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阿母

三月二十九日,張名振張煌言率水師六百餘艘戰船再入長江,順風溯流而上,過京口(鎮江境內),直抵儀真,在儀真城外江中焚燬滿清鹽船數百艘。請大家搜索()!更新最快的小說消息傳到江寧,清江南總督馬國柱急忙調兵遣將,對深入長江的明朝海師進行攔擊。張名振等人在儀真停留的時間很短就返航東下,撤回崇明一帶的沙嶼稗沙平洋等處,此次入江是爲二入長江之役。

五月十八日,張名振因兵員餉銀不足,難以支撐其部繼續抗清,遂由張煌言統兵舟山,其親自南下浙江溫州買米七船,又到福建廈門面見鄭成功,要求鄭氏提供兵員火藥器械等物資以供張部堅持鬥爭。時正與滿清福建當局“和談”的鄭成功爲了加大談判籌碼,答應張名振的請求,派忠靖伯陳輝統水兵五千陸兵一萬大船近百艘北上支援。

鄭成功的支持讓張名振認爲不虛此行,回舟北返。九月初六,張名振部進抵上海縣城下,清朝上海知縣嚇得癱瘓於地,城中百姓喧傳張軍乃“王者之師”,紛紛響應,或擊殺清軍兵卒,或恐嚇清朝官員,或圍攻衙門。一時之間,上海有爲明軍收復之危險。清江寧巡撫周國佐在接到松江府的急報後,立即火速領兵來援,以屠城相威脅上海百姓,這才穩定了上海局勢。無法得到上海百姓內應的張名振被迫率部撤返。

自上海退兵後,張名振和張煌言合計後認爲當再率軍進入長江,這一次不再是僅入江口,而是直入江寧,以打擊清廷在江南的統治,瓦解人心。十二月,二張等率軍乘船四百餘艘溯江而上,十八日由三江營駛過焦山,直抵南京郊外的燕子磯。

突然出現在南京城外江面上的明軍水師戰船嚇得城中清朝官員驚呼“咫尺江寧,勢甚披猖”。滿清兩江總督馬國柱提督管效忠爲防明軍圍困江寧,動搖清廷在東南的半壁江山,親自指揮駐守南京的滿漢兵丁出城截殺明軍。

自隨魯王興軍抗清以來,不論是張名振還是張煌言都精於水戰而弱於步戰。尤其二人麾下兵馬陸戰實力更遠遠弱於清軍,又無騎軍佐應,因此雖憑水師之利震動南京,但在實力遠強於他們的清軍打擊下,二張無法在江面上持久下去,更無法在岸上立足。

有鑑於無法在陸上擊敗清軍,又受制於糧草補給。張名振張煌言在南京城外江面上僅停留數日便再次率舟師緩緩東下退出長江。雖說這次攻入長江和前兩次一樣都沒有對清軍造成一定殺傷,更沒有攻府奪縣。但對清廷的震動卻是極大,也使沿海抗清力量和江南士紳認識到明軍水師對清廷的威脅之重。

事實上張名振和張煌言籌劃的三入長江之役的真實目的除了試探清軍在江南的防衛力量,還在於聯絡長江兩岸反清復明人士,另外也想呼應正在攻打廣東的李定國和在湖南和清軍僵持的孫可望,以圖達到聯絡東西,會師長江,恢復大江南北的宏偉計劃。

第一次進入長江時,張名振便派人密會原弘光朝禮部尚書錢謙益魯監國所封仁武伯姚志卓魯監國政權都察院左都御史加督師大學士銜李之椿,除將魯監國治下抗清局面加以告之外。另外請求他們能夠提供一定錢糧支持。隨後的二入長江和三入長江,張煌言更是說服張名振,親自化裝成遊方道士秘密會見原南明兵部侍郎張仲符明宗室朱周原兵部職方司主事賀王盛生員睦本等一大批覆明志士。

以錢謙益爲首的原明朝一部分士紳一直在清統治區內秘密從事復明活動,在西南永曆朝廷和東南海上水師之間搭橋的主要策劃人就錢謙益和姚志卓。張煌言更知道永曆朝廷大學士文安之一直同錢謙益有書信往來,姚志卓更是親自從貴州帶回永曆朝廷和秦王孫可望的大批文書。正是因爲錢謙虛益和姚志卓的支持,張名振和張煌言才能夠暢通無阻的三入長江全身而還。

