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回 處置

次日清晨,杜大海果然遞上了請罪摺子,自陳治家不力,以致結髮妻子被害死,嫡出長女受盡欺凌之事,請皇上降罪從重懲處於他。與杜大海同時遞上的摺子的還有老國公爺,他將昨日在石悅心墓前看到的一切全都寫進摺子中一併呈到御前。因此事與皇家有勾連,所以這兩份摺子是由寧親王爺親自交到皇上中的。

皇上看罷兩道奏摺,雙眉緊緊皺起,沉聲道:“竟有此事!王弟,你看此事當如何處置。”

寧親王爺暗自腹誹,心道這事您能完全不知情麼,當初還不是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漠視杜大海髮妻剛剛過世,將益陽縣主賜於他爲妻的麼。如今卻一推六二五完全不認了。

不過寧親王爺也只敢在心中暗自腹誹一回,面上卻仍是極爲恭敬,他躬身說道:“皇上,此事牽涉到臣弟的兒媳婦,臣弟不便置喙。”

皇上擺擺手說道:“不礙的,你只管說,澤兒的媳婦是個不錯的孩子,她也是受害者。”皇上說了這句話,等於先定了調子,將杜衡自建威伯府那一攤破事中擇了出來。

寧親王爺躬身道過謝,這才說道:“皇上,以臣弟之見,不如將何氏蘇氏江氏交於苗人由她們自行處置。如此必能平息苗人之怒,日後商議結盟之事也容易些。”

“嗯……那杜大海呢?”皇上沉聲問道。

寧親王爺微微皺眉,如何處置杜大海也是讓他犯難之事。細細想來,杜大海於情理有虧,可是卻不曾違犯國法,休書並非他所寫,而是蘇氏臨摹杜大海的手跡私自寫下的,毒藥是蘇氏命江嬤嬤交給何老夫人,由何老夫人投毒害死石悅心,這事杜大海也不知情,所以給杜大海如何定罪讓人很是爲難。

“皇上,杜大海已經被蘇氏下了毒,此毒並無解藥,他也沒有幾年可活了,不如讓他就此解甲歸田,好歹得個善終吧,也算是他沒爲白大梁征戰一場。”寧親王爺將自己再三思量之後纔想出的處置辦法說了出來。

皇上沉默片刻,緩緩點頭道:“也好。只是可惜了……”

寧親王爺知道皇上所說的“可惜了……”指的是失去一員用起來極爲順手,又很有些運氣的戰將。東北西北邊境還不存徹底安定,皇上需要能征善戰的將軍,而杜大海無疑是皇上用的最順手的一員戰將。

“皇上,江山倍有人才出,您也不必太惋惜了。杜大海有此一劫,也是他持身不正之故。”寧親王爺見皇上神情黯然,不得不低聲勸解起來。

皇上當然不會爲一個已經無用的杜大海傷感太久,他點點頭道:“王弟說的是,就這麼辦吧。回頭讓杜大海重新上個請辭摺子。”

寧親王爺會意,忙都應了下來。杜大海之事就算是揭過去了,用不了多長時間,皇上就不會再記起杜大海這個人了。

處理完杜大海之事,寧親王爺暗暗鬆了一口氣,心道這事總算是揭過去了,等與苗人談完結盟之事,趕緊將她們送走,王府就能恢復平靜了。自那些苗人到來之後,王府整日鬧哄哄的,這讓喜歡清靜的寧親王爺還是有些不適應的。

“王弟,你府中近來如何,朕聽說你將老大圈了不少時日,還不打算放他出來麼?”皇上以閒談的語氣問了起來。

寧親王爺心中卻是一驚,暗自忖道:難道有誰在皇上面前進了讒言?他趕緊解釋道:“淆兒還是浮躁,應當再靜靜心。”

皇上點點頭,起身離開御座走下丹墀,對寧親王爺說道:“王弟,隨朕出去走走。”

寧親王爺陪着皇上走出御書房,兄弟二人信步往御花園走去。一衆太監忙不遠不近的跟着,既不會耽誤了服侍皇上,又不至於聽到什麼不該聽到的話。

“王弟,太子如今越來越不象話了,朕對他極爲失望。”皇上用很沉重的語氣說道。

寧親王爺沉默不語,就算是親兄弟,他也不能在哥哥說侄子不好之時直接來上一句:“他不好就廢了他吧,反正您還有好多兒子。”皇儲廢立之事不可輕提,一個不慎便會動搖國本的。

