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

小滿時節,朱舜在京師大學堂認真研究工業母機,周員外腳步匆忙的走了過去。

差點要硬闖鐵塔漢子護衛的0號實驗小院,倘若不是鐵塔漢子見過周員外幾面,一拳都能打死這個老東西。

天氣漸漸變熱了,朱舜穿着一件輕薄的宋錦盤領衣,走進了正房,給他倒了一杯茶水:“什麼事。”

周員外似乎有些難以啓齒,但是想到這件事除了會長,也沒別人能夠幫到他了。

沉吟了片刻,難爲情的說道:“會長,聽說皇上要組建一支新的火器軍,老朽的兒子周遇吉也是火器軍的備選武官。”

“只是老朽家裡沒有什麼關係,就想着....會長....能不能幫忙運作一二。”

朱舜早就料到崇禎會組建一支新軍,前些年的那場建奴長途奔襲,崇禎已經見識到了三大營的武備廢弛,同時也見識到了滑膛燧發槍的優勢。

只是苦於沒有銀子,再加上接二連三的災荒,一直沒有實施。

自從有了土豆麪粉,爲朝廷節省了大筆的開支,過去一石糧食少說也得一兩五分銀子。

現在只要五分五釐銀子一石,節省了將近三倍的銀子。

手裡有點餘錢了,崇禎就動了建立新軍的念頭。

崇禎不想新的火器軍被一名少爺帶成少爺兵,見了建奴比文官跑的還快,更不願意新軍再次出現一位野心勃勃的軍頭。

周員外的長子周遇吉和其他幾名驍勇千總,就進入了崇禎的視野,這幾位千總除了驍勇以外,還有一個共同特點,沒有什麼複雜的背景。

崇禎很重視這支新火器軍,朱舜也很重視。

順天府作爲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根據地,上面的知府是宋應晶,中間的鄉紳被利益捆綁,下面的老百姓更是享受着工業革命帶來的好日子。

這樣還不夠。

根據地守成有餘,進攻方面卻沒有一點建樹。

只要掌握了這一支新火器軍,根據地在順天府的地位,就徹底固若金湯了。

以東林黨在朝廷的權勢,真的是要撕破臉皮,收買一支流寇響馬過來洗劫。

以他們欺上瞞下的能力,拖住京營和衛所駐軍三四天,沒有問題。

王恭局的上百名兇悍邊軍,最多可以抵禦一天的時間,東林黨拖延了那麼多天,足夠流寇響馬把永定河洗劫一遍了。

朱舜手裡掌握了一支火器軍就不一樣了,一天的時間,足夠新火器軍從駐地騎馬趕來了。

新火器軍的作用,不是說真刀真槍的進攻流寇響馬,而是爲了震懾。

能在朝廷的圍剿中活下來的流寇響馬,哪個不是狡詐精明的伶俐人,很會掂量一件事值不值得幹。

有了新火器軍的震懾,洗劫永定河旁邊的蒸汽工廠,明顯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沒有真金白銀不說,還要面臨被殺光的危險,基本上不會有流寇響馬過來了。

周員外要是在過去來求朱舜,朱舜也沒有辦法,涉及到朝廷的武備,找王承恩和福王世子都是大忌諱。

現在不一樣了,朱舜走到旁邊的書房內,提筆寫了一封書信:“把這封書信交給新寧伯,事情應該就成了。”

幾天後,早朝。

大明的公侯伯爺有官職在身的,照例要參加早朝,沒有官職在身的,在家養尊處優便可。

今天早朝,鋪着臨清貢磚的大殿內,卻站着一羣穿戴麒麟服白澤服的公侯伯爺。

平日裡囂張的東林黨成員,見到這幫武勳勳貴,說話的聲音都小了很多。

這是一羣不講理的人。

崇禎坐在龍椅上,看着前排清一色的麒麟服白澤服,莫名的安穩了很多。

這些都是跟着太祖和成祖打天下的武將後人,有他們在,接下來那件事應該不會出什麼差錯了。

皇上已經來了,興安伯也就不等了,走出朝班說道:“皇上,爲了京師的安全考慮,臣建議創立一支使用滑膛燧發槍的新火器軍。”

關於這件事,東林黨是最熱切的,京城的三大營和十二衛,基本上掌握在軍頭和勳貴的手裡。

只要能撬開一個口子,以東林黨同流合污的能力,用不了幾年就能徹底同化了三大營和十二衛。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大殿內少見出現了一片祥和景象,所有官員都支持建立新軍,只不過新軍將領的人選,接下來怕是要引起一番爭奪了。

興安伯繼續說道:“臣,舉薦周遇吉擔任遊擊將軍。”

周遇吉?崇禎看過周遇吉的履歷,這人的戰績不錯,也不是東林黨的成員,對於新軍也有很好的想法。

但是早先商量好的人選,卻不是周遇吉,興安伯怎麼突然改口了。

不是興安伯改口了,是新寧伯已經提前給他通過氣了,說是朱舜的人情。

興安伯一聽說是朱舜的人情,那還得了,當即就同意了,這些日子因爲長子建立的紡紗廠,興安伯沒少賺銀子。

崇禎看着下方的勳貴們,沒有人出來反駁,明顯是經過了謹慎的商討,周遇吉應該是最合適的人選。

勳貴滿意,崇禎滿意,東林黨可就不滿意了。

吏部驗封司郎中走出了朝班:“臣,舉薦劉武元擔任新軍的遊擊將軍。”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朝堂上再次出現了一片附議的聲音,顯然東林黨早就謀劃好了。

“附議卵!”興安伯中氣十足的大喝一聲:“就你們這幫拎不起刀披不上甲的文官,有什麼資格說舉薦?”

對峙武勳伯爺,一個正五品郎中還不夠格,工部左侍郎顧郎中走出了朝班,言辭激烈的說道:“如果沒有我工部給你們提供兵器甲冑,你們拿什麼打仗,你又有什麼資格在這裡....啊....”

話還沒說,興安伯解開佩刀,用刀鞘狠狠的拍在了顧侍郎的老臉上。

興安伯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拿什麼打仗?老子手裡的這口刀,是靖難之役時,成祖陛下賞給我家老祖的,你說拿什麼打仗。”

顧侍郎果然被不講理的興安伯毆打了,東林黨的各部郎中們興奮的開始摩拳擦掌,準備好好的彈劾興安伯。

聽到成祖陛下幾個字,全部都偃旗息鼓了。

誰敢彈劾興安伯,就是對成祖陛下的不敬。

誰還敢?

不只是東林黨成員激動了,勳貴們也是激動了,公然毆打東林黨的機會可不多。

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店了啊。

武勳們全部把手按在了麒麟服的刀鞘上,虎視眈眈的注視東林黨成員,就等着他們出來亂叫。

二世祖不可怕,可怕的是二世祖有爵位。

東林黨哪裡還有人敢出來觸這個黴頭。

全部都是兩腿夾着屁股,直到早朝結束,都沒人敢說話。

平時恨不得這些東林黨把嘴縫上的崇禎,竟是覺的有些可惜。

咋就沒人出來反駁一下呢。

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
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四百一十三章 步炮協同的開始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三百一十八章 爭搶朱舜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一百八十五章 100轉!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三百九十二章 鑄新炮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三百九十四章 試炮結果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