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

工業之城內。

朱舜進入工業之城以後,腳下的泥土路,終於換成了水泥地。

得知了一個不知道是不是好消息的消息,恨不得把工業派所有人全家抄斬的東林黨,居然是一反常態的同意朱舜的幺弟朱玉去天津府擔任知府。

工人會館內。

朱舜坐在官帽椅上,處理的這段時間以來積壓的一堆事務,很多東西由戰略處的幾名大才已經提前處理很多了。

但還有一些需要朱舜這個工業派的領頭人親自簽字畫押,沒有他的簽字畫押,很多事情是無法進行的。

大明軍火公司最高管制級別的軍火買賣,北平機械局最高管制級別的新式機械,還有京師大學堂秀士的選拔等等。

這些最高級別的工業品和人才選拔,只有經過朱舜的簽字畫押,才能決定到底是賣還是不賣,以及怎麼選拔。

朱舜剛剛處理完一堆事務,宗藩世子們的管家早就等不及了,拿着文書趕緊去大明軍火公司搶那些有錢買不到的新式火器。

右手還沒放下毛筆,曹文耀推着輪椅走了進來,說了關於朱玉擔任天津府知府事宜。

朱舜首先困惑的是,倒不是東林黨怎麼變得這麼好心了,而是這個天津府。

在他前往密雲縣以前,大明並沒有天津府,只有一個天津三衛。

也就是說只有一個衛所,天津並沒有獨立成爲一個州府,只是隸屬於河間府。

工業派接下來最想做的,就是讓天津三衛變成天津府,沒想到心想事成了。

曹文耀知道朱舜會有這個疑問,拿出了一張北直隸的最新輿圖,不溫不火的說道:“這個天津府是最近半個月剛剛劃分出來的。”

“是從順天府和河間府分出大片土地,劃分給了天津府。”

曹文耀說的不溫不火,朱舜接過來這張北直隸的最新輿圖,看得確實是有些心驚肉跳。

這個天津府相當於後世的直轄市,後世要想確立一個直轄市多難,那麼多的省市總共纔有四個直轄市。

一個是國都,一個是國都的國門,一個是國家經濟的龍頭,還一個是爲了發展西南經濟。

爲了敲定這些直轄市,不知道商量了多少年,不知道多少人蔘與了決策。

東林黨居然只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劃分出來一個府,這份操縱朝政的能力着實是讓朱舜都有些心驚肉跳了。

朱舜看完手裡的輿圖,宋應升和黃宗羲兩位戰略處的大才,也一起走進了會首公舍。

等到幾人坐在左右兩排的官帽椅上,朱舜詢問了一句:“你們怎麼看這件事。”

曹文耀作爲遼東出身的武官,行事作風不免帶上一絲軍旅作風,嘴上不溫不火心裡卻比誰都要果決:“爲何不同意,送上嘴的肥肉哪有不吃的道理。”

“東林黨既然要把這個肥缺送給咱們,那咱們就把天津府知府吃到嘴裡。”

做事向來比較溫和的宋應升,說出了不同的看法:“雖說是一塊肥肉,但明顯是一塊沾了砒霜的肥肉。”

“東林黨會拋出了這麼大的一個誘餌,裡面一定摻雜了很深的算計。”

“也不是不能吃,只不過在吃這塊肥肉以前,要把砒霜跳出去,咱們要先看看東林黨到底有什麼謀劃。”

“如果能破解了這個算計吃下這個天津府當然是沒有問題,如果是吃下了砒霜,可就是害了朱玉了。”

“甚至有可能牽連十朋,讓東林黨徹底破壞好不容易已經快到中期的工業革命。”

每次涉及到策略方面的問題,曹文耀的不溫不火就會變成據理力爭了,寸步不讓的說道:“就算是砒霜又如何,到時候完全可以見招拆招。”

“如果錯過了這一次的機會,又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拿下天津府了,天津府的重要性各位想必是清楚的。”

“咱們之前就想過要拿下天津三衛這個衛所的大權,但天津三衛終究只是一個衛所,在人口、經濟、政治各方面都明顯很是薄弱。”

“完全不能給未來的那座天津港提供一個有力的保障,或者說一個靠山,現在東林黨難得把天津三衛變成了天津府。”

“這麼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定要抓在手裡,吃到嘴裡的東西曹某就不信了還能吐出來。”

工業派和東林黨這樣的龐然大物進行黨爭,每一步都得走得小心謹慎,稍有不慎就可能遭受沉重損失。

宋應升就是因爲知道天津府對於天津港的重要性,更明白工業革命對於大明和整個民族的重要性,才覺得這件事要穩妥一些。

涉及到國家和民族的問題,宋應升的溫和,也變成了寸步不讓。

不過,宋應升的話還沒說出口。

黃宗羲拿出了一隻宣德爐,點燃了一爐香。

一縷爐香嫋嫋。

充滿火藥味的房間內,很快平靜下來,多了幾分安靜祥和的氣息。

黃宗羲攔下了曹文耀和宋應升兩人的爭吵鬥,目光投向了朱舜,這件事最終還是要朱舜來拍板。

他們爭吵的再是激烈,也只是希望朱舜能夠從他們所有的想法裡,斟酌利弊,挑選出一條最有用的謀略。

最終決定是否要拿下天津府的知府,拿下也好,不能下也好罷,戰略處和整個工業派全都支持朱舜的決定。

因爲只有朱舜的決定,才能讓所有人信服。

朱舜攤開手裡現有的情形,東林黨只有一個條件,那就是隻允許帶十臺大明蒸汽機去天津府。

要想治理天津府的旱情,只能依靠蒸汽機的抽水能力了,畢竟修建水庫需要的時間比較長。

少說也需要兩三年的時間,以天津府的旱情來看,短時間是用不上這個水庫了。

也就是說,蒸汽機最多隻能灌溉五萬畝的田地,只能治理五萬畝的旱情。

但早在朱舜回來以前,戰略處已經把天津府各縣的魚鱗冊進行了珠算,各縣戶房報上來的田地,大概是十萬畝左右。

也就是說十臺大明蒸汽機是遠遠不夠的,少說也需要二十臺。

按照東林黨的意思,只有治理了天津府的旱情,纔有可能的把朱玉這個天津府知府前面的權知兩個字給拿掉。

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黴的大宗藥材商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
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三百五十二章 倒黴的大宗藥材商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