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給瞎子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山東,直隸德州通往濟南府的官道上,數千朝鮮士兵在兵馬虞侯申瀏的帶領下正朝濟南府趕去。

自三月從朝鮮邊城會寧出發,越過圖門江進入清朝土地之後,這支朝鮮軍隊就一直在行軍。但十幾天前他們接到的命令還是去清朝的***助鎮壓叛軍,現在卻被要求前往清朝的山東剿滅亂民,這讓朝鮮人十分的不滿。

這支朝鮮軍隊由國內的鳥槍善手和北方邊兵組成,武器和糧草都是從國內自備,進入清國之後,他們一直得不到清朝的物資補給,行軍路線又一改再改,使得朝鮮將官們對這次助清伐明紛紛抱怨,可是卻也敢違抗。

兵馬虞侯申瀏通過通判向監軍的清朝官員韓巨源提出補充糧草,韓巨源倒沒回絕,但卻說等到了濟南後再行補充。

申瀏沒辦法,又提出請清朝地方官員爲朝鮮軍隊提供一批夫子,這個要求並不過份,韓巨源答應了,但卻讓朝鮮人自己去找夫子。

申瀏將找夫子的任務交給了樸正泰,讓他帶一隊兵丁四下去拉一些清國人來做伕役,等到了濟南後再放他們回去。

樸正泰是兵馬萬戶,這個官職雖說是萬戶,但是卻只相當於明朝的千戶官。在此之前,樸正泰一直擔任漢城府的參軍,這是個正七品的官職。

朝鮮國王同意助清伐明後,將調兵遣將之事交給了兵曹判書金應海,樸正泰正是金應海的學生。藉着這層關係,樸正泰調任爲鳥槍廳的兵馬萬戶,隨申瀏一起到清國來“鍍金”。

朝鮮國內雖然反對助清伐明的呼聲很大,但卻沒人認爲朝鮮軍隊會在中國遭遇什麼危險。因爲之前朝鮮曾經三次出兵幫助清國對付明朝,每每都是大勝。雖說出的兵都是鳥槍手,人數也並不多,但卻給了朝鮮國內一個印象,那就是相比能夠讓朝鮮滅國的滿清,曾經宗主國大明的軍隊太過不堪,已經不再是當年痛擊倭兵,挽救朝鮮的天兵了。

因此,包括兵馬虞侯申瀏在內,這支朝鮮軍隊對於到中國來作戰,充滿信心,不慮有任何危險存在。

和樸正泰一起去拉夫子還有察訪官金大全,此人不是鳥槍廳的官員,也不是北方邊兵的人,而是兵曹直接派下來的官員,屬於朝鮮王直派官員。

金大全的官職並不高,只有正六品,但因爲他是王上派來的,所以即便是兵馬虞侯申瀏對他也不敢怠慢。

找夫子這種事,哪裡用得着察訪官親自去。金大全只是閒着無事,跟着去看看而矣。

路上,樸正泰問金大全:“金察訪,聽說中國以前很富饒,百姓生活比我們朝鮮人強得太多,可爲什麼我們一路過來,看到的都是飢餓的中國人?”

“現在是清國,不是中國,從前的天朝已經不存在了。”

金大全從馬上回過頭,雖然王上因爲畏懼清朝,不得不發兵助清伐明,但在他看來,清朝佔領的中國,肯定不能稱之爲中國,而是應稱之爲胡國。甚至,若不是清國南方還有明軍餘部在堅持,金大全都認爲中國已經徹底不在,朝鮮纔是中國所在。

朝鮮國缺馬,這支隊伍只有樸正泰和金大全有馬騎,其餘的朝鮮兵都是步行。因爲缺少鐵甲,大多數朝鮮兵都是穿的罩袍,身前印有“步”字,如果是水師,那就印“水”字,頭上戴的是那種很大的像斗笠一樣的帽子,上面有兩根繩子系在下巴。

“那看來,清朝對中國的統治很蠻橫。”

樸正泰點了點頭,他和金大全並不熟悉,加上對方是王上的親信,所以,有些話他也不敢冒然和對方說。

一個朝鮮軍官從前頭快步跑過來,報道:“萬戶,這裡的清國人太少,我帶人找了好幾處都沒有發現有清國人的村莊,是不是回去?”

