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人人都想成爲五大主力,人人也都想成爲五大主力之首的新一軍。但編制就這麼多,五個軍滿員全編不過11萬人,而太平軍現有陸師37個鎮,去除水份也有近三十萬人,這意味着能夠入編五大主力的部隊不僅要是能打的精銳,更得是嫡系。

葛義過江後,拍着胸脯對周士相說,這五大主力的新一軍不從他江北軍中編組,那就是看不起他葛老六。

蔣和也從安慶屁顛屁顛的乘船趕到鎮江,聽說葛老六要搶新一軍,二話不說就和他爭了起來,天王老子勸也沒用。

鐵毅也從駐地常州趕了過來,如此一來,老四鎮的四大鎮將除了現在貴州主持西南軍政的邵九公,三大巨頭都已到齊。

在鎮江的還有剛剛在松江平亂的蘇納和王輔臣等將領,他們無一不是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除了資歷不如老四鎮的四大“巨頭”,戰功方面並不差他們多少,甚至還有過之。

一直以來,對軍政大事不感興趣,並且以呆在周士相身邊當侍衛統領爲榮的瞎子李不知道腦子怎的發起熱來,也加入到了這五大主力的爭搶之中。他和同樣有心在五大主力分一杯羹的王輔臣結成了盟友,一塊對抗老資歷的葛老六和蔣禿子。

周士相懶得聽這幫大將們在那訴忠心,倒苦功,這幾天他讓徐應元替他擋客,不管是誰一律不見,只在軍部那裡和郭雄等人商議五大主力的編組及餘下各鎮的改編。

最終,五大主力組成鎮正式確定,並且又將現有37個鎮區分爲甲級鎮、乙級鎮、丙級鎮。

甲級鎮爲一線野戰軍,乙級鎮爲二線支援軍,丙級鎮爲地方軍。

甲級鎮下設三旅加鎮直屬炮兵、工兵、輜重部隊;乙級鎮同樣下轄三旅,但沒有炮兵和工兵,只有輜重部隊;丙級鎮下設兩旅,無炮兵、工兵,亦無輜重部隊。降此之外,甲級鎮中必須有兩到三個戰鬥英雄部隊(團以下),並保留成軍之初授予的軍旗。乙丙二鎮則無此要求。

初定全軍甲級鎮8個,乙級鎮14個,丙級鎮15個。爲了區分,甲級鎮爲“整”字頭,乙級鎮爲“新”字頭,丙級鎮爲“暫”字頭。如整一鎮、新三鎮、暫五鎮等。

8個甲級鎮中,有3個是純火器鎮,其中一個更是全鎮裝備了軍械局剛剛纔能大規模生產的燧發槍。其餘五個,都是冷熱兵器混合編成,乙丙鎮則多半都是冷兵器爲主。

新一軍由原王輔臣的騎兵第一鎮和現隸屬江北軍的齊豪第一鎮組成,番號改爲整編第一鎮、新編第一鎮。軍部駐地暫爲江蘇淮安,軍長由王輔臣出任,總鎮由齊豪出任。

新二軍由原蘇納第六鎮和邵成國的騎兵第二鎮組成,番號爲整二鎮、整三鎮。軍部駐地暫爲揚州,軍長由蘇納出任,總鎮由邵成國出任。

新三軍由李匡明的第五鎮和江北軍朱慶來的新二鎮組成,番號爲整四鎮、新二鎮。軍部駐地暫爲蘇州,軍長由李匡明出任,總鎮爲朱慶來。

新四軍由原安徽巡撫蔣和的第三鎮和尚可遠的新三鎮組成,番號爲整五鎮、新三鎮。軍部駐地安慶,軍長由軍部官郭雄出任,總鎮爲尚可遠。

新五軍由原西南野戰軍王有喜的第四鎮和盧光祖的遠征軍第二鎮組成,番號爲整六鎮、整七鎮。軍部駐地貴陽,軍長王有喜,總鎮盧光祖。

五大主力中,除新二軍、新五軍都是由兩個甲級鎮組成外,其餘三個軍都是一個甲級鎮、一個乙級鎮組成。

總共八個甲級鎮,五大主力就佔了七個,餘下一個則是由李瞎子統領的周士相直屬衛隊和於世忠之子於佑明的火器旅改編而成,番號爲整八鎮。對這個結果,李瞎子還算滿意,雖說沒能當上一軍之長,但也混了個甲級鎮將,且還是大帥身邊的近衛鎮,算起來不比一軍之長差。

