天子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290章 8旗爺們來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軍第八百零七章 河東君第八零八章 將軍何忍!第一千二十章 朕何其無辜第二百四十八章 讓城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有個唐王沒死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四百三十章 亂動亂叫者死第八百四十八章 保真龍天子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我比跑得快?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六十六章 報訊第六百四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灣大火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鄭芝龍必須死第九百三十八章 賊秀才要與朕議和?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郡王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第六百七十章 有違祖制第一百九十六章 軍婚第一千一百章 灰飛煙滅第一千零八章 賊秀才先動手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八百四十九章 做大明的官!第一千二十二章 譚詣要幹什麼?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家一家的抄第六百零二章 以他族之血養我族之兵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一千四十五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五百五十六章 線國安大軍突進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四百六十六章 軍糧 救子 好兄弟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六百零二章 以他族之血養我族之兵第四百三十章 亂動亂叫者死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九百九十九章 遠征軍回調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死人不會反對第二百五十四章 廣西第三百三十四章 羊肉湯很好吃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是漢人第九百三十八章 賊秀才要與朕議和?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第610章 軍器圖說第288章 賊秀才設伏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我比跑得快?第六百章 爲了糧食開戰第一千七十五章 幾萬對幾百永曆番外言 可不訂第八十三章 條件第九百二十三章 漢奸無後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一百零七章 黑衣第七百零七章 狗官,你將提督當什麼人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督撫文報第五百一十三章 擒賊先擒王 上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九百一十九章 長公主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們忘了隆武帝嗎!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三百三十章 唐王也可當皇帝第五十六章 瞑目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時興起第四百八十七章 欲加之病第五百九十章 沒死的就是精兵第三百五十一章 生是漢人 死是漢鬼第七百九十五章 非定國負君,君負定國也!第八百零六章 生死兩茫茫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出你們的威風來!第八百一十五章 殺豬傳統第七十二章 營老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城第九百四十章 督師之苦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戰玄武山第294章 有本事你砸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一千五十四章 始作俑者,無後第六百九十章 漕糧一斷,京師必亂第八百六十一章 我的大明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