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

迎着火炮衝鋒,就是拿自己的身體去找火炮轟自己。

一個人的思想不是一場戰鬥兩場戰鬥就能改變的,需要長時間的去衝擊,才能逐漸改變。

曹鼎蛟帶過來的炮兵營雖說好幾次精準的轟擊在敵軍軍陣裡,但在大部分秦兵心裡只是運氣罷了,他們一時半會是不會相信火炮真的可以做到精準打擊。

明知必死,還會繼續前進。

這便是孫傳庭操練出來的秦兵。

硝煙瀰漫,炮聲轟鳴的戰場上,秦兵端着鬥米式步槍,不停的開火前進。

後方的炮手們根據炮表不停的調試射角,好在風速、溫度、地形等等影響射程的因素早就查探出了精確數據。

只要依照炮表上的指示,不停調整射角就足夠了,不用再去進行繁瑣的各種函數運算,節省了大量的時間。

朱舜這些年來帶領工業派一步一步夯實的工業化進程,終於如一隻漸漸長大的猛虎,開始顯露出利爪和尖牙了。

秦兵瀰漫着硝煙不停推進。

炮兵瀰漫着硝煙不停協同。

步炮協同戰術第一次在世人面前顯露了橫推一切的威力,一步步碾死了披甲精銳,碾壓到正在平靜讓戰馬動起來的精銳騎兵。

高臺上。

闖王高迎祥和流寇首領們用自己麾下士卒的生命和多年的威望,印證着這歷史性的一刻,全都是呆然木立,難以置信的望着遠處戰場上的妖術。

心裡全都是冒出了一個同樣的念頭。

二十萬大軍就這麼敗給了幾千官兵。

未免太過於天方夜譚了。

一聲聲震耳欲聾傳遞到流寇首領們耳邊,已經不是很響的炮聲,卻把他們的腦子炸的‘嗡嗡’亂響。

每一聲炮響,都是一擊重錘,狠狠的擊打在他們心上,打碎了他們勝券在握的信心,也打碎了他們準備割據稱王的狂妄想法。

一盞茶過後。

秦兵和炮兵的步炮協同戰術終於開始轟擊精銳騎兵了,還是一成不變的05型火炮轟擊,鬥米式步槍清掃。

對於有些寸步難行的精銳騎兵來說,造成了很大的壓迫感,一種源自於死亡的壓迫感。

精銳騎兵本來早在半柱香以前,就能駕馬撤離戰場,可就在他們調轉馬頭的半柱香以前。

流寇首領們爲了撿便宜派遣麾下的精銳衝進了戰場,有一部分精銳流寇衝進了精銳騎兵的軍陣裡,堵在了裡面。

這也就導致了本就行動不便的精銳騎兵如同陷入了泥潭,更難讓戰馬跑動起來了。

如今要是真的撿便宜就好了,不管精銳騎兵動不動的起來,戰爭結束以後得到的封賞都是最多的。

關鍵是現在正在逃命,這些精銳流寇構成的泥潭就變成了枷鎖,牢牢的把精銳騎兵鎖在原地等死。

最後方的一名騎兵頭目終於忍受不了這種一步步邁入死亡的壓迫感,瘋了一樣抽出腰刀劈開四周的流寇精銳,嘴裡還不停的嘶吼起來:“讓開!都給老子讓開!”

騎兵頭目的行爲瞬間影響了其他人,受不了這種瀕臨死亡壓迫感的精銳騎兵們,紛紛抽出腰刀,嘶吼着開始劈砍。

但這樣毫無用處,砍死了四周的流寇精銳,前面還有更多的流寇精銳擋着。

騎在戰馬上的騎兵精銳們只是一個個活靶子,任由秦兵手裡的鬥米式步槍一片一片的清掃。

“啊——”“啊——”“啊——”

隨着一名名精銳騎兵被鬥米式步槍的錐型鉛彈擊穿身體,哀嚎着墜落在人堆裡,一些騎兵精銳終於承受不住了,慌忙從戰馬上跳了下去。

鶴立雞羣的精銳騎兵在戰場就是所有精銳流寇的標榜,闖王麾下最精銳的一支騎軍都逃命了,精銳流寇們哪裡還會在這裡等死,扔下手裡的兵刃跑向了四周的荒野。

精銳流寇們以前也是老百姓,在這些年與官兵的追逐戰裡,早就練就了一聲逃跑的本領。

只要扔掉兵刃,脫掉甲冑,逃進附近的老百姓家裡他們就是普通的老百姓。

這裡畢竟還沒出陝西的範圍,陝北話陝南話差距不是太大,他們都是陝西本地人士,官兵很難區分出來哪個是流寇哪個是老百姓。

畢竟以老百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脾氣,很少有人去揭發流寇的身份,再者說了流寇也是老百姓出身,也是受官兵欺壓的窮苦人,更不會有人不講信義的去揭發了。

精銳騎兵逃了,精銳流寇也跟着逃了。

本來就是過來混口飯吃的農民軍,甚至有些是被裹挾過來的,早就想着逃回老家了。

“敗了!敗了!”

“快跑啊!官兵殺過來了!”

流寇們的各個營地同時出現了相似的場景,農民軍哭嚎着開始四散而逃,一馬平川的荒野上到處都是慌忙逃竄的小點。

密密麻麻,漫山遍野,向四周散去。

流寇首領們也不敢繼續在高臺上待着了,慌不擇路的衝下了高臺,帶着僅有的一些親信逃離了這裡。

乘勝而來,帶着壯志凌雲的闖王高迎祥,這些天已經囑咐幕僚們商量出一個登基大典,他這個王終於可以割據西北了。

現在卻是面如死灰,怔怔的望着四散而逃的闖王大軍,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牛金星可比剛烈的李巖狠辣多了,暗中遞給李自成身邊幾名親信愛將一個眼色,示意他們趁着這個機會宰了闖王高迎祥。

只要宰了闖王高迎祥,李自成便是新闖王。

誰知,李自成卻是扶住了遠親舅父高迎祥,沉聲道:“舅父現在不是悲痛的時候,咱們還有機會東山再起。”“只要人活着!”

說完,李自成推開默不作聲走過來的親信愛將,架着闖王高迎祥離開了這裡。

這時,一些比流寇還像流寇的流寇,悄無聲息的跟了過去。

還有一支穿着迷彩服的軍士,趁着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開始快速挪動位置。

遠處。

潼關衛前方。

孫傳庭放下了手裡的《毛概》,望向了戰場,臉上有了笑意。

二十萬闖賊大軍。

兵敗如山倒了。

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
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十七章 量產坑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