皇上其實也沒想讓弟弟給自己出什麼主意,他就是想找個人說說心裡話,要不他會憋悶死的。做爲富有天下的皇上,其實是世上最孤單最可憐之人,再尋常的世人多少也有幾個能說說心裡話的親友,可是皇上卻沒有,他是孤家寡人。

兄弟二人走了一陣子,二月的御花園百花初初吐綠,看上去一派勃勃生機,可是兄弟二人卻心情沉重,他們兩個也算是難兄難弟了,都在爲繼承人之事發愁。

“王弟,今日你我只論兄弟不論君臣,做哥哥的想聽你一句真話。”皇上突然說出這樣一句讓寧親王爺心驚肉跳之語,嚇的他差點兒給皇上哥哥跪下了。

“皇兄,您請問。”寧親王爺硬着頭皮說了一句。

皇上沒有立刻開口,只是轉身向太監們揮了揮手,衆太監會意,忙又退後十數步,如此一來,皇上與寧親王爺就算是說話聲音略大一些也不會有人聽到了。

“王弟,你看朕膝下的諸位皇子如何?”皇上果然問出一個讓寧親王爺心驚肉跳的問題。

寧親王爺見皇上都擺出了這樣的陣仗,心知今日若不說點兒什麼真東西必是不行了。

“皇兄,臣弟幼時有幸隨皇兄出宮,多少也能知道些民生之事,可是如今諸位皇子久居深宮,對於民之疾苦並不知情,爲此,臣弟有些擔憂。”

皇上聞言點點頭道:“王弟所言極是,只是……”皇上嘆了口氣,這事兒還真不好說啊。諸皇子但凡有母妃的,都被他們的母妃看的象什麼似的,生怕被誰給算計了。別說是出宮了,就連在宮中之時都是二三十個太監宮女前呼後擁的圍着,哪裡還能接觸到平民百姓呢。皇上原本不想如此圈養着兒子們,可是除了現在已經站住的皇子之外,當今皇上年輕之時連續夭折了六個兒子三個女兒,也由不得他不小心了。縱然是嬌養一些,也好過莫名的夭折了。

後來皇子們活下來的多了,可是圈養嬌養皇子的風氣已然形成,就算皇上想扭轉也不容易了,畢竟上頭還有位老太后坐鎮着,這位老太后斷斷不許她的孫兒們有任何一絲觸及危險的可能。

寧親王爺笑笑說道:“臣弟知道母后看的緊,皇兄也是沒辦法,就連皇兄您自登基之後,也甚少出宮了。臣弟想起從前那快意自在的日子,真是想念的很啊!”

皇上被寧親王爺這麼一歪樓,倒還真的引發了一抹對往事的懷念。他笑着說道:“可不是,自從那回在宮外遇刺之後,母后看朕也看的更嚴了,朕有多少年沒與你把臂同遊了?”

寧親王爺感慨道:“是啊,一晃都十多年了,臣弟還記得那回您出宮,澤兒還不到三歲,纏着您抱了一路,見什麼吃的玩的都要,您當時還說澤兒是個小吃貨。”

皇上笑道:“是啊,如今澤兒都已經娶媳婦了,你也是要抱孫子的人嘍。對了,你那老大老二都成親好些年了,一直也沒個子息,今年選秀,一定要請母后給他們挑幾個好生養的。你那王府裡也太冷清了。”

寧親王爺嘆了口氣,強笑道:“還好也不是全沒動靜,今年年底臣弟又能得個兒子,王府也算是添丁進口了。”

皇上搖頭笑道:“你啊,才說了幾句正經話又沒個正形了。”

寧親王爺亦笑道:“臣弟也就是在皇兄面前才憊懶了些,其他時候臣弟正經着呢。”

說笑一回,兄弟二人的心情都好了許多,皇上這才說道:“王弟,你仔細看着諸皇子,過陣子你得給朕一個準話兒。朕與你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你不幫朕就沒有人幫朕了。”

寧親王爺應道:“是,臣弟記下了。”皇上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其實剛纔寧親王爺並沒有點評諸位皇子,可是他也沒有爲太子說一句好話,這本身就代表了他的態度。也不必明說,皇上已是心知肚明瞭。

