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

朱舜笑了笑,算是默認了這件事,準備繼續幫宋老太爺算賬。

還沒開口,宋老太爺把雕花茶几上的十兩八錢銀子,拿在了手裡:“這個錢,就當做你小子買宋氏飛梭織布機的錢了。”

“往後,宋氏飛梭織布機的所有權,就是你小子的了。”

朱舜臉上的笑容消失不見,站起來鄭重拱手,很快又被宋老太爺按了回去。

宋老太爺氣不打一處來的說道:“都是一家人,朱先生這是作甚。”

“要是沒有你,應晶這小子連個知縣都做不了,哪裡還能成爲堂堂順天府的知府。”

“這可是正三品的一方封疆大吏,品秩相當於一部侍郎了,這份恩情太大了,一臺飛梭織布機算得了什麼。”

“再說了,這個麪粉廠已經讓宋家賺了足夠多的銀子了。”

“還有那二十七座縣學的錢,宋家出了,你小子可別爭。”

確實賺了很多錢,但也是宋家應該賺的錢。

土豆麪粉的產量很高是不錯,放在一般的鄉紳手上,賣到一錢銀子一斗,就已經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了。

畢竟,糧食的市價是一錢六分銀子。

宋老太爺卻是隻賣六分銀子,爲了讓利給辛苦種地的老百姓,土豆的收購價格高達五分銀子。

中間的差價只有一分銀子。

宋氏麪粉廠還創造了大量的職位,養活了很多工人。

一家宋氏麪粉廠,苦力就有三百人,還有一些其他職位,全部加起來少說也有四百人了。

利潤這麼的薄,養活這麼多人,宋家卻還是賺了大量的銀子。

一斗賺一分銀子,一石就是一錢銀子。

良鄉縣大概有十萬畝下田,一季土豆能產兩百萬石,土豆一年可以種兩季,就是四百萬石。

一石賺取一錢銀子,四百萬石就是四十萬兩白銀。

二十七家麪粉廠,一年就能賺一千零八十萬兩。

去除各種運輸消耗,還有要養大量工人的銀子,一年賺個三四百萬兩白銀,不成問題。

朱舜今天過來一是爲了讓宋老太爺放心,第二就涉及到一件關係到工業革命第二波紅利的大事。

老二朱四海在松江府待了也有三年了,是時候讓他回來,在大沽口建立船舶廠了。

研究蒸汽機船。

船舶廠每年吃掉的研究經費可就更多了,一年少說也要兩百萬兩銀子,只有宋家纔有這個實力支持蒸汽機船的研究。

以朱舜和宋家的關係,也不用拐彎抹角的說話,直接了當的說道:“不瞞老爺子,今天過來還有一件大事。”

宋老太爺了卻一樁心事,又拿起那支燧發線膛槍,不停的擦拭:“有話直說。”

朱舜想到終於開始研究蒸汽機船了,心裡忍不住冒出一股子激動,努力壓下心頭的激動說道:“我想研究一種鋼鐵鉅艦。”

“只是研究費用上,希望老爺子能夠支持一二。”

宋老太爺頭也沒擡,直接說道:“可以。”

瞧見宋老太爺在聽到鋼鐵鉅艦以後,沒有什麼反應,朱舜清楚,他們不會相信會有鋼鐵鉅艦。

鋼鐵又不是木頭,會浮在水面,鋼鐵落在水裡很快就沉了。

朱舜本來還想用鋼鐵鉅艦這件事吸引宋老太爺,現在相信都不會相信,還怎麼吸引:“每年最少需要兩百萬兩白銀。”

宋老太爺還是頭也沒擡,直接說道:“回頭讓管家把銀子給先生送過去。”

有些親兄弟因爲十兩銀子,都會反目成仇,多達兩百萬兩銀子的鉅款,說給就給了。

還是打水漂的那種給。

朱舜沒有說話,拱手離開了這裡,只是把這份情義,記在了心裡。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有了,蒸汽機船也要開始研究了,京師大學堂開始大規模招生了。

朱舜騎着小毛驢來到京師大學堂,準備先把手頭所有的零碎處理了。

卻在京師大學堂門口看見了一頂轎子,說是皇上御賜的。

朱舜讓人給二叔說一聲,找四名弓馬騎射嫺熟的夜不收,擔任轎伕,就去了朱氏紡紗廠。

朱氏紡紗廠賣給了呂員外。

張燾自己成立了一家北平壓力水廠,每天還要教導京師大學堂的學子,就辭去了北平機械總局的職務。

北平機械總局正好缺一位世故圓滑的工廠主,負責販賣新式機械,就讓三叔擔任了北平機械總局的工廠主。

這樣一來,朱舜手上只有北平機械總局,以及正在研究水泥的朱氏水泥廠。

家產終於處理的清清爽爽,條理清晰了。

立秋時節,朱舜又被宋老太爺給叫過去了,參加一場酒宴。

朱舜走進宋家在黃村建好的青磚綠瓦宅子,多了不少的宋家人,聽到二弟子宋士意嘰嘰喳喳的介紹才知道。

宋家把家裡所有的田產都賣了,只留下了一個祖宅,舉家搬遷到了宋家的龍興之地,順天府。

還把家裡的祖墳給遷過來了。

宋家以前落魄肯定是風水不好,現在發達了,與風水有很大的關係。

重金聘請一位風水大家,在景山挑選了一塊風水寶地,把祖墳也遷了過來。

宋家從此正是紮根工業革命的根據地,順天府。

朱舜在酒宴認識了同樣也是溫文爾雅的宋家長子,瞧見宋家三兄弟都是這麼的謙和,心裡忍不住感慨了一句,家風真的很重要。

不僅宋家三兄弟都是一副謙和的樣子,宋家的晚輩們,也就自己的二弟子宋士意性子跳脫了一些。

其他宋家的男丁們,接人待物都十分的彬彬有禮,就連宋家的女眷們也是一副蕙質蘭心的樣子。

尤其是宋應星的幼妹,不僅人長的貌若天仙,還是一位溫柔賢惠的書香女子。

宋士意瞧見恩師盯着小姨母看了好幾眼,眼珠子滴溜溜的轉了好幾圈,嬉笑一聲跑開了。

朱舜酒喝的不少,找個藉口去了宋家的二樓,站在二樓看着下面觥籌交錯的場景。

忍不住想要大笑。

宋家養活了一萬多名工人,每年還能賺三四百萬兩白銀。

賣了所有的田產,正式以實業爲祖業。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正式誕生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
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三百六十五章 清廉的東林黨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四百零六章 上去就是一刀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