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

周士相真是愣在那裡了,首輔的轉折有點大。

他以爲郭之奇會百般反對改制,因爲改制之後,朝政大權基本被武臣壟斷,沒有文官什麼事了。

如樞密院事,樞臣120人,武臣伯侯以上、文臣三孤以上才能入事。相較武臣而言,文臣入樞密院可謂難上加難,因爲現在整個定武朝廷曾任三孤以上的文臣,唯歸鄉錢謙益一人。

便是郭之奇這個首輔,都不曾得授三孤,而得授伯侯爵位的武臣卻是衆多。如此一來,樞密院成立之後和大都督府一樣,盡是武臣當道。僅靠一內閣,恐怕再也不能制衡武臣了。

而武臣出自何方,一目瞭然,這樞密院分明就是周士相爲掌控朝堂大權而設,且冠冕堂皇得很。

身爲文官首領的郭之奇,如何會支持這種徹底剝奪文臣權力的改制,他同意,南都的朝堂也不會同意,因此,周士相已然做好進京之後面對“朝堂一空”的局面。

至於日後國家是不是就從此武臣獨大,成爲軍國,周士相從不擔心。早在定武朝廷初立之時,他就曾公開對親信們說過,往後非軍功不得授爵,非爵位不得入閣。以此來更正明中期以來世人對“武夫”的偏見和歧視,使得文武真正成爲一家,不再重演宋明文強武弱,以致國亡的教訓。

爲此,周士相大力推動軍中識字運動,開辦三所軍校培養合格軍官,使他們上馬能殺敵,下馬能治國。除了軍校和兵備學堂,周士相在廣東時就下令普及教育,省設大學堂,府設中學堂,縣設小學堂,鄉村設幼學堂。凡入學堂者,衣食住行都由官府提供,以減輕學生負擔。

廣東現在在普及教育上做得很好,兩廣總督將此事當成一項百年大計在做,爲此投入許多資源,所耗費的錢糧甚至佔到了廣東自身賦稅收入的四成,安南等地海貿利潤的兩成。

爲了鼓勵百姓將子女送入學堂,宋襄公還制定了很多優惠政策。並結合科舉制,入幼學堂的學子等同蒙生,入小學堂的學子等同秀才,入中學堂的學子等同舉人,入大學堂的學子等同進士出身。

大學堂畢業的學子學成之後,須在兵備講習所學習一年,爾後在軍中服役兩年。學子既可投身殺敵以軍功晉升朝堂,也可在服役期滿後入廣東各級官府提供的“聽政”職位實習,期滿考覈合格者即可任事。

做爲周士相最信任的左膀右臂,宋襄公已然將周士相曾經提出的“義務教育”理解透徹,廣東方面現在正在努力讓所有的啓蒙兒童都能入學,使得之前一直被地主士紳所掌握的文字力量能夠被所有人掌握。

周士相對廣東在教育上的投入和重視很滿意,但眼下卻不能在各省全面推廣,因爲廣東現在總人口不過150餘萬,學子和學齡兒童數量並不多,這才使得廣東方面能夠咬牙堅持教育投入。若在各省全面推廣廣東模式,人口基數大了,財政負擔極大,並且也沒有足夠的師資力量。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周士相現在能做的就是將朝堂和軍隊全面整頓,然後集中力量北伐,徹底消滅滿清這個大敵,統一中國。爾全再大舉開拓海外,以舉國財力和廣東及現在各省集中培養出的師資力量全面推廣教育。使得文字和知識不再是士紳特權,而是每一個漢人都應掌握的基本硬件。

廣東的每級學堂都開設有相應的軍事訓練課程,並且大學學成之後必須服役,這樣出來的讀書人天然就是文武一身,將來任官之後,又如何再會有歧視自己“同學”的念頭。文武真正的不分家。

某種程度上,廣東現在已經是周士相的“試驗田”,並且走在了各省前頭。甚至可以說,廣東正在源源不斷的爲周士相提供人材,將來,這些人必然是維護周士相,維護太平軍利益的重要力量。使得日後的中國,不會人亡政息,使周士相後繼有人。

不過,現在,廣東方面還遠不能提供周士相需要的龐大人材。十年樹人,百年樹木,周士相不急,他現在做的一切就是爲將來的人材隊伍打下基礎,爲他們掃清前路上的障礙。

徹底提高武臣地位,在中央層面確立武臣權力,全面壓制舊官僚,進而徹底淘汰他們,就是這次周士相憲令改制的最終目的。只是,他不曾想到,郭之奇竟然不反對改制,但卻提出周士相須儘快與長公主完婚,看其樣子,若周士相不答應,他是絕對不會支持憲令改制的。

