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勸說

今日耳聞目睹,讓周士相有種歷史何其相似的感覺,印象中後世國民黨敗退大陸時,便遣了大量“專員”、“特派員”到山裡對土匪加官許願,委這個中將司令、那個少將參座什麼的,爾今這南明朝廷也同樣幹得如此勾當,所區別的不過是官職名目的不同而已。當然,在性質上兩者也是有着很大差別的,相較國民黨,南明朝廷此舉的正義成分要高得多。

可惜,自古以來的歷史,不論正義與否,還未有依賴土匪能夠成事的先例,永曆天子糊塗,手下的官員更是愚蠢,天知道那些主持此事的大員們是如何想的!

周士相暗自搖頭,原先他是不準備摻和此事的,等此間事了便向胡老大和宋襄公辭行,徑直往廣西投李定**。可轉念一想,那李定國雖是名將,其部原大西軍改編的明軍戰鬥力也強,但架不住這天下只有一個李定國,而永曆朝廷更多的是昏聵無能之輩,否則也不會想出拉攏收編土匪這等一點也不靠譜的主意來!

其他地方的情況,周士相沒有親眼看見,故而不敢斷定,不過廣東的情況,他多少還是瞭解的。就拿新會百姓來說,若非清軍在新會造孽,大多數新會百姓的人心向着的可是滿清而非大明,身體的原主人周秀才更是想着等廣東局面穩定下來便去參加大清的科舉呢。

造成這種人心盡喪的原因自然與明軍軍紀敗壞有關,而明軍軍紀之所以敗壞,除了明軍自身腐朽不堪外,恐怕便與這大肆收編土匪爲軍,導致軍中魚龍混雜脫不開關係。

人心一失,這江山豈能不落韃虜之手!

若是南明朝廷上下官員都是如想出這餿主意的官員一般,那一個李定國是萬萬救不了南明的,想到前世記憶中李定國最終沒有力挽狂瀾,而永曆天子在棄國之後也未躲過吳三桂的弓弦,周士相不禁重新考慮自己往廣西投軍的決定是否明智。

...........

“我的意思是胡大哥不妨接受這羅定參將的委任。”

胡老大問周士相有何用意,他也沒有隱瞞,直言相告,他是想讓胡老大將這南明羅定州參將位子拿到手,至於這羅定州眼下是清朝的還是明朝的,就不必去管了。

“眼下也不必諱言,胡大哥和諸位兄弟幹得肯定是落草爲寇的事,此等行爲絕不是長久之道,這天下總不會一直亂下去,不論明勝還是清勝,將來新朝官府總要來剿的。到時,諸位兄弟何去何從?”

周士相沒有一番大道理來勸說,什麼家國大義對這幫漢子其實並沒有多大的觸動,除了確是跟滿清有不共戴天之仇,其他人很難豁出腦袋跟清軍爲敵的。而眼前這幫漢子其實大多也已經對南明永曆朝廷死了心,不抱一點希望,就是胡老大這個跟滿清有深仇大恨的恐怕也如此,否則何以寧可當土匪也不肯再當明軍,爲永曆朝廷效力、替老孃兄弟報仇呢?

葛五當土匪當得習慣,對將來從來沒有想過,聽了周士相的話後脫口便道:“今日有酒今日快活,管他明日呢,想那麼遠做甚?”

周士相搖頭道:“話不是這麼說,各位總要爲日後考慮,說句不中聽的,眼下各位身強力壯,可等十年、二十年後,各位還能做這打家劫舍的買賣嗎?”

葛五眼皮一翻,無所謂道:“趁能搶得動,便多搶些回來就是,老了總餓不死。”

周士相莞爾,反問他道:“若將來官軍打過來,你這搶來的東西能保住?”

葛五想也不想便道:“那等官軍打過來再說。”

周士相沒想到葛五如此粗人,一時也爲之啞然。

趙四海見狀,不由說道:“秀才,你說這麼多,無非是想讓胡大哥受那勞什子參將印,可你以爲那幫人真那麼好心給咱們當官?”

彭大柱在邊上也嚷道:“是啊,周兄弟,你有所不知,這永曆朝廷的官可不是好當的,況且他們也沒安什麼好心眼,這羅定州在韃子手中,他們卻叫我們大哥做羅定的參將,這不是拿別人的東西來賞人嗎,算怎麼一回事?”

“就這,那參將也不是好當的,你沒聽先前姓程的小白臉說,只要咱們大哥當了這參將,就得帶人和羅定的清軍打,要不然,人家哪個認你這羅定參將?”屋中有漢子叫道。

“那羅定城有清軍的好幾百綠營兵,可不是咱們這幾十號人能打下來的,姓程的就是要咱們去送死,這買賣,做不得!”

葛五嚷嚷道,在他看來,當土匪纔是正經營生,不好好在山寨快活,反倒提着腦袋和清軍拼命,這不是腦袋壞了嗎?

葛六一向都聽葛五的,葛五反對,他自然也眼着反對。

宋襄公沒有說話,只在那沉吟不語。胡老大倒是被周士相剛纔的話動了心思,想到了日後年紀大了的事。

周士相見胡老大動心,便勸道:“胡大哥,我以爲這事未必就全是壞處,你若是做了羅定參將,跟着你的這些弟兄們也算是有個正經出身。有了這羅定州參將的大印,起碼名義上大夥就有了落腳之地,這羅定州的錢糧也是歸大夥所有的。”

胡老大聽了嘆口氣,苦笑一聲道:“羅定城是好,可咱們光眼饞吃不下啊,那錢糧什麼的看得着,摸不着啊...”

