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

二月初一,驚蟄。

夜晚,春雷滾滾,驚醒了熟睡中的朱舜。

朱舜從牀榻上坐起來,看了一眼窗外,天色已經矇矇亮了,穿上紫花布棉襖走出了溫暖的被窩。

外面的積雪已經化了,百戶朱忠義率領加入王恭局沒多久的老兄弟,已經開始練習燧發槍了。

女真人撤退以後,朱舜的二叔朱忠義因爲有功,連升了兩級,正七品總旗提拔爲正六品百戶,成爲了王恭局的駐軍頭領。

功勞更大的朱舜,本意是提拔爲軍器局大使,不過朱舜用這一次的功勞換了一個更爲實用的封賞。

要了西山附近的一塊土地,也不大,只有十來畝地的樣子。

西山靠近永定河,朱舜要的那十來畝地就在永定河邊上,屬於上等水澆田,在過去一畝地都能賣到七八十兩銀子。

現在一錢銀子一畝都賣不出去,十畝地只要花費一兩銀子就夠了,這讓崇禎都覺的自己有些摳門了。

那塊土地就是朱舜用來建造新式學堂的地方,距離王恭局只有三十里地,朱舜從公廨裡走出來,騎着一頭毛驢趕往那塊土地。

天大的功勞就換了一兩銀子,崇禎實在覺的過意不去,就賞給了朱舜一頭好養活的毛驢。

不是不賞給他遼東大馬,也不是不賜給他四名轎伕,以朱舜現在的家世,就算是賞賜了也養不起。

毛驢被朱舜的老爹打扮的漂漂亮亮,脖子上掛着一個黃銅鈴鐺,尾巴上繫着一小條紅布。

公驢變的比母驢還俏。

朱舜騎着這頭小毛驢,行進在官道上,忍不住感慨了一句:“咱也是有車一族了。”

來到新式學堂的地點,朱舜牽着毛驢走了過去,看着四周的環境,極爲滿意。

西面是波浪滔滔的永定河,東面是平坦開闊的田野,遠處,一座朦朦朧朧的山巒輪廓。

朱舜把毛驢拴在門口的木樁上,推開兩根杉木柱子做成的大門,走進了只有兩間茅草屋的新式學堂。

茅草屋是百戶朱忠義安排軍士們搭建的,人多力量大,只用了七八天的時間就搭建好了。

院子外圍是一圈籬笆,朱舜沒讓軍士們搭建,自己帶着兩名弟子親手搭建了籬笆。

朱舜走進籬笆院子,兩名弟子蹲在地上,給籬笆院鋪上一層青磚。

有了這一層青磚,籬笆院在下雨天就不會因爲雨水澆溼地面,變的一片泥濘了。

籬笆院中間有一口水井,旁邊放着兩塊楹聯。

這兩塊用木頭打造的楹聯上,雕刻着朱舜寫的一副對聯,花錢讓軍器局的彩漆匠染上了顏色。

青磚還需要最多一炷香時間,就要完成了,朱舜走進自己的那件茅草屋,坐在書案前繼續編寫教材,讓兩名弟子把青磚鋪完。

窗前,只聽筆尖落在紙上的‘唦唦’聲。

窗外,兩名少年鋪着青磚。

一股安詳靜謐氣息,在籬笆院子內慢慢流轉。

約莫過去了一炷香時間,朱舜放下手裡的毛筆走了出來:“士慧士意,去把梯子搬過來。”

兩名少年歡快的把梯子搬到門口。

朱舜爬上梯子,在大門的兩邊掛上了楹聯,又把新式學堂的牌匾掛了上去。

京師大學堂。

朱舜走下梯子,滿意的看着這塊牌匾,吉時也差不多了:“士慧,把炮仗給點了。”

宋士慧拿着火摺子,點燃了一盤紅色炮仗,在一陣‘噼裡啪啦’的喜慶聲音中,第一家近代學堂成立了。

雖然。

只有茅屋兩間,師徒三人。

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
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四百四十九章 遼東也缺煤炭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三百二十章 攻佔南洋計劃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三百五十一章 啪啪啪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五百五十八章 晉商又來找死了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