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

因爲有着秀士和十萬雪花銀的雙層誘惑,直到冬至時節,京師大學堂一共招收了二十名有着數理化天賦的人才和天才。

這些人裡不乏家世不錯的學子,卻是隱隱以窮苦的趙鬥米爲首,顯然趙鬥米不卑不亢的人格魅力,獲得了所有學子的認同。

也就在冬至這一天,朱舜決定收趙鬥米爲徒,把家裡的三個長輩喊來,簡簡單單的喝了一杯敬師茶就算結束了。

京師大學堂有大明科學界的大佬王徵和張燾把持着,北平機械總局在初級工程師陳衢的管理下,不停的還債。

工廠主朱壽正在努力的擴張朱氏紡紗廠的生意,員外朱忠仁廢寢忘食的燒製着一天就能賺二百兩銀子的水泥。

安排好一切的朱舜,把心思全部放在了研究第二代瓦特蒸汽機上,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冷凝水的交換。

第一代紐可門蒸汽機的熱效率很低,蒸汽從蛋形容器進入活塞汽缸以後,爲了讓活塞汽缸變成真空狀態,會往活塞汽缸的外面噴冷水。

這樣就會讓大量的熱能消失,需要再次用煤炭把熱能升起來,不僅浪費了大量的煤炭,還讓第一代蒸汽機的熱效率變的很低。

朱舜現在就是想辦法改變第一代蒸汽機的冷凝方式,只要改變了冷凝方式,在提高熱效率的同時,還能節省大量的煤炭。

要不然第一代蒸汽機只能在產煤區才能使用,在不產煤的礦山,一分銀子一斤的煤炭,價格本來就高,消耗怎麼多的煤炭,採礦成本會大大增加。

朱舜思考了這麼久,差不多有一點眉目了,只是還有一個關鍵點想不通,就是這個怎麼把冷凝方式分離。

想不通暫時就不想了,朱舜離開自己專用的實驗室,從京師大學堂的後大門走向了籬笆院。

新的京師大學堂建好了,那處見證了很多東西誕生的籬笆院,也沒有拆除。

還是放在那裡,只不過只有朱舜和四名弟子還有兩位講師能夠進入,其他人是不能進去的。

漸漸的,這裡也就成了京師大學堂的學子們最嚮往的一個地方,因爲只有成了山長的弟子,纔有資格進入籬笆院。

早在一個月前,北直隸就下起了大雪,平野再次變成了一望無際的雪原。

朱舜走出後大門沒多久,就聽見籬笆院傳來‘轟’的一聲巨響。

這一次的爆炸巨響,比起往常要響的多,甚至比紅夷大炮發射的聲音還要轟鳴,朱舜加快腳步走了過去。

籬笆院後面的雪原上,有一處爆炸過後的黑色深坑,在覆蓋着白色積雪的平野上,很是顯眼。

二弟子宋士意站在一個木架子旁邊歡呼,不停的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三弟子焦勖滿臉的狂熱。

大弟子宋士慧蹲在不遠處,一口一口的抽着旱菸。

新近招收的四弟子趙鬥米,也是大笑起來,不過他的身邊擺放着一個東西。

朱舜瞧見四弟子趙鬥米身邊的東西,有些震驚,沒想到火器時代的國之重器,竟然出現了。

一根四米多長的平衡杆上,綁着一個錐型子彈。

只不過這個錐型子彈要大的多,長度大概一米左右,寬度也有一米,整體呈現着一種完美的流線型。

這個東西的名字在未來大名鼎鼎,兇名赫赫。

火箭。

朱舜真的忍不住震驚了,這才什麼時候,火箭彈就已經發明瞭,比歐羅巴早了一個多世紀。

英格蘭皇家海軍使用這種火箭,只用了兩萬五千枚,就夷平了丹麥的首都,還是夷爲了平地。

趙鬥米聽見身後的動靜,轉過身子瞧見了恩師,做事頗有滴水不漏意思的他,恭恭敬敬的行禮:“見過恩師。”

朱舜走過去,撫摸着火箭,壓住心底的震驚問道:“這是你發明的。”

趙鬥米恭恭敬敬的回答道:“正是徒兒發明的,只不過是根據祖上發明的火箭溜,進行的一系列改裝,讓火箭溜更加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

姓趙,還祖上?

朱舜在看到九十分的策試,就知道自己撿到寶了,沒想到撿到的還是一個寶藏:“你的祖上是趙士禎?”

趙鬥米點頭,恭恭敬敬回答道:“是的,恩師,趙舍人正是家祖。”

朱舜得到了肯定,心裡的激動可想而知是多麼的激烈,但他只是拍了拍趙鬥米的肩膀,拿走了他手裡的火摺子:“射程多少。”

趙鬥米也是第一次試驗這種已經脫胎換骨的火箭溜,搖頭道:“徒兒也不知道,這種新式火箭溜研製出來沒多長時間,今天是第一次試射。”

朱舜以前只摸過各種槍械,還沒玩過火箭彈,二話不說拿着火摺子點燃了火箭。

只聽‘咻’的一聲,火箭在火藥的推動下,迅速飛了出去,划起一條弧線落在了遠處。

“轟!”

朱舜感覺地面都震動了一下,火箭落地的一剎那,發生了劇烈的爆炸。

地面上的積雪瞬間就被掀飛了,同時還有許多黑色泥土濺出去,留下了一個深坑。

趙鬥米在過來的時候,拿了一個皮尺,朱舜讓他拿着皮尺的一頭在這裡站着,自己親自測量。

皮尺只有五十米,每到一個五十米就做一個標記,從標記處繼續測量,一共是標記了六次。

四百米!

竟然達到了四百米。

朱舜正在發愁軍火公司沒有壓軸的重武器,沒想到趙鬥米帶來這麼大的一個驚喜,已經不是重武器,直接來了一個國之重器,射程還達到了四百米。

朱舜都能想象上百枚火箭齊射的畫面,如果換成上千枚火箭,這個畫面估計必然會被載入史冊。

朱舜吸了一口冰冷的寒風,壓下心裡的燥熱,詢問道:“鬥米,這種火箭溜還沒有起名字吧。”

趙鬥米察言觀色的本事,比起在官場混跡了大半輩子的張燾還要爐火純青,看到恩師的表情,再配上這麼一句話。

趙鬥米瞬間明瞭:“還請恩師賜名。”

朱舜看着遠處的兩個深坑,想着火箭威力和射程,輕輕的吐出了四個字。

“東風1型。”

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
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一百二十五章 黃家的落魄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二百五十三章 高溫計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九十七章 新式織布機的關鍵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二百三十章 買礦山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二百九十六章 福王世子的顏良文丑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五百一十九章 滿清攻打山海關的方法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