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

崇禎帶着滿朝君子們從穀場離開,沒過幾天接到了來自西安府的戰報,這封戰報引得朝野震動。

朝廷的剿匪大軍大敗在闖王高迎祥手下,全面龜縮在長安城內,陝西大部分城池落在了闖王高迎祥手裡。

朝堂上又開始吵的不可開交,東林黨人沒有一個謀劃救國良策的,全都開始大罵孫傳庭。

“皇上,臣建議立刻處死昏聵無能的孫傳庭。”

“處死都不足以泄憤,臣建議用凌遲剮了孫傳庭。”

“凌遲?豈不是便宜了孫傳庭,臣建議把他一家老小全部抓起來,只有全部凌遲,才能以儆效尤的威懾那些無能的將官。”

沒有上過戰場,就連戰報都沒看的東林黨人,只知道用嘴皮子大罵孫傳庭,罵到最後都快要誅九族了。

孫傳庭不過是剿匪的衆多將官之一,負責這一次剿匪的總督洪承疇,卻沒有一個東林黨官員去用嘴皮子罵他。

原因無他,總督洪承疇早就派人給東林黨人送去了大筆的銀子,是東林黨的自己人當然不會彈劾總督洪承疇了。

東林黨顛倒黑白的能力也着實讓崇禎開了眼界,洪承疇明明是打了一個大敗仗,到了東林黨人的嘴裡卻比打了勝仗立下的功勞還大。

“皇上,洪總督力挽狂瀾的及時撤進了長安,保住了這座重鎮,於國有大功啊。”

“陳御史所言極是,臣建議給予洪總督官升一級的封賞,用來表彰他的軍功。”

“趙郎中這句話可就說錯了,官升一級未免顯得朝廷沒有泱泱大國的威儀,臣建議給予洪總督封爵。”

崇禎坐在龍椅上看着大殿內的東林黨官員在那談笑風生的討論封賞,差點都要下令讓周遇吉拉來一批東風火箭炸死這些東林黨人。

打了敗仗還要官升一級,甚至還要封爵?

你等怎麼不說給吃了敗仗的洪承疇封個異姓藩王。

崇禎臉色不善的宣佈退朝了,讓傳令太監去把曾經在遼東立下大功的朱舜,以及前任遼東督師孫承宗一起叫到暖閣。

工業之城裡的朱舜得知了剿匪大軍大敗的消息,意外的同時,也有些理所當然。

大舅哥曹文詔和侄兒曹變蛟就是死在了今年的這場大戰裡,現在兩人都沒去陝西剿匪,而是駐紮在抗擊滿清的最前線。

沒了這兩位明末首屈一指的名將輔佐,洪承疇敗在闖王高迎祥和李自成的手裡倒也不冤。

朱舜來到暖閣一直閉口不言,沒能提出什麼力挽狂瀾的建言,他不在戰場的不瞭解雙方兵力的佈置、士兵的士氣、糧草的儲備等等情況,不會像東林黨那般張嘴就來。

不過,朱舜給了一條看似普通卻很重要的建言,希望朝廷能夠及時的把糧草輜重送到孫傳庭這些將官的手裡。

大明最後的柱石孫傳庭,就是因爲糧草不足,還要在朝廷的催促下倉促出軍死在了李自成的手裡。

崇禎點了點頭,說了一句這事由監軍王鱉永負責,顯然對這個王鱉永很是信任。

朱舜聽到這個名字皺起了眉頭,王鱉永可是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大漢奸,投降了滿清不說,還恬不知恥的去勸山東、河南兩地的勸人投降滿清。

朱舜沒接觸過王鱉永,不瞭解他是個什麼樣的人,但從歷史對他的蓋棺定論來看,不是一個好東西。

這麼一個以滿清奴才自居的狗東西,還掌握了糧草輜重,不由的憂心孫傳庭的處境。

回到工人會館。

朱舜立即安排人去召集了所有的實業家們,站在高臺上看着坐在官帽椅上的實業家們說道:“朝廷剿匪大軍吃了敗仗這件事,想必各位都已經知道了。”

“本侯這次叫各位過來也沒別的事情,就是希望各位能爲大明出一份綿薄之力,捐些銀子給正在剿匪的官兵們。”

朱舜這一次找來實業家們,其實是爲了給孫傳庭募集糧草輜重,免得再出現歷史上的悲劇。

孫傳庭是在朱舜的提攜下才正式踏入官場,以官場上的規矩來說,朱舜相當於孫傳庭的座師,對他有提攜大恩。

基本上也就被東林黨認作是工業派的一員了,難保王鱉永會用些陰險手段拿捏孫傳庭。

工業革命已經造就了一批實業家了,朱舜希望通過工業革命能對歷史上的一些遺憾進行改變。

孫傳庭的命運就是朱舜最想改變的歷史遺憾之一。

坐在官帽椅上的如果是東林黨人,想讓他們掏銀子?應該是在商量怎麼從剿匪所用的糧餉輜重裡多剮下來一層。

實業家們聽說是要給浴血奮戰的將士們捐銀子,宋家第一個響應了。

已經接下宋家家主大權的宋應升,溫和笑道:“宋家的銀子不多,但是可以捐獻一批土豆麪粉,除去冬季用來賙濟老百姓的糧食,大概還能拿出十一萬石。”

這句驚人的十一萬石說出口,實業家們沒被這個龐大的數目所嚇到,只是會心一笑。

宋家向來如此。

周遇吉的老爹周員外前不久剛給密雲縣捐了幾千兩銀子,囊中有些羞澀,難爲情的說道:“這個...這個...老夫只能捐出八百兩了。”

周員外越說聲音越小,說出八百兩的時候聲音幾乎聽不見了,似乎這個八百兩是個多麼見不得人的數目。

東林黨都在想着怎麼腰斬軍士們的糧餉喝兵血,實業家們卻因爲捐的銀子捐少了感到難爲情。

站在二樓注視這一幕的太子朱慈烺,放下了手裡的《偉人生平傳記》,若有所思。

朱舜今天把太子朱慈烺喊過來,就是想讓他親眼看看官僚鄉紳和實業家的區別,讓他更爲直觀的看到東林黨的嘴臉和實業家的爲國爲民。

接下來的一幕,給太子朱慈烺帶來了更大的衝擊。

實業家們也吵起來了。

卻是在爲多捐一些銀子爭吵。

吵的面紅耳赤,不可開交。

太子朱慈烺從小在爾虞我詐的宮裡長大,雖說有母后的護佑不會涉及到那些蠅營狗苟,但是在那種環境下長大,比起一般的孩子要少年老成很多。

太子朱慈烺很清楚東林黨的嘴臉,又目睹了實業家們的爲國爲民,一個想法在心底不可遏制的滋生了。

是時候建立偉人所說的暴力機關了。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四百三十三章 買賣煤窯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三百一十三章 孫傳庭的小改變第六百二十五章 火熱的耐火磚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四百三十三章 買賣煤窯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