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

崇禎六年。

年關剛過,朱舜回到了0號實驗小院,開始對工業母機進行研究。

製造機器成爲一個獨立的工業部門,是因爲四種工業母機的發明,朱舜一次只能研究一種,考慮再三,決定先研究鏜牀。

鏜牀可以對鋼鐵進行螺紋、外圓、端面的加工,不僅可以用來打造蒸汽機的活塞汽缸、分離式冷凝器、離心式調速器等等零部件。

在軍工方面的作用也是巨大的,膛線的刻畫從此實現蒸汽化生產,配合機械鑽牀、機械鋸牀、機械衝牀。

線膛槍大規模列裝的時代,就可以開啓了。

朱舜最應該先研究機械鑽牀和機械衝牀,本着人才不用放着浪費的原則,去年就把水力鑽牀的改造和機械衝牀的研究,交給了王徵。

王徵帶着幾名還算滿意的天才學子,正在全力以赴的研究機械鑽牀和機械衝牀,都快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畢竟,朱舜每個月不僅批了五百兩的經費,還許下重若。

只要發明了這兩種新式機械,每一臺的專利費是一萬兩白銀。

鑽到錢眼裡的王徵,都恨不得不睡覺,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設計圖紙,找木匠打造模型,找鑄匠打造真實的機械,試驗是否成功。

很久沒有出現的新寧伯公子,閒來無事,在永定河沿岸的蒸汽工廠晃盪了幾圈,瞧見了切割原木就像切割泥胚的機械鋸牀。

工廠主朱壽還沒來得及招呼他,新寧伯公子騎上遼東大馬,八百里加急一樣趕回了府邸,腦袋上的紅綢軟巾掉了,都不知道。

新寧伯公子跳下戰馬,綢緞袖子隨意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衝向了正房。

新寧伯最近遇上了一件難事,新寧伯家裡的字號,主要是大批量買賣官帽椅、八仙桌這些傢俱。

從去年開始,新寧伯就感覺市面上的木材價格,有些不太對勁,當時忙着和山東清河船廠商討採買福船,沒怎麼放在心上。

等到新寧伯從山東趕回來,市面上的木材居然被人一掃而空了。

新寧伯派人去北直隸各地的林場詢問,這些林場一年以內的木材,也都被一名大商賈預定了。

新寧伯手裡的十幾處傢俱作坊沒了木材,很快就停止了打造,家裡的字號受到了重創。

新寧伯的家裡雖然不像大明最爲煊赫的那幾位王爺,家有僕僮萬指,但家大業大的伯爺府少說也有千指。

這麼多的家丁親隨,每個月的月錢就要上萬兩銀子,還不算春分冬至的各種賞賜,以及糧食酒肉的消耗。

新寧伯最近很是憂愁,這都已經過去三四個月了,伯爺府還是隻出不進。

再這麼下去的話,伯爺府就只能遣散僕僮,斷尾求生了。

想他新寧伯在京城裡怎麼說也是一位伯爺,如果真是這樣,旁人不管新寧伯遭遇了什麼變故,只會罵他是個崽賣爺田的敗家子,連祖宗的家業都守不住,成爲整個京城的笑柄。

新寧伯只能繼續掏空家底,死撐着伯爺府的顏面,免得死了以後沒有臉面對列祖列宗。

一間琉璃大瓦正房內,新寧伯坐在紫檀官帽椅上,拿着一本道藏,希望能用這本道藏壓下心底的憂慮。

左右兩邊的紫檀官帽椅上,坐着幾位身穿長衫的機幕,正在商討對策。

已經來回商量了幾個月了,始終沒有拿出一個解決的計策,只能在這裡浪費茶水。

一位中年機幕突然想到了一條可行的計策,脫口而出:“伯爺在琉璃河附近有一處大林場。”

“只要多招募一些匠人,咱們自己生產木材,這個自然就解決了。”

另一名年邁機幕,喝了一口岕片茶,搖頭道:“計策是個根本解決問題的好計策,卻不實用。”

“要想提供充足的木材,最少需要四五千名匠人,一兩百還好說,找其他的勳貴公侯借一借,或許能夠湊齊。”

“四五千?甭說是順天府北直隸了,整個黃河以北能夠找來五百名匠人都算是老天保佑。”

中年機幕提出瞭解決難題的計策,這條計策卻又衍生出跟多的難題。

年邁機幕已經摟着說了,何止是找不來五百名匠人,能夠找來三百人就不錯了。

招納的畢竟不是普通苦力,而是能夠熟練使用各種刨子、鑿子、角尺的手藝人。

鄉野間的老百姓一抓一大把,這些手藝人早就被各家作坊招納走了,市面上哪裡還能剩下多少。

新寧伯放下手裡的道藏,準備離開了,再商量一年也找不出來一個解決的計策,只能派遣一名心腹去接觸翟崇儉了。

就在新寧伯起身離開,機幕們一籌莫展的時候,滿頭汗水的新寧伯公子推開鏤紋木門,氣喘吁吁的小跑着邁過了門檻。

機幕們全部起身告退。

新寧伯本來就是滿腹憂愁,看見長子這副冒冒失失的樣子,呵斥道:“你個沒出息的東西,整日就知道捉雞鬥犬,早晚有一天非得萬物喪失不可。”

“從明日開始,滾回書房抄書,你要是再敢出門,爲父打斷你的狗腿。”

新寧伯公子好不容易找到了救活自家字號的辦法,興沖沖的跑回來,又被父親罵了一個狗血噴頭。

蒙受了巨大冤屈的新寧伯公子,眼睛一熱,差點掉下眼淚,摔門走了出去:“孩兒平時是不成器。”

“但孩兒好歹也姓譚,知道要守住家裡的字號,孩兒已經找到解決的辦法了,信不信由你。”

“信的話,就去北平機械局。”

新寧伯平時訓斥長子,長子總是沒皮沒臉的冷哼一聲,騎上遼東大馬,繼續去找狐朋狗友廝混。

從來沒像今天這樣,爲自己辯解過。

新寧伯聽到一句親切的孩兒,張了張嘴,想要喊住長子,因爲他從裡面聽到了莫大的疏遠。

礙於一位嚴父的面子,新寧伯只是張了張嘴,沒有把話說出來。

嘆息一聲,坐回紫檀官帽椅上,索然無味的喝茶。

沒過多久,新寧伯低嘆了一句罷了,中氣十足的喊道:“管家,備轎。”

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四十四章 東林黨又作妖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
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四十四章 東林黨又作妖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略處的應對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