皇后聽說皇上與寧親王爺在御花園逛了很久,而且不讓服侍的小太監靠近,心中便起了猜疑,事實上任何與皇上有關的風吹草動都會引起皇后的關注。

“都安排好了麼?”皇后沒頭沒腦的低聲問身邊的嬤嬤。

“回皇后娘娘,都安排好了,估計再有月餘,那個消息就能傳到皇上耳中了。”一個身形消瘦面色發黃的嬤嬤低聲稟報。

“嗯,做的好。”皇后滿意的點了點頭,停了片刻方說道:“擺駕,本宮要去給太后娘娘請安。”

皇后一聲令下,衆宮人趕緊忙了起來。雖然大家不明白這不早不午的,皇后怎麼突然要去給太后請安。

太后見兒媳婦來了,臉上流露出歡喜之色,笑着說道:“你整日家有那麼多事要處理,一早一晚的來請安已經很夠了,怎麼這會子還過來呢。”

皇后笑道:“看母后的說的,兒媳來向您請安這不是天經地義之事麼,今兒不算忙,兒媳想着母后前兒說想吃酸棗酪,便親手做了些送給母后嚐嚐。”

太后一聽這話心中更高興了,前幾日她不過隨口提了一回,想不到兒媳婦就記在心上,還特特親手做了送過來,這份心意可比酸棗酪本身珍貴多了。笑的合不攏嘴的太后說道:“真是難爲你還想着這點子小事,可別累着了。”

婆媳二人有說有笑樂融融的,連帶着底下的人都跟着輕鬆了許多。只是她們沒有輕鬆太久,便有小黃門跑來稟報,說是皇上與寧親王來了,已經進了宮門,很快就過來了。

太后驚喜的笑道:“可是太好了,他們兄弟再難得在一處的,快請他們進來。”

太后話音剛落,皇上與寧親王一前一後走了進來,皇后不着痕跡的打量一眼,見皇上與寧親王爺臉上都有着輕鬆的笑容,倒不象是剛剛談過什麼嚴肅的話題。

“咦,皇后也在這裡?”皇上看到皇后在此,頗有些意外的問道。

皇后走下來福身笑道:“母兒說想吃酸棗酪,臣妾便做了送過來,不想竟遇到皇上了。”

寧親王爺微笑躬身道:“臣弟見過皇嫂,皇嫂真是天下婦人之典範,對母后再是盡力不過的。”

皇后微笑道:“寧王弟過譽了,我不過是盡人媳之道罷了,當不得寧王弟如此誇讚。”

太后笑着招手道:“行啊,都是一家人,就別說客氣話了,今兒都在哀家這裡用膳,咱們娘母子也有日子沒聚了。從前你們兩個還小的時候,時不常的結伴偷偷跑到哀家那裡,今兒倒有些從前的意思了。來人,命御膳房多做些艾團團,他們弟兄都愛吃,小時候還爲那個打過架呢。”

皇上與寧親王爺無奈的對視一回,異口同聲的說道:“母后,那都是早八輩子的事了,您到底是念到哪一年纔算個頭啊!”

太后開懷大笑道:“這事兒,母后得念你們一輩子。想你們堂堂皇子,爲了一個艾團團大打出手,這事兒,母后想起來就樂。”

皇上與寧親王爺無奈的搖了搖頭,那時他們兩人一個五歲一個三歲,還都是小孩子呢,況且對小孩子來說,搶着吃的東西才能吃的香甜,是個小孩都會有這樣的糗事,何必總說他們兩個呢。

“好好,不說了,快坐吧。”太后笑着說了一句,算是不再提搶艾團團之事了。

“弟妹這陣子怎麼樣了,她身子重不方便進宮,本宮也不方便出宮,有日子沒見着弟妹了,本宮還真惦記她呢。”皇后對寧親王爺笑着說道。

寧親王爺微笑道:“她挺好的,就是愛睡覺,一日裡總七八個時辰迷糊着。”

太后笑道:“這也正常,等生完孩子就好了。是個男胎?”後面這句是在問寧親王爺了。

寧親王爺笑着說道:“太醫們都這麼說,不過兒子倒不在意,就算是個女孩,兒子也是極歡喜的。兒子只有靈兒這一個女兒,到底少了些。”

太后笑道:“這話說的是,丫頭小子都成,都歡喜。叫她好生養胎,等坐完月子養好身子再進宮。”

寧親王爺趕緊站起來應了,心中偷偷鬆了一口氣。他看向太后皇后的眼神雖然未變,心中卻早掀起了波瀾。他知道皇后有意在太后面前提到自己的王妃,她絕對不是單純的問候,而是暗藏了玄機。寧親王爺心裡很清楚,皇后因爲自己一直沒有表示支持四皇子蕭經,而且他的長子蕭淆與太子過往甚密,皇后已經很不高興了。

