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火德尚紅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推薦一本同樣是南明題材的作品——《重生南明當皇帝》

此書主角魂穿朱由榔,是一部以永曆帝視角展開的反清殺韃力作。

論作者文筆,骨頭是很欣賞的;論作者的歷史功底,骨頭也認爲他是同類作品中的佼佼者。

重要的是,這本書的作者也是骨頭曾經的讀者,所以諸君可以支持一下這位同袍,骨頭希望有越來越多的讀者朋友能夠成爲和骨頭一樣的作者,讓我們一同爲更多的讀者帶去屬於我們漢人的故事。

.....

程邦俊的理由也不能說就是錯的,若是廣東明軍能出兵廣西打通和雲南朝廷的聯絡,那麼就可以將局面恢復到永曆八年時的情形——當時李定國尚在高州盤踞,廣西雖有線國安部清軍未能剿滅,省會桂林也被清軍控制,可南寧、柳州等府、州、縣仍在明軍之手,因此廣東和雲南的聯繫並未中斷,和安龍行在的訊道也沒有中斷,這使得廣東明軍整體上還是能知道朝廷動向,也能及時服從朝廷調度指揮的,此點從廣東總督連城壁和大學士郭之奇一起發動廣東所有力量配合李定國的二次東進就可以看出。

現在的情況則是,李定國帶着其本部精兵保着永曆帝朱由榔去了昆明,廣西線國安也是人傑,立即瞅準時機發兵攻打明軍控制的廣西諸府州,短短時間內就奪取了廣西全省,一下子就切斷了廣東明軍和雲南的聯繫。將廣東明軍變成了一支孤軍。

正因爲陸路不通,周士相才請凌海將軍陳奇策幫忙,用水師的兩條船將郭紹、樑雙虎從香山送到了欽州的防城縣。由此取道經南寧境內再折道奔的昆明。(作者注:明時廣東欽州含後世廣西地盤)

當時決定走這條路時,周士相還不知南寧已被清軍攻佔,結果樑雙虎他們在南寧附近碰到了一隊清兵,好在這隊清兵只是下鄉徵糧,人數並不多,樑雙虎手下帶的又是太平軍的老卒精銳,一個衝殺就將這隊清兵擊潰。又得當地人指點了小路,如此才安全通過清軍佔領區到達雲南,要不然恐怕這支隊伍半路就能被清軍截獲。

程邦俊去年從廣東回來後。便從郎中升任職方司的主事,因他曾多次前往廣東,故兵部接到旨意後便要他再次前往廣東傳旨,同時配合廣東總督連城壁整合廣東明軍力量。以圖恢復兩廣。

程邦俊深知現在到廣東很危險。所以他和大學士郭之奇從廣東來時一樣,都是扮得道士,這才過了清軍在廣西境內所設的關卡,饒是如此,一路上也是心驚膽戰,唯恐身份被人發現。

正因爲沿途經歷,使得程邦俊深感廣西清軍對於雲南和廣東的威脅,故而到了廣東後他便先去欽州拜見了總督連城壁。極力請求連城壁能夠發兵攻打線國安,打通雲南和廣東的通道。要不然朝廷不知廣東情況,廣東也不知朝廷動向,彼此孤立,連個消息都不能互通,何談統一指揮,又何談中興。

連城壁也深有所感,他知道廣東這邊的明軍實際已成了孤軍,既不能獨力應對廣東清軍,更不能對朝廷提供任何支援,且處於廣東和廣西兩處明軍包圍之中,若是不能打通和雲南的通道,他日一旦兩廣清軍合力動手,廣東這邊局勢肯定會崩壞。

其實相較收復廣東,連城壁更加關心的還是永曆帝的安危,當初他聽到晉王從安龍將天子聖駕移蹕昆明後,就知道孫可望定然不會罷休,肯定會發兵昆明。可他身在廣東,無法越過廣西清軍率部前往昆明勤王,因此憂慮不已,乃至對新會發生的大變也沒有及時作出相應部署。

郭之奇去昆明後,連城壁便每日在總督衙門坐等音訊,日日上香爲天子祈福,盼着李定國能大敗孫可望那賊子,對廣東的事情根本沒有盡到一個總督的職責。這等消極所爲,不但讓遠在新會的陳奇策、朱統等人不滿,也令手下一幫幕僚失望,都道總督大人此舉或是忠臣行爲,可非良臣所爲。

