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回 登門拜壽

卻說杜大海夫妻二人帶着杜鸝杜鳶杜鵬來到寧親王大門外之時,寧親王府門前的寧祥街上已經停了數十輛馬車。而寧親王府結燈結綵的大門口也排起了兩條長龍。果然今日未得請柬也巴巴兒跑來拜壽的大有人在。

“老爺,咱們是正經接了貼子前來的,怎麼能和那些人一樣排隊等着呢,叫人拿貼子到門上說一聲,想來會有人出來迎接咱們的。”蘇夫人將車簾挑開一角,見王府大門前排隊之人黑壓壓的看不到頭,不由皺着眉頭對丈夫說了起來。

杜大海點點頭道:“你說的很是。李保,你拿爺的貼子到門上投遞。”杜大海扭頭對跟在一旁的親兵吩咐了一句。

李保應了一聲,拿了貼子跑到寧親王府大門前說話,沒過多一會兒,王府大管家高榮便隨李保匆匆走了過來,向杜大海躬身見禮道:“小人請親家老爺安,請您隨小人這邊走。”

宰相的門子尚且是七品官,何況是親王府的大管家呢。高榮也是有品級的,認真論起來,高榮身上也有從五品的品級,所以杜大海也不託大,笑着頜首說道:“高大管家有禮了,不拘打發哪個小幺兒引路也就是了,如何還煩你親自引路。”

高榮笑笑道:“親家老爺言重了,您請。”說罷便在頭前引路,杜大海騎在馬上,引着車轎往正門旁的東便門走去。親王府那五開間的大門除非是皇上親臨或是內監正式傳旨,再就是王嫡枝男丁成親纔打開,平日裡王府中的主子們進出都只走東便門,若是來了客人,尊貴些的也走東便門,身份低的通常走西便門甚至是東西側門乃至角門。

寧親王爺擺壽酒,蕭淆蕭淅蕭澤三兄弟便得在門口迎客,他們三人看到高榮親自引着一位氣宇軒昂的將軍走進來,兄弟三人因平素與杜大海並無交往,此時竟沒有一個人認出杜大海,只在心中猜測起來。

“世子爺,二爺,三爺,建威將軍過府賀壽。”高榮快步上前介紹起來。

蕭淆蕭淅蕭澤三人聽了這話,都不着痕跡的打量杜大海,杜大海生的很是英武不凡,他久經沙場,身上自有一股子隱隱可見的殺伐之氣,看上去容易讓人心生敬畏。蕭淆蕭淅心中又不平衡了。

蕭澤聽說是杜衡的父親來了,便快走幾步迎上前,含笑躬身說道:“原來是岳父大人來了,小婿請岳父大人安。”

杜大海也是頭一回如此近距離的看女婿,不禁倒抽一口涼氣,這女婿生的也太俊了吧,瞧這相貌竟不比自己的女兒差多少。好在這個女婿看上去脣紅齒白顯的文氣十足,可臉色卻不蒼白,紅潤潤的瞧着挺健康的。杜大海的心裡才踏實了一些,原本聽說女兒沖喜成功,女婿奇蹟般的起死回生,他心裡還不是特別相信,如今見到蕭澤本人,杜大海徹底信了。

“賢婿請起。”杜大海上前伸手扶起女婿,臉上的笑容也濃烈了許多。這一扶之間,杜大海察覺到自家女婿的身子骨挺有份量的,並不象他想象中那麼瘦弱,如此看來他真的恢復的相當好。杜大海很鬆了一口氣,對於逼迫大女兒杜衡嫁入寧親王府沖喜而帶來的愧疚感也消散的差不多了。如今蕭澤看上去很健康,那這個夫婿可就算是杜衡白白撿了一個大便宜。畢竟以杜衡的身份地位,嫁給蕭澤絕對是高攀了。

