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

那可是整整六千兩銀子,就算地方上的很多日子過得不錯的官僚鄉紳,每年也賺不來那麼多的銀子。

還只是念念書,就輕鬆得到了這麼一座銀山。

工業派似乎是不準備給東林黨留一條活路了,京師大學堂和八大學院宣佈完對於研究員的招募。

緊接着北平機械局、軍工機械局、焦氏造紙廠、宋氏麪粉廠等等所有的機械局和蒸汽工廠,也放出了一個消息。

招募京師大學堂評定的工程師。

初級工程師每個月十兩銀子,一年就是一百二十兩銀子。

中級工程師每個月三十兩銀子,每年就是三百六十兩銀子。

高級工程師每個月五十兩銀子,每年就是六百兩銀子。

特級工程師每個月是一百兩銀子,每年就是一千二百兩銀子。

京師大學堂和八大書院對於研究員的招募,只是針對在工業學堂求學的學子們,讓老百姓們挖空心思的想要把孩子送進工業學堂。

接下來對於工程師的招募,就讓北直隸北方五州府所有的老百姓徹底坐不住了。

因爲那些工程師的評定,可是對於學位沒有要求。

只要是在工廠裡做過幾年的熟工,就算是做了半年的熟工,只要覺得自己操作蒸汽機械的技術高超。

對於這些機械能有不小的改良,全都可以去京師大學堂申請工程師的策試。

初級工程師、中級工程師這兩種工程師,只是對熟工的手藝有要求。

真正想要通過策試成爲高級工程師和特級工程師,就需要對蒸汽機械有一定的改良。

針對蒸汽機械的改良,並不是研發,不需要通過系統的學習,才能對蒸汽機械各項物理數據進行設計。

蒸汽機械的改良,反倒是這些常年和蒸汽機械打交道的工程師們,太過於熟悉蒸汽機械了纔會有切合實際的想法。

往往這些沒讀過什麼書,甚至是大字不識幾個的工程師們。

在蒸汽機械的改良方面,還要勝過那些按部就班拿到文士學位,甚至秀士學位的工業學子們。

工程師的招募出來以後,不僅徹底扭轉了工業派在老百姓心裡的地位,更是讓讀書人動了異樣的心思。

天下讀書人那麼多,官位就那麼一些,能夠做官沒有多少。

如今的朝堂被東林黨把持,只要不是東林黨的宗祠子弟,又沒拜過東林黨官員爲師。

考上了進士也只能坐冷板凳,何況是那些連進士都考不上的讀書人。

大明的讀書人裡貧寒學子佔了絕大一部分,聽到工業派多達幾千兩的豐厚銀子,很多都是動了成爲工業派一員的心思。

東林黨耗費大量的銀子和人脈,好不容易讓北方五個州府都知道了工業派的惡名,盡心盡力的宣揚。

甚至是不惜耗費大量的銀子,跑到很多山溝溝裡面去宣揚,宣揚工業派的惡名。

可誰能想到,就在東林黨在各個酒館酒樓慶祝的時候,工業派放出了這麼一個消息。

也難怪工業派一直沒有動靜,原來是一直把東林黨當成了免費的宣揚,宣揚工業派的名聲。

紫禁城內。

暖閣。

這段時間因爲東林黨大力打壓工業派,崇禎不免有些憂慮。

畢竟自從扶持工業派以後,工業派給大明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的。

不僅是逐漸的充盈了國庫,開辦紡紗廠、織布廠、宋氏麪粉廠、洗煤廠……這一樣樣的工廠,全都是讓老百姓漸漸的過上了有飯吃的好日子。

崇禎很清楚一件事,只要有口飯吃老百姓纔不會去造反。

那些流寇說到底也是大明的子民,他們爲什麼會跟着李自成起來造反,根源還是在於沒有飯吃。

已經活不下去了,還不如跟着李自成造反,說不定還能混一口飯吃。

現在的大明內憂外患,要想剷除外患,就先要把內憂給徹底解決了。

想要解決內憂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要讓老百姓有飯吃。

這些年在工業派的努力下,順天府的老百姓基本上都能過上吃飽穿暖的日子了,如今的天津府也是這樣。

如果整個天下都像順天府和天津府,李自成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拉攏不起來多少人馬。

朝廷就不要耗費大量的銀子再去剿匪,就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對付滿清。

已經立國的滿清,纔是大明真正的心腹大患。

但就因爲李自成在大明各地不停的造反,大明國庫收不上來的銀子,爲了剿滅李自成的流寇又不得不加徵課稅。

加徵課稅,又會造成大量的老百姓沒有飯吃起來造反,陷入了一個死局。

崇禎想到這裡,那張面色無情的臉龐,又是忍不住深深的嘆息。

東廠督公王承恩低眉順眼的站在旁邊,在心裡默默數了一個叄字。

自從他服侍大明天子以來,從沒見過大明天子像這段時間一樣,接二連三的嘆氣。

這已經是第三次了。

工業派還不停的被抹黑這件事,甚至都影響到了處理朝政,以崇禎的勤政多次荒廢了朝政。

崇禎面無表情的坐着暖閣內,想着怎麼幫工業派破局。

想來想去,沒有半點的對策。

工業流這次可能真的要栽在東林黨手裡了。

崇禎嘆氣的這一幕,不僅東廠督公王承恩看見了,又來暖閣商討這件事的內閣首輔溫體仁等中樞重臣也是看見了。

以內閣首輔溫體仁的智慧,也是沒能想到一個好的破局辦法。

就算是他面對東林黨所掌控的風輿,只有一個感覺。

一個人,遠遠望向泰山。

泰山腳下的那個人,自然就是現在被碾壓的工業派,泰山就是東林黨了。

就在崇禎嘆息過後,內閣首輔溫體仁等中樞重臣們,也是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難道這個一心爲國爲民的工業派,努力了這麼多年的成果,就這麼被東林黨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給壓死了。

內閣首輔溫體仁忍不住感慨了一句:“在黨爭面前,前面贏了無數次都不算贏。”

“只要贏了最後一次,纔算真正的贏。”

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五百八十章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報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
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五百八十章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報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二百零二章 氪金真爽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二十二章 建立軍工線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六百一十五章 學位的價值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一百五十一章 燒水泥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革命的根據地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