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

在文契上按好手印,楊百歲小心的放在懷裡,拱了拱手趕緊離開了這裡,還要趕着去挑選大明三邊基建總局的骨幹。

朱舜拿起那份三弟子焦勖送來的報表,回到工業之城的侯府繼續看,明天去潮河邊的硫酸實驗室。

因爲經過焦勖和京師大學堂學子們一次又一次的實驗,終於實現硫酸的量產了。

硫酸的作用實在太多了,作爲化工之母可以用來造紙漂白,用來製作染料,也可以用來製備化肥中的硫酸銨。

產生大量經濟效益的同時,還是製備無煙火藥的前提條件之一。

第二天。

朱舜帶着鐵塔漢子等幾名隨從來到了硫酸實驗室,京師大學堂的化工學子們還是像往常一樣,時間緊迫的跑來跑去。

年紀輕輕的就開始禿頂,有些化工學子問好的時候,牙齒酸掉了好幾顆。

好在有了橡膠和生漆製作的防化服,極大的緩解了硫酸對化工學子們的損害,這讓朱舜放心了不少。

朱舜穿戴一身橡膠生漆防化服來到院長公舍,得知焦勖不在這裡就讓一名化工學子帶着去硫酸工廠。

硫酸工廠位於下風河段,遠離村莊和縣城,儘量避免飄散的酸氣危害到大明百姓和耕牛。

距離硫酸工廠的還有三裡,搭建了一處涼棚,兩名殘疾軍士揹着燧發滑膛銃站在裡面,防止大明老百姓和牲畜靠近。

要不是私自設立關口違背大明律法,焦勖都準備讓人在東南西北各個方向設立一個關口了。

設立不了關口,只能讓殘疾軍士揹着燧發滑膛銃在這裡擋着。

朱舜經常在七個弟子的實驗室走動,兩名殘疾軍士認出了他,趕緊行了一個軍禮,一直目送朱舜踩着覆蓋一層積雪的土路消失。

自從洗煤廠成立以後,這些殘疾軍士們都能分到一些廉價的中煤,分不到也無妨,反正廉價到一分銀子一擔,基本上都能用的起。

朱舜路過涼棚的時候,掃了一眼兩名軍士,面色紅潤的穿着厚實棉布冬襖,身邊的火塘上方煮着熱水,對於焦勖的安排還算滿意。

走了沒多久就見到了硫酸工廠的高大水泥牆,走到硫酸工廠門口,守門的兩名殘疾軍士是硫酸實驗室的老人了也認識朱舜,趕緊行了軍禮。

朱舜點了點頭,走進門口的工作間拿了一套備用的防化服穿在身上,走進了空曠的硫酸工廠。

根據報表裡的介紹,實現硫酸量產化的製備方法叫做鉛室法,直接在經過硬化的地面進行製備,不需要修築車間。

硫酸工廠裡除了一些必要的倉庫和公舍,沒有一處車間,卻有很多比二層樓閣還要高大的建築。

有圓形大煙囪一樣的建築,也有四四方方的高大建築。

焦勖穿着防化服正站這些建築的旁邊,擡頭看向建築的頂端,檢測鉛室法的各種參數。

朱舜走到焦勖的旁邊,焦勖和京師大學堂化工學子們都沒發現,還在專心的記錄着各種參數。

朱舜沒去打造焦勖,擡頭看了過去,看着大明再次矗立的一種工業化傑作。

密封的高大圓形煙囪是脫硝塔,方形建築是鉛室。

鉛室法會分解出潮溼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混合氣體,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在這過程中生成的70%濃度稀硫酸也有很強的腐蝕性,必須要用一種防腐蝕材料。

以工業派在大明創造的現有工業化條件,最好用的只有鉛了,那些方形反應室就是用鉛建造,也是鉛室法名稱的由來。

在鉛室的反應過程中,二氧化硫的氧化和成酸反應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硫酸霧,這是一種氣溶膠狀態的細微顆粒。

凝聚成液體的時間比較長,需要足夠的反應空間容納更多的硫酸霧,這樣才能提高生產效率。

反應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必須要及時的散熱,爲了提高散熱效率就要增大鉛室的表面積。

所以鉛室修築的比較高大。

脫硝塔爲了給鉛室提供足夠的原料,修築的體積也是經過大量實驗得出的一個最佳體積。

脫硝塔和鉛室旁邊還修築了一座焚硫爐,三個建築全都是通過管道連接在一起。

一名化工學子走過去把硝石加入了焚硫爐內,進行熱分解,製備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混合氣體。

還有一名化工學子站在旁邊,盯着高溫計,觀測混合氣體的溫度。

朱舜站在遠處看着兩名化工學子靠的那麼近,幾乎就是貼着焚硫爐站着了,對於他們爲了大明科技進步無視化工危害的行爲,肅然起敬。

雖說他們是一羣年輕人,比朱舜的年紀小很多。

雖說他們是朱舜弟子的弟子,從朱舜這裡傳承的知識。

雖然他們的地位很低下,在官僚鄉紳眼裡只是一羣下賤的百姓孩子。

但他們不顧生命安危也要爲大明建立化工體系的風險精神,此時在朱舜心裡其實已經不比孫傳庭曹文詔等人差了。

只不過一個在戰場,一個在都不知道敵人是誰的戰場。

觀測溫度的化工學子每隔一盞茶時間,就報出一個溫度:“360,410,470,320........”

這麼高的溫度,這麼化學危險品,焦勖居然還敢帶着化工學子們站那麼近,幾乎是相當於拿命來填大明的化工體系。

不是建了,而是一個讓人感到頭皮發麻的形容,填。

一堆人命一堆人命的填進去。

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
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