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幹票大的

東山炮臺陷落之後,海陽水寨再無屏障。安南水師統領黎珠中炮暈厥後被其部下死保至水寨。酉時,黎珠清醒,此時海面上僅存數艘正在起火燃燒的安南戰船,其餘船隻盡數覆沒。水寨之內軍民人等數千,卻無一可戰之兵,也無敢戰之心。

諸將倉皇不知決斷,黎珠命人查探阮國維、鄭海下落,後知鄭海陣亡、阮國維落水生死不知後,黎珠即有意放棄海陽水寨,軍民人等自行往南定府方向逃難。諸將有人卻言東西兩山炮臺尚在,此時放棄水寨,無疑動搖東西兩山,軍民自行撤退亦如大敗退,明人尾隨於後,恐難走脫。

黎珠遲疑不決之時,東山敗卒數人前來稟報,稱炮臺已陷,統領鄭華與數百軍民義勇跳崖殉國。黎珠聞訊,再不遲疑,忙令放棄水寨,軍民人等立即往南定府方向逃竄。棄寨命令一下,水寨頓時亂成一團,數千水師家眷扶老攜幼,哭奔淚嚎,一派末世景象。

聽得東山有明人喊殺之聲傳來,海上明人水師又發炮轟打水寨,根本無法組織家眷百姓撤退,黎珠便只領親信部衆百餘人騎馬逃竄。途中遇姍姍來遲範永錦一行,得知水師盡沒,水寨被佔,黎珠欲退往南定府,範永錦大吃一驚,抱住黎珠馬腿哀求不可輕撤,當發令周邊調集一兵、義勇奪回水寨,不使明人水師在國境立足,同時快馬往升龍府求援,否則於國有大禍。

黎珠不聽,言道軍心士氣皆無,難以奪回水寨。範永錦無奈,只得又道便是不奪回水寨,也不當撤往南定,當糾集殘兵調集週近一兵駐防山南關,免明人趁勢攻入腹地,危脅南定,震動都城。

範永錦所稱一兵爲安南鄭家兵種之一。鄭氏有兵七萬六千餘人,其兵分兩種,一爲優兵,兵源來自清化、義安等府,按三丁抽一之例抽兵;另一種兵稱爲一兵,兵源來自北方四鎮,即山南、京北、海陽、山西四鎮,按五丁抽一例選兵。

鄭氏規定,優兵駐防於京城,選充宿衛軍,守衛皇宮、主府。因優兵有公田供養,又可得加封職敕,故鄭氏將領多出自一兵,戰力也比一兵爲強,乃鄭氏禁衛精銳之軍。東山炮臺守將鄭華所領2000餘兵便是從南線緊急抽調回來的優兵。鄭家眼下有優兵50000,其中半數駐防南線蘭江、香山一縣與阮氏軍隊對峙。餘下則大半駐防於升龍府,拱衛京畿。

而一兵則輪值守衛各鎮,侍侯官員,多餘者令其回鄉種田,待有需要再行徵召。鄭氏兵冊上,一兵在額000餘人,分作數十奇,每奇200至300人不等,留一半在伍,一半歸鄉,如此輪流。換言之,一兵便如明朝衛所之兵,戰力不如優兵,餉俸也是不如,只被鄭氏視爲地方治安之兵。前些年與南方阮氏交戰,從未有調一兵。除一兵、優兵外,便是各府縣自行募集鄉勇,不過鄉勇比之一兵更差,平日根本不得操練,大抵只是用來爲前線運輸軍糧,承擔役夫之責。

眼下南定附近沒有優兵,但鄰近各府縣有一兵和義勇,水寨又有潰兵逃散,稍加整合也能得千餘人可用。範永錦建議便是令黎珠整合潰兵、調集一兵鄉勇據守山南,如此明人無法深入腹地獲取補充,他日談判之時他便可據此爭取,迫使明人撤兵。倘若就這麼放棄山南直奔南定,那明人便能趁勢在安南腹地搶掠錢糧財貨,補給不斷,又談何撤軍。

可惜黎珠卻未採納此正確之見,而是以傷重,耳鳴,頭眩心跳,須往南定尋醫救治爲名打馬而逃,一路狂逃100多裡,直至逃入南定府。範永錦於道上悲憤大叫,稱黎珠此舉乃是引狼入室,自棄屏藩。悲憤之餘,範永錦領着隨從數十人倒有心收攏潰兵,可潰兵卻無一人理會於他,不得已只能也往南定逃奔,同時派人快馬往升龍及左右府縣鎮報訊。

海陽水寨,西山炮臺守將阮雄見東山已陷,水寨亂成一團,唯恐明人趁勢攻打西山,遂不顧部下所勸,不戰自退,逃跑途中甚至派兵擄掠逃難水師家眷,使得道途哀載。

此時已日落西山,因對海陽水寨周遭地形不熟,趙自強便傳下軍令,命水師進駐安陽水寨,收拾殘局。十一鎮接管東西兩山炮臺,十二鎮與水師一同入駐水寨。另外命人收容俘虜,擇選青壯統編名冊,擇日送回廣東充爲礦工,伺天亮之後挑用嚮導向安南內地深入。

經一番清點,海戰結果已出,共擊沉焚燬安南水師戰船74艘,擊斃安南水軍4250餘人,另擊斃安南步兵2650餘人,另有兩千餘安南官兵和四千餘安南水師家眷被俘。

明軍方面,水師損失大小戰船13艘,官兵680人;陸軍十一鎮損失官兵1250人,陣亡千戶一人,百戶兩人,總旗五人。如此戰果,自然令得水師諸將興高采烈,吳遠高興之餘對趙自強道:“唐王殿下剛剛監國,我軍就得此大捷,當速派人乘船向殿下報捷!”

