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誰是漢奸

趙良棟的反正在當時極大影響了陝甘綠營,甚至於後來反正的漢軍參領孫思克也是在聽聞趙良棟反正後,才最終決定“棄清從明”。

趙良棟反正之後,吳三桂立即授予他寧夏總兵官一職,後在年初又升任其爲陝西提督,將五千多陝西綠營的精銳盡付交於他指揮。

吳三桂這麼信重趙良棟的原因除了他知道此人是個難得將材外,最主要的便是洪承疇生前極力向他推薦趙良棟。說陝甘有二傑,分別是張勇和趙良棟。這二傑,但得一人,便可盡得陝甘精兵。若二傑皆得,則無疑是龍虎相助,爭奪天下有望。

以洪承疇的閱歷和眼光,吳三桂自是不會懷疑他對張勇和趙良棟的評價。只是,可惜的是,張勇在隨羅託增援線國安的廣西之役中兵敗歸降了太平軍。得知這個消息時,洪承疇尚在,當時就露出了遺憾的表情。吳三桂也很惋惜,不過和張勇齊名的趙良棟能夠主動來歸,還是讓他喜出望外。二傑不能全得,得一人也可。

趙良棟也沒有辜負洪承疇對他的高度評價,也沒有讓吳三桂失望。在追隨郭壯圖攻入河南後,趙良棟部屢立戰功,攻克府縣數處,收編招降河南綠營三千餘,一直作爲前鋒衝殺在前。更於首攻開封時配合孫思克部陣斬駙馬石琳,又險些第一個攀城攻入開封。雖最終開封沒能奪下,但趙良棟的表現無疑得到了吳三桂和手下大將的肯定。所以知道趙良棟也和蘇拜一樣反了自己後,吳三桂久久不敢相信。

王屏藩也不願相信趙良棟會是個背信棄義之徒,但事實就是事實,哪怕從前所有人都說趙良棟爲人忠義無雙,是個不畏權貴,爲人耿直的好漢。事實證明,從前他們都看錯了趙良棟。

一句“腦袋上的辮子雖不在,可心中的辮子卻在!”,說的是那麼的豪邁,也是那麼的激昂,聽到這話的滿州將領們對趙良棟都是刮目相看。

趕到的安珠瑚更是連連點頭:腦袋上的辮子可以沒有,但心中的辮子一定要有!

趙良棟自己都有些感慨,因爲他覺得這句話完美的詮釋了他的所作所爲。

因爲他趙良棟絕對不是小人,更不是狗賊!

他的忠義是烙在骨子裡的!

他不是在背叛誰,而是在履行自己忠義使命——從軍的第一天,趙良棟就是大清的兵。

大清,是他唯一效忠的對象,也是大清,給了他現在的一切。如果不是大清,他趙良棟不過是陝西的窮漢子,哪裡會成爲帶兵的官。即便吳三桂這麼信重他,讓他做陝西提督,可歸根結底不還是大清給的嗎?如果不是大清,他趙良棟又怎會從一衆窮軍漢中脫穎而出,有今日的造化。

是,他當初是得罪過滿州將領,導致到手的貴州提督泡了湯;他是和同僚不對付,以致被一個無名之輩排擠,一氣之下棄官回鄉。但這些事情從來就沒有讓趙良棟對大清失望,乃至絕望,生出厭惡之情。

沒有人比趙良棟更瞭解自己,忠義二字是他做人的底線。

矛盾的是,以忠義爲做人底線的趙良棟卻成了陝甘第一個響應吳三桂的將領。他違背了做人底線,背叛了他發誓效忠的大清。

這就如做了窯姐還要立牌坊一樣,可趙良棟卻不這麼認爲,他響應吳三桂只是單純的爲報恩,報洪承疇的恩。

大清給了他從伍的機會,真正讓他揚名立萬的機會卻是洪承疇給的。如果不是洪承疇將他調到湖南,他趙良棟或許這輩子也只是個小小遊擊,哪裡會在西南之役那麼威風。

不過現在洪承疇已經死了,趙良棟不認爲自己欠吳三桂的,所以他沒有理由繼續替吳三桂賣命。只是,他卻也沒有馬上反叛,重投大清的“懷抱”,因爲他雖然知道自己內心深處是忠於大清的,可他畢竟造了大清的反,故而他擔心大清不會理解他,不會再接納他。

並且,他一心忠誠的大清似乎形勢越來越壞,他不想賣命的吳三桂勢頭卻越來越好。

爲人耿直,不意味着趙良棟爲人單板迂腐。

在這種矛盾心態下,趙良棟違心的在吳軍之中效命。但他卻收到了清朝河南巡撫賈漢復的招攬信,趙良棟“不爲所動”,因爲他不可能自己往火坑跳。

沒想到的是,正旦之後,吳軍的軍事行動接連不順,更被鰲拜指揮的清軍伏擊,折損近兩萬人。雖然吳三桂聞訊之後從潼關親自趕來指揮,並且重新組織進攻,趙良棟卻老是眼皮子跳,擔心吳軍還會吃敗仗,甚至有可能被清軍徹底擊敗。

白天的大戰,最終的結果讓趙良棟既高興又恐懼。

高興的是大清還有救,恐懼的卻是大清真有救的話,恐怕他趙良棟的腦袋就要不保。

這時,一個從包圍圈逃出來的軍官卻爲趙良棟帶來了鰲拜的親筆信。

得到鰲拜的保證後,趙良棟咬牙做出了決定。

事情進展之順,讓趙良棟鬆了口氣,現在只要把前面擋着的王屏藩解決掉,他在大清那邊就算真正洗涮了自己“投賊”的罪過了。

“王屏藩,你有什麼資格罵我!你殺的漢人難道比我還要少嗎!要說背叛,也是你們關寧軍先背叛的明朝!”