“繼續找,這麼大的地方,怎麼會沒有人呢。”樸正泰揮手讓那朝鮮軍官繼續帶人去找,想了想,又叮囑一句:“最好從清國人那裡弄點糧食來。”

聞言,金大全眉頭皺了一下,但想這也不是什麼大事,清國的官員都同意他們自己去找夫子了,從清國百姓手裡弄點糧食來,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不至於影響兩國邦交。

又找了大半個時辰後,朝鮮人終於在一座半山坡發現了清國百姓聚居的村落。遠遠看去,有上百間草屋依坡而建,還有炊煙升起。

樸正泰很高興,縱馬帶兵奔了過去。

突然到來的朝鮮兵讓那村子的清國百姓都很驚訝和害怕,尤其是對方穿着他們從沒有見過的衣服,不少百姓以爲是土匪。

樸正泰的部下有會中國話的軍官,他帶兵進村讓村子裡的男人都跟他走,另外將家中的糧食交出來。看到村子裡有養雞,一些朝鮮兵頓時就動手搶了起來。清國百姓不敢反抗,男人們哆嗦着跟着朝鮮兵走,女人們抱着孩子面無人色的看着朝鮮兵將家中僅有的口糧搶走。

因爲有金大全這個察訪官在,樸正泰不敢縱容部下太過,所以倒沒有朝鮮兵去擄掠那些清國婦人。

“金察訪,這裡的男人太少,只有三十多個,看來我們還得去其它地方找找。”

見這村子裡只有三十多個清國男人,搶的糧食也不是太多,因此樸正泰不想就這麼回去。

“我只是跟來看看,什麼時候回去由萬戶決定。”

金大全倒沒有喧賓奪主,命令樸正泰的意思。這個姿態讓樸正泰很滿意,讓部下們分成幾隊,繼續到四處搜尋清國人的聚居點。

太陽下山前,朝鮮人陸續又有收穫,他們從鄰近的村鎮又綁來了一百多清國男人,搶了不少糧食和牲畜。見天色就要黑了,樸正泰便下令返回。

因爲從清國人那裡搶到了兩口肥豬,所以隨樸正泰出來的朝鮮兵們都很興奮,雖說回去後這兩口肥豬大半要交上去,但做爲獎勵,他們也能分到一些瘦肉。雖然瘦肉沒有肥肉好吃,但對於已經很久沒有吃過葷腥的朝鮮兵而言,卻是個難得的美味。

如果上官心情好,格外開恩,說不定能賞幾塊大肥肉下來。一想到那滿滿一嘴的肥肉味,牽着豬的朝鮮兵口水都快流了下來。

收穫不小,樸正泰心情自然不錯,金大全也是高興。清國對他們沒有任何糧草供應,所以從渡過圖門江以後,他們就一直吃着國內帶來的糧食,哪怕他是察訪官,也難得能吃上葷腥。

金大全在想,既然清國官員允許他們自己去拉夫子,這便是默認他們可以在清國境內搶掠,早知如此,就不必這麼老實,一路大搶特搶就是。反正清國人需要他們的幫助,再說現在中國也不是天朝,而是胡國,身爲中華正統承繼所在,朝鮮沒有理由對胡國的人還有什麼友善。

回到大隊紮營地時,天色已經黑了。樸正泰他們這一隊走後,申瀏又派了兩隊人馬,三隊各有收穫,回來後將抓來的清國男人看押在一起,然後便開始殺豬宰雞。很快,朝鮮軍營裡就熱鬧非凡,香味四溢,一些朝鮮兵還高興得在那唱起家鄉的歌來。

作爲和朝鮮國聯絡及監軍的清朝官員韓巨源得到手下的報告,說朝鮮人不搶抓來了不少地方青壯,還搶來了不少糧食和牲畜。

韓手下的人自然是希望韓巨源出面約束一下朝鮮人,訓斥他們,免得朝鮮人軍紀越發敗壞,給沿途百姓造成損失。不過韓巨源卻沒當回事,出來看了一圈就回去了,還要手下人不要多管閒事,等會朝鮮人送吃的來就收着,其他的話不要多說。