“岳父大人征途辛苦,回頭小婿必要多敬岳父大人幾杯。”蕭澤的場面話說的很不錯,成功的讓蕭淆蕭淅暗生悶氣,讓杜大海心中很是熨貼。

就在蕭澤與岳父說話之時,蘇夫人的車轎已經被王府的管事嬤嬤引着去了二門。世子妃程氏與二少夫人孫氏正在二門迎接女客。因爲是給寧親王爺做壽,而且王妃又懷着身孕,所以今日前來賀壽的女客並不很多,除了寧親王府的幾門老親和素日與寧親王妃極爲要好的幾位夫人之外,便是寧親王府的親家們,程氏孫氏的孃家人都來了,再加上蘇夫人一行,女客便算是到齊了。

蘇夫人帶着兩個女兒一個兒子下了車子,見二門處迎客的只有世子妃程氏與二少夫人孫氏,獨獨不見她的繼女,三少夫人杜衡的身影。蘇夫人心中暗覺奇怪,不免陰暗的想到,必是那個小賤人上不了高臺盤,王府怕她出來露怯丟人,這才特特不讓她迎客的。

正與孃家嫂子弟妹說話的程氏與孫氏看到蘇夫人下車了,才漫不經心的走上前來,敷衍的說道:“蘇親家夫人來了。”

蘇夫人忙陪笑道:“因我們老夫人臨出門之時身子不適,耽誤了一會子,不想就來晚了,還請世子妃與二少夫人見諒。”

程氏與孫氏這陣子過的都不順心,不免將帳都算在了根本不相干的杜衡身上,所以見到蘇夫人她們再不可能有一絲一毫的好臉色,只聽程氏待笑不笑的說道:“蘇夫人言重了,離開席還早着着,夫人來的可不晚。喲,這是府上的二姑娘三姑娘吧,瞧着倒挺可愛的。”當一個小姑娘生的不漂亮,沒什麼可誇獎之處的時候,漂亮便是一個最安全的,也是最打面的誇讚之詞。所以蘇夫人聽程氏這麼一說,心中便老大不痛快,她的女兒怎麼可以只用可愛來形容呢,杜鸝杜鳶多漂亮啊!

杜鸝自小被嬌慣着,最是受不得氣,一聽程氏那明褒暗貶的評價,小臉刷的撂了下來,將來之前孃親的再三叮囑全都忘光了。她只狠狠的瞪着程氏,大有撲上前死死咬上一口的架勢。

程氏雖說在公婆丈夫面前不得不伏低做小,可她到底是堂堂世子妃,其他人在她面前只有奉承的,誰敢用這樣的眼神看向她,程氏雖然在心中想着:不必與個小姑娘一般見識,可是到底存在心裡,又將這筆帳記在了躺着都中槍的杜衡身上了。

蘇夫人見女兒不高興,忙用力攥着杜鸝的手,將她拽到自己身邊看着,免得讓杜鸝再說出什麼犯忌諱的話。今兒她之所以要來寧親王府,絕對不是打算與繼女杜衡修好,而是另有盤算。所以她不能讓杜鸝壞了自己的事兒。

“怎麼不見我們家大姑奶奶?”蘇夫人到底沒忍住問了起來。孫氏聽了這話不免撇了撇嘴,沒接蘇夫人這個話茬兒。

世子妃程氏淡笑說道:“母妃身邊離不得三弟妹,三弟妹正在裡面服侍着,不能出來迎接親家夫人,還請親家夫人不要見怪。”口中雖然這麼說着,可程氏那話中挑事兒的意思實在是太明顯了,任誰都能聽的出來,程氏的孃家嫂子不由輕輕皺了皺眉頭,想着回頭是不是要勸一勸小姑子。可是她轉念又一想,若是小姑子聽不進自己的話,再向婆婆告個刁狀,那受苦的還是她,算了,還是什麼都別說了。

蘇夫人當然也聽出程氏挑事兒的意思,可是場面話她還得要說,只聽蘇夫人笑道:“服侍婆婆原就是兒媳婦應該做的,我們大姑奶奶這樣做很對。”

程氏笑了一下不置可否,算是將這事兒揭過去了。她與孫氏說了一句,由孫氏引着衆人往抱朴園而去,程氏則繼續在二門迎客,說不定一會兒還有別的女客到來。因爲蕭澤的康復與杜衡的得寵,這讓程氏心中極爲擔憂,故而也越發對幫助蕭淆拉攏助力之事上心了。