程邦俊的到來讓連城壁知道了朝廷的最新動向,知道孫可望雖然已經公然發兵雲南,但眼下卻尚未深入雲南,晉王李定國領本部精兵前去迎戰,天子又下詔讓入川的蜀王劉文秀領軍回救,連城壁才稍稍安心。

對於程邦俊請求之事,連城壁不是沒有動心過,可連總督現在是有心無力,他面臨的情形和正在雲南曲靖應對孫可望大軍進逼的晉王李定國一樣複雜。

廣東明軍分散各處,山頭林立,有原大明官軍,也有李定國留下的少量兵馬,另外還有李成棟的餘部,這些人在李成棟死後推其子李元胤爲首堅持抗清,李元胤在鬱林戰死後,他們仍堅持抗清,但卻不願聽從連城壁的指揮,如此一來,連城壁空有總督之名,卻無法以自身號召力指揮這些明軍,他實際能調得動也不過就是在欽州的幾千嫡系明軍。至於那些義師,連城壁從來就沒指望過他們。

想當初,晉王兩次東進,廣東各地明軍、義師羣起響應,爾今連城壁以總督之尊卻只能指揮欽州的這點兵馬,兩者威望相差可不是一點兩點,乃是天壤之別。

巧媳婦難爲無米之炊,連城壁有心打通和朝廷聯繫的通道,卻苦於無兵馬能執行。四府巡撫張孝起從高州趕到後知道此事,提議不妨以總督手令調香山的太平軍至欽州,爾後再令太平軍出兵廣西。

張孝起認爲太平軍兵馬已過萬,又前後數敗清軍,這等精兵放在香山是大明的損失,應將其放到更有用的地方,所以讓太平軍去打廣西無疑是個好選擇。

連城壁猶豫不決,新起的太平軍雖說能打,可不是原來的大明官軍,而是周士相自己拉起的人馬,也從來沒有得到過他的任何錢糧供給,現在突然要人家聽命去打廣西,他實在是開不了這口。況且天子已經欽封周士相爲廣州總兵,並非廣西總兵,所以調太平軍打廣西於理不合。

其實讓連城壁無法決定的真正原因是他幾天前才大罵過周士相,並且把周士相向朝廷要官的奏疏派人送到了昆明去。現在卻又要人家來賣命,總督大人也得考慮自家的臉皮到底有多厚。

連城壁說要等大學士郭之奇回來後再商議此事,張孝起無奈,便不再說此事。

程邦俊卻對張孝起的提議深以爲然,他迫不及待便趕到了香山,宣了旨意後便以欽差身份督促周士相馬上揮師西進,或走陸路,或走水路,定要在八月以前全軍抵達欽州,然後向廣西進軍。

爲了激勵周士相率軍西進,程邦俊更在宋襄公面前隱諱暗示,若太平軍能西進廣西,一舉拿下廣西,則朝廷定會按當年李成棟舊例封王,周士相以下將士封公封侯更是不在話下。

程邦俊更道,太平軍雖然在廣州附近兩敗清軍,可是到了還是退回香山,無法拿下廣州真正立足,既然眼下太平軍沒有攻打廣州的能力,那不如去廣西爲朝廷出力,也爲太平軍謀取一塊真正的地盤,怎麼也比盤踞香山這個小地方強吧。

宋襄公將這番話說給周士相聽,周士相卻是冷笑一聲,程邦俊一個小小主事真當自己是內閣大學士了,也敢提點江山,信口開河,封王封公這種事能是他這小小主事說得出來嗎!

永曆朝廷當真是想要自己兵進廣西,怎麼也得派個大學士來和他說吧,或者是連城壁來對他說,最差也得有個聖旨來吧,哪有個兵部主事在那空口白牙的。

去廣西,周士相壓根不考慮。他好不容易把太平軍帶到了香山,又好不容易把廣州清軍給生生放了兩回血,眼下正是趁着天熱兩方罷戰之時消耗勝利果實,鞏固香山和太平軍的大好時候,他腦子壞了纔會帶隊伍去欽州接受連城壁的指揮去打廣西。

“你去告訴程邦俊,我現在忙得不可開交,實在是抽不空來見他,他若要走,我們派人護送他走,他若不想走,那就呆在香山,隨他幹嘛。等本帥忙完手頭上的事情再說。”