監軍大人這個態度肯定讓手下人都十分氣憤,但他們卻不知監軍大人的苦處。大清現在非常需要這些朝鮮軍隊幫助他們作戰,北京那邊不斷派人督促,要朝鮮兵儘快趕到濟南,因爲山東巡撫黃梧奏報,登萊的於七義軍已有十幾萬之衆,並且正在向濟南逼近。如果濟南失守,山東局面便徹底糜爛了。

朝廷一不給錢,二不給糧,只給個監軍的虛名,還不斷催促自己,事情辦成了,是應有之意,辦砸了,是他韓巨源無能。這當口,韓巨源能做什麼?他沒有丟三下四的巴結朝鮮人就算不錯了,又哪裡會約束他們什麼。

再說了,朝鮮出兵幫大清作戰,和蒙古人入關幫大清打明軍有什麼不同?蒙古人能搶,朝鮮人爲什麼不可以搶?不搶,留給那些亂民不成?

申瀏其實也擔心清國官員發現他的部下搶了不少百姓糧食和牲畜,會過來責罵他,可等了半天,也沒見清國官員那裡有什麼動靜,不由鬆了一口氣,也隱約有了些底氣:似乎清國人現在有求於他們,並且比之前更加急迫。

然而,讓申瀏怎麼也想不到的是,大鍋裡的肉剛剛煮爛,一隊清國騎兵卻出現了。

來的清國騎兵是正宗的滿州八旗兵,隨貝勒屯泰到山東來鎮壓亂民的,領隊的是一個參領。

八旗兵一來,就命令朝鮮人將煮好的肉都拿給他們,還要朝鮮人將他們的戰馬牽去洗刷喂料。朝鮮人動作稍慢,八旗兵們就是喝罵鞭打。

不少朝鮮人憤怒不已,一些沒有來過清國的士兵氣得青筋暴起,可那些軍官們卻一個個耷拉着腦袋連屁也不敢放一個。一些曾經來過清國“助戰”的老兵更是警告新兵們,千萬不要得罪滿州大兵,否則,別看他們只有一兩百人,但卻能讓他們吃很大的虧。

樸正泰親自出面接待了那位滿州參領,金大全這個王上親信心裡罵着騷胡,臉上卻賠着笑臉極盡恭維,哪敢說半個不是。

韓巨源一聽有滿州參領過來,也嚇得趕緊跑過來。

“朝鮮,不錯。”

那滿州參領吃飽喝足之後,就要樸正泰給他們騰出地方休息。樸正泰哪裡敢不答應,直接將自己的帳逢騰出來供滿州參領休息。

直等滿州人都睡下後,樸正泰才放下心來,看到部下不少將領一臉憤憤不平,他立即警告他們道:“滿州人,以一當十,滿萬不可敵,你們莫要爲王上招來大禍。”

樸正泰這邊提醒部下不要招惹到滿州大兵時,千里之外的南京,周士相對徐應元吩咐道:“告訴鄭鳴俊他們,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要事事都來請示我,怎麼打,何時打,是他們的事,由他們自己決定。我不問過程,只要結果。這要是事事都來問我,黃花菜都他孃的歇了!月底之前,天津水營必須解決掉!”

“好,我就去給水師發文。”

徐應元應聲要走,周士相想到一事,又叫住他,說道:“還有,索尼說本帥背信棄義,這他孃的也是笑話。你給我回封信給他,就說,當初本帥和福臨停戰,不是真的不打了,而是歇一下,養精蓄銳,然後打他們個更狠的。嗯,停戰就是爲了準備下一次大戰嘛!這句話,沒毛病。至於和約這東西,就是張白紙,說撕就撕了。他索尼要是不服,大可以自己先撕嘛。”

徐應元聽後很是無語,自家這位殿下還真是敢言他人不敢言之事,歷朝歷代,可沒見哪位有自家這位殿下如此厚顏無恥。

“你看着我幹嗎?我說的是真理。真理這東西,你明白?誰的刀硬,誰的炮打得遠,真理就歸誰所有...老話說,真理取決於大炮的射程...唉,算了,這些你也不懂,你就照我說的寫就是了。”

周士相有些不耐煩徐應元的表情,這傢伙好歹跟自己也有幾年了,怎麼還是這麼不上進的。

看了眼桌上仍是堆積如山的奏疏和公文,周士相真是頭大如牛,索性扔下筆,說道:“另外,給北京發戰書吧,就說本帥下月要北上睡一睡福臨的老婆。記住,是福臨的老婆,不是布木布泰,那老女人李瞎子惦記着呢。君子不奪人所好。”

“這....就這麼寫?”徐應元眼珠子都快要瞪出來了。

“就這麼寫!”

