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

幾天後,吳又可在娘子的催促下,前往了京師大學堂。

朱舜讓大弟子宋士慧在門口恭敬等着吳又可,這件事本來應該讓朱舜的長子來做,朱舜長子的年紀還小隻有幾歲,讓大弟子來做也是一樣。

今天是收徒的日子,吳又可和娘子兩人扯了一匹順天大幅布做了一身不帶補丁的布衣,免得失了禮數。

他們來到京師大學堂門口卻不明白了,宋士慧領着一家三口坐上了綢緞轎子,離開了京師大學堂。

一直來到朱舜的府邸,還是在京城的侯爺府,而不是京郊的宅子,朱舜早就在大堂內等着了。

從來沒覺得穿上一身綢緞就高人一等就有面子的吳又可,有生以來第一次覺得自己應該穿一身綢緞再過來。

等到一家三口走進大堂,朱舜開始一一介紹他們:“這位是太子殿下,素兒以後就是太子的同窗了。”

不用朱舜介紹,飽讀詩書的吳又可也能看出來那位儀態不凡的少年是誰,大明能夠穿戴一身翼善冠盤龍赤袍的人可不多,除了那幾位王爺就只剩下太子了。

吳又可作揖行禮,娘子則是做了一個萬福,因爲被太子的身份嚇到了萬福怎麼做的都快忘了,看起來不倫不類。

娘子緊張之下呵斥了吳素一句:“還在那傻站着幹啥,趕緊給太子磕頭。”

吳又可的娘子不清楚太子要加一個殿下的敬稱,她這樣的窮苦人家自然是不懂這個規矩,太子朱慈烺也沒有在意。

太子朱慈烺走過去扶住了就要跪下的吳素:“無需多禮,以後孤還得仰仗着吳院長救命。”

吳又可一家三口不明白院長是什麼意思,院長倒是知道,但是不清楚太子口中的這個院長是什麼意思。

提到救命二字,吳又可鄭重點了點頭,別的方面不敢說,就醫術而言吳又可的醫術在大明所有的郎中裡絕對是排在前列的。

就算是宮裡的御醫,在醫術方面也不見得有吳又可高明。

甚至是溫病這種歷朝歷代包括大明所有名醫都束手無策的頑疾,吳又可也有信心治癒。

在場所有人只有朱舜一人明白,吳又可點頭意味着什麼,這位大明乃至華夏醫學史上的泰山北斗所發明的藥方,一直到現代都被視作珍寶。

溫病對現代醫學來說也是規避束手無策,而幾百年前的吳又可早就研究出了有效治療溫病的藥方。

如果能給他搭建一個嶄新的舞臺,吳又可未來的成就甚至比孫傳庭還要高。

朱舜介紹完太子朱慈烺,繼續介紹道:“這位是懷遠侯,這位是鎮遠侯,這位是新寧伯,這位是興安伯……”

朱舜一一介紹了大堂內的好友,每一位都是家世煊赫的京城權貴,單是勳貴就有四位。

說到最後吳又可一家三口都麻木了,這輩子也沒見過這麼多的京城權貴。

就在吳又可一家三口覺得結束了,沒有想到又走進來一位蟒袍太監,根據朱舜的介紹說居然還是東廠督公王承恩。

王承恩先是給吳又可供了拱手,不用說吳又可也知道皇上身邊的第一大紅人是看在自家兒子恩師的面子上,趕緊回了一禮。

心裡掀起了滔天巨浪,本來以爲兒子恩師的面子已經夠大了,沒想到還是遠遠低估了。

居然和這位堂堂的東廠督公也是這麼的相熟,從王承恩主動給他行禮就能看出來,王承恩也是朱舜的至交好友。

王承恩後面還跟着幾名小太監,招了招手,幾名小太監端來一個紫檀托盤,蓋着黃色絲綢。

王承恩的表情突然嚴肅起來:“傳皇上口諭,得知工業侯今日收徒,賞賜一套文房四寶。”

這位大明醫學界的泰山北斗吳又可,這下是真的被嚇住了,朱舜收個徒居然連皇上都驚動了。

一家三口磕頭謝恩過後,王承恩拿出了一個個精緻的剔紅長條匣子,正好一共八個。

王承恩交給了朱舜,笑着說道:“這是咱家這個長輩送給幾個孩子的,以前沒給,今天補上了。”

這位讓天下所有官員談之色變的東廠督公,談笑風生的和朱舜聊了兩句,說了一句咱家先回去了便離開了工業侯府邸。

鎮遠侯懷遠侯等幾位勳貴知道朱舜在皇上心裡的地位很重,對於皇上賞賜一套文房四寶只是覺得訝然,沒覺得吃驚。

朱舜和王承恩的關係讓幾位勳貴都不是吃驚了,而是震驚。

以幾位勳貴的權勢見了東廠督公王承恩,也要斟酌着說話,生怕說錯話。

誰能想到東廠督公也會有笑臉,更是和朱舜談笑風生。

太子朱慈烺則是笑着注視這一幕,這可都是恩師替他結交的人脈。

自從他成了偉人的崇拜者,對東林黨人深惡痛絕,東林黨人也看自己和太子的關係一天比一天差,就存了扶持其他皇子爭皇位的心思。

東林黨人的權勢太大,太子朱慈烺確實擔心皇位,現在看到王承恩與自家先生是好友,太子朱慈烺徹底放心了。

也能放心去進行土改了。

只是一個介紹觀禮者的過程,再加上王承恩那道聖旨的耽擱,折騰了大半天,拜師終於開始了。

在太子朱慈烺和勳貴等好友的觀禮下,吳素正式拜工業侯爲師,接下來就是一場宴席。

想到自己終於可以建立醫療體系了,朱舜喝了一個大醉,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醒過來。

朱舜草草的吃了幾口,騎上一匹遼東大馬趕往了京師大學堂。

京師大學堂的醫學院早就已經建好了,就是想着哪天找到了合適的人才便可以直接使用,吳又可父子二人正式搬到了醫學院來住。

吳又可直接擔任了醫學院的院子,兒子因爲寸功未立拒絕了副院長位子,現在只是一名京師大學堂的普通學子。

朱舜對於醫學方面瞭解的很少,他只是精通數理化等等工科方面的很多知識,以前也不知道自己會回到大明,沒去研究過醫療體系。

不過他的一些朋友是醫學方面的尖端人才,通過平日的聊天裡知道了醫學體系發展到現在的歷史脈絡。

憑藉他近乎過目不忘的超強記憶力,到現在還記得那些知識。

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
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三章 家裡的驕傲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