得虧太后沒有順着皇后的話往下說,要不然寧親王妃就得挺着肚子進宮了,而且那三個兒媳婦還得輪番陪着。寧親王爺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些草木皆兵了,他總覺得皇后來意不善。

寧親王爺沒有猜錯,皇后的確是別有用意。只不過與寧親王爺想的略有些個出入。皇后雖然對於寧親王爺沒有表示支持四皇子蕭經心生不滿,但並沒有因爲蕭淆支持太子而心生不快。甚至皇后還爲此暗暗高興,她心裡很清楚,蕭淆雖然是世子,可他的孃親早逝,在寧親王爺心中根本比不上寧親王妃與蕭澤的份量。而且只有蕭淆支持了太子,皇后才更容易將蕭澤拉攏到四皇子蕭經身邊。

只是年前年後四皇子蕭經皇后面前抱怨過好多次,說蕭澤滑不溜手的象條游魚一般,皇后便起了通過寧親王妃來拉攏蕭澤之心。可是偏偏不巧的很,寧親王妃有孕在身不便入宮,而皇后也不便出宮,所以她便想利用太后招寧親王妃入宮,再讓蕭經的王妃也進宮與蕭澤的妻子杜衡打好關係,這一來二去的,就算是蕭澤無心,也能造成一個蕭澤與四皇子極爲親近的假象,如此一來,蕭澤就算不想投靠四皇子也不能不投靠了。

只是皇后的如意算盤打的雖響,可是太后卻更加顧念兒媳婦和未出世的孫兒,她也是從低級妃嬪艱難熬出來的,平日看着如佛爺一般,可是心裡卻如明鏡似的,她什麼都有數,只是從來不說出來罷了。在此時她斷斷不肯讓寧親王妃進宮,所以皇后再怎麼提也是枉然。

皇后心中又是着急又是無奈,可也無計可施,太后一句話便讓寧親王妃頭年都不必進宮了,她的拉攏計劃只重做打算。看來只能讓老四的媳婦在宮外想辦法了。蕭澤的媳婦杜衡年紀小,應該是個好下手的。

想通這一層,皇后似是鬆快了一些,復又與太后皇上寧親王爺說笑起來。

太后如今有了年紀,只愛聽些輕鬆歡快的之事,皇上與寧親王爺自然也不會拿杜大海一家的破事來煩太后,這事兒的根子在恭肅公主身上,而恭肅公主是太后最不喜歡的小姑子之一。所以還是不提爲好。

說了一陣子閒話,太后又說到了寧親王爺的子嗣之事,她皺着眉頭一臉擔憂的說道:“淆兒與淅兒成親的日子可不短了吧,特別是淆兒,這都多少年了,怎麼一點兒動靜都沒有?太子比他成親晚上,如今都好幾個孩子了。小十一啊,你這當爹的可得上心。不能只顧着自己生兒子。”

寧親王爺從前是十一皇子,小十一就是太后對他的愛稱了。寧親王爺趕緊站起來說道:“母后,兒子也在爲此事煩心呢。剛纔還和皇兄說起此事,還請母后和皇嫂掌眼,給淆兒淅兒挑幾個好生養的,家世相貌什麼的全不計較,只要好生養就行。”爲了讓皇后心中不生芥蒂,寧親王爺特特加了一句。

太后與皇后一起點頭道:“好,這事我們應下了,回頭大選之時一定好好給他們選兩個人。”太后還問道:“要不也給澤兒選一個,他媳婦年紀小,一時半會兒也不好生養。”

寧親王爺趕緊搖頭道:“母后,澤兒還小,他身子骨又纔好起來,晚上幾年要孩子也不打緊,可不能因此讓他壞了身子。如今兒子拘着他,還沒叫他和他媳婦圓房。”

太后“哦”了一聲,便也不再說什麼了,皇后心中卻又有了一番計較。只從剛纔這幾句話中她就能看出寧親王爺心裡很看重蕭澤,甚至比對世子蕭淆還看重些。這樣看來,若是能將蕭澤拉攏到四皇子這一邊,不異於將寧親王爺也拉了過來。做爲當今皇上唯一的同母親弟弟,寧親王爺在皇上心中的份量絕對不輕。甚至在太子廢立之事上都有相當程度的建議權。