趙良棟冷冷的看着王屏藩,目光中滿是鄙夷。說他趙良棟是背信棄義小人,那他王屏藩更不是什麼好東西。當年一片石大戰,可是吳三桂引來的大清兵。而他王屏藩更是比他早兩年替大清征戰,死在他刀下的明軍和百姓絕不會比死在他趙良棟刀下的少!

王屏藩的身子顫了一下,沉默在那,突然,他用勁叫喊道:“趙良棟!我王屏藩當年是做過漢奸,是替韃子賣過命,是殺過很多明軍和百姓,可不論我曾經做過多少錯事,我王屏藩現在都是抗清的英雄!哪怕我死了,也是殺韃的好漢!對得起祖宗!而你趙良棟,卻永遠是個漢奸,辱沒祖宗的漢奸,你終會像狗一樣死去!”

趙良棟笑了起來,將他的大刀揚起:“我會不會像條狗死去,不勞你王屏藩操心。你還是想想自己吧,馬上,你就會像條狗一樣死去!”

王屏藩沒有再回話,而是將佩刀抽了出來。他的部下們也拿起手中的武器。

廢話不必再說,刀槍見真章。

“殺!”

趙良棟猛勒馬肚,戰馬像離弦箭般衝了上去。

明定武三年四月二十七日,大將王屏藩戰死於三官廟鎮,時年39歲。定武六年追封忠勇侯。

今天更新有點少,主要是一直在查找當年三藩起事反清將領的事蹟。

這些人,他們全部被遺忘了,也全部被打上了反派的形象。但我知道朋友們也知道,這些人其實是英雄,我們漢人的英雄——民族英雄。

破防盜完美章節,請用搜索引擎各種小說任你觀看

第八百五十六章 戴家莊第一千六十一章 你的父親是國姓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殺第八百八十一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一千七十六章 李來亨誤我大事!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誰是漢奸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七百九十八章 強渡第一百四十章 傷亡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標遼東第九百四十三章 世子禍事第三十二章 滅胡第十五章 錢糧第七十二章 營老第一百一十八章 授旗第四百三十一章 蓬洲千戶所第七百七十一章 管效忠 樑化鳳第一百零一章 旗兵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事不妙第九百三十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守 七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第三百四十四章 搶劫澳門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清不會亡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逆我者亡第一百四十四章 報仇第八十一章 回去第四百七十五章 馬鷂子第三十八章 大義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四百九十章 獅子大開口的宗室第一百五十八章 滿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毛小兒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進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團第二百四十八章 讓城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五百二十章 天子逃了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八百一十五章 殺豬傳統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四百六十七章 滿漢一家第七百零二章 黃袍加身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蟲第227章 孤不堪天下重任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無恥賊秀才第四百四十八章 砍瓜切菜第九十四章 去留第十六章 洗城第一千九十二章 再不回頭!第八百零六章 生死兩茫茫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五十九章 開刀第六百六十章 操莽之事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四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兩宮太后第三百零五章 伐清如伐樹第七百五十一章 親王與驢第七百一十二章 心腹大患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五十七章 買賣第三百六十六章 幹了這一票!第八百一十五章 殺豬傳統第一千五十九章 滿紙荒唐言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八十三章 條件第五百一十一章 梧州城破 下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一百五十章 破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軍使第二百一十三章 虛實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六十八章 軍制
第八百五十六章 戴家莊第一千六十一章 你的父親是國姓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殺第八百八十一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一千七十六章 李來亨誤我大事!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人的地,呆不得了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誰是漢奸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七百九十八章 強渡第一百四十章 傷亡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標遼東第九百四十三章 世子禍事第三十二章 滅胡第十五章 錢糧第七十二章 營老第一百一十八章 授旗第四百三十一章 蓬洲千戶所第七百七十一章 管效忠 樑化鳳第一百零一章 旗兵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事不妙第九百三十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守 七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第三百四十四章 搶劫澳門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清不會亡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逆我者亡第一百四十四章 報仇第八十一章 回去第四百七十五章 馬鷂子第三十八章 大義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四百九十章 獅子大開口的宗室第一百五十八章 滿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毛小兒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進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團第二百四十八章 讓城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五百二十章 天子逃了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八百一十五章 殺豬傳統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四百六十七章 滿漢一家第七百零二章 黃袍加身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蟲第227章 孤不堪天下重任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無恥賊秀才第四百四十八章 砍瓜切菜第九十四章 去留第十六章 洗城第一千九十二章 再不回頭!第八百零六章 生死兩茫茫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五十九章 開刀第六百六十章 操莽之事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四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兩宮太后第三百零五章 伐清如伐樹第七百五十一章 親王與驢第七百一十二章 心腹大患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五十七章 買賣第三百六十六章 幹了這一票!第八百一十五章 殺豬傳統第一千五十九章 滿紙荒唐言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八十三章 條件第五百一十一章 梧州城破 下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一百五十章 破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軍使第二百一十三章 虛實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六十八章 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