原胡啓立的第七鎮、韓朝宗的第十七鎮、王興的第十鎮、甘輝的第十六鎮、耿仲德的第十四鎮、郭登第的第九鎮、蔣和在安徽新編的兩鎮(鎮將爲張勇和李本深)、浙江以清軍降兵爲主改編的兩鎮(鎮江爲裘德、鄂多)、廣東宋襄公的兩鎮(鎮江爲原南陽總兵張超、原花縣千戶黃四成)都被定爲乙級鎮。餘下各鎮則一律定爲丙級鎮。

各部番號正式確定後,將從現在的駐地調防,軍部初步估算,全部調防完畢最少需要半年時間,因此當前主要是五大主力的整編和調防。

軍隊調防不是接到命令就啓程這麼簡單,還牽扯到家屬安置,營地交接、防區整頓等瑣事,並且需要調防的各鎮大多是步兵爲主,受交通道路限制,難以短期集結完畢。就如現駐紮在金廈的胡啓立部要調防至安慶,上千里路程下來,光靠腳板底走,就夠胡部喝一壺的了。

五大主力整編方案出臺後,最高興的人無疑就是葛老六了,因爲他江北軍的四個鎮有三個被定爲甲級鎮,且新一軍和新二軍的駐地都在他江淮經略使的地盤,因此他得意洋洋,以爲自己現在是兵強馬壯,可以一下指揮兩大主力。一衆老兄弟中,哪個也沒他這麼露臉。不想高興沒到兩天,軍部新的方案又出臺了,卻是取消了現有各軍團編制。

因爲之前有過軍團一級的編制,現在新建軍一級編制,難免和軍團這一級職能重合,導致指揮系統混亂。所以周士相決定將現有各軍團編制一律裁撤,正式恢復大都督府這一洪武年間節制中外諸軍事的機構。

當日從廣州北伐時,周士相用的就是大都督的名義,只是卻沒有恢復大都督府,而是一直以齊王府和軍部來執行大都督府的功能。現在重新恢復大都督府,將齊王府和軍部的相關職司併入大都督府,也算是周士相對太平軍軍政體系的一次整合。

周士相本人出任大都督,下轄五軍都督,即中軍都督、前軍都督、後軍都督、左軍都督、右軍都督。

五位都督的人選分別是中軍都督鐵毅、前軍都督葛義、後軍都督蔣和、左軍都督邵九公、右軍都督趙四海。

五軍都督各自負責一塊區域,亦稱爲戰區。周士相親自劃分了五大戰區,以數字爲序,分別是第一至第五戰區。

其中第一戰區爲江蘇、浙江、福建三省,由前軍都督葛義負責,下轄五大主力之首的新一軍、胡啓立的新四鎮、甘輝的新五鎮、耿仲德的新六鎮以及兩個暫字頭的乙級鎮。

第二戰區爲安徽、江西二省,由後軍都督蔣和負責,下轄新四軍,張勇的新七鎮、李本深的新八鎮,淾德的新九鎮,及魏大龍(浙渾將領)的暫三鎮。

第三戰區爲廣東、廣西、貴州三省,由左軍都督邵九公負責,下轄五大主力之一的新五軍,王興的新十鎮、張超的新十一鎮、黃四成的新十二鎮、塔新策的暫一鎮、譚詣的暫二鎮、猶三品的暫三鎮、黃元才的暫四鎮等。