皇上在太后面前總不如自己的弟弟放的開,他的話也不多,只是笑着看母親弟弟還有皇后她們三人說話,將所有的心思都隱藏在笑容之後。對於這三個人,皇上對太后與寧親王的信任遠遠比對皇后的多的多。隨着四皇子長大封王之後,皇后也不象從前那樣寧靜了。她在暗中做的小動作皇上並非毫不知情。只不過是顧念着夫妻之情,而且皇后也沒有做的太過份,皇上這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是心中對皇后的情意卻在漸漸的消磨之中。而皇后卻絲毫沒有察覺,還在想千方設百計企圖將四皇子送上太子的寶座,日後更要登上那個君臨天下的位子。

在太后宮中用過午膳,寧親王爺便告退了,自然出宮之時得帶上一堆太后皇后送給寧親王妃的補品。他甫一走出宮門,就看到兒子在宮門外來回來去的轉圈兒,原來蕭澤不知道皇上到底會如何處置杜大海等人,已經在這裡等候許久了。

“父王……”一看到父親走出來,蕭澤便快步迎了過去。寧親王爺笑笑道:“澤兒,你怎麼在這裡,等很久了吧,走,先跟爲父去鎮國公府提人,再去建威伯府。唉,你岳父征戰半生,卻落得那般下場,可嘆啊!”

“啊……父王,皇伯父的旨意是?”蕭澤趕緊問了起來。

寧親王爺淡淡道:“你岳父身子不好,皇上體恤於他,許他解甲歸田了,上個辭官摺子走個過場,皇上便會賜金返鄉。至於其他相關人犯,都移交苗人處置。憑她們怎麼發落皇上都沒有意見。”

蕭澤點了點頭,暗暗鬆了一口氣,杜大海並沒有違反國法,只是情理有虧,雖然讓他辭官返鄉這個結果並不解氣,可是這樣的處置卻是最合適的。

“澤兒,你媳婦怎麼樣了,可曾醒來?”寧親王爺問道。

蕭澤搖了搖頭,長長嘆了口氣。杜衡從昨日便昏睡不醒,一直到他剛纔離府也不曾醒過來,這讓蕭澤心中很害怕,他真怕杜衡從此就一睡不醒了。

寧親王見兒子一臉擔憂,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不是說沒有性命之憂的,讓你媳婦多睡一睡好好將養也不錯。”

蕭澤輕輕點了點頭,現在他也只能這樣想了,要不心裡更加驚慌。從來沒有害怕過什麼的蕭澤此時心中很是驚懼憂慮,若是杜衡從此不再醒來,他可怎麼辦?

父子二人先到鎮國公府將何氏與蘇氏提走,然後便去了建威伯府。杜大海出來迎客,寧親王爺與蕭澤看見他都倒抽了一口冷氣。原來還不到四十歲的杜大海竟然一夜白頭,蒼老的如同六七十歲的老翁,憑是哪個認識杜大海的人都不敢貿然相認。

“你……”寧親王爺皺眉沉吟一句。

杜大海彷彿不知道自己容貌上的變化一般,只深深躬身澀聲說道:“王爺,賢婿,你們終於來了。”

“杜……杜親家,你這是……唉,何苦!”寧親王爺重重嘆了口氣。看到已然是這樣的杜大海,他還能再說什麼呢。蕭澤也跟着嘆了口氣。

“澤兒,將何氏的車子擡進去,讓他們母子再見一面吧,今日之後,怕是……”

蕭澤低低應了一聲,立刻去安排了。杜大海卻象是沒有聽到一般,如行屍走肉似的躬身立於寧親王爺面前,整個人看上去木呆呆的,再沒有一絲生氣。

“親家,你身子不好,皇上已經許你解甲歸田了,至於令堂和尊夫人,皇上的意思是將她們交給苗人處置。人就在後面的車上,你與令堂再見一面吧。”寧親王爺緩聲說道。

杜大海呆滯的眼神有了一絲波動,可也沒有說出什麼話。寧親王爺唯有暗暗嘆口氣,也沒法子說什麼了。

何老夫人的車子一直被送到頤壽園。她從車上一下來就撲到兒子的身上放聲大哭起來,邊哭邊破口大罵蘇氏。

杜大海神情漠然的將母親推開,沉沉說道:“當初也沒有人拿着你的手給悅心下毒。”

何老夫人愣了片刻,然後又撲到杜大海的身上拼命撕掠起來。杜大海一動不動,由着母親撕扯自己,僵硬的象根木頭樁子。周圍早就沒了下人,還是蕭澤在外頭聽到動靜快步走了進來,才命跟車的嬤嬤將何老夫人扯開。而此時杜大海已經被抓撓的不象樣子了。