寧親王妃在抱朴園的東暖閣上接待衆位女客,她如今身子不方便,便不頻繁的起身相迎,事實上除了宮中的那幾位,宮外能讓寧親王妃親自起身相迎的女眷一隻手都能數的過來,而這些人家的女眷因爲考慮到寧親王妃如此的身體狀況,又因是給寧親王爺賀壽,所以只打發了家中的男爺們過府拜壽,女客們並沒有親來。

“弟妹,蘇親家夫人來了。”孫氏因爲知道杜衡與繼母蘇氏不對付,便故意提高聲音在院子裡便笑着說了起來。此時,杜衡正在寧親王妃身邊,被寧親王妃拉着手兒向和郡王妃介紹着。

聽到二兒媳婦大叫,寧親王妃微不可見的輕輕皺了一下眉頭,方纔柔柔的說道:“澤兒媳婦,你替孃親去迎一迎蘇親家夫人吧。”

杜衡屈膝輕聲應了,便帶着紅菱沁芳走出房門相迎。

兩個着紅衣綠比甲的小丫鬟打起簾子,杜衡緩步走了出去,一眼便看到二嫂孫氏陪着繼母蘇氏並排走來,蘇氏的右手邊跟着杜鸝杜鳶杜鵬三人。

孫氏見杜衡走出來,便笑着招手道:“三弟妹快來啊……”

杜衡緩步走上前,對蘇夫人福身淡淡說道:“夫人來了。”

蘇夫人見杜衡面色紅潤,身量彷彿也長高了一些,氣色好的不得了,人也比從前更加漂亮了。特別是氣度,只不過短短兩月的時間,蘇夫人便發現繼女身上儼然有了皇家氣度。那般華美的衣裳首飾穿戴在杜衡的身上,杜衡竟沒有一絲一毫的不配,好象她天生應該這樣穿戴一般。

今日杜衡頭上戴着巴掌大的赤金嵌寶鏤空纏絲祥雲樓閣簪,這是今年過年之時才興起的,最最時新的樣式。據說是宮中的匠人遠眺禁宮中的臨仙閣而生出的靈感,將金釵打造成微縮版白雲繚繞之時的臨仙閣的樣兒。這簪子剛剛流行不過七日,想不到杜衡就已經戴上了,可見她在寧親王府中何等受寵。蘇夫人想到這些,一顆心就如被野貓抓撓一般難受,她真恨不得一巴掌扇掉杜衡頭上的新穎金簪,同時將那紅潤的氣色連同皇家氣度一併打散。

“大姑奶奶客氣了。”蘇夫人言不由衷的從牙縫中擠出一句,臉上的肌肉也不由自主的抽了兩下。

杜鸝看到大姐姐杜衡,眼睛立時直了,她此時眼中完全沒有杜衡,有的只是那赤金嵌寶鏤空纏絲祥雲樓閣簪與杏紅繡金妝花緞的雪狐褙子並七彩繚綾留仙裙,這一身衣裳首飾真是太好看了,已經知道打扮自己的杜鸝恨不能立刻撲上前將杜衡扒光,將這華美貴重的頭面衣裳據爲己有。

杜鳶看到杜衡,眼中也閃過驚詫與豔羨之色,不過她沒有二姐姐杜鸝表現的那麼明顯,杜鳶在極短暫的失神之後,立刻拉着姐姐弟弟的手走上前,向杜衡躬身行禮道:“請大姐姐安。”

杜鸝與杜鵬不得不也跟着行了禮,杜衡伸手虛扶道:“二妹妹三妹妹弟弟不必多禮,請起吧。”

孫氏在一旁瞧了這般情形,故意掩口笑道:“今日才知道三弟妹孃家這般的好規矩,姐妹手足見面都禮數十足呢。我孃家的弟妹們可不這樣,他們一見到我必定要生撲上來的,再想不起來老老實實的行禮。”這話聽上去是在誇讚建威將軍府,可是有心眼兒的人都知道孫氏是在嘲笑杜衡與隔母弟妹不親。

杜鳶心中正愁着沒有時機在人前表現與大姐姐的親近,便上前換住杜衡的手臂,揚起笑面嬌憨的說道:“大姐姐,鳶兒可想您了。您還好麼?”