對於錢謙益所籌劃的聯絡東西會師長江的方案,張煌言是打內心深處極力贊同的,早在永曆三年(僞清順治六年)。錢謙益就給門生時任就歷朝廷留守桂林大學士瞿式耜的密信中就提出中興之基業,關鍵就是順江而下奪取江南,將南都控制在手。

二入長江張煌言秘密去見錢謙益時,錢便將用兵比作爲弈棋,他對張煌言說道:“人之當局如弈棋然,楸枰小技,可以喻大。在今日有全着,有要着,有急着,善弈者視勢之所急而善救之。今之急着,即要着也;今之要着,即全着也。夫天下要害必爭之地,不過數四,中原根本自在江南.長淮汴京,莫非都會,則宣移楚南諸勳重兵全力以恢荊襄,上扼漢沔,下撼武昌,大江以南在吾指顧之間。江南既定,財賦漸充,根本已固,然後移荊汴之鋒掃清河朔.高皇帝定鼎金陵,大兵北指,庚申帝遁歸漠北,此已事之成效也。”

又說:“王師亟先北下洞庭,別無反顧支綴.但得一入長江,將處處必多響集,……我得以完固根本,養精蓄銳,恢楚恢江,克復京闕,天心既轉,人謀允臧。”

這個以收復長江中下游爲重點的戰略方針,錢謙益稱之爲“楸枰三局”。

李定國在衡陽斬殺清敬謹親王尼堪,大敗這支由北京南下的滿洲八旗精銳後,錢謙益一下就“楸枰三局”實現的際遇。雖然被李定國重創的這支滿八旗精銳在其後由貝勒屯齊統率,在周家鋪戰役中擊敗了南明秦王孫可望的軍隊,但清軍傷亡也相當大,士氣不高急於回京休整,此時清軍在湖廣以下江防兵力非常單薄,錢謙益姚志卓認爲明軍應當把握時機,當即就和孫可望和張名振等人提出實施長江戰役的計劃。

接到錢謙益的秘信後。張名振張煌言率部全力以赴開始攻入長江,並且持續三次攻入長江,結果卻因爲湖南戰事變化,孫可望猶豫之下錯失這次東西合進奪取江南的大好時機。

一入長江,二入長江,三入長江,每次入江都代表一個收復江南的良機,可每一個良機卻都被浪費。這令張煌言十分惆悵,也十分苦惱,但他卻從不怨他人,只恨自家兵馬實力不足,難以重創江南清軍,進而吸引或牽制湖南清軍,使得秦王孫可望能夠騰出手來着手沿江東進。

聽到舟山被清軍再次襲擊的消息後,張煌言便如坐鍼氈,一刻也不願多在廈門停留,待鄭成功派甘輝陳六出海後,他便馬上跟舟返回舟山。

雖然在船上時早已對舟山軍民的結局有過猜想,但真正中時,張煌言仍是難以自制。他握緊雙拳,青筋突起,盯着還有黑煙燃起的舟山城十數秒後,忽然掩面而泣。

張煌言的失聲痛哭令得左右隨從都是慼慼一片,從船上下來的甘輝和陳六也是悲自心來,十分的不好受。

哭了片刻,張煌言止住泣聲,以袖拭臉,稍正情緒後問島上來迎的校官:“候爺在哪?”他口中的候爺指的是被魯王監國時所冊封的定西候張名振。

那校官聞言,面有戚色,前苦說道:“候爺在城中。”

“在城中?”

張煌言剛想開口問張名振這時不去部署舟山防禦倒在滿是屍體的城中做甚,卻突然啞口不語。再子,卻是顫抖得厲害。

張煌言的突然顫抖令得剛過來的甘輝和陳六都是一怔,疑惑之下便要上前詢問,卻見張煌言猛的一振,然後大步便向城中奔去。

“張侍郎?!”

甘輝和陳六下意識的便叫出聲,可張煌言卻若未聞,只匆匆向城中奔去。

見狀,甘輝和陳六也不多想,忙也快步跟上。張煌言此舉太過離奇,他二人不能不一探究竟。

一路奔去,沿途到處都是正在收屍的張部軍士。屍體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但凡女屍,不問年齡,盡是赤.裸,有女屍下.體之更是插滿棍棒,面目驚恐,身下鮮血遍流,令人不忍視之。

有軍士軍大人如失神般向城中跑來,均是放下手夥計不解

因跑得過急,路上張煌言接連摔了兩跤,也不用人來扶,自己便怕起也顧不得揉揉痛處就跌跌撞撞的向前跑去。

離得城門不遠,張煌言就放聲大喊起來:“候爺,候爺!”