郭之奇的態度很堅定,他知道,周士相需要他的支持。哪怕,這位手握大軍的齊王殿下就是想篡位,也要臉上有塊遮羞布,他不會直接弒君自立,那樣的話,不論他的功業有多大,史書上總有抹不去的污點。

郭之奇當然清楚,一旦改制,那麼今後朝堂上將盡數都是太平軍出來的人,而這些人,顯然就是周士相篡位的最堅定支持者。但他無法反對,大都督府未經朝廷同意就成立這件事,讓他沒有選擇。便是他強烈反對,發動一切力量阻撓周士相,結果也不過是南鎮大牢中的囚犯更多而矣。

郭之奇選擇避讓,選擇拖延,哪怕改制是一顆毒藥,他也得將它吞下,因爲他需要時間聯絡在外諸王。

讓周士相和長公主完婚無疑是郭之奇的拖延手段,也是保護定武帝的最後手段,也或許是保住大明朝的最後手段。

“陛下那裡似乎有悔意。”

周士相有些頭疼,他苦笑一聲。他不是不願意和淑儀成婚,只是自從連城壁死後,定武帝對他就越發不滿,不然也不會讓淑儀回去,更不會至此罷朝。而軍情司在宮中的眼線也屢次證實,皇帝陛下不止一次流露過悔婚的意思,要不是司禮監潘應龍和陳皇后那裡苦苦相勸,只怕性子頗是衝動的定武帝早就一道詔書送到鎮江來了。

“只要殿下不負公主,陛下那裡殿下儘可放心。”

郭之奇說這件事由他和皇帝說,只要周士相願意成婚就行。周士相不想自己的婚事成爲政治的籌碼,雖然他很喜歡“小啞巴”,並且子嗣問題也始終是一個大問題。正如宋襄公所言,周士相如果沒有一個繼承者,對於太平軍而言,將是一個十分危險的信號。

哪怕再雄材大略,沒有一個繼承者,終究是一場空,甚至於死後都不得安寧。

周士相如果不想自己現在努力的一切因爲他的死,因爲他沒有兒子,而瞬間崩塌,那他就必須馬上成婚,娶一個名正言順的“主母”回來,生下一個可以讓部下們放心的繼承者。

郭之奇對改制的支持,無疑十分重要。周士相雖然有能力繞開他,以“武力”進行改制,但這樣做,很有可能會演變成一場擁立的大戲。

江南陸軍大學校場上的那一幕,周士相不認爲是一次偶然,而是必然。

軍情司的調查表明羅倫等人並非受人指使,但這讓周士相更加意識到,“黃袍加身”恐怕已經不再是自己能夠阻止得了的。伴隨着鎮反擴大化和軍隊整編,軍中渴望自己稱帝的呼聲已經再難以強壓下去。

如果稱帝有利於這個國家向前推進,周士相不會反對。這次朝堂改制,固然是爲了擴大太平軍在朝堂影響力,定下這個國家未來的基礎,但不可否認,這也是周士相爲後人留下的制度。

他創造出了這個制度,也將親手將這個制度留給自己的繼承者。他不想讓自己的子孫有朝一日走上斷頭臺,限制君權,是他給後人留下的安全保障。只要這套制度在,他就不必擔心自己的子孫會頭腦發熱,想要大權在握。

周士相答應了郭之奇,只要定武帝同意,他將在下月初進京和長公主完婚。

。。。。。。。。。。。。。。。。。。。。

軍情司的調查表明羅倫等人並非受人指使,但這讓周士相更加意識到,“黃袍加身”恐怕已經不再是自己能夠阻止得了的。伴隨着鎮反擴大化和軍隊整編,軍中渴望自己稱帝的呼聲已經再難以強壓下去。

如果稱帝有利於這個國家向前推進,周士相不會反對。這次朝堂改制,固然是爲了擴大太平軍在朝堂影響力,定下這個國家未來的基礎,但不可否認,這也是周士相爲後人留下的制度。

他創造出了這個制度,也將親手將這個制度留給自己的繼承者。他不想讓自己的子孫有朝一日走上斷頭臺,限制君權,是他給後人留下的安全保障。只要這套制度在,他就不必擔心自己的子孫會頭腦發熱,想要大權在握。