要說杜鳶這話說的倒也算是合適,只是素來與杜鳶不親近的杜衡卻覺得雞皮疙瘩起了一身,真是彆扭死了。杜鳶是什麼樣的人她從前雖然不太清楚,可是自從杜鳶被人剃光頭髮之後杜衡就猜到了一些。後來嫁給蕭澤之後,蕭澤爲表誠意,將從前之事全都說出來了。所以杜衡現在很清楚杜鳶是怎樣一個小小年紀便心機極深之人,象杜鳶這樣的人,杜衡只想離她越遠越好。

並不打算給杜鳶面子,杜衡輕輕抽出手,對孫氏說道:“多謝二嫂引她們過來。”

孫氏笑着說道:“弟妹真是太客氣了,還謝什麼呀,這麼着,你先招呼着客人,我還得去二門上陪大嫂一起迎客。”

杜衡淡淡應了,孫氏便匆匆回了二門,自始至終,孫氏臉上雖然一直帶着笑容,可是眼中卻始終冷冰冰的,便是不知道內情的外人見了,都知道寧親王府的小妯娌們關係不睦了。

蘇夫人見到杜衡風光,心中恨的象什麼似的,她與杜衡從來都無話可說,此時就算是有心討好杜衡,蘇夫人都說不出一句軟和的話。幾人沉默不語,杜衡將蘇夫人等人引入東暖閣上,蘇夫人與在座的幾位王妃自有一番廝見,言語中當然少不了多多的巴結,便不再一一細表。

寧親王妃因心疼小兒媳婦,招呼蘇夫人之時雖然不失禮數,可是態度卻透着疏離,就連給杜鸝杜鳶杜鵬三人的見面禮都很普通,兩個姑娘各得了一套頭面兩匹緞子,杜鵬得了一套文房四寶並一部新書,除此之外再沒別的。並沒有蘇夫人想象中的,寧親王妃除下自己身上的首飾送給兩個女兒做見面禮。

杜鸝與杜鳶拜見寧親王妃之時,態度就很可圈可點了,反正杜衡從來沒見過這兩個人如此的柔順和氣。特別是杜鸝,乖巧的彷彿是變了另一個人,對寧親王妃極盡她所能想到的巴結之能事,那般露骨的巴結讓在場之人都覺得看不下去了。

和郡王妃最看不得這般機心重的小姑娘,不由皺眉說道:“這小姑娘也太會說話了,直把別人襯成了沒嘴的葫蘆。”

蕭靈隨侍在孃親的身邊,也就是看在三嫂子杜衡的面子上,她纔沒有當場說出什麼更難聽的話,只是哼了一聲,對杜衡說道:“三嫂,你的弟妹都不象你,什麼都不象。”這也就是漸漸開竅的蕭靈纔會說出這樣並不很傷杜衡體面的話,若放在三個月之前,她還指不定會說出什麼樣不中聽的話兒。

蘇夫人也沒想到兩個女兒會在寧親王妃面前表現的如此乖順嬌柔,以至於到了讓她這個孃親都受不到的地步。略想了一下,蘇夫人便猜出了兩個女兒的心思,她不由好一陣氣苦。若非這是在寧親王府,蘇夫人鐵定會狠狠教訓自甘墮落的兩個女兒一番。在蘇夫人看來,想給蕭澤做妾甘居杜衡之下就是自甘墮落。

原本,蘇夫人特意將三個兒女帶到寧親王府裡來,本是想讓這三個孩子在貴人面前露個臉兒掛個名號,將來議親之時也能說上一門好親事。做孃親的當然覺得自己的孩子色色都是最好的,配什麼樣的高門大戶都綽綽有餘。

不想杜鸝杜鳶兩個自那日蕭澤陪杜衡回門,這兩個小姑娘就被大姐夫徹底迷住了,一點懵懂的情絲便牢牢粘在了蕭澤的身上,這纔會有對寧親王妃的百般奉承。

雖然心中氣苦,可是蘇夫人還得想盡辦法爲兩個女兒挽回些形象,她只能笑着說道:“這兩個丫頭常在我們老夫人身邊服侍,老人家總是喜歡聽好聽話兒,她們竟是說順了。”