宋襄公委婉的將周士相的話說給程邦俊聽後,程邦俊氣得半天說不出話,一甩袖子就去了新會。周士相這裡碰了壁,陳奇策、朱統那裡未必不願爲朝廷立此奇功了。

程邦俊氣乎乎的跑到新會時,周士相正在永樂鄉新設立的太平軍軍服司裡驗看剛剛做出的3000件新軍服。

該司的負責人是林婉兒的父親林萬福,不過具體制作軍服的卻是羅定州泰達布行的楊家人。

因大明是火德尚紅,再加上廣東這地方本來就熱,要是還用從前的黑色,太平軍上下就別指望在太陽下活動了,熱都能把人熱死,故而這一次的新軍服全部是紅色。另外考慮廣東氣候,這3000件新軍服都是布甲而非棉甲,乃以布爲面裡,中間綴以鐵甲,表面釘甲釘。

用於製作兵服的布匹全是搶來的,甚至製作兵服的那些婦人也大半都是太平軍以”自願“爲名擄來的。(未完待續。)

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二百零八章 真響第八零八章 將軍何忍!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陝西的漢子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中朝一家第九百八十三章 魏蜀吳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無恥賊秀才第三百五十一章 生是漢人 死是漢鬼第二百零二章 跑單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封家信第三十五章 民心第二百二十四章 僞帝之女第一百四十三章 懷疑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南寧城破第三百零八章 本帥向來英明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清不會亡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陝西的漢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一千零八章 賊秀才先動手第十七章 豪傑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郡王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七百一十九章 我等前來接應張尚書!第五百一十六章 虛無的希望第一千九十三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二百六十七章 米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二百五十四章 廣西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三百五十七章 驅趕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團第一百一十九章 武器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白旗的人反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解圍?第六十四章 清鬼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而不死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七百九十五章 非定國負君,君負定國也!第四百二十八章 經略衙門第四百五十四章 取捨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第二百七十六章 成軍 中第六百九十四章 事情鬧大了第八百八十九章 活捉鰲拜第二百六十六章 滅門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婆?齊王?安南?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軍南下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五十七章 買賣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一百六十九章 攻守 八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路 滿江紅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我是去娶媳婦的第七十五章 爆破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五百九十二章 亂第六百九十九章 還想脫身不成第八百二十九章 戰鼓捶響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五百九十六章 安南之變第八百一十五章 殺豬傳統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三百四十八章 帝國主義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八百七十二章 保護鰲拜第六百七十四章 明人欺我百年第六百七十章 有違祖制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戰保船第九百六十章 鐵骨侯爺第六百九十五章 得寸進尺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南寧城破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六百五十六章 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第七百章 鎮反第一百零四章 奪城第640章 小爺不比馬鷂子差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八百七十三章 該死的多爾袞餘孽
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二百零八章 真響第八零八章 將軍何忍!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陝西的漢子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中朝一家第九百八十三章 魏蜀吳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無恥賊秀才第三百五十一章 生是漢人 死是漢鬼第二百零二章 跑單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封家信第三十五章 民心第二百二十四章 僞帝之女第一百四十三章 懷疑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南寧城破第三百零八章 本帥向來英明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清不會亡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陝西的漢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一千零八章 賊秀才先動手第十七章 豪傑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郡王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七百一十九章 我等前來接應張尚書!第五百一十六章 虛無的希望第一千九十三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二百六十七章 米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二百五十四章 廣西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三百五十七章 驅趕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團第一百一十九章 武器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白旗的人反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解圍?第六十四章 清鬼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而不死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七百九十五章 非定國負君,君負定國也!第四百二十八章 經略衙門第四百五十四章 取捨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第二百七十六章 成軍 中第六百九十四章 事情鬧大了第八百八十九章 活捉鰲拜第二百六十六章 滅門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婆?齊王?安南?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軍南下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五十七章 買賣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一百六十九章 攻守 八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路 滿江紅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我是去娶媳婦的第七十五章 爆破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五百九十二章 亂第六百九十九章 還想脫身不成第八百二十九章 戰鼓捶響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五百九十六章 安南之變第八百一十五章 殺豬傳統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三百四十八章 帝國主義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八百七十二章 保護鰲拜第六百七十四章 明人欺我百年第六百七十章 有違祖制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戰保船第九百六十章 鐵骨侯爺第六百九十五章 得寸進尺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南寧城破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六百五十六章 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第七百章 鎮反第一百零四章 奪城第640章 小爺不比馬鷂子差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八百七十三章 該死的多爾袞餘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