周士相想了想後,說道:“是不是打羅定城,咱們以後再說,現在先去領了那官身和大印,把這羅定參將坐實了。”

“拿人東西不給人辦事,這不地道吧?”胡老大猶豫起來。

宋襄公卻開口了,他道:“胡老大莫想那沒用的,許那幫官糊弄咱們,就不許咱們糊弄他們了?”

“這倒也是!”被宋襄公這麼一說,胡老大頓時也樂了起來,笑道:“騙騙這幫龜孫子也好,就當是去年的補償。”頓了頓,目光看向彭大柱、趙四海他們,問道:“你們以爲如何?”

彭大柱撓着腦袋想了半天,方道:“周兄弟和宋先生都是讀書人,俺打小就知道讀書人肚子裡懂得東西肯定比咱粗人多,也比咱有見識,既然宋先生和周兄弟說這官能當,那想必就能當。”

“我沒有意見,只要不讓弟兄們去羅定城送死,什麼都好說。”趙四海也不反對把那羅定參將騙過來。

屋內其他漢子也你一言我一語的表態,大半都是支持胡老大當這羅定參將的,看來周士相所說的那番話起到了一定作用。

見衆人都不反對,胡老大便拍板定下此事,先把官弄到手再說,當下就讓人去請程邦俊過來。

周士相見目的達到,鬆了口氣,卻聽宋襄公忽然在旁邊沒頭沒腦的說了一句:“目光放長遠些總不會錯,有這羅定參將的官印倒是樁好事,也許將來能用得着...”

用得着什麼,宋襄公卻是沒有再說下去,倒是周士相從他意猶未盡的臉上看出幾分,惡意猜測這“三姓家奴”或許想得是將來南明真的完蛋了,便拿這南明的參將官印去降清,說不得還能撈個清官做一做。

程邦俊過來後,胡老大便答應若是官憑大印無假,他胡全從此便爲大明羅定州的參將,從此爲大明天子效犬馬之勞,樂得程邦俊竊喜不已,在山裡跑了一個月,總算是成功脫手一枚官印!

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九百六十章 鐵骨侯爺第七百三十三章 義王不如狗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髒俱全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監和文官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九百三十六章 思明者未必不忠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降今天無更第八十七章 香山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此人留不得第六十五章 公文第二百二十章 遺言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六百九十一章 明黎南定條約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第九百九十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九百四十四章 治家不嚴 何以治國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一千六十一章 你的父親是國姓第八百三十八章 紅衣賊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蟲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八百五十章 大幕拉開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八百二十五章 宮裝女子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九百四十二章 庫恩布 于成龍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三百七十章 公子快走第四百三十四章 濫殺放血第七百一十九章 我等前來接應張尚書!第九百九十三章 毒藥苦口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灣大火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四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三百零五章 伐清如伐樹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白旗的人反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局面 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死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五百零三章 早知就不降了第七百零五章 打滿州易,打唐三水難第八百八十四章 賊秀才兵臨城下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人不如狗嗎!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八百一十四章 我不說話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守 十第二百三十八章 決戰 八第三百八十五章 三天新郎官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九百一十三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一千零二章 吳三桂要北京,我們要關外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九百九十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五十九章 絕地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第七十九章 首級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牆第一百六十四章 攻守 3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七百九十三章 晉王,事還有大可爲!第一千零二章 吳三桂要北京,我們要關外第四百二十六章 廣東來人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四百三十七章 攻城受挫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間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們忘了隆武帝嗎!第八百八十九章 活捉鰲拜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個什麼東西第286章 滿洲大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誰贊成 誰反對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勸登基第七百四十四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
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九百六十章 鐵骨侯爺第七百三十三章 義王不如狗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髒俱全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監和文官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九百三十六章 思明者未必不忠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降今天無更第八十七章 香山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此人留不得第六十五章 公文第二百二十章 遺言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六百九十一章 明黎南定條約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第九百九十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九百四十四章 治家不嚴 何以治國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一千六十一章 你的父親是國姓第八百三十八章 紅衣賊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蟲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八百五十章 大幕拉開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八百二十五章 宮裝女子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九百四十二章 庫恩布 于成龍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三百七十章 公子快走第四百三十四章 濫殺放血第七百一十九章 我等前來接應張尚書!第九百九十三章 毒藥苦口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灣大火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四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三百零五章 伐清如伐樹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白旗的人反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局面 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生死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五百零三章 早知就不降了第七百零五章 打滿州易,打唐三水難第八百八十四章 賊秀才兵臨城下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人不如狗嗎!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八百一十四章 我不說話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守 十第二百三十八章 決戰 八第三百八十五章 三天新郎官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九百一十三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一千零二章 吳三桂要北京,我們要關外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九百九十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五十九章 絕地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第七十九章 首級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牆第一百六十四章 攻守 3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七百九十三章 晉王,事還有大可爲!第一千零二章 吳三桂要北京,我們要關外第四百二十六章 廣東來人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四百三十七章 攻城受挫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間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們忘了隆武帝嗎!第八百八十九章 活捉鰲拜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個什麼東西第286章 滿洲大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誰贊成 誰反對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勸登基第七百四十四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