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

京城附近山脈衆多,西方是綿延數千裡的太行山脈,北方是燕山山脈。

原木的價格一直不高,木材的價格也就一直上不去,大致保持在三兩銀子一料。

自從年初開始,京城市面上的木材逐漸減少,價格也就慢慢漲了上去。

立冬以後,市面上的木材更是一掃而空,全部被一位大商賈買斷了貨。

木材溢價,間接導致了乾柴、稻草、煤炭的價格上漲。

一擔柴從六分銀子漲到了一錢一分銀子,一擔稻草從七錢銀子漲到了九錢,煤炭從每斤一錢漲到了一錢五分銀子。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只要吃飯,就會用到這些柴薪,以至於京城的老百姓怨聲載道,咒罵囤積木材的奸商生孩子沒屁洞。

這個囤積木材的奸商不是別人,正是六大晉商之一翟家。

翟老爺子在當初的八大晉商裡,算得上是老一輩,已經古稀年紀,早就把家裡的字號交給了長房長子。

種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蟬,栽竹可以邀雪。

翟老爺子有個雅好,如那喜歡栽竹的大明士子一樣,在家裡栽種了一大片竹林。

翟老爺子在自家的苑林種了八畝地的竹林,自封竹海老人,整日住在竹林裡。

宣德爐裡焚着艾草,手裡抱着一隻狸貓。

盤膝坐在精舍裡,欣賞着雪花拍打在竹林裡的美妙。

沒過多久。

竹林裡傳來‘嘎吱’‘嘎吱’作響的腳步聲。

一名儒雅的中年男子,撐着一把油紙傘,從遠處的風雪裡走了過來。

中年男人站在精舍的屋檐下,抖了抖身上的積雪,脫掉靴子走進了精舍。

精舍是中年男子仿照漢代的椒淑房,給父親建造的一間溫室。

即便是在寒冬臘月裡,精舍裡還是溫暖如春,雖然每天要花去幾十兩銀子,一個月近乎兩千兩白銀。

家大業大的翟家,不會心疼這點小錢。

中年男子坐在鋪着一層毛氈的地面上,拿起一杯熱茶,捂在手裡:“父親,果然不出您之所料,永定河旁邊開始大規模擴張了。”

“按照您的吩咐,京城世面上的木材已經被咱們一掃而空了,等到北平機械局的木材消耗完了,孩兒立即出手。”

翟老爺子擡起眼皮,看了一眼面色如常的長子,對於長子的不動聲色還算滿意:“崇儉,不到結果出來的那一天,不可掉以輕心。”

ωwш• TTkan• c○

“黃家和王家的前車之鑑在那裡擺着,朱舜雖然年輕,卻不是好相與的角色。”

翟老爺子在當初的八大晉商裡的地位很高,被晉商們視作碩果僅存的老供奉,翟崇儉沒想到父親對於朱舜的評價這麼高:“孩兒會的,父親。”

翟老爺子停頓了片刻,繼續說道:“崇儉,早在朱氏紡紗機和宋氏織布機衝擊京城的棉布價格,就會有這一天。”

“商場和官場,同樣複雜,涉及了太多人的利益。”

“朱舜拼命的撕咬利益,還是吃獨食的不給官僚鄉紳和晉商留一點活路,得罪了太多的人。”

“看似像個愣頭青,其實應該早就有了後手。”

“爲父給他推敲出來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把利益分潤給官僚鄉紳,開放兩種新式機械,雙方一起結爲黨羽。”

“中策是通過福王世子,把利益分潤給大明的王爺們,這一點其實也是爲父最希望看到的,首先徹底和官僚鄉紳們結下了死仇,其次會在他和皇上之間埋下一絲裂痕,只要稍加運作,就能把這個裂痕撕成口子。”

“沒想到,朱舜偏偏選擇了下策,把利益分潤給了一幫將種子弟。”

翟崇儉時常把自己當成朱舜,推敲下一步應該會怎麼做,十之八九會選擇上策,卻對選擇了下策的朱舜,產生了一絲敬意:“父親,從他選擇下策那天開始。”

“孩兒終於明白父親對他的評價爲何這麼高了,用上了瑚璉之才。”

“下策看似是下策,其實後面隱藏一條極深的上上之策,只不過能夠看出來就已經不簡單了,能把下策扭轉成上上之策,極難。”

“但從這次的求官,想必那幾位老尚書已經看出來了,朱舜不僅扭轉的成了,還扭轉的堪稱完美。”

“不過.........”

翟崇儉臉上突然出現了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的笑意,心裡莫名的有些激盪:“木材不是輕便的棉布,也不是柔軟的土豆。”

“沒有任何機械,可以把堅硬而又沉重的原木,大批量切割成木材。”

“這一次朱舜輸定了。”

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五百八十章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
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五百八十章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第二百五十五章 崇禎六年的總結大會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六百一十八章 葉初春的結局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