趙自強聞言卻哼了一聲:“什麼鳥殿下,我趙自強眼中只有大帥,我能有今天也全是大帥所賜,可不是什麼殿下給的。飲水不挖思源,這捷報得先向大帥報,讓他高興!”

吳遠和水師諸將聞言,不由都有些訕訕,盧光祖上前笑着打了呵呵,說報與大帥知道和報於殿下知道都是一樣的,何必分什麼彼此。說完卻吩咐隨軍記室參謀,明日一早便派人回軍帥府報捷。

盧光祖笑了笑,問趙自強:“都督大人,已下海陽水寨,卻不知是否就此和安南人談判,要回長公主一行,免得夜長夢多?”

趙自強搖頭道:“現在談判,能有多大好處?大帥可是交待的清楚,咱們辛辛苦苦來安南,可不是單純爲了要人。”

“那都督的意思是?”

“明日便發軍攻打那什麼南定府,拿下之後咱們揮師殺奔升龍府,看他鄭家坐得坐不住。”

“打升龍府?”

盧光祖和吳遠等將都是一驚,來前大帥可沒說打安南人的京城啊。

“小打小鬧沒意思,要幹就幹票大的。”趙自強一舔嘴脣,嘿嘿道。(未完待續。)

...

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戰保船第三百一十三章 活活鋸了你第七百五十一章 親王與驢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一千九十九章 亂民,不足慮也!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家大帥要做親王第三百二十一章 朕不怕死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六百零六章 趙自強的高升第八百九十一章 福臨以爲我死了麼?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無恥賊秀才第六百四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八百三十五章 血紅血紅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千秋李晉王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七百九十章 明之勳臣 清之雄鎮第一千八十五章 賊祖宗第一千二十二章 譚詣要幹什麼?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爲順民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一千六十八章 師漢長技以制漢第一千六十八章 師漢長技以制漢第一千八十二章 邊外李晉王第五十六章 瞑目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六百五十章 張勇降 羅託死第一千四十六章 本王當於開封登基第二百七十章 讀書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時興起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守 十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韓王也可做的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府第七百九十章 明之勳臣 清之雄鎮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六百九十五章 得寸進尺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虞美人第七百八十四章 達素遣使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參加太平軍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郡王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開城便屠城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勞師動衆第三百九十七章 本官對不起大清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真是假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七百八十九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許欺負我額娘第六百九十三章 寧搜錯 不錯過第三百八十五章 三天新郎官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間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八十七章 香山第六百四十九章 亂刀分屍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出你們的威風來!第九百四十四章 治家不嚴 何以治國第284章 朕發誓第十五章 錢糧第五十一章 明軍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六十六章 報訊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進第二百四十章 決戰 十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進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願死在貝勒爺刀下!第一千一十八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時興起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投降 遜位 送太后第七百零二章 黃袍加身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九百三十章 該抓就抓 該殺就殺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
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戰保船第三百一十三章 活活鋸了你第七百五十一章 親王與驢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一千九十九章 亂民,不足慮也!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家大帥要做親王第三百二十一章 朕不怕死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六百零六章 趙自強的高升第八百九十一章 福臨以爲我死了麼?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無恥賊秀才第六百四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滿門抄斬 靖海侯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八百三十五章 血紅血紅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千秋李晉王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七百九十章 明之勳臣 清之雄鎮第一千八十五章 賊祖宗第一千二十二章 譚詣要幹什麼?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爲順民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一千六十八章 師漢長技以制漢第一千六十八章 師漢長技以制漢第一千八十二章 邊外李晉王第五十六章 瞑目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六百五十章 張勇降 羅託死第一千四十六章 本王當於開封登基第二百七十章 讀書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時興起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守 十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韓王也可做的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府第七百九十章 明之勳臣 清之雄鎮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六百九十五章 得寸進尺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虞美人第七百八十四章 達素遣使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參加太平軍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郡王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開城便屠城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勞師動衆第三百九十七章 本官對不起大清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真是假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七百八十九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許欺負我額娘第六百九十三章 寧搜錯 不錯過第三百八十五章 三天新郎官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間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八十七章 香山第六百四十九章 亂刀分屍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出你們的威風來!第九百四十四章 治家不嚴 何以治國第284章 朕發誓第十五章 錢糧第五十一章 明軍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六十六章 報訊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進第二百四十章 決戰 十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進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願死在貝勒爺刀下!第一千一十八章 讓我攔截朱由榔?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時興起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投降 遜位 送太后第七百零二章 黃袍加身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九百三十章 該抓就抓 該殺就殺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五百三十章 朝廷還想卸磨殺驢麼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