建威將軍府的老夫人是個什麼樣的人,這對京城親貴女眷來說是個迷,因爲何老夫人怕自己露怯給兒子丟臉,但凡有社交活動從來都以病推託的,所以蘇夫人這麼一說,在座的衆位夫人倒有了幾分相信,畢竟老人家愛聽好聽的話兒這是慣常之事,衆人看到杜鸝杜鳶的眼神方纔略軟和了一些。

論身份,蘇夫人比在座的客人都低,有資格進入寧親王妃親自招呼客人的東暖閣,最少也得是位世子妃,多半都是公主親王妃郡王妃之類的人。蘇夫人只能與世子妃程氏的孃親和二少夫人孫氏的孃親坐到一處。而這兩位夫人因聽了滿耳朵杜衡的不好,深深覺得自己家的女兒受了杜衡的氣,所以對上蘇夫人之時自然不會有什麼好臉色,兩人與蘇夫人淡淡的打了個招呼,便不再理會她了。

無形之中,蘇夫人便被幹晾起來,一個人坐在最末的座位上,蘇夫人心中好生尷尬。想想從前她以縣主兼建威將軍夫人之身,是何等的體面威風,便是那些公主王妃都要高看她一眼,可是自從她孃家壞了事,被奪了縣主之封,就連因丈夫而得的誥命都被降了兩級,她現在雖然還說不上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可待遇也沒好到哪裡去。蘇夫人覺得那些公主王妃們人人眼中都有把刀子,正一片一片的削她身上的皮肉。人人都在看她的笑話。

蘇夫人只能硬着頭皮強忍着,手中緊緊攥住兒子杜鵬的手,用力之大已經讓杜鵬皺着眉頭叫了起來:“娘,你放手,好疼!”

蘇夫人一驚,趕緊將手鬆開,杜鵬急忙抽出自己的手,蘇夫人低頭一看,兒子的手都被自己攥紅了。

孫氏的孃親劉夫人聽了杜鵬的叫聲忽然想起杜鵬被人挑了手筋之事,便似笑非笑的說道:“這是三少夫人的弟弟吧,聽說去年被人挑了手筋,這是真的麼?”

這劉夫人自從進門之後對杜衡便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說了好些個酸話,卻都被寧親王妃彈壓了,於是她便拿杜鵬說事來打擊杜衡了。

杜衡很平靜的說道:“劉親家夫人記性真好,去年春上之事您現在還記的這麼清楚。”

劉夫人臉上的笑容僵住了,片刻之才才幹笑道:“這事當時動靜鬧的不大,只怕在座之人都還記得。”

程氏的孃親姜夫人爲了給劉夫人撐場子,便點了點頭附和道:“劉夫人說的是,我也隱約有些印象。”除了姜夫人之外,再沒有別人就應和,在主人家的好日子裡提這等敗興之事,也就是劉夫人腦子進水了纔會說出來。

寧親王妃見劉夫人擠兌杜衡,心中有些不快,便對杜衡說道:“澤兒媳婦,你着人去二門看一看,若沒有別的客人,就讓你大嫂二嫂趕緊回來招呼客人吧。本宮精神短,招呼不過來這麼多客人,難免有些失禮了。”

姜夫人與劉夫人聽了這話臉色都變了,寧親王妃這話已經是明晃晃的打她們的臉了,只是如今形勢比人強,兩人再有滿心的不忿也能硬忍下來。此時她們才真正意識到,一向綿軟的寧親王妃剛硬起來也不是好惹的,從前是她們將寧親王妃的忍讓當成軟弱好拿捏,真是大錯特錯了。