第83回 被動揚名第42回 小年(二)第183回 暗查第175回 美人迷心第244回 親近第245回 探病(上)第70回 辯藥第一百零六回第260回 草蛇灰線第193回 賊惦記第167回 鬥心眼兒第197回 滅門疑案(上)第11回 求生存第200回 暗驚第195回 撫孤第152回 時候到了第197回 滅門疑案(上)第64回 善心第113回 初得收益第152回 時候到了第33回 黃雀第247回 驗證第270回 宮中驚變(中)第二百七十六第141回 倒黴的扣子第82回 事急見真情第六十七 解救上第79回 初識好友第101回 敬茶起風波第一百零七回第259回 故人來第216回 有仇不過夜第87回 果然紅鸞動第28回 波瀾第135回 下毒第14回 生辰第82回 事急見真情第72回 動心第70回 辯藥第27回 緩和第一百零八回第125回 觸黴頭第136回 登門拜壽第214回 蕭伍聯婚(中)第一百零四回第186回 談心第56回 首批員工第147回 來者不善第124回 又生事端第154回 追查第二百七十六第246回 探病(下)第171回 廢世子第178回 故計重施第63回 祖孫第172回 其言也善第194回 突變第32回 驚鴻第240回 休或不休?第243回 啞巴虧第15回 父女相遇第274回 臨危第146回 遠方故人來第50回 安撫第158回 處置第251回 賞罰(上)第一百零五回第8回 施毒計(上)第85回 夜中又驚變第161回 黯然離京第209回 暗查(上)第98回 辭別第120回 同爲兒媳兩般對待第206回 廢太子(上)第84回 寧親王府第130回 考察第58回 藥材第46回 弄巧成拙第200回 暗驚第17回 蘇氏有喜第75回 清理(下)第6回 納妾第101回 敬茶起風波第224回 佈局第一百零五回第29回 推測第167回 鬥心眼兒第99回 鋪妝迎親第173回 夫妻密語第40回 溫暖第173回 夫妻密語第208回 廢太子(下)第16回 前塵往事第5回 狠毒第194回 突變第5回 狠毒第181回 疑雲第179回 太子心思第265回 鬧喜第71回 贈書
第83回 被動揚名第42回 小年(二)第183回 暗查第175回 美人迷心第244回 親近第245回 探病(上)第70回 辯藥第一百零六回第260回 草蛇灰線第193回 賊惦記第167回 鬥心眼兒第197回 滅門疑案(上)第11回 求生存第200回 暗驚第195回 撫孤第152回 時候到了第197回 滅門疑案(上)第64回 善心第113回 初得收益第152回 時候到了第33回 黃雀第247回 驗證第270回 宮中驚變(中)第二百七十六第141回 倒黴的扣子第82回 事急見真情第六十七 解救上第79回 初識好友第101回 敬茶起風波第一百零七回第259回 故人來第216回 有仇不過夜第87回 果然紅鸞動第28回 波瀾第135回 下毒第14回 生辰第82回 事急見真情第72回 動心第70回 辯藥第27回 緩和第一百零八回第125回 觸黴頭第136回 登門拜壽第214回 蕭伍聯婚(中)第一百零四回第186回 談心第56回 首批員工第147回 來者不善第124回 又生事端第154回 追查第二百七十六第246回 探病(下)第171回 廢世子第178回 故計重施第63回 祖孫第172回 其言也善第194回 突變第32回 驚鴻第240回 休或不休?第243回 啞巴虧第15回 父女相遇第274回 臨危第146回 遠方故人來第50回 安撫第158回 處置第251回 賞罰(上)第一百零五回第8回 施毒計(上)第85回 夜中又驚變第161回 黯然離京第209回 暗查(上)第98回 辭別第120回 同爲兒媳兩般對待第206回 廢太子(上)第84回 寧親王府第130回 考察第58回 藥材第46回 弄巧成拙第200回 暗驚第17回 蘇氏有喜第75回 清理(下)第6回 納妾第101回 敬茶起風波第224回 佈局第一百零五回第29回 推測第167回 鬥心眼兒第99回 鋪妝迎親第173回 夫妻密語第40回 溫暖第173回 夫妻密語第208回 廢太子(下)第16回 前塵往事第5回 狠毒第194回 突變第5回 狠毒第181回 疑雲第179回 太子心思第265回 鬧喜第71回 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