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

精通明代歷史的朱舜,當然知道大明的軍士一個月多少糧餉,也知道大明銀子的換算單位。

一兩銀子等於十錢銀子,一錢銀子等於十分銀子。

朱舜說的三錢銀子,已經遠遠超過了朱忠禮的心裡預期,三叔當然是不會同意這件事了。

叔侄二人還沒商量完月錢的事情,朱舜的老爹帶着一幫子泥瓦匠趕了過來,開始在紡紗廠的外圍建起一堵土牆。

朱舜老爹聽老三說了這件事,也是不同意,就算是一個月能賺二十多兩銀子,也不能這麼糟蹋錢。

朱舜何嘗不知道月錢高了,隨着各種旱災蝗災的不斷髮生,地裡能長出來的糧食越來越少,糧商們就開始擡高糧價。

現在糧價已經到了一錢一分銀子一斗,三錢銀子還買不到三鬥糧食。

成化年間,朝廷賑濟京城的流民,保證每人一個月食米三鬥,這是一個人飽食的最低標準,就以現在的物價來說,勉強可以讓一個婦人達到流民的水平。

朱舜看着這臺號稱是開啓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珍妮紡紗機,怔怔的說了一番話。

“爹,我不是偉人,也不是聖人,但是我想憑藉自己有限的力量,嘗試着改變這個世界。”

“雖然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是爹。”

“我想試試。”

朱忠仁沒有讀過書,不知道兒子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但他知道一件事,只要是兒子喜歡的事情,他就絕對支持。

朱忠仁樂呵呵一笑:“行,兒子,你想怎麼幹就怎麼幹,爹都支持你。”

說完這句話,朱忠仁樂呵呵的跑去幫忙了,儘快把土牆給建起來,他們老朱家以後也有產業了。

掙了錢,看哪個媒婆還看說他們家窮,到時候說不定真的能給兒子娶一個書香門第家的女兒。

朱忠禮聽見大哥都同意了,自己也就不好再堅持了,就想着一定要找三個良善家的婦人,懂得知恩圖報,不能說侄兒救活了他們一家的命,還不懂得感恩。

黃村不像大明其他的村子,基本上都是屬於宗族性質的村子,村子裡居住的大部分都是同姓人。

黃村屬於散居性質的村子,小宗族也有幾個,人數不多也就幾十上百人,剩下的鄉民大部分都是匠戶,或者是軍戶。

在京城裡做工,房價太貴,只能搬到距離京城比較近的近郊,這年頭當兵的日子也不好過,只能像匠戶那樣搬到京城近郊。

三叔朱忠禮正準備推薦三戶良善人家,默默幹活的二叔朱忠義,突然開口說話了:“舜兒,二叔推薦三個婦人,你看行嗎。”

在朱舜看來,把這個三個活命的機會給誰都行,只要是吃不上飯的貧苦人家就沒問題:“可以二叔,這種事宜早不宜遲,咱們現在就去。”

二叔朱忠義不愛說話,放下手裡的鐵鍬,帶着朱舜默默的向黃村走去。

繞過里長居住的青磚綠瓦房屋,也是黃村最氣派的房屋,又順着土路轉了幾個拐角,在一棵老槐樹旁邊停了下來。

老槐樹附近,已經快要走出黃村了,這裡卻有一片片的茅草屋。

說是茅草屋,破爛的其實已經和茅草棚子沒什麼兩樣了,好在現在剛剛入秋,要是冬天還不知道要凍死多少人。

沉默寡言的二叔朱忠義,再一次開口說話了:“住在這裡的人家,基本上都是軍戶,老槐樹後面那三戶人家的男人已經戰死了。”

“撫卹也被孔有桂給貪了,家裡還有幾個孩子要養。”

朱舜很清楚,在這個世道家裡沒了壯勞力,也沒有撫卹,養活自己都困難,更別說養活一家人了:“那怎麼養活全家的。”

二叔朱忠義突然沉默了。

這時,幾名喇唬神清氣爽的從茅草棚子裡走了出來。

幾個穿着破爛衣服的婦人,用力裹緊自己的衣服,像是要用身上的破爛衣服,把自己死死的裹起來。

就在幾名喇唬要走過老槐樹的時候,一名咬着嘴脣的婦人,抹了一把眼淚說道:“幾位老爺,還沒給錢。”

領頭的那名喇唬,張嘴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給錢?給什麼錢,老子玩你那是你的榮幸,就你這樣的賤貨還想要錢?”

二叔朱忠義立即擋住了幾名喇唬的路,下意識摸向腰間的雁翎刀,可惜摸了一個空,只能握緊了拳頭。

幾名喇唬瞧見一個瘸子擋住了他們的路,頓時就樂了,就這樣的貨色還想當英雄。

還沒等他們凶神惡煞的把朱忠義打一頓,瞧見了繡着鵪鶉補子的官服,趕緊點頭哈腰的站在了旁邊,讓開了路。

領頭的那名喇唬,弓着腰走過去,諂媚道:“官爺也來這裡玩?要不要小的給你介紹介紹,這裡的女人年紀大是大了點,可有幾個長的是真不賴。”

朱舜淡淡的說道:“給錢。”

領頭的那名喇唬聽到這話愣了,這位官爺怎麼和他們過去見過的官爺不一樣。

幾名喇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想民不與官鬥,老老實實的把錢給了幾名婦人。

碰到這樣的人渣,就算是給了錢,朱舜也不會輕易饒了他們,再說了這幾個人正好是當初敲詐過三叔的那些喇唬。

領頭的喇唬擡腳剛要離開,卻聽見了讓他暴怒的一句話。

“把衣服脫了。”

領頭的喇唬在良鄉縣也是個人物,給錢就算了,讓他們脫衣服就是侮辱他們了。

出來混的就講究一個面子,這件事要是傳出去了,領頭的喇唬以後不用在良鄉縣地界混了。

領頭的喇唬也不說話,等着十幾個兄弟陸陸續續都到齊了,擡手準備拍拍朱舜的肩膀:“你小子別以爲當個從九品的官,就.......”

手掌剛落在朱舜的肩膀上,輕的連只蒼蠅都打不死,誰知道朱舜竟然倒在地上了。

所有的喇唬們當場就懵了,以前都是他們敲詐別人,今天可倒好,居然被別人用同樣的手段給敲詐了。

讓他們懵的還在後面,本來連只狗都沒有的附近,突然出現了兩名嚇都能嚇死他們的人物。

兩名錦衣衛。

更可怕的還在後面,緊接着又出現了兩名比錦衣衛還恐怖的人物。

頭上戴着尖帽,身穿褐色衣服,腳上穿着一雙白皮靴,腰繫小絛。

東廠番子!

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
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二十章 鳥銃製造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一百八十四章 坑死東林黨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