------題外話------

明早補足六千

第22回 棄卒保帥第28回 波瀾第101回 敬茶起風波第34回 虛驚第228回 度假去第78回 應邀做客第57回 診脈第113回 初得收益第78回 應邀做客第81回 惡弟行兇第210回 暗查(中)第50回 安撫第217回 危險迫近第87回 果然紅鸞動第39回 偶遇(二)第70回 辯藥第186回 談心第221回 宮宴風波(下)第160回 苗山舊事第206回 廢太子(上)第260回 草蛇灰線第264回 上頭第40回 溫暖第133回 杜大海歸來第240回 休或不休?第163回 難捨難離第53回 過年(上)第81回 惡弟行兇第259回 故人來第244回 親近第193回 賊惦記第84回 寧親王府第274回 臨危第150回 不是不報第164回 爲善第158回 處置第207回 廢太子(中)第68回 解救(下)第163回 難捨難離第163回 難捨難離第154回 追查第191回 又生事端(上)第198回 滅門疑案(中)第242回 從重第41回 小年(一)第61回 牽掛第36回 安排第214回 蕭伍聯婚(中)第74回 清理(上)第91回 毒打第239回 自找難看第244回 親近第125回 觸黴頭第163回 難捨難離第37回 禮物第146回 遠方故人來第150回 不是不報第159回 原來舊識第264回 上頭第99回 鋪妝迎親第29回 推測第69回 賜名第137回 有驚無險第257回 禁閉第32回 驚鴻第193回 賊惦記第65回 結緣第180回 姑嫂口角第1回 艱難第27回 緩和第203回 宮中風波(上)第65回 結緣第9回 施毒計(下)第211回 暗查(下)第244回 親近第124回 又生事端第149回 認親第60回 戰事將起第211回 暗查(下)第255回 解脫第172回 其言也善第239回 自找難看第206回 廢太子(上)第58回 藥材第11回 求生存第275回 終篇(上)第225回 夜話第49回 心聲第70回 辯藥第212回 訓子第228回 度假去第45回 揪心第270回 宮中驚變(中)第203回 宮中風波(上)第225回 夜話第120回 同爲兒媳兩般對待第228回 度假去第85回 夜中又驚變第267回 除夕第90回 賭約奪妻
第22回 棄卒保帥第28回 波瀾第101回 敬茶起風波第34回 虛驚第228回 度假去第78回 應邀做客第57回 診脈第113回 初得收益第78回 應邀做客第81回 惡弟行兇第210回 暗查(中)第50回 安撫第217回 危險迫近第87回 果然紅鸞動第39回 偶遇(二)第70回 辯藥第186回 談心第221回 宮宴風波(下)第160回 苗山舊事第206回 廢太子(上)第260回 草蛇灰線第264回 上頭第40回 溫暖第133回 杜大海歸來第240回 休或不休?第163回 難捨難離第53回 過年(上)第81回 惡弟行兇第259回 故人來第244回 親近第193回 賊惦記第84回 寧親王府第274回 臨危第150回 不是不報第164回 爲善第158回 處置第207回 廢太子(中)第68回 解救(下)第163回 難捨難離第163回 難捨難離第154回 追查第191回 又生事端(上)第198回 滅門疑案(中)第242回 從重第41回 小年(一)第61回 牽掛第36回 安排第214回 蕭伍聯婚(中)第74回 清理(上)第91回 毒打第239回 自找難看第244回 親近第125回 觸黴頭第163回 難捨難離第37回 禮物第146回 遠方故人來第150回 不是不報第159回 原來舊識第264回 上頭第99回 鋪妝迎親第29回 推測第69回 賜名第137回 有驚無險第257回 禁閉第32回 驚鴻第193回 賊惦記第65回 結緣第180回 姑嫂口角第1回 艱難第27回 緩和第203回 宮中風波(上)第65回 結緣第9回 施毒計(下)第211回 暗查(下)第244回 親近第124回 又生事端第149回 認親第60回 戰事將起第211回 暗查(下)第255回 解脫第172回 其言也善第239回 自找難看第206回 廢太子(上)第58回 藥材第11回 求生存第275回 終篇(上)第225回 夜話第49回 心聲第70回 辯藥第212回 訓子第228回 度假去第45回 揪心第270回 宮中驚變(中)第203回 宮中風波(上)第225回 夜話第120回 同爲兒媳兩般對待第228回 度假去第85回 夜中又驚變第267回 除夕第90回 賭約奪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