第四戰區爲湖南、河南二省。由右軍督趙四海負責,下轄郭登第的新十鎮,以原湘西剿軍四鎮改編的兩個乙級鎮、兩個丙級鎮。

第五戰區暫未劃定轄區,由中軍都督鐵毅負責,下轄新二軍和新三軍。

新二軍的駐地暫時在揚州,新三軍則在蘇州。兩者駐地都是在第一戰區內,不過卻不歸負責第一戰區的葛義指揮,原因是因爲周士相只是將北上遼東的計劃暫時擱置,卻非就此放棄。等到朝堂和軍隊整頓完成後,周士相仍欲北上遼東,屆時新二軍和新三軍這兩支主力軍就是北上遼東的主力。

從防區職能上看,各戰區不但是負責轄區內的武裝力量,更要承擔相應的使命。

第一戰區和第二戰區都位於對清第一線,顯然,將來是要集中兩個戰區力量北進的。未來這兩個戰區的太平軍可能都要移駐北方。

第三戰區當下的任務則是收復雲南和爲進軍川陝做準備,未來,第二戰區很可能承擔西北地區,甚至要肩負佔領藏區和哈密等地的任務。

第四戰區是五大戰區中唯一沒有主力軍的戰區,也是兵員最少的戰區。周士相給第四戰區的任務是着手“接管”湖北,配合第二戰區進軍中原。

單從編制和兵力上看,第三戰區無疑是兵員最多的一個戰區,甲級鎮一個,乙級鎮四個,丙級鎮八個。只是除了王有喜的新五軍外,其餘各鎮不是原先的地方治安部隊,就是新近收編的吳三桂部降軍,所以雖然兵員多達10萬,可戰鬥力卻在五大戰區中排在倒數第二。不過雲南方面的吳軍將領已經有意向太平軍投誠,四川境內又有慶陽王馮雙禮、督師連城壁等明軍力量在,相對明軍而言,四川吳軍力量可謂十分薄弱。

吳三桂任命的四川巡撫高民瞻基本已經放棄川東、川南等地,集中力量固守在保寧一線。因此第三戰區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和第四戰區一樣,不會遭遇大規模戰事,只要穩打穩進,緩緩圖之便可。

對於大量暫字頭的丙級鎮,周士相原意是趁機裁撤掉一半,投誠過來的降將和從前一樣,先組織將官培訓班,能用的調入乙級鎮,不能用的遣散歸鄉。但這樣做無疑和之前對降將的承諾不符,有過河拆橋的味道在內。所以保留這些降將及降兵,給他們丙級鎮的待遇,是周士相不想做也得做的事。

安南的遠征軍經過這幾年的擴張,不斷吸收安南當地漢人及補充從國內送去的綠營俘虜後,已經有了四個鎮的規模。現在盧光祖帶回一個鎮編在新五軍內,且給的是整字頭的甲級鎮待遇,這對趙自強而言臉上肯定有光。

不過遠征軍其餘三個沒有歸國的鎮,都是給的暫字頭。這主要考慮到遠征軍相對安南軍隊是強大,但主要兵員都是原清軍的綠營,在國內太平軍看來都是手下敗將,戰鬥力弱。

盧光祖帶回來的那個鎮能給甲級鎮的待遇,是因爲他帶回來的都是遠征軍抽調出來的精銳,在安南這幾年也算是打出來了,進軍貴州表現也十分突出,因此給一個甲級鎮也說的過去。再者,西南方面降軍太多,單王有喜一個甲級鎮難以震住場面,所以給盧光祖部甲級鎮的待遇是形勢需要。而且,也可以藉此安撫遠征軍上下,讓他們努力表現,知道自己回國後不會被國內歧視。

wωω☢ Tтkan☢ c o

對於大量暫字頭的丙級鎮,周士相的打算是北伐成功後,就將他們和大量的清軍、吳軍降兵就地轉化爲工程部隊,用來修路和興建水利等公共設施。

這個設想是周士相從前世鐵道兵這一軍種啓發而來。現在國內戰事未定,軍隊的主要使命自然是打仗。可一旦國內統一,那麼太平軍的用兵方向必然是在海外,且將以海軍爲主。那麼陸軍的重要性必然會有所降低,除非周士相準備學蒙古人般從東方大舉西征,將航海大時代改爲大陸時代,這樣保留龐大的軍隊規模就很有必要。反之,大量的雜牌軍就會成爲朝廷財政的負擔。