周士相很肯定,然後扔下一臉驚愕的徐應元,他要去造人,因爲宋襄公希望北伐之前,能夠傳出公主有孕的喜訊。

第五十五章 賊秀才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攏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訴朕怎麼辦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此人留不得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間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五百零八章 陣斬馬雄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八百一十八章 先入城?先謁陵?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當兵就當新一軍第七百一十七章 觀賊不似兵第三百五十章 鬼老天第628章 王爵以待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渡孤去崇明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七百八十七章 這天下是漢人的天下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明王故事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六百七十八章 驕橫明軍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家大帥要做親王第八百九十四章 鰲拜等急了吧第五百一十一章 梧州城破 下第八百零六章 生死兩茫茫第八十一章 回去第227章 孤不堪天下重任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雲南易幟 洪首傳邊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九百二十九章 官府到底姓什麼第五百九十二章 亂第一千九十八章 汪士榮在此!第十七章 豪傑第二百零五章 藥庫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第九百六十一章 此人通虜,拿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州衣冠滿州帽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三百四十三章 駐軍澳門第296 漢軍8大家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軍南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戶第二百零五章 藥庫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津 施琅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山第三百六十八章 滿洲大爺第四百八十一章 賜婚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帥,您也無後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一千二十五章 陛下可曾想過退位?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來,故都見!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第七百零四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六百零一章 糧食意味一切第七百七十二章 太后,江寧丟了!第六百九十五章 得寸進尺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開單章 求訂閱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力將軍第七百零九章 下贛州第七百九十六章 千里大逃奔第四百一十四章 唐三水的牛皮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今天無更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九百三十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五百零八章 陣斬馬雄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局面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軍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探馬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六百九十章 漕糧一斷,京師必亂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四章 投奔第五百零八章 陣斬馬雄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六百九十章 漕糧一斷,京師必亂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全軍集合 大帥來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可是公主殿下第九百六十九章 你能出宮?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一百三十七章 潰逃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
第五十五章 賊秀才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攏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訴朕怎麼辦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此人留不得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間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五百零八章 陣斬馬雄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八百一十八章 先入城?先謁陵?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當兵就當新一軍第七百一十七章 觀賊不似兵第三百五十章 鬼老天第628章 王爵以待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渡孤去崇明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七百八十七章 這天下是漢人的天下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明王故事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六百七十八章 驕橫明軍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家大帥要做親王第八百九十四章 鰲拜等急了吧第五百一十一章 梧州城破 下第八百零六章 生死兩茫茫第八十一章 回去第227章 孤不堪天下重任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雲南易幟 洪首傳邊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九百二十九章 官府到底姓什麼第五百九十二章 亂第一千九十八章 汪士榮在此!第十七章 豪傑第二百零五章 藥庫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第九百六十一章 此人通虜,拿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州衣冠滿州帽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三百四十三章 駐軍澳門第296 漢軍8大家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軍南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戶第二百零五章 藥庫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津 施琅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山第三百六十八章 滿洲大爺第四百八十一章 賜婚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帥,您也無後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一千二十五章 陛下可曾想過退位?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來,故都見!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第七百零四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六百零一章 糧食意味一切第七百七十二章 太后,江寧丟了!第六百九十五章 得寸進尺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開單章 求訂閱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力將軍第七百零九章 下贛州第七百九十六章 千里大逃奔第四百一十四章 唐三水的牛皮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今天無更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九百三十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五百零八章 陣斬馬雄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局面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軍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探馬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六百九十章 漕糧一斷,京師必亂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四章 投奔第五百零八章 陣斬馬雄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六百九十章 漕糧一斷,京師必亂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全軍集合 大帥來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可是公主殿下第九百六十九章 你能出宮?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一百三十七章 潰逃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