周士相答應了郭之奇,只要定武帝同意,他將在下月初進京和長公主完婚。周士相答應了郭之奇,只要定武帝同意,他將在下月初進京和長公主完婚。

破防盜章節,請用搜索引擎各種小說任你觀看

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真是假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北上建功立業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一千七十二章 大塊吃肉 大碗喝酒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無頭公案 朱三太子第三百七十一章 愛新覺羅家的女人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第八十三章 條件第三百九十二章 惠州總兵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一千零四章 大明不能有兩個皇帝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四十五章 好字第一千零五章 誰做天子我決定第八百八十四章 賊秀才兵臨城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梧州城破 下第九百三十六章 思明者未必不忠第630章 唐王有什麼資格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八百一十二章 官兵進府了!第632章 羅託當可全殲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九百九十三章 毒藥苦口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上死第八十八章 轉進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一百四十一章 漢人第九百章 從龍功臣第一千一十九章 夔東有文督師在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疇病逝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628章 王爵以待第五百八十一章 憑啥我不能做巡撫?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守 4第八百四十八章 保真龍天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成軍 中第五百一十一章 梧州城破 下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營第六百九十章 漕糧一斷,京師必亂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下軍民聽誰的第四百六十九章 濟度怎麼死的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宗伯,可還認得在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亂第一千一十二章 以禮服人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府第一千零五章 誰做天子我決定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六百九十五章 得寸進尺第六百六十四章 我還像個秀才嗎?第三百零四章 願降,別放炮第一千二十二章 譚詣要幹什麼?第六十二章 許諾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一千七十九章 匹夫血 不會冷第610章 軍器圖說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之長刀比滿州更利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清不會亡第一百五十九章 役使第三百五十三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一千九十二章 再不回頭!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大重兵集團第一千一十三章 天子安危事大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九百零六章 御駕北返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五百四十九章 良官 新漢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第八百七十二章 保護鰲拜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戰玄武山第七百八十九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三百一十章 砍人不砍馬第四百五十七章 來降者不納第三百五十二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二百零八章 真響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八百四十三章 吳克善在哪!第三百零五章 伐清如伐樹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戰精兵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城尚家絕了!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城尚家絕了!第七十五章 爆破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一百九十七章 拋棄
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真是假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北上建功立業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一千七十二章 大塊吃肉 大碗喝酒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無頭公案 朱三太子第三百七十一章 愛新覺羅家的女人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第八十三章 條件第三百九十二章 惠州總兵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一千零四章 大明不能有兩個皇帝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四十五章 好字第一千零五章 誰做天子我決定第八百八十四章 賊秀才兵臨城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梧州城破 下第九百三十六章 思明者未必不忠第630章 唐王有什麼資格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八百一十二章 官兵進府了!第632章 羅託當可全殲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九百九十三章 毒藥苦口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上死第八十八章 轉進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一百四十一章 漢人第九百章 從龍功臣第一千一十九章 夔東有文督師在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疇病逝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628章 王爵以待第五百八十一章 憑啥我不能做巡撫?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守 4第八百四十八章 保真龍天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成軍 中第五百一十一章 梧州城破 下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營第六百九十章 漕糧一斷,京師必亂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下軍民聽誰的第四百六十九章 濟度怎麼死的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宗伯,可還認得在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亂第一千一十二章 以禮服人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府第一千零五章 誰做天子我決定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六百九十五章 得寸進尺第六百六十四章 我還像個秀才嗎?第三百零四章 願降,別放炮第一千二十二章 譚詣要幹什麼?第六十二章 許諾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一千七十九章 匹夫血 不會冷第610章 軍器圖說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之長刀比滿州更利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清不會亡第一百五十九章 役使第三百五十三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一千九十二章 再不回頭!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大重兵集團第一千一十三章 天子安危事大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九百零六章 御駕北返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五百四十九章 良官 新漢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第八百七十二章 保護鰲拜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戰玄武山第七百八十九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四百四十章 長毛賊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三百一十章 砍人不砍馬第四百五十七章 來降者不納第三百五十二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二百零八章 真響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八百四十三章 吳克善在哪!第三百零五章 伐清如伐樹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戰精兵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城尚家絕了!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城尚家絕了!第七十五章 爆破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一百九十七章 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