將雜牌暫字頭全部遣散肯定是不行的,那麼讓他們發揮作用,以“軍工”的形式爲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的國家出力,應該是最合適的贖罪辦法。畢竟,國家現在的殘破,和這些雜牌暫字頭脫不了關係。周士相可以不計較他們當年的胡作非爲,爲虎作倀,但卻絕不容許他們和從前一樣。

至於那些投誠的降將們如何看待這件事,周士相併不考慮。他現在顧慮他們,是因爲國家沒有統一。當國家統一後,手握重兵的他,自不會再有此顧慮。

事實上,這些降將們只要有官做,有錢拿,根本不在乎自己手下的兵會被周士相驅使着做什麼。

這年頭,只要有口飽飯吃,當兵的又哪會在乎那麼多。修路修壩總比殺人要好。

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帥錯了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帥,您也無後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一百八十三章 旨意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守 十第九百五十四章 皇帝可以換 士紳不能倒第292章 漢軍旗的後悔第283章 10萬駕前軍第一千六十八章 師漢長技以制漢第八章 逃人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一千五十五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附兵的麻煩第四百四十九章 給肉吃,俺賣命!第十四章 勸說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樂郡主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三章 復仇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284章 朕發誓第九百七十一章 我不是英雄第六百零二章 以他族之血養我族之兵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追殺第三百三十一章 露布告捷 上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八十八章 轉進第八百一十二章 官兵進府了!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第七百五十章 憑你也想殺老子!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守 七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一千三十九章 國姓逝世第二百一十四章 鏖戰第三百八十章 就是這個車輪第三百一十章 砍人不砍馬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當兵就當新一軍第632章 羅託當可全殲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九百一十一章 皇上不要咱們了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樂郡主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第一千零五章 誰做天子我決定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旗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六百七十九章 糜爛 議和第六十五章 公文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此人留不得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正法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盡韃子方罷手第三百六十三章 哈哈木已死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五百零八章 陣斬馬雄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戰精兵第七百一十六章 迎大明天兵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五百五十七章 疑神疑鬼第四百六十章 李定國兵退貴州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戰 十一第五百二十章 天子逃了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八百三十八章 紅衣賊兵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之長刀比滿州更利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六百八十八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戰 十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三天新郎官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八百三十六章 死清妖,頂你個肺!第七百九十六章 千里大逃奔第八百一十二章 官兵進府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焚昆明第299章 良將吳6奇第二百一十五章 賜婚
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帥錯了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帥,您也無後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一百八十三章 旨意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守 十第九百五十四章 皇帝可以換 士紳不能倒第292章 漢軍旗的後悔第283章 10萬駕前軍第一千六十八章 師漢長技以制漢第八章 逃人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一千五十五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附兵的麻煩第四百四十九章 給肉吃,俺賣命!第十四章 勸說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樂郡主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三章 復仇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284章 朕發誓第九百七十一章 我不是英雄第六百零二章 以他族之血養我族之兵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追殺第三百三十一章 露布告捷 上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八十八章 轉進第八百一十二章 官兵進府了!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第七百五十章 憑你也想殺老子!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守 七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一千三十九章 國姓逝世第二百一十四章 鏖戰第三百八十章 就是這個車輪第三百一十章 砍人不砍馬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當兵就當新一軍第632章 羅託當可全殲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九百一十一章 皇上不要咱們了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樂郡主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第一千零五章 誰做天子我決定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旗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六百七十九章 糜爛 議和第六十五章 公文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此人留不得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正法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盡韃子方罷手第三百六十三章 哈哈木已死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五百零八章 陣斬馬雄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戰精兵第七百一十六章 迎大明天兵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五百五十七章 疑神疑鬼第四百六十章 李定國兵退貴州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戰 十一第五百二十章 天子逃了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八百三十八章 紅衣賊兵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之長刀比滿州更利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六百八十八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戰 十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三天新郎官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八百三十六章 死清妖,頂你個肺!第七百九十六章 千里大逃奔第八百一十二章 官兵進府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焚昆明第299章 良將吳6奇第二百一十五章 賜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