城門處有上百軍士正用騾馬將成堆屍體往外擡,聽到張煌言叫喊,衆軍士沒有停下,反是城中突然有人哀嚎一聲“阿母”後突然全部跪在了那裡。

一聲“阿母”傳來,張煌言如遭電擊般停下了腳步,呆呆的門。

城門處,在衆軍士的注視下,一身縞素的定西候張名振抱着母親的屍體顫顫悠悠的走出,煌言的剎那間,他再也無法壓制內心的痛哭,“撲通”一聲抱着母親的屍首跪倒在地,仰天大號:“阿母,阿母,阿母!

三聲過後,滿城哀哭。(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三百六十八章 滿洲大爺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鋒營出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牆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一千九十三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三百零八章 本帥向來英明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六百零二章 以他族之血養我族之兵第三百三十二章 露布告捷 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一百六十一章 局面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十七章 豪傑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髒俱全第280章 先發制人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家不生 全村做牢第七百五十八章 金陵 六第八十七章 香山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訴朕怎麼辦第一百八十六章 局面 下第八百五十七章 小爺,你不要命了!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之爭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軍第一千四十五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一千九十六章 錦衣內衛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六百九十九章 還想脫身不成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六百七十章 有違祖制第一千五十三章 韃子餓了會做什麼?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八百七十四章 巴圖魯第一千八十七章 目無王法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十六章 洗城第一章 祭拜第六百八十一章 平西王派人來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封不了王便做女婿?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五百四十六章 二譚驚變第六百八十五章 朕不是膽小鬼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八百四十九章 做大明的官!第二百零三章 炸營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六百九十四章 事情鬧大了第二百一十章 清妖第二百七十四章 生產第617章 壯丁對壯丁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下軍民聽誰的第二百零五章 藥庫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九百零二章 對得起老姐姐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而不死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五百二十四章 矯詔封王第一千五十五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八百四十七章 嚇死你們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人不如狗嗎!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第八百七十六章 小伯爺,莫怪我第七百零三章 誓師北伐第一百四十九章 失色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三百三十六章 兩位大學士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獄第七百二十六章 這世道,爲官不易第三百七十二章 公的不在抓母的第284章 朕發誓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三十七章 麻煩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處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二百零九章 回去第一百一十二章 火銃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無戰事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更新說明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無頭公案 朱三太子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第五百一十三章 擒賊先擒王 上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五十七章 買賣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兩宮太后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給瞎子
第三百六十八章 滿洲大爺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鋒營出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牆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一千九十三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三百零八章 本帥向來英明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六百零二章 以他族之血養我族之兵第三百三十二章 露布告捷 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一百六十一章 局面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十七章 豪傑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髒俱全第280章 先發制人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家不生 全村做牢第七百五十八章 金陵 六第八十七章 香山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訴朕怎麼辦第一百八十六章 局面 下第八百五十七章 小爺,你不要命了!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之爭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軍第一千四十五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一千九十六章 錦衣內衛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六百九十九章 還想脫身不成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六百七十章 有違祖制第一千五十三章 韃子餓了會做什麼?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八百七十四章 巴圖魯第一千八十七章 目無王法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十六章 洗城第一章 祭拜第六百八十一章 平西王派人來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封不了王便做女婿?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五百四十六章 二譚驚變第六百八十五章 朕不是膽小鬼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八百四十九章 做大明的官!第二百零三章 炸營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六百九十四章 事情鬧大了第二百一十章 清妖第二百七十四章 生產第617章 壯丁對壯丁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下軍民聽誰的第二百零五章 藥庫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九百零二章 對得起老姐姐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而不死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五百二十四章 矯詔封王第一千五十五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八百四十七章 嚇死你們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人不如狗嗎!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第八百七十六章 小伯爺,莫怪我第七百零三章 誓師北伐第一百四十九章 失色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三百三十六章 兩位大學士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獄第七百二十六章 這世道,爲官不易第三百七十二章 公的不在抓母的第284章 朕發誓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三十七章 麻煩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處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二百零九章 回去第一百一十二章 火銃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無戰事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更新說明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無頭公案 朱三太子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第五百一十三章 擒賊先擒王 上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五十七章 買賣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兩宮太后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給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