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第627章 蓄熱室

耐火材料鋁礬土坑死了京城大掌櫃,對於朱舜來說卻是解決了工業鍊鋼法的第一個前置條件。

耐火材料。

接下來的第二個前置條件,就是要想辦法提高鍋爐的溫度。

鐵礦石在1100溫氏度左右開始軟化,在1400溫氏度融化成鐵水和液體渣,分存於爐內。

一般人工燒火的方式,不管是用軟材還是硬材,最高達到的溫度只有1250溫氏度。

頂多能讓鐵塊軟化,要想讓鐵塊融化成鐵水幾乎是不可能的。

要想讓鍊鋼爐的溫度達到1400溫氏度,就需要使用工業的手段。

徐積薪對於這種工業手段已經有了眉目,並且已經把圖紙畫出來了,經過大量的實驗也最終定稿了。

就等着把蓄熱室修建出來,進行最後的實驗,檢驗這個把溫度急劇提高的蓄熱室,能不能達到預期的1400溫氏度。

朱舜來到大明冶金學院內,走向整個學院最爲重要的鍊鋼實驗室。

順着水泥路走過一道拱門,來到了一片平坦的空地上。

徐積薪正在這裡指導基建署的工人們,對熔鐵爐的搭建進行最後的一些嚴格要求。

聽到身邊的冶金學子說山長來了,徐積薪立即把手頭的事情交給旁邊那一名冶金學子,快步走過去迎接道:“弟子見過恩師。”

朱舜擺了擺手,示意徐積薪無需多禮,詢問道:“蓄熱室搭建的怎麼樣了。”

徐繼新聽到恩師詢問蓄熱室的情況,饒是以他做事從不看過程只看結果的作風,也是不禁感慨道:“恩師,一句把鐵塊融化成鐵汁。”

“使得溫度達到一千四百溫氏度,說來簡單,這其中的過程當然是太過艱辛了。”

朱舜對於徐積薪的訴苦十分理解,大明一點工業化的基礎都沒有,一切都是從零開始。

鍊鋼的前置條件,把鐵礦石融化成鐵汁。

融化成鐵汁的前置條件,溫度達到1400溫氏度。

就拿這個前置條件的前置條件來說,當真是從最基礎的耐火材料開始。

首先搭建足夠融化鐵塊的熔鐵爐,大明普通的磚頭肯定是不行,就要用耐火磚。

耐火磚的材料解決以後,朱舜看向了旁邊不遠處的磚頭,也是用耐火材料燒製出來的耐火磚。

這種來鍊鋼的耐火磚,還與普通的耐火磚不一樣,是一種中間充滿小洞就像是蜂窩一樣的格子磚。

解決了耐火磚的材料問題,耐火磚的形狀,接下來就是搭建把溫度提高到1400溫氏度的蓄熱室。

朱舜徐積薪師徒二人閒聊了兩句,一起走向了鍊鋼實驗室平地上的蓄熱室旁邊。

朱舜靠近幾步,仔細打量這個蓄熱室。

大明的鐵匠鋪一般都會有鍊鐵爐,鍊鐵爐的下方會有一個風箱,拉動風箱就會有空氣不停的從底下送入鍊鐵爐裡。

鍊鐵爐裡的炭火在空氣的助燃下,瞬間劇烈的燃燒,溫度會達到1000溫氏度以上。

這個溫度只會讓鐵塊軟化,不能讓鐵塊變成鐵汁,也就是大明的塊鍊鋼。

鐵匠鋪所使用的風箱,是把普通的空氣吹入鍊鐵爐裡,徐積薪命名爲冷鼓風。

對於鍊鋼法的改進,最大的根源就是把這個冷鼓風改變成熱鼓風。

經過數據的測算,徐積薪帶着大明冶金學院的學子們反覆測算了很久,終於得出了一個精確的數字。

只要是把冷鼓風變成熱鼓風,就能讓鍊鐵爐的溫度提高在300度以上。

大明所使用的冷骨風方式,把溫度提高到軟化鐵塊的地步已經達到了極限,再想往上升哪怕1度都是千難萬難。

徐積薪帶領大明冶金學院學子們攻克的這個難關,一個重大的技術突破口,提高的溫度竟然達到了300度以上。

有了這個300度,就能輕鬆的達到1400溫氏度,甚至是1600溫氏度。

冷鼓風的方式轉換成熱鼓風的方式,關鍵點就在於這個蓄熱室。

熔鐵爐的兩側,分別修建了一座蓄熱室,用的材料是耐火磚。

不過蓄熱室的耐火磚和熔鐵爐的耐火磚不一樣,蓄熱室用的是蜂窩式的格子耐火磚。

兩座方型蓄熱室直接用耐火磚和熔鐵爐修建在一起,蓄熱室的底部各有一根鐵管子。

左右兩側的蓄熱室鐵管子呈現U型連接在一起,U形的中間位置,有一個可以轉動的閥門。

閥門的底部是一個出煙口,用來排泄熔鐵爐裡面的廢氣。

閥門的上方同樣是有一根鐵管子,下方的是用來排泄廢氣,上方的管道就是用來輸送新鮮的空氣。

爲了加大空氣輸送的速度,管道的另一頭連接着一臺鼓風機,用大明蒸汽機來驅動。

現在的大明蒸汽機已經變成了高壓蒸汽機,用來驅動一個鼓風機明顯有大材小用了,但這只是爲了實驗蓄熱室效果的實驗品。

真正要搭建鍊鋼廠的時候,熔鐵爐旁邊的高壓蒸汽機不僅用來帶動鼓風機,還會帶動熔鐵車間上方的天車,通過天車來帶動翻鬥機。

朱舜仔細看了一下午,確定沒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帶着徐積薪和大明冶金學院的學子們繼續回去商量細節了。

連續商量了五六天時間,就在第七天的時候,熔鐵爐的兩個蓄熱室正式修建成功了。

朱舜立即帶着徐積薪和大明冶金學院的學子們,急匆匆的趕回了鍊鋼實驗室,開始進行熔鐵的實驗。

朱舜站在熔鐵爐的正前方,遞給旁邊的徐積薪一個眼神,示意他可以開始了。

徐積薪親自走到了大明蒸汽機旁邊,開始給蒸汽鍋爐裡添加炭火,讓大明蒸汽機開始帶動鼓風機運轉。

隨着大明蒸汽機的‘轟隆’聲響,鍋爐房內冒出滾滾濃煙,鼓風機在曲軸連桿系統的帶動下飛速的轉動起來。

新鮮的空氣從管道輸送到閥門上方,通過閥門進入左邊的蓄熱室裡。

接下來,蓄熱室裡會發生什麼情況,朱舜徐積薪以及大明冶金學院的學子們就不清楚了。

畢竟,裡面的情況聽不見也看不見。

不過,他們卻清楚的知道里面會發生些什麼。

第五百八十章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
第五百八十章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一百二十章 打碎舊社會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